CN202119966U - 影像撷取镜头 - Google Patents

影像撷取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19966U
CN202119966U CN201120239418XU CN201120239418U CN202119966U CN 202119966 U CN202119966 U CN 202119966U CN 201120239418X U CN201120239418X U CN 201120239418XU CN 201120239418 U CN201120239418 U CN 201120239418U CN 202119966 U CN202119966 U CN 202119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e acquisition
curvature
thing side
radi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3941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相岐
周明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19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1996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ou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3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 G02B9/58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arranged - + + -

Abstract

一种影像撷取镜头,沿着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有一前群镜组、一光圈与一后群镜组。前群镜组包括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后群镜组沿着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一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一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与一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至少包括一非球面。通过调整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及影像撷取镜头与第三透镜的焦点,可有效缩短影像撷取镜头的总长度、修正像差及获得良好的成像质量。

Description

影像撷取镜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镜头,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影像撷取镜头。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来,随着具有摄影功能的可携式电子产品的兴起,小型化摄影镜头的需求日渐提高,而一般摄影镜头的感光元件不外乎是感光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omplementary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Sensor,CMOS Sensor)两种,且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精进,使得感光元件的画素尺寸缩小,小型化摄影镜头逐渐往高画素领域发展,因此,对成像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现有高分辨率的摄影镜头,多采用前置光圈且为四枚式的透镜组,其中,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常以二枚玻璃球面镜互相黏合而成为双合透镜(DoubletLens),用以消除色差,如美国专利第7,365,920号所示,但上述摄影镜头因过多的球面镜配置使得系统自由度不足,导致系统的光学总长度不易缩短。再者,玻璃镜片黏合的工艺不易,造成制造上的困难。此外,随着取像镜头的尺寸愈做愈小,且规格愈做愈高,在有限的空间里作紧密的镜片组立将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光线在镜筒内多次反射而影响镜头成像,因此,非必要的光线应避免进入成像区域以维持成像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因应市场需求及改善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影像撷取镜头,可有效缩短光学总长度、修正像差及获得良好的成像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影像撷取镜头的一实施例,沿着一光轴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
一前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有:一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
一光圈;以及
一后群镜组,该后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又包括有:
一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一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以及
一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及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其中一面为非球面;
其中,于该光轴上,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1,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2,该影像撷取镜头具有一焦距f,该第三透镜具有一焦距f3,且满足以下公式:
(公式1):-3.0<R1/R2<0.9;以及
(公式2):1.2<f/f3<2.0。
上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中,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与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该第四透镜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该第四透镜为塑料透镜。
上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中,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5,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6,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0.1<(R5+R6)/(R5-R6)<0.8。
上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中,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7,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8,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0.1<R7/R8<0.8。
上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中,该第三透镜具有一色散系数V3,该第四透镜具有一色散系数V4,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23<V3-V4<45。
上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中,于该光轴上,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具有一镜间距T34,该第四透镜具有一厚度CT4,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0.15<T34/CT4<1.5。
上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中,于该光轴上,该影像撷取镜头具有一焦距f,该第二透镜具有一焦距f2,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f/f2|<0.20。
上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中,该影像撷取镜头还包括有一成像面,于该光轴上,该光圈至该成像面具有一距离SL,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该成像面具有一距离TTL,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0.5<SL/TTL<0.9。
上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中,该第三透镜具有一色散系数V3,该第四透镜具有一色散系数V4,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30<V3-V4<42。
上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中,于该光轴上,该第一透镜具有一厚度CT1,该第二透镜具有一厚度CT2,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0.2<CT2/CT1<1.0。
上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中,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1,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2,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1.1<R1/R2<0.7。
上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中,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5,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6,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0.25<(R5+R6)/(R5-R6)<0.55。
上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中,该第一透镜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上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中,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6,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7,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0.3<R7/R6<0.8。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影像撷取镜头的又一实施例,沿着一光轴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
一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
一第二透镜,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
一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以及
一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及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其中一面为非球面;
其中,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1,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2,该影像撷取镜头具有一焦距f,该第二透镜具有一焦距f2,该影像撷取镜头还包括有一光圈与一成像面,于该光轴上,该光圈至该成像面具有一距离SL,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该成像面具有一距离TTL,且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
(公式1):-3.0<R1/R2<0.9;
(公式3):|f/f2|<0.35;以及
(公式4):0.5<SL/TTL<0.9。
上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中,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与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均为非球面。
上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中,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上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中,该第四透镜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上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中,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5,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6,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0.1<(R5+R6)/(R5-R6)<0.8。
上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中,该第三透镜具有一色散系数V3,该第四透镜具有一色散系数V4,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23<V3-V4<45。
上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中,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6,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7,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0.3<R7/R6<0.8。
上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中,该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上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中,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5,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6,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0.25<(R5+R6)/(R5-R6)<0.55。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可扩大影像撷取镜头的视场角,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时,可有助于加强第一透镜负屈折力的配置,进而增加影像撷取镜头的视场角。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可提供影像撷取镜头的屈折力并修正像差,当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时,可有助于修正影像撷取镜头的像差。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可有效缩短影像撷取镜头的光学总长度,且与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形成一正一负,可进一步修正影像撷取镜头所产生的各项像差。当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时,可有助于修正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当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时,可有助于修正影像撷取镜头的高阶像差。
于满足上述(公式1)时,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具有合适的曲率半径,有助于补正影像撷取镜头的球差(Spherical Aberration)。于满足上述(公式2)时,第三透镜具有较合适的屈折力,可有助于像差的修正。于满足上述(公式3)时,第二透镜具有较合适的屈折力,可有效控制影像撷取镜头的像差,提升成像质量,也可降低影像撷取镜头的光学敏感度。于满足上述(公式4)时,光圈具有合适的位置,可有效缩短光学总长度,且在远心与广角特性中,取得最好的平衡。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波长486.1nm、587.6nm与656.3nm的光线入射于图1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示意图;
图1C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1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场曲曲线示意图;
图1D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1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畸变曲线示意图;
图2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波长486.1nm、587.6nm与656.3nm的光线入射于图2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示意图;
图2C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2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场曲曲线示意图;
图2D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2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畸变曲线示意图;
图3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波长486.1nm、587.6nm与656.3nm的光线入射于图3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示意图;
图3C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3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场曲曲线示意图;
图3D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3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畸变曲线示意图;
图4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波长486.1nm、587.6nm与656.3nm的光线入射于图4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示意图;
图4C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4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场曲曲线示意图;
图4D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4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畸变曲线示意图;
图5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第五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波长486.1nm、587.6nm与656.3nm的光线入射于图5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示意图;
图5C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5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场曲曲线示意图;
图5D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5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畸变曲线示意图;
图6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第六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波长486.1nm、587.6nm与656.3nm的光线入射于图6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示意图。
图6C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6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场曲曲线示意图;
图6D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6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畸变曲线示意图;
图7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第七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波长486.1nm、587.6nm与656.3nm的光线入射于图7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示意图;
图7C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7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场曲曲线示意图;
图7D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7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畸变曲线示意图;
图8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第八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波长486.1nm、587.6nm与656.3nm的光线入射于图8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示意图;
图8C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8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场曲曲线示意图;
图8D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8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畸变曲线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20,30,40,50,60,70,80    影像撷取镜头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  光圈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  第一透镜
111,211,311,411,511,611,711,811  第一透镜物侧面
112,212,312,412,512,612,712,812  第一透镜像侧面
113,213,313,413,513,613,713,813  第一反曲点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  第二透镜
121,221,321,421,521,621,721,821  第二透镜物侧面
122,222,322,422,522,622,722,822  第二透镜像侧面
130,230,330,430,530,630,730,830  第三透镜
131,231,331,431,531,631,731,831  第三透镜物侧面
132,232,332,432,532,632,732,832  第三透镜像侧面
140,240,340,440,540,640,740,840  第四透镜
141,241,341,441,541,641,741,841  第四透镜物侧面
142,242,342,442,542,642,742,842  第四透镜像侧面
143,243,343,443,543,643,743,843  第二反曲点
150,250,350,450,550,650,750,850  红外线滤光片
160,260,360,460,560,660,760,860  成像面
162,262,362,462,562,662,762,862  影像感测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先以图1A作一举例说明,以说明各实施例中具有相同的透镜组成及配置关系,以及说明各实施例中具有相同的影像撷取镜头的公式,而其它相异之处将于各实施例中详细描述。
以图1A为例,影像撷取镜头10由光轴的物侧至像侧(如图1A由左至右)依序包括有:
一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110,可扩大影像撷取镜头10的视场角。第一透镜110包括一呈凹面的第一透镜物侧面111及一第一透镜像侧面112。当第一透镜物侧面111为凹面时,可有助于加强第一透镜110负屈折力的配置,进而增加影像撷取镜头10的视场角。其中,第一透镜110可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例如但不限于二第一反曲点113,可有效地压制离轴视场的光线入射角度,并且可进一步修正像差。
一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120,可提供影像撷取镜头10的屈折力并修正像差。第二透镜120包括一为凹面的第二透镜物侧面121及一为凸面的第二透镜像侧面122,可有助于修正影像撷取镜头10的像差。
一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130,可有效缩短影像撷取镜头10的光学总长度。第三透镜130包括一第三透镜物侧面131及一呈凸面的第三透镜像侧面132,以有效地修正像散。
一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140,包括一呈凹面的第四透镜物侧面141及一呈凸面的第四透镜像侧面142,可利于补正影像撷取镜头10的高阶像差。第四透镜140的材质为塑料,且第四透镜物侧面141及第四透镜像侧面142均为非球面。其中,第四透镜140可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例如但不限于二第一反曲点143,可有效地压制离轴视场的光线入射角度,并且可进一步修正像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10可满足以下公式:
(公式1):-3.0<R1/R2<0.9
(公式2):1.2<f/f3<2.0
其中,R1为第一透镜物侧面111的曲率半径,R2为第一透镜像侧面112的曲率半径,f为影像撷取镜头10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130的焦距。
于满足上述(公式1)时,令第一透镜物侧面111与第一透镜像侧面112具有合适的曲率半径,有助于补正影像撷取镜头10的球差(Spherical Aberration)。其中,上述(公式1)的最佳范围可为-1.1<R1/R2<0.7。于满足上述(公式2)时,第三透镜具有较合适的屈折力,可有效缩短影像撷取镜头10的光学总长度。
再者,影像撷取镜头10还包括一光圈100。光圈100可设置于第一透镜110与第二透镜120之间,在远心与广角特性中,取得最好的平衡。此外,影像撷取镜头10在第四透镜140之后依序包括有一红外线滤光片150、一成像面160及一影像感测元件162。其中,影像感测元件162是设置于成像面160上,用以接收进入影像撷取镜头10的光线。
此外,影像撷取镜头10还可至少满足下列公式其中之一:
(公式3):|f/f2|<0.35
(公式4):0.5<SL/TTL<0.9
(公式5):0.1<(R5+R6)/(R5-R6)<0.8
(公式6):0.1<R7/R8<0.8
(公式7):23<V3-V4<45
(公式8):0.15<T34/CT4<1.5
(公式9):0.2<CT2/CT1<1.0
(公式10):0.3<R7/R6<0.8
其中,f2为第二透镜120的焦距,于光轴上,SL为光圈100至成像面160之间的距离,TTL为第一透镜物侧面111至成像面160之间的距离,R5为第三透镜物侧面131的曲率半径,R6为第三透镜像侧面132的曲率半径,R7为第四透镜物侧面141的曲率半径,R8为第四透镜像侧面142的曲率半径,V3为第三透镜130的色散系数,V4为第四透镜140的色散系数,T34为第三透镜130与第四透镜140之间的镜间距,CT4为第四透镜140的厚度,CT1为第一透镜110的厚度,CT2为第二透镜120的厚度。
于满足上述(公式3)时,第二透镜120的屈折力大小配置较为平衡,可有效控制影像撷取镜头10的光学敏感度,并同时较有利于修正影像撷取镜头10的像差,提升成像质量。其中,上述(公式3)的最佳范围可为|f/f2|<0.20。于满足上述(公式4)时,令光圈100具有合适的位置,在远心与广角特性中取得最好的平衡。于满足上述(公式5)时,令第三透镜物侧面131与第三透镜像侧面132具有合适的曲率半径,可有助于加强其正屈折力,进一步缩短影像撷取镜头10总长度。其中,上述(公式5)的最佳范围可为0.25<(R5+R6)/(R5-R6)<0.55。于满足(公式6)时,令第四透镜140的曲率不至于太弯曲,有利于修正高阶像差。于满足(公式7)时,可有利于修正色差。其中,上述(公式7)的最佳范围可为30<V3-V4<42。
于满足(公式8)时,第四透镜140的厚度及第三透镜130与第四透镜140的镜间距较合适,可以有效缩短光学总长度。于满足(公式9)时,第一透镜110及第二透镜120分别具有最佳的厚度,有利于影像撷取镜头10的组装配置。于满足(公式10)时,可有效修正像差。
其中,影像撷取镜头10中透镜的材质可为玻璃或塑料。若透镜的材质为玻璃,则可以增加影像撷取镜头10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若透镜材质为塑料,则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此外,透镜表面可为非球面,非球面可以容易制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状,获得较多的控制变量,用以消减像差,且可以有效降低影像撷取镜头10的总长度。
再者,在影像撷取镜头10中,若透镜表面为凸面,则表示透镜表面于近轴处为凸面;若透镜表面系为凹面,则表示透镜表面于近轴处为凹面。
此外,为了因应使用需求,可在影像撷取镜头10中插入至少一光阑,以排除杂散光并提高成像质量或限制其被摄物的成像大小。其光阑可为耀光光阑(Glare Stop)或视场光阑(Field Stop)等光阑,但不以此为限。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将以下述各实施例进一步描述具体方案。其中,各实施例中参数的定义如下:Fno为影像撷取镜头的光圈值,HFOV为影像撷取镜头中最大视角的一半。此外,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非球面可利用但不限于下列非球面方程式(公式ASP)表示:
X ( Y ) = ( Y 2 / R ) / ( 1 + sqrt ( 1 - ( 1 + k ) * ( Y / R ) 2 ) ) + Σ i ( Ai ) * ( Y i )
其中,X为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Y的点与非球面的光轴上顶点切面的相对高度,Y为非球面曲线上的点距光轴的距离,k为锥面系数,Ai为第i阶非球面系数,在各实施例中i可为但不限于4、6、8、10、12与14。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A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影像撷取镜头10所接受光线的波长是以587.6纳米(nanometer,nm)为例,然而上述波长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并不以上述波长数值为限。
本实施例的第一透镜110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120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130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140具有负屈折力。其中,第一透镜物侧面111为凹面,第二透镜物侧面121为凹面,第二透镜像侧面122为凸面,第三透镜像侧面132为凸面,第四透镜物侧面141为凹面,第四透镜像侧面142为凸面。其中,第一透镜110可具有第一反曲点113,第四透镜140可具有第二反曲点143,光圈100可设置于第一透镜110及第二透镜120之间。
影像撷取镜头10的详细数据如下列表1-1所示: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111
表1-1
从表1-1可知,第一透镜110至第六透镜160均可为非球面透镜,且可符合但不限于上述(公式ASP)的非球面,关于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请参照下列表1-2: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112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121
表1-2
此外,从表1-1中可推算出表1-3所述的内容: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122
表1-3
由表1-3可知,R1/R2符合(公式1)范围。f/f3符合(公式2)范围。|f/f2|<0.35符合(公式3)范围。SL/TTL符合(公式4)范围。
(R5+R6)/(R5-R6)符合(公式5)范围。R7/R8符合(公式6)范围。V3-V4符合(公式7)范围。T34/CT4符合(公式8)范围。CT2/CT1符合(公式9)范围。R7/R6符合(公式10)范围。
请参照图1B所示,是为波长486.1nm、587.6nmm与656.3nm的光线入射于图1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纵向球差(Longitudinal Spherical Aberration)曲线示意图。其中,于图1B图面中的实线L,代表波长486.1nm的光线。于图1B图面中的虚线M,代表波长587.6nm的光线。于图1B图面中的点线N,代表波长656.3nm的光线。横坐标为焦点位置(mm),纵坐标为标准化(Normalized)的入射瞳或光圈半径。也就是说,由纵向球差曲线可看出近轴光(纵坐标接近0)及边缘光(纵坐标接近1)分别在成像面160上聚焦位置的差异,上述的近轴光及边缘光均平行于光轴。从图1B中可知,本实施例影像撷取镜头10不论是接收波长486.1nm、587.6nm或656.3nm的光线,影像撷取镜头10所产生的纵向球差均介于-0.01mm至0.040mm之间。
在后述的第二实施例至第八实施例的内容,图2B、图3B、图4B、图5B、图6B、图7B与图8B中,其所表示的纵向球差曲线实线L代表波长486.1nm的光线,虚线M是为波长587.6nm,点线N是为波长656.3nm,为简洁篇幅,故不再逐一赘述。
再请参照图1C所示,是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1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场曲(Astigmatic Field Curves)曲线示意图。其中,子午面(Tangential Plane)的像散场曲曲线是为图1C图面中的虚线T。弧矢面(SagittalPlane)的像散场曲曲线是为1C图图面中的实线S。横坐标为焦点的位置(mm),纵坐标为像高(mm)。也就是说,由像散场曲曲线可看出子午面及弧矢面因曲率不同所造成焦点位置的差异。从图1C中可知,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影像撷取镜头10所产生的子午面的像散场曲介于0.0mm至0.060mm之间,弧矢面的像散场曲介于-0.010mm至0.025mm之间。
在后述的第二实施例至第九实施例的内容,图2C、图3C、图4C、图5C、图6C、图7C与图8C的像散场曲曲线示意图中,其所表示的实线S是为弧矢面的像散场曲曲线,虚线T是为子午面的像散场曲曲线,为简洁篇幅,故不再逐一赘述。
再请参照图1D所示,是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1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畸变(Distortion)曲线示意图。其中,水平轴为畸变率(%),垂直轴为像高(mm)。也就是说,由畸变曲线G可看出不同像高所造成畸变率的差异。从图1D中可知,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影像撷取镜头10所产生的畸变率介于-1.5%至0.0%之间。如图1B至图1D所示,依照上述第一实施例进行设计,影像撷取镜头10可有效地修正各种像差。
在后述的第二实施例至第八实施例的内容,图2D、图3D、图4D、图5D、图6D、图7D与图8D的畸变曲线示意图,其所表示的实线G是为波长587.6nm的光线的畸变曲线,为简洁篇幅,故不再逐一赘述。
需注意的是,波长486.1nm与656.3nm光线产生的畸变与像散场曲曲线接近波长587.6nm的畸变曲线与像散场曲曲线,为避免图1C与图1D附图的混乱,于图1C与图1D图中未绘制出波长486.1nm与656.3nm的光线分别产生的畸变与像散场曲曲线,以下第二实施例至第八实施例也同。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2A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具体实施方式及前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且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及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相同,其元件编号均以2作为百位数字的开头,表示其具有相同的功能或结构,为求简化说明,以下仅就相异之处加以说明,其余相同处不在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影像撷取镜头20所接受光线的波长是以587.6nm为例,然而上述波长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并不以上述波长数值为限。
本实施例的第一透镜210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220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230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240具有负屈折力。其中,第一透镜物侧面211为凹面,,第二透镜物侧面221为凹面,第二透镜像侧面222为凸面,第三透镜像侧面232为凸面,第四透镜物侧面241为凹面,第四透镜像侧面242为凸面。其中,第一透镜210可具有第一反曲点213,第四透镜240可具有第二反曲点243,光圈200可设置于第一透镜210及第二透镜220之间。
影像撷取镜头20的详细数据如下列表2-1所示: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141
表2-1
从表2-1可知,第一透镜210至第六透镜260均可为非球面透镜,且可符合但不限于上述(公式ASP)的非球面,关于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请参照下列表2-2: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151
表2-2
此外,从表2-1中可推算出表2-3所述的内容: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152
表2-3
请参照图2B所示,是为波长486.1nm、587.6nm与656.3nm的光线入射于图2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示意图。从图2B中可知,本实施例中不论是接收波长486.1nm、587.6nm或656.3nm的光线,影像撷取镜头20所产生的纵向球差均介于-0.010mm至0.040mm之间。
再请参照图2C所示,是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2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场曲曲线示意图。从图2C中可知,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影像撷取镜头20所产生的子午面像散场曲介于0.0mm至0.100mm之间,弧矢面像散场曲介于0.0mm至0.040mm之间。
再请参照图2D所示,是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2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畸变曲线示意图。从图2D中可知,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影像撷取镜头20所产生的畸变率介于-1.5%至0.0%之间。如图2B至图2D所述,依照上述第二实施例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20可有效地修正各种像差。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3A所示,是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具体实施方式及前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且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及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相同,其元件编号均以3作为百位数字的开头,表示其具有相同的功能或结构,为求简化说明,以下仅就相异之处加以说明,其余相同处不在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影像撷取镜头30所接受光线的波长是以587.6nm为例,然而上述波长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并不以上述波长数值为限。
本实施例的第一透镜310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320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330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340具有负屈折力。其中,第一透镜物侧面311为凹面,第二透镜物侧面321为凹面,第二透镜像侧面322为凸面,第三透镜像侧面332为凸面,第四透镜物侧面341为凹面,第四透镜像侧面342为凸面。其中,第一透镜310可具有第一反曲点313,第四透镜340可具有第二反曲点343,光圈300可设置于第一透镜310及第二透镜320之间。
影像撷取镜头30的详细数据如下列表3-1所示: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161
表3-1
从表3-1可知,第一透镜320至第六透镜360均可为非球面透镜,且可符合但不限于上述(公式ASP)的非球面,关于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请参照下列表3-2: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172
表3-2
此外,从表3-1中可推算出表3-3所述的内容: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173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181
表3-3
请参照图3B所示,是为波长486.1nm、587.6nm与656.3nm的光线入射于图3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示意图。从图3B中可知,本实施例中不论是接收波长486.1nm、587.6nm或656.3nm的光线,影像撷取镜头30所产生的纵向球差均介于-0.010mm至0.040mm之间。
再请参照图3C所示,是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3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场曲曲线示意图。从图3C中可知,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影像撷取镜头30所产生的子午面像散场曲介于0.0mm至0.100mm之间,弧矢面像散场曲介于0.0mm至0.040mm之间。
再请参照图3D所示,是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3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畸变曲线示意图。从图3D中可知,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影像撷取镜头30所产生的畸变率介于-1.5%至0.0%之间。如图3B至图3D所述,依照上述第三实施例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30可有效地修正各种像差。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4A所示,是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具体实施方式及前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且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及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相同,其元件编号均以4作为百位数字的开头,表示其具有相同的功能或结构,为求简化说明,以下仅就相异之处加以说明,其余相同处不在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影像撷取镜头40所接受光线的波长是以587.6nm为例,然而上述波长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并不以上述波长数值为限。
本实施例的第一透镜410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420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430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440具有负屈折力。其中,第一透镜物侧面411为凹面,第二透镜物侧面421为凹面,第二透镜像侧面422为凸面,第三透镜像侧面432为凸面,第四透镜物侧面441为凹面,第四透镜像侧面442为凸面。其中,第一透镜410可具有第一反曲点413,第四透镜440可具有第二反曲点443,光圈400可设置于第一透镜410及第二透镜420之间。
影像撷取镜头40的详细数据如下列表4-1所示: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191
表4-1
从表4-1可知,第一透镜410至第六透镜460均可为非球面透镜,且可符合但不限于上述(公式ASP)的非球面,关于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请参照下列表4-2: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192
表4-2
此外,从表4-1中可推算出表4-3所述的内容:
表4-3
请参照图4B所示,是为波长486.1nm、587.6nm与656.3nm的光线入射于图4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示意图。从图4B中可知,本实施例中不论是接收波长486.1nm、587.6nm或656.3nm的光线,影像撷取镜头40所产生的纵向球差均介于0.0mm至0.040mm之间。
再请参照图4C所示,是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4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场曲曲线示意图。从图4C中可知,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影像撷取镜头40所产生的子午面像散场曲介于0.0mm至0.090mm之间,弧矢面像散场曲介于0.0mm至0.040mm之间。
再请参照图4D所示,是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4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畸变曲线示意图。从图4D中可知,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影像撷取镜头40所产生的畸变率介于-1.5%至0.1%之间。如图4B至图4D所述,依照上述第四实施例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40可有效地修正各种像差。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5A所示,是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第五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具体实施方式及前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且第五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及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相同,其元件编号均以5作为百位数字的开头,表示其具有相同的功能或结构,为求简化说明,以下仅就相异之处加以说明,其余相同处不在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影像撷取镜头50所接受光线的波长是以587.6nm为例,然而上述波长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并不以上述波长数值为限。
本实施例的第一透镜510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520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530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540具有负屈折力。其中,第一透镜物侧面511为凹面,第二透镜物侧面521为凹面,第二透镜像侧面522为凸面,第三透镜像侧面532为凸面,第四透镜物侧面541为凹面,第四透镜像侧面542为凸面。其中,第一透镜510可具有第一反曲点513,第四透镜540可具有第二反曲点543,光圈500可设置于第一透镜510及第二透镜520之间。
影像撷取镜头50的详细数据如下列表5-1所示: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211
表5-1
从表5-1可知,第一透镜510至第六透镜560均可为非球面透镜,且可符合但不限于上述(公式ASP)的非球面,关于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请参照下列表5-2: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212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221
表5-2
此外,从表5-1中可推算出表5-3所述的内容: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222
表5-3
请参照图5B所示,是为波长486.1nm、587.6nm与656.3nm的光线入射于图5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示意图。从图5B中可知,本实施例中不论是接收波长486.1nm、587.6nm或656.3nm的光线,影像撷取镜头50所产生的纵向球差均介于-0.005mm至0.040mm之间。
再请参照图5C所示,是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5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场曲曲线示意图。从图5C中可知,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影像撷取镜头50所产生的子午面像散场曲介于0.0mm至0.060mm之间,弧矢面像散场曲介于0.0mm至0.030mm之间。
再请参照图5D所示,是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5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畸变曲线示意图。从图5D中可知,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影像撷取镜头50所产生的畸变率介于-1.5%至0.1%之间。如图5B至图5D所述,依照上述第五实施例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50可有效地修正各种像差。
<第六实施例>
请参照图6A所示,是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第六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具体实施方式及前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且第六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及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相同,其元件编号均以6作为百位数字的开头,表示其具有相同的功能或结构,为求简化说明,以下仅就相异之处加以说明,其余相同处不在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影像撷取镜头60所接受光线的波长是以587.6nm为例,然而上述波长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并不以上述波长数值为限。
本实施例的第一透镜610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620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630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640具有负屈折力。其中,第一透镜物侧面611为凹面,第二透镜物侧面621为凹面,第二透镜像侧面622为凸面,第三透镜像侧面632为凸面,第四透镜物侧面641为凹面,第四透镜像侧面642为凸面。其中,第一透镜610可具有第一反曲点613,第四透镜640可具有第二反曲点643,光圈600可设置于第一透镜610及第二透镜620之间。
影像撷取镜头60的详细数据如下列表6-1所示: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231
表6-1
从表6-1可知,第一透镜610至第六透镜660均可为非球面透镜,且可符合但不限于上述(公式ASP)的非球面,关于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请参照下列表6-2: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241
表6-2
此外,从表6-1中可推算出表6-3所述的内容: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242
表6-3
请参照图6B所示,是为波长486.1nm、587.6nm与656.3nm的光线入射于图6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示意图。从图6B中可知,本实施例中不论是接收波长486.1nm、587.6nm或656.3nm的光线,影像撷取镜头60所产生的纵向球差均介于-0.010mm至0.050mm之间。
再请参照图6C所示,是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6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场曲曲线示意图。从图6C中可知,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影像撷取镜头60所产生的子午面像散场曲介于-0.010mm至0.12mm之间,弧矢面像散场曲介于-0.025mm至0.025mm之间。
再请参照图6D所示,是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6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畸变曲线示意图。从图6D中可知,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影像撷取镜头60所产生的畸变率介于-1.5%至0.5%之间。如图6B至图6D所述,依照上述第六实施例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60可有效地修正各种像差。
<第七实施例>
请参照图7A所示,是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第七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具体实施方式及前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且第七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及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相同,其元件编号均以7作为百位数字的开头,表示其具有相同的功能或结构,为求简化说明,以下仅就相异之处加以说明,其余相同处不在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影像撷取镜头70所接受光线的波长是以587.6nm为例,然而上述波长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并不以上述波长数值为限。
本实施例的第一透镜710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720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730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740具有负屈折力。其中,第一透镜物侧面711为凹面,第二透镜物侧面721为凹面,第二透镜像侧面722为凸面,第三透镜像侧面732为凸面,第四透镜物侧面741为凹面,第四透镜像侧面742为凸面。其中,第一透镜710可具有第一反曲点713,第四透镜740可具有第二反曲点743,光圈700可设置于第一透镜710及第二透镜720之间。
影像撷取镜头70的详细数据如下列表7-1所示:
表7-1
从表7-1可知,第一透镜720至第六透镜760均可为非球面透镜,且可符合但不限于上述(公式ASP)的非球面,关于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请参照下列表7-2: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252
表7-2
此外,从表7-1中可推算出表7-3所述的内容: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262
表7-3
请参照图7B所示,是为波长486.1nm、587.6nm与656.3nm的光线入射于图7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示意图。从图7B中可知,本实施例中不论是接收波长486.1nm、587.6nm或656.3nm的光线,影像撷取镜头70所产生的纵向球差均介于-0.015mm至0.040mm之间。
再请参照图7C所示,是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7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场曲曲线示意图。从图7C中可知,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影像撷取镜头70所产生的子午面像散场曲介于-0.030mm至0.060mm之间,弧矢面像散场曲介于-0.025mm至0.025mm之间。
再请参照图7D所示,是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7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畸变曲线示意图。从图7D中可知,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影像撷取镜头30所产生的畸变率介于-1.5%至0.5%之间。如图7B至图7D所述,依照上述第七实施例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70可有效地修正各种像差。
<第八实施例>
请参照图8A所示,是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第八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具体实施方式及前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且第八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及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相同,其元件编号均以8作为百位数字的开头,表示其具有相同的功能或结构,为求简化说明,以下仅就相异之处加以说明,其余相同处不在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影像撷取镜头80所接受光线的波长是以587.6nm为例,然而上述波长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并不以上述波长数值为限。
本实施例的第一透镜810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820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830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840具有负屈折力。其中,第一透镜物侧面811为凹面,第二透镜物侧面821为凹面,第二透镜像侧面822为凸面,第三透镜像侧面832为凸面,第四透镜物侧面841为凹面,第四透镜像侧面842为凸面。其中,第一透镜810可具有第一反曲点813,第四透镜840可具有第二反曲点843,光圈800可设置于第一透镜810及第二透镜820之间。
影像撷取镜头80的详细数据如下列表8-1所示: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271
表8-1
从表8-1可知,第一透镜810至第六透镜860均可为非球面透镜,且可符合但不限于上述(公式ASP)的非球面,关于各个非球面的参数请参照下列表8-2: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281
表8-2
此外,从表8-1中可推算出表8-3所述的内容:
Figure BSA00000533883000282
表8-3
请参照图8B所示,是为波长486.1nm、587.6nm与656.3nm的光线入射于图8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示意图。从图8B中可知,本实施例中不论是接收波长486.1nm、587.6nm或656.3nm的光线,影像撷取镜头80所产生的纵向球差均介于-0.015mm至0.040mm之间。
再请参照图8C所示,是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8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场曲曲线示意图。从图8C中可知,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影像撷取镜头80所产生的子午面像散场曲介于0.0mm至0.050mm之间,弧矢面像散场曲介于-0.010mm至0.025mm之间。
再请参照图8D所示,是为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于图8A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的畸变曲线示意图。从图8D中可知,波长587.6nm的光线入射影像撷取镜头80所产生的畸变率介于-1.5%至0.1%之间。如图8B至图8D所述,依照上述第八实施例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80可有效地修正各种像差。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3)

1.一种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一光轴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
一前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有:一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
一光圈;以及
一后群镜组,该后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又包括有:
一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一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以及
一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及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其中一面为非球面;
其中,于该光轴上,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1,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2,该影像撷取镜头具有一焦距f,该第三透镜具有一焦距f3,且满足以下公式:
-3.0<R1/R2<0.9;以及
1.2<f/f3<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与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该第四透镜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该第四透镜为塑料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5,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6,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0.1<(R5+R6)/(R5-R6)<0.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7,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8,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0.1<R7/R8<0.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具有一色散系数V3,该第四透镜具有一色散系数V4,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23<V3-V4<4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于该光轴上,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具有一镜间距T34,该第四透镜具有一厚度CT4,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0.15<T34/CT4<1.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于该光轴上,该影像撷取镜头具有一焦距f,该第二透镜具有一焦距f2,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f/f2|<0.2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影像撷取镜头还包括有一成像面,于该光轴上,该光圈至该成像面具有一距离SL,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该成像面具有一距离TTL,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0.5<SL/TTL<0.9。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具有一色散系数V3,该第四透镜具有一色散系数V4,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30<V3-V4<42。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于该光轴上,该第一透镜具有一厚度CT1,该第二透镜具有一厚度CT2,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0.2<CT2/CT1<1.0。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1,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2,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1.1<R1/R2<0.7。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5,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6,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0.25<(R5+R6)/(R5-R6)<0.55。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6,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7,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0.3<R7/R6<0.8。
15.一种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一光轴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
一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
一第二透镜,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
一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以及
一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及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其中一面为非球面;
其中,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1,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2,该影像撷取镜头具有一焦距f,该第二透镜具有一焦距f2,该影像撷取镜头还包括有一光圈与一成像面,于该光轴上,该光圈至该成像面具有一距离SL,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该成像面具有一距离TTL,且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
-3.0<R1/R2<0.9;
|f/f2|<0.35;以及
0.5<SL/TTL<0.9。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与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均为非球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5,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6,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0.1<(R5+R6)/(R5-R6)<0.8。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具有一色散系数V3,该第四透镜具有一色散系数V4,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23<V3-V4<45。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6,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7,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0.3<R7/R6<0.8。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5,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一曲率半径R6,该影像撷取镜头满足以下公式:0.25<(R5+R6)/(R5-R6)<0.55。
CN201120239418XU 2011-04-15 2011-07-01 影像撷取镜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1996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3275A TWI416196B (zh) 2011-04-15 2011-04-15 影像擷取鏡頭
TW100113275 2011-04-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19966U true CN202119966U (zh) 2012-01-18

Family

ID=4546101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9333.XA Active CN102736223B (zh) 2011-04-15 2011-07-01 影像撷取镜头
CN20112023941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19966U (zh) 2011-04-15 2011-07-01 影像撷取镜头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9333.XA Active CN102736223B (zh) 2011-04-15 2011-07-01 影像撷取镜头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41745B2 (zh)
CN (2) CN102736223B (zh)
TW (1) TWI416196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6223A (zh) * 2011-04-15 2012-10-17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撷取镜头
CN103257433A (zh) * 2012-02-15 2013-08-2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系统
CN103576287A (zh) * 2012-07-25 2014-02-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摄影镜头和摄影装置
CN103676098A (zh) * 2012-08-30 2014-03-26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影像撷取系统镜组
CN104834075A (zh) * 2014-02-11 2015-08-12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摄影镜头及其构成的取像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4914555A (zh) * 2014-03-10 2015-09-16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广视角摄像镜头组、取像装置及车用装置
CN105044886A (zh) * 2015-09-15 2015-11-11 中山市弘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广角摄像镜头
CN106461915A (zh) * 2014-09-02 2017-02-22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N106997085A (zh) * 2016-01-22 2017-08-0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系统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0146967A (zh) * 2018-02-13 2019-08-20 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57021A1 (ja) * 2010-10-25 2012-05-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TWI447470B (zh) * 2012-02-15 2014-08-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鏡頭
TWI474039B (zh) 2013-02-08 2015-02-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廣視角攝像鏡片組
CN103543520B (zh) 2013-05-03 2015-12-23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TWI482990B (zh) * 2013-10-18 2015-05-01 Ability Opto Electronics Technologyco Ltd Thin wide-angle four-piece imaging lens group
US8908291B1 (en) 2013-12-19 2014-12-09 Glory Science Co., Ltd. Optical lens system
CN105527693B (zh) * 2014-10-24 2018-07-20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镜头的电子装置
KR102570047B1 (ko) * 2015-11-19 2023-08-2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촬상 렌즈,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디지털 기기
KR102424948B1 (ko) * 2015-03-04 2022-07-2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촬상 렌즈,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디지털 기기
CN106468817A (zh) * 2016-07-05 2017-03-01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06842549B (zh) * 2017-03-03 2023-06-16 东莞市宇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内窥用摄像物镜光学系统
CN107577039A (zh) * 2017-10-10 2018-01-12 东莞市宇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内窥用物镜光学系统
TWI725283B (zh) * 2018-01-22 2021-04-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TWI703366B (zh) * 2018-02-13 2020-09-0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TWI674431B (zh) * 2019-01-31 2019-10-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TWI688786B (zh) 2019-03-26 2020-03-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取像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30517B (zh) 2019-11-29 2021-06-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透鏡系統及電子裝置
CN112230385B (zh) * 2020-10-31 2022-04-12 诚瑞光学(苏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3693A (en) * 1990-06-13 1994-02-01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Compact zoom lens system
KR100330864B1 (ko) * 1998-04-27 2002-08-24 대원전광주식회사 핀홀 카메라용 광학계
JP3411565B1 (ja) * 2002-07-30 2003-06-03 マイルストーン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JP2004246165A (ja) * 2003-02-14 2004-09-02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広角単焦点レンズ
US7365920B2 (en) 2005-12-28 2008-04-29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Four-piece lens assembly
JP4931462B2 (ja) * 2006-04-18 2012-05-16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KR100940235B1 (ko) * 2007-04-24 2010-02-04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촬영렌즈
TWI394997B (zh) * 2008-09-05 2013-05-01 Asia Optical Co Inc Miniature camera lens
TWI409522B (zh) * 2009-12-30 2013-09-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影像擷取透鏡系統
TWI416196B (zh) * 2011-04-15 2013-11-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影像擷取鏡頭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6223A (zh) * 2011-04-15 2012-10-17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撷取镜头
CN103257433A (zh) * 2012-02-15 2013-08-2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系统
US9036270B2 (en) 2012-02-15 2015-05-19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ptical lens system
CN103257433B (zh) * 2012-02-15 2015-06-10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系统
CN103576287A (zh) * 2012-07-25 2014-02-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摄影镜头和摄影装置
CN103576287B (zh) * 2012-07-25 2017-10-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摄影镜头和摄影装置
CN103676098B (zh) * 2012-08-30 2016-02-17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影像撷取系统镜组
CN103676098A (zh) * 2012-08-30 2014-03-26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影像撷取系统镜组
CN104834075B (zh) * 2014-02-11 2017-06-13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摄影镜头及其构成的取像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4834075A (zh) * 2014-02-11 2015-08-12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摄影镜头及其构成的取像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4914555B (zh) * 2014-03-10 2017-06-06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广视角摄像镜头组、取像装置及车用装置
CN104914555A (zh) * 2014-03-10 2015-09-16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广视角摄像镜头组、取像装置及车用装置
CN106461915A (zh) * 2014-09-02 2017-02-22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N106461915B (zh) * 2014-09-02 2018-04-27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N105044886A (zh) * 2015-09-15 2015-11-11 中山市弘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广角摄像镜头
CN106997085A (zh) * 2016-01-22 2017-08-0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系统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0146967A (zh) * 2018-02-13 2019-08-20 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系统
CN110146967B (zh) * 2018-02-13 2023-04-25 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1501A (en) 2012-10-16
US8441745B2 (en) 2013-05-14
US20120262804A1 (en) 2012-10-18
CN102736223B (zh) 2014-04-02
TWI416196B (zh) 2013-11-21
CN102736223A (zh) 2012-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19966U (zh) 影像撷取镜头
CN202067015U (zh) 摄影用光学镜头组
CN202008546U (zh) 广视角摄影镜头
CN102478704B (zh) 光学取像系统
CN201993513U (zh) 广视角摄影镜组
CN202330845U (zh) 影像拾取光学镜片组
CN201993514U (zh) 成像用光学镜头组
CN201993515U (zh) 光学镜头组
CN202330844U (zh) 光学影像拾取透镜组
CN202330846U (zh) 拾像光学镜组
CN202472103U (zh) 成像系统
CN202443163U (zh) 影像镜组
CN202230238U (zh) 摄像用光学镜片组
CN202149966U (zh) 影像拾取镜组
CN202182965U (zh) 取像摄影镜头组
CN202421601U (zh) 成像镜片系统
CN202102169U (zh) 取像镜头组
CN201917708U (zh) 薄型摄像光学镜组
CN202421602U (zh) 成像镜头组
CN102221739A (zh) 摄像光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8

Termination date: 2015070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