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87949U - 紧固件分配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紧固件送给机构 - Google Patents

紧固件分配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紧固件送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87949U
CN202087949U CN2010207014727U CN201020701472U CN202087949U CN 202087949 U CN202087949 U CN 202087949U CN 2010207014727 U CN2010207014727 U CN 2010207014727U CN 201020701472 U CN201020701472 U CN 201020701472U CN 202087949 U CN202087949 U CN 2020879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uring member
wall
guide rail
plate
slid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7014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康健
亓利伟
刘若愚
张千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BB Technology AG
Original Assignee
ABB Technology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BB Technology AG filed Critical ABB Technology AG
Priority to CN2010207014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879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879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8794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固件分配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紧固件送给机构。该装置包括:导轨,具有接纳紧固件并引导紧固件移动的通路;滑动单元,其配备有用于紧固件的阻挡件和支撑件,且能够垂直于紧固件的移动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基座,导轨和滑动单元安装于其上,且在位于通路的末端的分配位置下方具有用于紧固件的分配通道。在第一位置,阻挡件允许紧固件的移动,且支撑件能够与导轨一起支撑位于分配位置的待分配紧固件;在第二位置,阻挡件阻挡后一紧固件,且支撑件与待分配紧固件分离,使之落入分配通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可消除紧固件被划伤或磨损的风险,且有助于减小装置尺寸。

Description

紧固件分配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紧固件送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通常涉及紧固件自动送给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紧固件分配(escapement)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紧固件送给机构。
背景技术
紧固件自动送给机构通常是指一种用于将散乱形式的紧固件(诸如螺钉、铆钉、螺栓、钉子等)自动送给至紧固件插入机构(诸如打钉机等的紧固设备)的一种装置。
在紧固件自动送给机构中,通常需要提供分配、传送或者送给装置,以便从紧固件导轨或者队列中拣出紧固件,并且将紧固件一次一个地传给柔性导管。然后,这些紧固件通过该柔性导管而被传送给紧固件插入机构,从而将这些紧固件打入期望的位置。
通常来讲,需要两个系统来实现上述的功能。第一个系统需要将紧固件从紧固件导轨拾取到输送位置(分配通道),这种系统就是通常所说的分钉机构或者紧固件分配机构。而第二个系统需要通过柔性导管将紧固件从前述紧固件分配机构的分配通道运送到紧固件插入机构,其就是通常所讲的送钉机构,或者紧固件传送机构。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有各种紧固件分配机构。例如,在美国专利US4278184中,披露了一种用于自动紧固件插入机构的分配机构,其中,在将紧固件从紧固件导轨或者紧固件队列中输送到作为分配通道的紧固件出口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作为承载体的凸轮部件将紧固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接近紧固件出口的第二位置。在借助于承载体将紧固件输送到紧固件出口的过程中,紧固件将离开导轨并需行进一段距离,而在这期间可能存在凸轮部件和/或导轨端部对于待分配紧固件和后一紧固件造成划伤或者磨损的风险。
此外,在美国专利US4694974中还披露了另外一种用于自动螺钉给送机的分配设备,其中借助于转动部件的旋转将紧固件沿着圆形轨迹从紧固件导轨输送到紧固件出口。与前述美国专利US4278184类似,该设备仍存在转动部件和/或导轨端部对于待分配紧固件和后一紧固件造成划伤或者损坏的风险。
因此,本领域存在一种对紧固件分配机构进行改进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紧固件分配装置和紧固件送给设备,其至少消除或者部分缓解了前述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紧固件分配装置。该紧固件分配装置可以包括:导轨,具有接纳紧固件并引导紧固件移动的通路;滑动单元,其配备有用于紧固件的阻挡件和支撑件,且能够垂直于紧固件的移动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基座,导轨和滑动单元安装于其上,且在位于通路的末端的分配位置下方具有用于紧固件的分配通道,其中,在第一位置,阻挡件允许紧固件的移动,且支撑件能够与导轨一起支撑位于分配位置的待分配紧固件;以及在第二位置,阻挡件阻挡后一紧固件,且支撑件与该待分配紧固件分离,使之落入分配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导轨可以包括第一壁、第二壁以及位于导轨下部且夹在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的隔板,其中该第一壁可以比第二壁长,以使得第一壁和支撑件能够一起支撑待分配紧固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支撑件可以基本上是L形,在该L形的一边的内角可以有一基本L形的缺口,以使得该缺口的侧边能够与第一壁一起支撑待分配紧固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方式中,支撑件的缺口的一个侧边的长度等于隔板的厚度,且支撑件的顶面与导轨的顶面平齐,以及在第一位置,缺口的另一侧边的内侧与第二壁的内表面平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壁与支撑件接近的一端的上部具有缺口,在第一位置时,第二壁的缺口与所述L形支撑件接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方式中,在滑动单元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阻挡件通过第一壁中的通孔插入至待分配紧固件和后一紧固件的杆部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该紧固件分配装置还可以包括盖板,其安装在导轨上方并与导轨的顶部相距一定距离,该距离允许紧固件自由移动,同时抑制紧固件的端帽相互重叠。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方式中,基座可以包括:底板,以及安装在该底板上的第一板和第二板。其中,导轨安装在第一板上,滑动单元安装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第二板具有用于安装和引导滑动单元的移动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方式中,底板可以包括贯穿通孔,其与第一板、第一壁、第二壁和隔板一起形成分配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该紧固件分配装置还可以包括:检测单元,包括分别安装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上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用于检测待分配紧固件;以及驱动装置,由第二板中的所述通孔支撑,且与检测单元和滑动单元连接,用于基于来自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驱动滑动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导轨和所述滑动单元之间设置有弹簧,用于提供使所述滑动单元从第二位置返回至第一位置的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紧固件分配装置的紧固件自动送给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滑动单元处于第一位置时,可以允许紧固件的自由移动,而在滑动单元移动至第二位置时,阻挡件阻挡待分配紧固件后面的紧固件的移动,同时与导轨一起支撑待分配紧固件的支撑件被移开,从而使待分配紧固件失去支撑而落入位于分配位置下方的分配通道。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紧固件是从位于导轨通路末端的分配位置直接落入下方的分配通道中,其在进入分配通道之前无需脱离导轨进行额外的移动,因此消除了对紧固件的划伤或磨损的风险。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分配装置结构较为简单,而且有助于减小紧固件分配装置的体积。
附图说明
通过对结合附图所示出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将更加明显,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紧固件分配装置的总体视图;
图2A至图2C示意性地示出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时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基座的图示;
图3A至图3B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导轨的图示,其中图3A中容纳有紧固件,而图3B中没有紧固件,以及图3C示出了从另一不同角度观察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方式的导轨的图示;
图4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滑动单元的图示;
图5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紧固件分配装置的图示,其中滑动单元位于第一位置;以及
图6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紧固件分配装置,其中滑动单元位于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1到图6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紧固件分配装置和紧固件送给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文的描述中,使用的术语“上”、“下”、“顶”、“底”“左”、“右”、“前”、“后”等方向性术语是指垂直于纸面方向观察附图时所看到的方向。
首先参考图1,图1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紧固件分配装置的总体视图。
如图1所示,紧固件分配装置100可以包括:导轨10,其具有接纳紧固件并引导紧固件移动的通路(由于被遮挡在图1中未示出)。导轨10在装配时可以与紧固件排列机的导轨对齐,以便使得紧固件排列机能够驱动紧固件沿着导轨10的通路向前移动,即朝着如箭头X所示的方向移动。紧固件排列机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如在前述美国专利US4278184中就有相关图示及描述,在此为了清楚起见,不再对此予以详细描述。另外,关于导轨10的具体结构将在下文中参考图3A至图3C进行详细描述。
该紧固件分配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滑动单元20,在滑动单元20上配备有用于所述紧固件的阻挡件21和支撑件22。该滑动单元20能够在垂直于所述紧固件的移动方向上,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如图1所示,滑动单元20位于第一位置,其中箭头Y示出了从以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的方向。关于滑动单元20的结构将在下文中参考图4进行详细描述。
此外,如图1所示,该紧固件分配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基座30,导轨10以及滑动单元20均安装于该基座30之上。图2A至图2C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基座30的结构。在该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基座30包括底板31,以及安装在底板31上的第一板32和第二板33,其中导轨10安装在第一板32上,滑动单元20安装在第一板32和第二板33之间,如图1所示。可选地,可以在底板31上安装位于第一板32和第二板33之间的滑轨(未示出),以便促进和引导滑动单元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安装在底板31上的第一板32和第二板33可以相距一定的距离,该距离适合于滑动单元20在第一位置(如图5所示)和第二位置(如图6所示)之间移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该距离设置过小会引起移动量不足;该距离设置过大,会引起驱动力的浪费。基于此处的教导,根据滑动单元的尺寸、所需移动量的大小等因素来设置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的适当距离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易于实现的,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如图2A和图2B所示,第一板32可以具有基本L形的横截面,所述导轨10可以通过其第一壁11和第二壁12上预留的通孔15(参见图3A至图3C,示出了两个)以及第一板32的表面上预留的通孔35,借助于螺钉、螺销等固定装置而安装在L形第一板32的L形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紧固件将在导轨10的末端(相对于如箭头X所示的紧固件移动方向而言)从导轨10中被释放,因此导轨10的末端也可以被称作分配位置。相应地,基座30在位于分配位置的下方的位置上具有用于紧固件的分配通道(由于被遮挡而未示出)。在图1中示出的分配连接器34,其固定或者可拆卸地装配在该分配通道上,是用于与出口导管连接的接口装置。另外,可选地,也可以将该分配连接器构造成是分配通道的延伸部分。待分配的紧固件将通过分配通道而落入出口导管。该出口导管可以是柔性导管,紧固件可以经过该柔性导管被传送到与该出口导管连接到的紧固件插入装置(未示出)。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在分配位置(即导轨的末端)的下方,在底板31上设有分配通孔36(如图2C所示)。该分配通孔36与基座30的第一板32、导轨的第一壁11、第二壁12和隔板13一起形成分配通道。第二板33中设有用于支撑和引导滑动单元20的通孔37(如图2A和图2B所示),滑动单元20的安装部分24(如图4所示)将装配在所述通孔37中。所述第二板33可以在与安装滑动单元20的端部相对的端部,与驱动装置51连接。第二板33中的该通孔37可以起到支撑驱动装置51的作用。
该驱动装置51例如可以是流体驱动装置,诸如气缸,其可以在如气体压力源的流体压力源的作用下驱动滑动单元20运动。此外,该驱动装置51也可以是其他适于驱动滑动单元20移动的驱动装置,诸如液压驱动装置、机械驱动装置或电动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51可以驱动滑动单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关于驱动装置51,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
此外,该紧固件分配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检测单元,以用于检测位于分配位置的待分配紧固件。在图1中示出的检测单元可以包括发射器41和接收器42,它们分别安装在第一板32和第二板33上。如图1所示,所示发射器41和接收器42分别通过安装板而安装在第一板32和第二板33。需要说明的是,发射器41和接收器42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设计而改变,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可以将检测单元以适当安装方式安装在适当的位置,而不限于图1示出的情形。
在根据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发射器41可以持续发射例如光信号,接收器42负责接收发射器41发射的光信号。如果在分配位置存在有待分配紧固件,则由于该紧固件位于光信号的光路上,接收器42会因为光信号的传播路径被该紧固件阻挡而接收不到光信号。以此方式,就可以检测在分配位置是否存在紧固件。
根据本实施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响应于或基于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驱动滑动单元20,以使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因此,发射器41和接收器42可以是任何适合于检测待分配紧固件的传感器。而且,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而是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使用各种适宜的检测单元。
优选地,驱动装置51与检测单元和滑动单元20耦合,用于基于来自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驱动滑动单元20。特别地,驱动装置51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与检测单元电耦合,以便能够接收来自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此外,如前所述,第二板33可以具有支撑驱动装置51和引导滑动单元20移动的通孔37,驱动装置51例如可以包括活塞,其可以在该通孔37内通过例如螺纹连接而与滑动单元20机械接合。这样,就可以通过第二板33上预留的通孔37来支撑驱动装置51,同时实现对滑动单元20的驱动。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紧固件分配装置工作的过程中,与滑动单元20接合的驱动装置51将根据来自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驱动滑动单元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接下来,将参考图3A至图3C及图4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分配装置的导轨10和滑动单元20的示例性结构,其中图3A至图3C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导轨的示意图,以及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滑动单元的示意图。
如图3A至图3C所示出,导轨10可以包括第一壁11、第二壁12以及隔板13。第一壁11与第二壁12平行布置,而隔板13位于导轨10下部且夹在第一壁11和第二壁12之间,从而形成用于接纳紧固件的通路。第一壁11、第二壁12和隔板13例如可以借助于诸如螺钉或螺栓等固定装置和在他们上预留的安装孔15而装配在一起。此外,也可以借助于固定装置将他们直接装配到第一板32上。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通过任何适当的其他方式装配导轨,或者将其形成为一个整体部件。
在图3A至图3C所示的示例性结构中,第一壁11被设置为比第二壁11长,以使得仅由第一壁11和支撑件22一起支撑待分配紧固件61。此外,第一壁11与第二壁12的高度被优选地被设置为基本相等,且其顶面平齐,以便由第一壁11、第二壁12来共同支撑紧固件并引导紧固件的移动。在接纳来自例如紧固件排列机的紧固件的通路的入口位置,即图3A和图3B中的导轨10的右端(即通路的入口端),第一壁11与第二壁12的端面平齐,以便与紧固件排列机的导轨对接。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导轨10的入口位置的结构可以根据例如紧固件排列机的导轨的构造来设计,只要它们能够彼此接合皆可。
第一壁11比第二壁12略微长一定的长度,该长度应大致能够容纳一个紧固件。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得移动到分配位置的待分配紧固件61仅由第一壁11和支撑件22支撑,而不再由第二壁12支撑,而后面的紧固件例如后一紧固件62仍然由第一壁11和第二壁12共同支撑。
如图3A和图3B所示,夹在第一壁11和第二壁12之间的隔板13可以被设置为使其右端面(即将与紧固件排列机对接的端面)与第一壁11与第二壁12的右端面平齐,而隔板13的左端面与第二壁12的左端面平齐。该隔板13的高度不能过高,以免影响紧固件在通路中的移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能够适用于引导各种长度的紧固件,可以将隔板13的高度设置为较小,以便形成通道深度较大的导轨,从而使其适用于接纳各种长度的紧固件。
此外,如图3A所示,第二壁12上部具有一缺口,以与图4所示的L形支撑件26接合。
此外,优选地还可以为该导轨10配备盖板14,其安装在导轨10上方并与导轨的顶部相距一定距离,该距离被设计成允许紧固件在导轨的通路内自由移动,同时抑制紧固件的端帽相互重叠。盖板14例如可以设计成如图3A中所示的形状,其中盖板14具有平坦部分,用于覆盖导轨10的通路。另外,盖板14具有与该平面部分垂直的安装部分,用于将盖板14安装到导轨10上。在安装部分以及导轨的第一壁11上分别预留有安装孔17和18,可以通过所述安装空孔17和18,借助于螺栓或者螺钉等固定装置而将盖板14固定在第一壁11上。盖板14的平面部分至少覆盖了在导轨10的通路中移动的所有紧固件的端帽部分。一方面,该盖板14与导轨10之间的距离应设置为使得通过该盖板14的平面部分,可以向通路中移动的、端帽有相互重叠趋势的紧固件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以防止紧固件的端帽之间出现相互重叠。因此,该距离不能设置的过大。另一方面,该盖板14与导轨10之间距离也不能设置得过小,如果这样,该平面部分将会向通路中的紧固件施加过大的作用力,这将会影响紧固件沿着通路的正常移动。
如图3C所示,在第一壁11上具有弹簧安装孔16,该孔对于导轨来讲并非是贯穿通孔,其与将在下文介绍的滑动单元20中的弹簧安装孔26一起安装用于使得滑动单元从图6所示的第二位置返回到第一位置的弹簧。此外在图3B和3C所示,在导轨10的第一壁11接近分配位置的上部位置处,包括有通孔19,该通孔可供将在后面描述的阻挡件21从中穿过。
下面,将参考图4来描述滑动单元20的示例性结构。如图4所示,滑动单元20例如是滑块,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滑动体,阻挡件21和支撑件22分别安装在该滑动单元20的不同表面上。
阻挡件21例如可以通过螺纹安装或者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滑动单元的一个表面上,优选地安装在该表面的上部位置。该阻挡件21可以是止动销,也可以是止动片或者止动板等。阻挡件21将被安装在第一壁11上设置的通孔19中(参见图3B和图3C),该通孔的形状应该与阻挡件21相匹配。该阻挡件21在滑动单元2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将穿过该第一壁11中通孔19插入至待分配紧固件61和后一紧固件62的杆部之间,以阻挡后一紧固件62。
如图所示,支撑件22基本上是L形,其在L形的一边通过与支撑件22的支撑部分基本垂直的安装部分而安装在滑动单元20上。在该支撑件22的安装部分以及滑动单元20上均设有安装通孔,优选地各设两个。通过所述安装通孔,借助于螺栓或者螺钉等紧固件,可以将支撑件22安装在滑动单元20的一个表面上,如图4所示该表面与其上安装有阻挡件21的表面相邻。此外,优选地该支撑件22与该阻挡件21基本安装在相同的水平面上。
此外,在该L形的另一边的内角优选地有一基本L形的缺口,在紧固件分配装置工作的过程中,该缺口将与第一壁11一起支撑待分配的紧固件61。优选地,该缺口的一个侧边的长度等于隔板13的厚度,且支撑件22的顶面与导轨10的顶面平齐,而当滑动单元20处于第一位置时,该缺口的另一侧边的内侧与第二壁12的内表面平齐。这样,在第一位置时,紧固件就能够沿着导轨10中的通路平滑地移动,进而到达分配位置。另外,这种的配置可以使得装置较为美观。
此外,在滑动单元20的与装配有阻挡件21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安装有安装部件24,该安装部件24可以呈圆形,且可以包括一个轴向凹槽25。该安装部件24可以安装到前述的第二板33的通孔37中。例如,可以利用螺钉等固定装置通过图1中示出的第二板33的前表面的安装孔和该安装部件24上的轴向凹槽25将滑动单元20安装在第二板33上。这样,可以引导滑动单元的移动,同时防止其滑动单元发生转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认识到,该安装部件24也可以采用其他并不会引起转动的形状,例如四方形、六边形,这样就无需在安装部件中设置轴向凹槽25。此外,也可以通过在底板31上设置用于引导滑动单元20滑动的滑轨来实现对滑动单元的移动的引导。
在该滑动单元20与第一板32相对的表面上还设置有弹簧安装孔26,与前面所述的弹簧安装孔16类似,该安装孔26也并非是贯穿通孔,在弹簧安装孔16与26之间可以布置弹簧,以在滑动单元20处于第二位置时,通过由于被压缩而存储的机械能为滑动装置提供返回到第一位置的力。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弹簧安装通孔16、26和弹簧并非是必须的。在该驱动装置51是能够在两个方向上驱动滑动单元20的驱动装置的情况下,以及该驱动装置51也可以包括复位装置,例如弹簧的情况下,可以不设置弹簧安装通孔16、26和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当滑动单元20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阻挡件21允许所述紧固件的移动,而不会对紧固件的移动产生任何干扰,而支撑件22能够与所述导轨10一起支撑位于所述分配位置的待分配紧固件。在所述滑动单元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阻挡件21将横向插入到导轨10的通道中,以阻挡后一紧固件,即待分配紧固件后面的那个紧固件;而所述支撑件22将与所述待分配紧固件分离,从而使得所述待分配紧固件由于失去支撑件的支撑而落入基座30中的分配通道。
接下来,将参考图5和图6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分配装置的工作原理。其中,图5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紧固件分配装置,其中滑动单元20位于第一位置;以及图6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紧固件分配装置,其中滑动单元20位于第二位置。
在紧固件分配装置开始工作时,紧固件排列机(未示出)将紧固件从紧固件排列机的导轨上一个接一个地传送到导轨10的通路中。排列在导轨10的通路中的多个紧固件,在紧固件排列机的驱动下,沿着该通路依次向前移动,即朝着图5中所示的箭头X所指示的方向移动。紧固件在通路内移动的过程中,其端帽由第一壁11、第二壁12一起支撑,而其杆部位于通道中。这些紧固件中排在最前面的紧固件,即待分配紧固件61,将首先到达通路的末端,即前面提到的分配位置。在该分配位置,紧固件由于被支撑件22(特别是该支撑件的基本L形的缺口的一个侧边)阻挡而不能继续前移,如图5所示。此时,该基本L形的缺口与第一壁11一起支撑共同待分配紧固件61。
当待分配紧固件61到达分配位置时,位于第一板32上的发射器41发射的光信号由于被待分配紧固件阻挡而不能被第二板33上的接收器42接收到,这表明在分配位置已经有待分配紧固件61的存在。接收器42于是向驱动装置51提供检测信号。该驱动装置51响应于该检测信号,开始朝着图5中的箭头Y所示的方向驱动滑动单元20,以使其离开如图5所示的第一位置,沿着与紧固件在导轨中的移动方向(X方向)垂直的方向(Y方向)朝着第一板32移动。在滑动单元20向着第一板32移动的过程中,即向着图6所示的第二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安装在其上的阻挡件21逐渐插入到待分配紧固件61和紧随其后的后一紧固件62的杆部之间,从而阻挡导轨上的后一紧固件62沿着通路方向的移动。同时,在滑动单元20朝着第一板32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安装在其上的支撑件22朝着Y方向逐渐远离导轨10中的通路,从而使得处于分配位置的待分配紧固件61失去了支撑件22的基本L形缺口的两个侧边的支撑。由于仅由第一壁11支撑待分配紧固件61,处于分配位置的待分配紧固件61由于重心不稳,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由例如由底板31上的贯穿通孔与第一板32、第一壁11、第二壁12和隔板13一起形成的分配通道中。如图6所示,其示出了待分配紧固件已经由于失去支撑而下落的情形。
在待分配紧固件61落入分配通道中以后,光信号的通路上已经没有任何阻挡,此时接收器42将接收到发射器41发射的光信号,这表明分配位置上没有任何待分配紧固件。此时,可以向驱动装置51发送检测信号,该驱动装置51可以响应于该检测信号,驱动滑动单元20,以使其沿着与所述的Y方向相反的方向,从如图6所示的第二位置返回到图5所示的第一位置。如前所示,在滑动单元20和第一壁11之间安装有弹簧,在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该弹簧被压缩,并存储有机械能。因此在切断驱动装置的动力(例如气体源)后,在弹簧提供的作用力下,该滑动单元20能够从第二位置自动返回至第一位置。另外备选地,该驱动装置51也可以是能够在两个方向上驱动滑动单元20的驱动装置,例如双作用气缸,从而使得可以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驱动滑动单元20。或者备选地,该驱动装置中也可以包括复位装置,例如弹簧,以便在切断驱动装置51的驱动力后,能够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使得滑动单元20自动从第二位置返回到第一位置。
此外,也可以使用任何其他类型适于驱动本发明的滑动单元20的驱动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设计适合的驱动装置51来驱动滑动单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易于实现的,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在滑动单元20向着图5所示的第一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安装在滑动单元20上的阻挡件21随着该移动一起回缩,逐渐地退出导轨的通路,同时基本上L形的支撑件22也向至图5所示的位置返回。在滑动单元20返回到第一位置时,阻挡件21已经完全退出该通路,从而不再阻挡后一紧固件62的移动,同时基本上L形的支撑件22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即基本L形缺口的一个侧边的内侧与第二壁11的内表面平齐。随后,后一紧固件62在来自紧固件排列机的推动力的作用下,向前移动并占据了原来由待分配紧固件61占据的位置,从而成为新的待分配紧固件61。
在后一紧固件62成为新的待分配紧固件61之后,接着就可以重复上述的滑动单元2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移动步骤,从而能够一次一个地将紧固件分配到分配通道中。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紧固件是从位于导轨通路的末端的分配位置直接落入下方的分配通道中,其在进入分配通道之前无需如现有技术中那样脱离导轨进行额外的移动,因此消除了紧固件被划伤或磨损的风险。此外,根据本实用新颖的紧固件分配装置结构较为简单、紧凑,因此有助于减小紧固件分配装置的体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紧固件送给设备,其包括根据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紧固件分配装置。该紧固件给送机构例如如前文中描述的那样可以用于为紧固件插入装置分配紧固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分配装置和紧固件送给设备中使用的紧固件可以是螺钉、铆钉、螺栓、钉子或一端带有端帽的其他类型紧固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基本上L形的支撑件22的一边的内角上的基本L形缺口并不局限于L形缺口。这就是说,L形缺口的直角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直角,而是可以具有弧形的过渡。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图中基座被示出为包括分立的三个部件,但是事实上,该基座也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来制作。
另外,在上面描述的紧固件分配装置中,各个部件通过诸如安装板等安装部分来安装,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取任何其他适当的方式来安装。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给出的实施方式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基于本发明的教导对各个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
虽然已经参考目前考虑到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所包括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广泛解释,以便包含所有这样的修改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2)

1.一种紧固件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轨,具有接纳紧固件并引导所述紧固件移动的通路;
滑动单元,其配备有用于所述紧固件的阻挡件和支撑件,且能够垂直于所述紧固件的移动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基座,所述导轨和所述滑动单元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基座在位于所述通路的末端的分配位置的下方具有用于紧固件的分配通道,
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阻挡件允许所述紧固件的移动,且所述支撑件能够与所述导轨一起支撑位于所述分配位置的待分配紧固件;以及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阻挡件阻挡后一紧固件,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待分配紧固件分离,使之落入所述分配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第一壁、第二壁以及位于所述导轨下部且夹在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的隔板,其中所述第一壁比所述第二壁长,以使得仅所述第一壁与所述支撑件一起支撑所述待分配紧固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固件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是L形,且在所述L形的一边的内角有一L形的缺口,以使得该缺口的两侧边与所述第一壁一起支撑所述待分配紧固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固件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缺口的一个侧边的长度等于所述隔板的厚度,且所述支撑件的顶面与所述导轨的顶面平齐,以及在第一位置,所述缺口的另一侧边的内侧与所述第二壁的内表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固件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壁与支撑件接近的一端的上部具有缺口,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壁的缺口与所述支撑件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紧固件分配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滑动单元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阻挡件通过所述第一壁中的通孔插入所述待分配紧固件和所述后一紧固件的杆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其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方并与导轨的顶部相距一预定距离,该距离允许所述紧固件自由移动,同时抑制所述紧固件的端帽相互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底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一板和第二板,其中所述导轨安装在所述第一板上,所述滑动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所述第二板具有用于安装和引导所述滑动单元移动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紧固件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贯穿通孔,其与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二壁和所述隔板一起形成所述分配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紧固件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单元,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上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用于检测所述待分配紧固件;以及
驱动装置,由所述第二板中的所述通孔支撑,且与所述检测单元和所述滑动单元连接,基于来自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来驱动所述滑动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轨和所述滑动单元之间设置有弹簧,用于提供使所述滑动单元从第二位置返回至第一位置的力。
12.一种紧固件送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紧固件分配装置。 
CN2010207014727U 2010-12-31 2010-12-31 紧固件分配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紧固件送给机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879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7014727U CN202087949U (zh) 2010-12-31 2010-12-31 紧固件分配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紧固件送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7014727U CN202087949U (zh) 2010-12-31 2010-12-31 紧固件分配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紧固件送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87949U true CN202087949U (zh) 2011-12-28

Family

ID=45363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701472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87949U (zh) 2010-12-31 2010-12-31 紧固件分配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紧固件送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87949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2198A (zh) * 2013-12-13 2014-04-02 昆山联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送螺钉装置
CN103722356A (zh) * 2013-12-31 2014-04-16 慈溪市宏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装配设备的零件分流装置
CN106379706A (zh) * 2016-11-23 2017-02-08 深圳市威富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螺钉分料机构及螺钉送料器
CN107585565A (zh) * 2017-09-27 2018-01-16 浙江宇钻精密元件有限公司 电磁阀制动器输送装置中的缓冲机构
CN107649861A (zh) * 2017-09-25 2018-02-02 揭阳市易捷五金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压弹簧穿钉机
CN113245501A (zh) * 2021-04-25 2021-08-13 苏州宝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铆钉自动化安装设备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2198A (zh) * 2013-12-13 2014-04-02 昆山联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送螺钉装置
CN103692198B (zh) * 2013-12-13 2016-06-08 昆山联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送螺钉装置
CN103722356A (zh) * 2013-12-31 2014-04-16 慈溪市宏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装配设备的零件分流装置
CN106379706A (zh) * 2016-11-23 2017-02-08 深圳市威富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螺钉分料机构及螺钉送料器
CN106379706B (zh) * 2016-11-23 2019-10-18 深圳市威富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螺钉分料机构及螺钉送料器
CN107649861A (zh) * 2017-09-25 2018-02-02 揭阳市易捷五金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压弹簧穿钉机
CN107649861B (zh) * 2017-09-25 2019-05-31 揭阳市易捷五金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压弹簧穿钉机
CN107585565A (zh) * 2017-09-27 2018-01-16 浙江宇钻精密元件有限公司 电磁阀制动器输送装置中的缓冲机构
CN113245501A (zh) * 2021-04-25 2021-08-13 苏州宝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铆钉自动化安装设备
CN113245501B (zh) * 2021-04-25 2023-01-17 苏州宝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铆钉自动化安装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87949U (zh) 紧固件分配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紧固件送给机构
KR101301682B1 (ko) 자동나사조임장치
CN103224113B (zh) 多载具循环上下料装置
EP2327515B1 (en) Head type male screw sending and separating feeding apparatus
CN100577538C (zh) 长条零件供送/分配机器
CN100569458C (zh) 螺栓自动排列供给方法及装置
CN110697401A (zh) 一种夹片送料装置
CN102597645A (zh) 壁挂型室内机
CN104370093A (zh) 振动盘出料分向装置
CN102602686A (zh) 一种细长工件自动下料机
CN106044118A (zh) 一种工件有序转移系统及方法
CN202910554U (zh) 自动供给装置
CN102502243B (zh) Led站位上料装置
CN204823244U (zh) 一种led支架的进料装置
CN202030317U (zh) 紧固件推动装置、紧固件传送机构及紧固件自动送给系统
CN103659425A (zh) 棒料气动上料装置及自动安装螺杆螺母的设备
JP4346514B2 (ja) 物品収容装置
CN102583052A (zh) 螺丝输送供给装置
CN101939147A (zh) 用于断开可沿输送通道运动的塑性料带的、包括至少一个携带切口条和切断钢丝保持架的支架组件的装置
CN209177486U (zh) 牛角锁钩组装机底片送料装置
KR100637377B1 (ko) 클러치가 부착된 자동선반
CN104930929B (zh) 一种用于模压烟花自动盘引设备
CN208790646U (zh) 阀门固定片投送装置
KR101512763B1 (ko) 볼 스크류용 지지 구조체
CN208713505U (zh) 一种送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BB T + D TECHNOLOGY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ABB TECHNOLOGIES CORP.

Effective date: 201206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604

Address after: Zurich

Patentee after: ABB T & D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Sweden Westrm J

Patentee before: ABB Technology AB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18

Address after: Baden, Switzerland

Patentee after: ABB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Zurich

Patentee before: ABB T & D Technology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