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23109U - 浸渍生产中的排湿尾气再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浸渍生产中的排湿尾气再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09U
CN202023109U CN2011201092375U CN201120109237U CN202023109U CN 202023109 U CN202023109 U CN 202023109U CN 2011201092375 U CN2011201092375 U CN 2011201092375U CN 201120109237 U CN201120109237 U CN 201120109237U CN 202023109 U CN202023109 U CN 202023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isture
air
fresh
por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092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富雯里
徐年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IWEI HIG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IWEI HIG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IWEI HIG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IWEI HIG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092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23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23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2310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浸渍生产中的排湿尾气再利用装置,它包括烘箱以及设置在烘箱上的排湿口与新风补充口,所述的排湿口与新风补充口交叉相连,在两者的交叉处设有热交换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置将排湿口与新风补充口交叉的结合在一起,在二者结合的交叉部位所设置的热交换器中,所补充的新鲜空气与所排出的高温湿气完成热交换,温度得到降低的高温湿气然后再排放到空气中,对外部环境的影响有效降低,而温度得到提高的新鲜空气则进入烘箱,温度提升显著加快,提高了干燥效率。

Description

浸渍生产中的排湿尾气再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浸渍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浸渍生产中的烘箱排湿尾气的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浸渍生产中,胶膜纸通过浸胶机浸胶后即进入烘箱进行干燥,烘箱在对胶膜纸进行干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湿气,为了保证烘箱的干燥效果,需要不断将该高温湿气排出,同时,烘箱还需要从新风补充口不断补充新鲜空气以维持进气量与排气量的平衡,从而保证烘箱的正常工作。传统的干燥机是在烘箱的顶部分别设置一个排湿口与新风补充口,两者相互独立,这也导致从排湿口所排出的高温湿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使得周围环境温度升高、工况环境变差,同时造成了能源浪费,而从新风补充口所补充的新鲜空气为室温,需要对补充的新鲜空气进行再加温以达到工作温度,这一过程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回收利用浸渍生产中的高温排湿尾气的装置。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浸渍生产中的排湿尾气再利用装置,它包括烘箱以及设置在烘箱上的排湿口与新风补充口,所述的排湿口与新风补充口交叉相连,在两者的交叉处设有热交换器。
 更为详细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浸渍生产中的排湿尾气再利用装置,它包括烘箱以及设置在烘箱上的排湿口与新风补充口,所述的排湿口与新风补充口交叉相连,在两者的交叉处设有热交换器,排湿口的端部设有蝶阀,所述的新风补充口内设有蝶阀,所述的蝶阀位于所述的热交换器内侧。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置将排湿口与新风补充口交叉的结合在一起,在二者结合的交叉部位所设置的热交换器中,所补充的新鲜空气与所排出的高温湿气完成热交换,温度得到降低的高温湿气然后再排放到空气中,对外部环境的影响有效降低,而温度得到提高的新鲜空气则进入烘箱,温度提升显著加快,提高了干燥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所设的蝶阀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干燥要求,补充新风的多少以及排湿量的大小均可通过调节蝶阀开度进行控制。
 3.       本实用新型对能源进行了有效回收利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精神。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烘箱;2、新风补充口;3、排湿口;4、蝶阀;5、热交换器;6、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所描述的浸渍生产中的排湿尾气再利用装置,它包括烘箱1,在烘箱1顶部设置有排湿口3与新风补充口2,排湿口3与新风补充口2交叉相连构成一整体,在排湿口3与新风补充口2相交汇处设有热交换器5,在排湿口3的端部设有蝶阀4,所述的新风补充口2内设有蝶阀6.,蝶阀6位于所述的热交换器5内侧。
 烘箱1工作时,由排湿口3喷出高温湿气,这一高温湿气的温度高达150℃,同时,新风补充口2抽入新鲜空气,这一新鲜空气的温度等于室温,约为20℃,新鲜空气与所排出的高温湿气在热交换器5的位置完成热量传递,热交换后的高温湿气温度约为90度,而新鲜空气的温度则提升到约70度。本装置不但降低了排入外部空气的湿气温度,而且提高了补充进入烘箱1的新鲜空气温度,提高了能源利用率,还降低了排湿尾气对外部环境的恶劣影响。
 本装置所设置的蝶阀4和蝶阀6可有效平衡进气排湿量与新风补充量,从而提高干燥效果。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浸渍生产中的排湿尾气再利用装置,它包括烘箱(1)以及设置在烘箱(1)上的排湿口(3)与新风补充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湿口(3)与新风补充口(2)交叉相连,在两者的交叉处设有热交换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渍生产中的排湿尾气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湿口(3)的端部设有蝶阀(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渍生产中的排湿尾气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风补充口(2)内设有蝶阀(6),所述的蝶阀(6)位于所述的热交换器(5)内侧。
CN2011201092375U 2011-04-14 2011-04-14 浸渍生产中的排湿尾气再利用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23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092375U CN202023109U (zh) 2011-04-14 2011-04-14 浸渍生产中的排湿尾气再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092375U CN202023109U (zh) 2011-04-14 2011-04-14 浸渍生产中的排湿尾气再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23109U true CN202023109U (zh) 2011-11-02

Family

ID=44848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09237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23109U (zh) 2011-04-14 2011-04-14 浸渍生产中的排湿尾气再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2310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7181A (zh) * 2015-02-11 2015-06-24 浙江荣晟环保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造纸机烘缸的尾气热量回收结构
CN111504030A (zh) * 2020-04-17 2020-08-07 湖南东映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干燥炉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7181A (zh) * 2015-02-11 2015-06-24 浙江荣晟环保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造纸机烘缸的尾气热量回收结构
CN111504030A (zh) * 2020-04-17 2020-08-07 湖南东映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干燥炉
CN111504030B (zh) * 2020-04-17 2022-05-17 湖南东映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干燥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81077U (zh) 极板固化加湿装置
CN202023109U (zh) 浸渍生产中的排湿尾气再利用装置
CN101944605B (zh) 一种蓄电池极板干燥工艺
CN202709690U (zh) 一种能调节湿度的电池极板固化烘房
CN202618248U (zh) 密集烤房排湿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2274715U (zh) 具有节能预热功能的干燥机
CN205082649U (zh) 一种适用于烤烟房的余热回收装置
CN103528357A (zh) 一种能调节湿度的电池极板固化烘房
CN204114977U (zh) 蒸汽锅炉尾气再利用装置
CN204447350U (zh) 低温条件下的干燥喷雾自动化生产设备
CN209601083U (zh) 一种石墨舟智能存储装置
CN203731807U (zh) 节能纸管烘房
CN209329032U (zh) 一种新固化蒸汽加湿的固化室
CN207247857U (zh) 升温型热泵除湿干燥装置
CN205048977U (zh) 氧化气氛焙烧炉的通气装置
CN203692174U (zh) 孵化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4348851U (zh) 一种铅酸电池固化室的改进结构
CN202709648U (zh) 一种用于电池极板固化的烘房
CN204694016U (zh) 一种余热利用供风装置
CN202955935U (zh) 高分子聚合物生产中的节约型烘房装置
CN209893827U (zh)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粮仓
CN203440706U (zh) 一种瓦楞纸板干燥吸风结构
CN102618408A (zh) 一种用于麦芽制作过程中的节能回收装置
CN203613147U (zh) 一种捣固煤箱加热装置
CN209197316U (zh) 一种用于尾煤泥再分选的热泵烤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