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07975U - 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 - Google Patents

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07975U
CN202107975U CN2011201752360U CN201120175236U CN202107975U CN 202107975 U CN202107975 U CN 202107975U CN 2011201752360 U CN2011201752360 U CN 2011201752360U CN 201120175236 U CN201120175236 U CN 201120175236U CN 202107975 U CN202107975 U CN 202107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ng wheels
bearing
eccentric block
shaft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7523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双生
帅国菊
祝雪锋
刘仕齐
裴辉
江文
刘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7523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07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07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0797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包括轮圈(1)、幅板、驱动装置(30)、左偏心块(41)、中间偏心块(42)、右偏心块(43)、内轴(10)和外轴(20),中间偏心块安装在内外轴中的一者上,左右偏心块安装在内外轴中的另一者上,内外轴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还包括第一调节座(101)、第二调节座(102)和连接装置,第一调节座安装在内轴上,第二调节座安装在外轴上,第一、第二调节座可以相对转动多个角度并通过连接装置接合。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振动轮的振动压路机。通过两个调节座和内外轴的配合,可以对振动压路机的振幅进行调整,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可大大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压路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以及包括该振动轮的振动压路机。
背景技术
在压实机械中,振动压路机适用于大部分混合料和土壤的压实作业,是工程施工的重要设备之一,而其中的振动轮则是实现振动压实作用的最关键部件。
在现有的振动压路机中,在进行压实作业时,振动轮作周期性的振动。具体地,偏心轴安装在振动轮的中心线上,在驱动装置如液压马达的驱动下进行旋转而产生离心力,其垂直分力为周期性的激振力,对压实层产生垂直振动以达到压实的目的。
在实践中,针对不同的作业工况,经常会要求振动压路机能够产生不同振幅的振动,以满足实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可以调整振动压路机的振幅以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该振动轮包括轮圈、幅板、驱动装置、左偏心块、中间偏心块和右偏心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轮包括内轴和至少部分地套设在所述内轴上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内轴转动的外轴,所述中间偏心块安装在所述内轴和外轴中的一者上,所述左偏心块和右偏心块安装在所述内轴和外轴中的另一者上,所述内轴和外轴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振动轮还包括第一调节座、第二调节座和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调节座周向锁止地安装在所述内轴上,所述第二调节座周向锁止地安装在所述外轴上,所述第一调节座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调节座转动多个角度并通过所述连接装置接合。
优选地,所述啮合部为啮合齿或者啮合花键。
优选地,所述内轴的左端通过末端轴承安装在末端轴承座内,所述偏压件套在所述内轴上且位于所述末端轴承座和第一调节座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座上具有手动操作部。
优选地,所述外轴包括同轴布置且依次连接的多个外轴段。
优选地,所述多个外轴段分别为左支承轴、连接筒和右支承轴,所述左支承轴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左支承轴的右端和右支承轴的左端分别具有凸缘,所述连接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凸缘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轴套装在所述内轴上,所述左偏心块安装在所述内轴上且位于所述连接筒内,所述中间偏心块安装在所述右支承轴上,所述右偏心块安装在所述内轴上且位于所述右支承轴的右侧。
优选地,所述内轴包括同轴布置且依次连接的多个内轴段。
优选地,所述多个内轴段分别为支承传动轴、中间传动轴、左偏心轴、过渡轴和右偏心轴,所述支承传动轴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左偏心块安装在所述左偏心轴上,所述右偏心块安装在所述右偏心轴上。
优选地,所述中间传动轴位于所述左支承轴内,所述左偏心轴位于所述连接筒内,所述过渡轴位于所述右支承轴内。
优选地,所述幅板固定于所述轮圈内且包括第一幅板、第二幅板、第三幅板和第四幅板;所述左支承轴的右端通过第一振动轴承支承在第一轴承座内,所述右支承轴的左端通过第二振动轴承支承在第二轴承座内,所述右支承轴的右端通过第三振动轴承支承在第三轴承座内,所述右偏心轴的左端通过第四振动轴承支承在第三轴承座内,所述右偏心轴的右端通过第五振动轴承支承在第四轴承座内;所述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幅板、第二幅板、第三幅板和第四幅板。
优选地,所述振动轮包括振动轮内筒,所述左偏心块、中间偏心块和右偏心块均位于所述振动轮内筒内,该振动轮内筒的两端分别焊接到所述第一幅板和第四幅板,且中间部分穿过并焊接到所述第二幅板和第三幅板。
优选地,所述外轴部分地套装在所述内轴上,所述左偏心块安装在所述左支承轴上,所述右偏心块安装在所述右支承轴上,所述中间偏心块安装在所述内轴上且位于所述连接筒内。
优选地,所述内轴包括同轴布置且依次连接的多个内轴段。
优选地,所述振动轮包括振动轮内筒,所述左偏心块、中间偏心块和右偏心块均位于所述振动轮内筒内,该振动轮内筒焊接到所述幅板,所述幅板固定在所述轮圈内。
优选地,所述振动轮包括柔性传动装置,所述外轴通过所述柔性传动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柔性传动装置为同步带或者同步链。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驱动轮,所述外轴上设置有从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所述柔性传动装置与所述从动轮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轴为液压马达的驱动轴。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布置在所述外轴的径向一侧。
优选地,所述外轴的左端具有支承轴承,该支承轴承通过内轴承座和外轴承座安装在所述外轴上,并且所述驱动装置的壳体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外轴承座上,所述外轴承座连接到所述振动压路机的车架上。
优选地,所述外轴承座的左侧固定有端板,并且所述内轴承座的右侧固定到所述外轴上的左侧的第一轴承座上。
优选地,所述外轴承座上固定有连接板,该连接板通过减振器连接到安装架,该安装架固定到所述振动压路机的车架上。
优选地,所述内轴的左端通过末端轴承安装在末端轴承座内,该末端轴承座通过固定架安装到所述外轴承座上。
优选地,所述左偏心块和右偏心块结构相同,相对于所述中间偏心块左右对称布置,且偏心矩之和等于所述中间偏心块的偏心矩。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振动压路机,该振动压路机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轮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调节座和内外轴的配合,可以对振动压路机的振幅进行调整,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可大大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轮圈;10内轴;11支撑传动轴;12中间传动轴;13左偏心轴;14过渡轴;15右偏心轴;20外轴;21左支承轴;22连接筒;23右支承轴;201第一幅板;202第二幅板;203第三幅板;204第四幅板;3振动轮内筒;30驱动装置;31驱动轴;32驱动轮;33从动轮;4行走驱动机构;41左偏心块;42中间偏心块;43右偏心块;401固定偏心块;402活动偏心块;403挡销;404隔套;51第一振动轴承;52第二振动轴承;53第三振动轴承;54第四振动轴承;55第五振动轴承;61第一轴承座;62第二轴承座;63第三轴承座;64第四轴承座;7柔性传动装置;81支承轴承;82内轴承座;83外轴承座;84安装板;85加强筋;86连接板;87减振器;88安装架;89端板;91末端轴承;92末端轴承座;93固定架;100车架;101第一调节座;102第二调节座;103偏压件;104啮合部;105手动操作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之前,需要解释和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使用了一些方位词,例如“左”和“右”,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都是参照附图中所示的方向而言的,例如图1中的左侧描述为“左”,右侧则相应地描述为“右”,这些方位词的使用是为了描述的方便以及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容易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不是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总的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该振动轮包括轮圈1、幅板、驱动装置30、左偏心块41、中间偏心块42和右偏心块43,其中,所述振动轮包括内轴10和至少部分地套设在所述内轴10上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内轴10转动的外轴20,所述中间偏心块42安装在所述内轴10和外轴20中的一者上,所述左偏心块41和右偏心块43安装在所述内轴10和外轴20中的另一者上,所述内轴10和外轴20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30传动连接;所述振动轮还包括第一调节座101、第二调节座102和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调节座101周向锁止地安装在所述内轴10上,所述第二调节座102周向锁止地安装在所述外轴20上,所述第一调节座101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调节座102转动多个角度并通过所述连接装置接合。
根据上述发明构思,通过两个调节座和内外轴的配合,可以对振动压路机的振幅进行调整,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可大大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内外轴: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用于产生振动的偏心轴包括内轴10和外轴20。驱动装置30带动内轴10和外轴20转动,由于内轴10和外轴20上均设置有偏心块,因此,内轴10和外轴20在转动过程中将产生激振力,并将激振力通过幅板等传递到轮圈1,使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产生振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外轴20可以采用分段式设计,即包括同轴布置且依次连接的多个外轴段。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大大降低外轴20的加工设计难度,提高设计的灵活性和加工装配的简便性。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外轴20可以包括左支承轴21、连接筒22和右支承轴23,所述左支承轴21与所述驱动装置30传动连接。这种三段式设计结构合理,左支承轴21和右支承轴23分别位于连接筒22的两端,可以采用对称的结构布置,从而可以提高外轴20的工作稳定性以及整个振动轮受力的均衡性。
所述左支承轴21的右端和右支承轴23的左端分别具有凸缘,所述连接筒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凸缘可拆卸地连接。采用这种结构,一方面拆装非常方便,另一方面,可以在连接筒22内形成较大的空间,以便于安装偏心块。从图1中可以看出,连接筒22的两端可以分别通过紧固件如螺栓等与相应的凸缘连接。
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外轴20整体套装在内轴10上,内轴10的两端分别伸出于外轴20。左偏心块41安装在内轴10上且位于连接筒22内,中间偏心块42安装在外轴20的右支承轴23上,右偏心块43则安装在内轴10上且位于右支承轴23的右侧,即位于内轴10伸出于外轴20的部分上。这种布置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连接筒22内的空间,结构简单、紧凑,整个振动轮受力均衡。
左偏心块41和右偏心块43优选结构相同,相对于中间偏心块42对称布置,且偏心矩之和等于所述中间偏心块42的偏心矩,由此可以实现振动轮的垂直振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内轴10也可以采用分段式设计,即包括同轴布置且依次连接的多个内轴段。与外轴20相比,由于内轴10直径小且长度更长,因此在加工和转动过程中更容易发生扭曲变形。通过采用分段式设计,可以减少扭曲变形,大幅提高其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内轴10可以包括支承传动轴11、中间传动轴12、左偏心轴13、过渡轴14和右偏心轴15,相邻两个内轴段之间例如可以采用键进行连接。支承传动轴11与所述驱动装置30传动连接。左偏心块41可以安装在所述左偏心轴13上,右偏心块43可以安装在所述右偏心轴15上。
从图1中可以看出,作为一种优选的内外轴配合关系,中间传动轴12可以位于左支承轴21内,左偏心轴13可以位于连接筒22内,过渡轴14则可以位于右支承轴23内。中间传动轴12和左支承轴21的长度基本相同,左偏心轴13和连接筒22的长度基本相同,过渡轴14和右支承轴23的长度基本相同。这种结构可以提高内外轴装配的简便性,并且结构稳定,工作可靠。内轴10和外轴20之间可以设置多个轴承或者铜套等,以便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动且结构稳固。
振动轮一般包括轮圈1和固定在轮圈1内的幅板。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幅板可以包括四个幅板,即从左向右依次为第一幅板201、第二幅板202、第三幅板203和第四幅板204。这种结构一般适用于大型的振动压路机。
外轴20一般通过轴承座连接到幅板上,以便将振动力通过幅板传递到轮圈1,使振动轮产生振动。
如图1所示,内轴10可以通过轴承等支撑于外轴20内,从而通过外轴20将振动传递到外面的轮圈1。同时,内轴10伸出到外轴20外面的部分(例如右偏心轴15)则可以通过轴承座连接到相应的幅板上。换言之,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内轴10的振动可以通过外轴20向外传递给轮圈1,也可以同时通过外轴20和轴承座向外传递给轮圈1,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外轴20的左支承轴21的右端通过第一振动轴承51支承在第一轴承座61内,右支承轴23的左端通过第二振动轴承52支承在第二轴承座62内,右支承轴23的右端通过第三振动轴承53支承在第三轴承座63内。内轴10的右偏心轴15的左端通过第四振动轴承54支承在第三轴承座63内,右偏心轴15的右端通过第五振动轴承55支承在第四轴承座64内。第一轴承座61、第二轴承座62、第三轴承座63和第四轴承座64则分别通过紧固件如螺栓等连接到第一幅板201、第二幅板202、第三幅板203和第四幅板204。即,内轴10和外轴20通过四个轴承座连接到四个幅板,可以将振动力通过四个幅板传递给轮圈1,从而改善轮圈1的受力分布,使轮圈1受力均衡,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改善振动轮的工作效果,提高压实层的压实质量。
在图1中,左偏心块41和右偏心块43安装在内轴10上,中间偏心块42安装在外轴20上,左偏心块41位于外轴20的连接筒22内。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具体的布置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很容易想到一些变型例,其同样应当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作为一种典型的变型例,外轴20可以部分地套装在内轴10上,例如外轴20的右支承轴23向右延伸到内轴10的右侧,从而可以将左偏心块41和右偏心块43安装到外轴20上,而将中间偏心块42安装到内轴10上。具体地,例如将左偏心块41安装在外轴20的左支承轴21上,将右偏心块43安装在外轴20的右支承轴23上,中间偏心块42则安装在内轴10上且位于外轴20的连接筒22内,这同样可以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这种典型的变型例中,内轴10同样可以采用分段式设计,即包括同轴布置且依次连接的多个内轴段。在不矛盾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同样可以应用于该典型的变型例以及其他可能的变型例,本实用新型对该典型的变型例以及其他可能的变型例不再赘述。
振动轮内筒:
振动轮通常还可以包括振动轮内筒3,左偏心块41、中间偏心块42和右偏心块43均位于该振动轮内筒3内,该振动轮内筒3一般固定到幅板上,以保证振动轮在高频振动下的密封稳定性。
优选地,振动轮内筒3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幅板上,以提高振动轮内筒3和幅板之间的刚性,使振动轮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振动轮内筒3的两端可以分别焊接到第一幅板201和第四幅板204,中间部分则穿过并焊接到第二幅板202和第三幅板203。即,振动轮内筒3将第二幅板202和第三幅板203分割成内外两部分,且该两部分分别焊接到振动轮内筒3的内外表面上,来自内外轴的振动可通过轴承、轴承座、幅板的内部分、振动轮内筒3和幅板的外部分传递到轮圈。通过四个幅板以及焊接方式,可以提高整个振动轮的刚性,使振动轮整体受力分布均衡,工作稳定可靠。
驱动装置: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驱动装置30可以通过柔性传动装置7(例如同步带或者同步链等)驱动内外轴转动,从而可以在起振和停振时吸收振动、减少冲击,提高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30可以包括驱动轴31,所述驱动轴31上设置有驱动轮32,所述外轴20上设置有从动轮33,所述驱动轮32通过所述柔性传动装置7与所述从动轮33连接。通过这种结构,在驱动装置30工作时,可以实现内轴10和外轴20同步转动,从而可以产生振动轮的振动作业。
驱动装置30一般采用液压马达提供原动力,即驱动轴31为液压马达的驱动轴。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根据实际情况,驱动装置30也可以采用电动机、发动机等提供原动力。
从图1中可以看出,所述驱动装置30优选布置在外轴20的径向一侧,即相对于内外轴的轴线方向偏置设置,由此可以合理利用空间,使得结构紧凑、布置方便。
为了适应驱动装置30的偏置,作为一种具体的布置方式,外轴20的左端可以具有支承轴承81,该支承轴承81通过内轴承座82和外轴承座83安装在外轴20上,例如安装在外轴20的左支承轴21上。所述内轴承座82和外轴承座83相对设置,将支承轴承81夹置在二者之间。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外轴承座83的左侧固定有端板89,内轴承座82的右侧优选固定到所述外轴20上的左侧的第一轴承座61上,以提高安装的便利性和稳固性。支撑轴承81的两端则可以通过止挡件进行轴向限位,不再赘述。
所述驱动装置30的壳体可以通过安装板84固定在所述外轴承座83上,所述外轴承座83连接到所述振动压路机的车架100上。将驱动装置30的壳体安装在外轴承座83上,安装和拆卸都非常方便,并且结构稳固。另外,还可以在驱动装置30的壳体和安装板84之间设置加强筋85,以提高安装强度。安装板84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到外轴承座83上,也可以与外轴承座83制造为一体结构。
另外,外轴承座83上可以通过焊接或者一体形成等方式固定有连接板86,该连接板86通过减振器87(例如橡胶减振器、弹簧减振器等等)连接到安装架88,该安装架88则固定到所述振动压路机的车架100上。工作时,驱动装置30通过柔性传动装置7驱动内轴10和外轴20转动,产生的振动由减振器87吸收,从而可以减缓振动传递给车架100,以改善驾驶员的操作环境。
另外,内轴10的左端(例如支撑传动轴11的左端)可以通过末端轴承91安装在末端轴承座92内,该末端轴承座92则通过固定架93和端板89安装到所述外轴承座83上。因此,可以保持内轴10的工作稳定性,防止内轴10在转动过程中末端发生甩动等。
振幅调节机构:
所述振动轮还包括第一调节座101、第二调节座102和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调节座101周向锁止地安装在所述内轴10上,所述第二调节座102周向锁止地安装在所述外轴20上,所述第一调节座101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调节座102转动多个角度并通过所述连接装置接合。
第一调节座101装在内轴10随内轴10一起转动,第二调节座102装在外轴20上随外轴20一起转动。第一调节座101可以相对于第二调节座102转过多个角度,从而使内轴10相对于外轴20转过多个角度,以调整内外轴上的偏心块的相位角,从而可以调整振动轮的振幅。连接装置可以采用多个手段来实现,例如在第一调节座101和第二调节座20上形成多个连接孔,然后用插销穿过连接孔而将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接合在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振动轮还包括用于将第一调节座101朝向第二调节座102偏压的偏压件103,所述第一调节座101可轴向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内轴10上,所述第二调节座102固定安装在所述外轴20上,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位于第一调节座101和第二调节座102彼此相对的两个端面上的啮合部104。这种实施方式结构简单且调整非常方便。
工作时,偏压件103(例如螺旋弹簧)将第一调节座101紧紧地抵靠在第二调节座102上。驱动装置30通过柔性传动装置7驱动外轴20转动,外轴20带动第二调节座102转动,第二调节座102通过啮合部104带动第一调节座101转动,第一调节座101带动内轴10转动。通过这种简单的结构形式,驱动装置30可以驱动内轴10和外轴20同步转动。
啮合部104用于传动接合第一调节座101和第二调节座102。为了实现该功能,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采用任何公知的结构,例如啮合齿或者啮合花键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偏压件103用于将第一调节座101压靠在第二调节座102上,以便二者之间的啮合部104能够进行有效的动力传递。作为一种典型的实施例,偏压件103优选采用螺旋弹簧。
另外,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内轴10的左端通过末端轴承91安装在末端轴承座92内,所述偏压件103则套在所述内轴10上且位于所述末端轴承座92和第一调节座101之间。
为了方便操作,所述第一调节座101上可以具有手动操作部105。手动操作部105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结构,例如从第一调节座101的周向向外突出的操作杆、操作板、操作手轮等等。
操作时,操作人员通过手动操作部105将第一调节座101拉向外侧,克服偏压件103的弹性力,使第一调节座101和第二调节座102之间的啮合部104脱开,然后转动手动操作部105使内轴10转过一定的角度,从而松开手动操作部105,第一调节座101在偏压件10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使啮合部104恢复接合状态。由于内轴10相对于外轴20转过一个角度,因此,内轴10上的偏心块和外轴20的偏心块的相位角将改变,从而二者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在垂直方向的合力改变,从而实现了调整振动轮振幅的目的。
工作过程:
图1中的附图标记4表示行走驱动机构如液压马达和减速器等,该行走驱动机构4安装到车架100上,通过另一个减振器87驱动轮圈1转动,即驱动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行走。这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熟知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再赘述。
工作时,驱动装置30通过柔性传动装置7如同步带或同步链等驱动外轴20转动,外轴20通过第一调节座101和第二调节座102带动内轴10转动。内轴10和外轴20转动过程中由于其上的偏心块而产生振动,并通过第一轴承座61、第二轴承座62、第三轴承座63和第四轴承座64将振动传递给第一幅板201、第二幅板202、第三幅板203和第四幅板204,并继而传递到轮圈1,使振动轮产生振动,对压实层进行压实作业。
驱动装置30驱动内轴10和外轴20同步转动。左偏心块41和右偏心块43结构相同,相对于中间偏心块42对称布置,以提高整个振动轮的平衡性。当需要调整振动轮的振幅时,操作人员通过手动操作部105将第一调节座101拉向外侧,克服偏压件103的弹性力,使第一调节座101和第二调节座102之间的啮合部104脱开,然后转动手动操作部105使内轴10转过一定的角度,从而松开手动操作部105,第一调节座101在偏压件10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使啮合部104恢复接合状态。由于内轴10相对于外轴20转过一个角度,因此,内轴10上的偏心块和外轴20的偏心块的相位角将改变,从而二者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在垂直方向的合力改变,从而实现了调整振动轮振幅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任意组合,其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之内。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7)

1.一种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该振动轮包括轮圈(1)、幅板、驱动装置(30)、左偏心块(41)、中间偏心块(42)和右偏心块(43),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轮包括内轴(10)和至少部分地套设在所述内轴(10)上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内轴(10)转动的外轴(20),所述中间偏心块(42)安装在所述内轴(10)和外轴(20)中的一者上,所述左偏心块(41)和右偏心块(43)安装在所述内轴(10)和外轴(20)中的另一者上,所述内轴(10)和外轴(20)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30)传动连接;
所述振动轮还包括第一调节座(101)、第二调节座(102)和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调节座(101)周向锁止地安装在所述内轴(10)上,所述第二调节座(102)周向锁止地安装在所述外轴(20)上,所述第一调节座(101)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调节座(102)转动多个角度并通过所述连接装置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轮还包括用于将第一调节座(101)朝向第二调节座(102)偏压的偏压件(103),所述第一调节座(101)可轴向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内轴(10)上,所述第二调节座(102)固定安装在所述外轴(20)上,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位于第一调节座(101)和第二调节座(102)彼此相对的两个端面上的啮合部(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部(104)为啮合齿或者啮合花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10)的左端通过末端轴承(91)安装在末端轴承座(92)内,所述偏压件(103)套在所述内轴(10)上且位于所述末端轴承座(92)和第一调节座(10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座(101)上具有手动操作部(1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20)包括同轴布置且依次连接的多个外轴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外轴段分别为左支承轴(21)、连接筒(22)和右支承轴(23),所述左支承轴(21)与所述驱动装置(30)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承轴(21)的右端和右支承轴(23)的左端分别具有凸缘,所述连接筒(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凸缘可拆卸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20)套装在所述内轴(10)上,所述左偏心块(41)安装在所述内轴(10)上且位于所述连接筒(22)内,所述中间偏心块(42)安装在所述右支承轴(23)上,所述右偏心块(43)安装在所述内轴(10)上且位于所述右支承轴(23)的右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10)包括同轴布置且依次连接的多个内轴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内轴段分别为支承传动轴(11)、中间传动轴(12)、左偏心轴(13)、过渡轴(14)和右偏心轴(15),所述支承传动轴(11)与所述驱动装置(30)传动连接,所述左偏心块(41)安装在所述左偏心轴(13)上,所述右偏心块(43)安装在所述右偏心轴(15)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传动轴(12)位于所述左支承轴(21)内,所述左偏心轴(13)位于所述连接筒(22)内,所述过渡轴(14)位于所述右支承轴(23)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幅板固定于所述轮圈(1)内且包括第一幅板(201)、第二幅板(202)、第三幅板(203)和第四幅板(204);
所述左支承轴(201)的右端通过第一振动轴承(51)支承在第一轴承座(61)内,所述右支承轴(23)的左端通过第二振动轴承(52)支承在第二轴承座(62)内,所述右支承轴(23)的右端通过第三振动轴承(53)支承在第三轴承座(63)内,所述右偏心轴(15)的左端通过第四振动轴承(54)支承在所述第三轴承座(63)内,所述右偏心轴(15)的右端通过第五振动轴承(55)支承在第四轴承座(64)内;
所述第一轴承座(61)、第二轴承座(62)、第三轴承座(63)和第四轴承座(64)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幅板(201)、第二幅板(202)、第三幅板(203)和第四幅板(204)。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轮包括振动轮内筒(3),所述左偏心块(41)、中间偏心块(42)和右偏心块(43)均位于所述振动轮内筒(3)内,该振动轮内筒(3)的两端分别焊接到所述第一幅板(201)和第四幅板(204),且中间部分穿过并焊接到所述第二幅板(202)和第三幅板(203)。
15.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20)部分地套装在所述内轴(10)上,所述左偏心块(41)安装在所述左支承轴(21)上,所述右偏心块(43)安装在所述右支承轴(23)上,所述中间偏心块(42)安装在所述内轴(10)上且位于所述连接筒(22)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10)包括同轴布置且依次连接的多个内轴段。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轮包括振动轮内筒(3),所述左偏心块(41)、中间偏心块(42)和右偏心块(43)均位于所述振动轮内筒(3)内,该振动轮内筒(3)焊接到所述幅板,所述幅板固定在所述轮圈(1)的内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轮包括柔性传动装置(7),所述外轴(20)通过所述柔性传动装置(7)与所述驱动装置(30)传动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传动装置(7)为同步带或者同步链。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0)包括驱动轴(31),所述驱动轴(31)上设置有驱动轮(32),所述外轴(20)上设置有从动轮(33),所述驱动轮(32)通过所述柔性传动装置(7)与所述从动轮(33)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0)布置在所述外轴(20)的径向一侧。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20)的左端具有支承轴承(81),该支承轴承(81)通过内轴承座(82)和外轴承座(83)安装在所述外轴(20)上,并且所述驱动装置(30)的壳体通过安装板(84)固定在所述外轴承座(83)上,所述外轴承座(83)连接到所述振动压路机的车架(100)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承座(83)的左侧固定有端板(89),并且所述内轴承座(82)的右侧固定到所述外轴(20)上的左侧的第一轴承座(61)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承座(83)上固定有连接板(86),该连接板(86)通过减振器(87)连接到安装架(88),该安装架(88)固定到所述振动压路机的车架(100)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10)的左端通过末端轴承(91)安装在末端轴承座(92)内,该末端轴承座(92)通过固定架(93)安装到所述外轴承座(83)上。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偏心块(41)和右偏心块(43)结构相同,相对于所述中间偏心块(42)左右对称布置,且偏心矩之和等于所述中间偏心块(42)的偏心矩。
27.一种振动压路机,该振动压路机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轮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
CN2011201752360U 2011-05-27 2011-05-27 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07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752360U CN202107975U (zh) 2011-05-27 2011-05-27 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752360U CN202107975U (zh) 2011-05-27 2011-05-27 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07975U true CN202107975U (zh) 2012-01-11

Family

ID=45433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7523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07975U (zh) 2011-05-27 2011-05-27 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0797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3294A (zh) * 2012-06-26 2012-10-17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调幅装置、振动钢轮和压路机
CN103551297A (zh) * 2013-11-18 2014-02-05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振幅可调式激振装置
CN104074120A (zh) * 2014-06-25 2014-10-01 湖南三一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轮及振动压路机
RU2724157C1 (ru) * 2019-05-27 2020-06-22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иби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дорож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ибАДИ)" Дорожный виброкато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3294A (zh) * 2012-06-26 2012-10-17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调幅装置、振动钢轮和压路机
CN102733294B (zh) * 2012-06-26 2014-11-19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调幅装置、振动钢轮和压路机
CN103551297A (zh) * 2013-11-18 2014-02-05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振幅可调式激振装置
CN103551297B (zh) * 2013-11-18 2015-09-23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振幅可调式激振装置
CN104074120A (zh) * 2014-06-25 2014-10-01 湖南三一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轮及振动压路机
RU2724157C1 (ru) * 2019-05-27 2020-06-22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иби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дорож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ибАДИ)" Дорожный виброкато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07975U (zh) 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
CN1717340B (zh) 车辆行走机构
CN102395484A (zh) 电动机驱动式车辆用的驱动单元隔振保持装置
CN104285073B (zh) 扭转减振装置
CN104024079B (zh) 传动单元
US4619552A (en) Vibration proof suspension type vibrating roller
CN103835210A (zh) 一种压路机的振荡振动轮
US10538885B2 (en) Soil compactor
CN202139525U (zh) 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
CN102561156B (zh) 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
RU2297935C2 (ru) Привод колесной пары локомотива
JP2019043177A (ja) 車両用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CN202107972U (zh) 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
CN101387098B (zh) 一种新型压路机激振器装置
CN108516023A (zh) 一种模块化减振驱动轮
CN105386389A (zh) 压路机
CN202107974U (zh) 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
CN104805756A (zh) 一种内置式换向机构的垂直振动轮
CN114802318B (zh) 齿轨车辆的驱动装置、转向架及齿轨车辆
CN204626205U (zh) 一种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
CN102747669A (zh) 一种可转换为垂直或振荡或复合振动的压路机振动轮
CN104631287A (zh) 一种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
CN100464089C (zh) 新型环板式rv传动装置
CN202107973U (zh) 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
CN202369902U (zh) 一种固定筒架以及含有该固定筒架的振动压路机用激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229

Address after: 410013 No. 361 South silver basin, Hunan, Changsha

Patentee after: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0013 No. 361 South silver basin, Hunan, Changsha

Patentee before: Chang Sha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1

Termination date: 201605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