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16467U - 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16467U
CN202016467U CN2011201347016U CN201120134701U CN202016467U CN 202016467 U CN202016467 U CN 202016467U CN 2011201347016 U CN2011201347016 U CN 2011201347016U CN 201120134701 U CN201120134701 U CN 201120134701U CN 202016467 U CN202016467 U CN 202016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ight space
frame
installation position
driver
function 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347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科宇
严斌
应立军
齐永前
彭彪
代翠兰
陈淼林
卜传俊
唐勇
李永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YUECHE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YUECHE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YUECHE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YUECHE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347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16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16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1646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前端设置有司机室安装位、折臂吊安装位和电瓶舱及工作箱位,所述折臂吊安装位位于司机室安装位与电瓶舱及工作箱位之间,所述电瓶舱及工作箱位位于司机室安装位的右方;所述机架中部设置有液压油箱位、多位阀舱位、调平机构安装位、发动机布置舱位、燃油箱位和回转减速机舱位;所述机架后端设置有升降平台安装位,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机身回转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能有效适用于防水板和无纺布的铺设以及拱架的安装过程中,并适用于双线隧道施工中,且在双线隧道施工中不影响其它车辆工作,同时满足了各部件的使用性能,节约了布置空间,缩短了整机长度。

Description

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身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发展,基础建设市场一片繁荣,公路、铁路、水利正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隧道施工和水洞施工是公路、铁路、水利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隧道施工和水洞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相应的施工设备。而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台真正能适合防水板和无纺布铺设、拱架安装以及同时适用于双线隧道,尤其是在双线隧道中不影响其它工程车辆工作的设备,即现有施工设备的机身结构存在部件布设不合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其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能有效适用于防水板和无纺布的铺设以及拱架的安装过程中,并适用于双线隧道施工中,且在双线隧道施工中不影响其它车辆工作,同时满足了各部件的使用性能,节约了布置空间,缩短了整机长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前端设置有司机室安装位、折臂吊安装位和电瓶舱及工作箱位,所述折臂吊安装位位于司机室安装位与电瓶舱及工作箱位之间,所述电瓶舱及工作箱位位于司机室安装位的右方;所述机架中部设置有液压油箱位、多位阀舱位、调平机构安装位、发动机布置舱位、燃油箱位和回转减速机舱位;所述机架后端设置有升降平台安装位,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机身回转位。
上述的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箱位和多位阀舱位均位于机架的左侧,所述燃油箱位和回转减速机舱位均位于机架的右侧,所述液压油箱位位于司机室安装位的正后方,所述多位阀舱位位于液压油箱位的正后方;所述调平机构安装位位于折臂吊安装位的正后方,所述燃油箱位和回转减速机舱位均位于电瓶舱及工作箱位的正后方,所述回转减速机舱位位于燃油箱位的左侧,所述发动机布置舱位位于多位阀舱位的后方。
上述的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箱位与司机室安装位和多位阀舱位均相邻。
上述的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机构安装位与折臂吊安装位相邻。
上述的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瓶舱及工作箱位与燃油箱位和回转减速机舱位均相邻,燃油箱位与回转减速机舱位相邻。
上述的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布置舱位与多位阀舱位相邻。
上述的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安装位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升降平台安装位左右对称布设。
上述的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回转位位于机架的底部中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该机身结构的机架前端设置司机室安装位、折臂吊安装位和电瓶舱及工作箱位,机架中部设置液压油箱位、多位阀舱位、调平机构安装位、发动机布置舱位、燃油箱位和回转减速机舱位,机架后端设置升降平台安装位,机架底部设置机身回转位。
2、能有效适用于防水板和无纺布的铺设以及拱架的安装过程中,并适用于双线隧道施工中,且在双线隧道施工中不影响其它车辆工作。
3、满足了各部件的使用性能,节约了布置空间,缩短了整机长度。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3-机架;        14-司机室安装位;  15-液压油箱位;
16-多位阀舱位;  17-调平机构安装位;18-发动机布置舱位;
19-燃油箱位;    20-升降平台安装位;21-电瓶舱及工作箱位;
22-折臂吊安装位;23-机身回转位;    24-回转减速机舱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包括机架13,所述机架13前端设置有司机室安装位14、折臂吊安装位22和电瓶舱及工作箱位21,所述折臂吊安装位22位于司机室安装位14与电瓶舱及工作箱位21之间,所述电瓶舱及工作箱位21位于司机室安装位14的右方;所述机架13中部设置有液压油箱位15、多位阀舱位16、调平机构安装位17、发动机布置舱位18、燃油箱位19和回转减速机舱位24;所述机架13后端设置有升降平台安装位20,所述机架13底部设置有机身回转位23。
如图2所示,所述液压油箱位15和多位阀舱位16均位于机架13的左侧,所述燃油箱位19和回转减速机舱位24均位于机架13的右侧,所述液压油箱位15位于司机室安装位14的正后方,所述多位阀舱位16位于液压油箱位15的正后方;所述调平机构安装位17位于折臂吊安装位22的正后方,所述燃油箱位19和回转减速机舱位24均位于电瓶舱及工作箱位21的正后方,所述回转减速机舱位24位于燃油箱位19的左侧,所述发动机布置舱位18位于多位阀舱位16的后方。
如图2所示,所述液压油箱位15与司机室安装位14和多位阀舱位16均相邻。
如图2所示,所述调平机构安装位17与折臂吊安装位22相邻。
如图2所示,所述电瓶舱及工作箱位21与燃油箱位19和回转减速机舱位24均相邻,燃油箱位19与回转减速机舱位24相邻。
如图2所示,所述发动机布置舱位18与多位阀舱位16相邻。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升降平台安装位2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升降平台安装位20左右对称布设。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机身回转位23位于机架13的底部中心。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机架13上合理布设司机室安装位14、折臂吊安装位22和电瓶舱及工作箱位21等安装位置,使得司机室、折臂吊和电瓶舱及工作箱等重要的部件在机架13上合理的安装布置,并将折臂吊机组件纵向布置于机架13上,因此,不仅满足了各部件的使用性能,且缩短了整机长度,节约了布置空间,同时使得整机在双线隧道中灵活自如工作,不影响其它车辆的通行和工作,如出渣、施工车辆通过、通风和供电等。另外,由于各部件均在机架13上安装,因此,机身的回转可以带动整个机身机构上的部件回转360°,以满足任意位置及角度的作业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包括机架(1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3)前端设置有司机室安装位(14)、折臂吊安装位(22)和电瓶舱及工作箱位(21),所述折臂吊安装位(22)位于司机室安装位(14)与电瓶舱及工作箱位(21)之间,所述电瓶舱及工作箱位(21)位于司机室安装位(14)的右方;所述机架(13)中部设置有液压油箱位(15)、多位阀舱位(16)、调平机构安装位(17)、发动机布置舱位(18)、燃油箱位(19)和回转减速机舱位(24);所述机架(13)后端设置有升降平台安装位(20),所述机架(13)底部设置有机身回转位(2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箱位(15)和多位阀舱位(16)均位于机架(13)的左侧,所述燃油箱位(19)和回转减速机舱位(24)均位于机架(13)的右侧,所述液压油箱位(15)位于司机室安装位(14)的正后方,所述多位阀舱位(16)位于液压油箱位(15)的正后方;所述调平机构安装位(17)位于折臂吊安装位(22)的正后方,所述燃油箱位(19)和回转减速机舱位(24)均位于电瓶舱及工作箱位(21)的正后方,所述回转减速机舱位(24)位于燃油箱位(19)的左侧,所述发动机布置舱位(18)位于多位阀舱位(16)的后方。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箱位(15)与司机室安装位(14)和多位阀舱位(16)均相邻。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机构安装位(17)与折臂吊安装位(22)相邻。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瓶舱及工作箱位(21)与燃油箱位(19)和回转减速机舱位(24)均相邻,燃油箱位(19)与回转减速机舱位(24)相邻。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布置舱位(18)与多位阀舱位(16)相邻。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安装位(2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升降平台安装位(20)左右对称布设。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回转位(23)位于机架(13)的底部中心。
CN2011201347016U 2011-04-29 2011-04-29 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16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347016U CN202016467U (zh) 2011-04-29 2011-04-29 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347016U CN202016467U (zh) 2011-04-29 2011-04-29 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16467U true CN202016467U (zh) 2011-10-26

Family

ID=44810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34701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16467U (zh) 2011-04-29 2011-04-29 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164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0030A (zh) * 2011-11-14 2012-04-11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隧道多功能作业车
CN104295307A (zh) * 2014-09-19 2015-01-21 余波 隧道钢拱架安装机及其安装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0030A (zh) * 2011-11-14 2012-04-11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隧道多功能作业车
CN102410030B (zh) * 2011-11-14 2013-10-23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隧道多功能作业车
CN104295307A (zh) * 2014-09-19 2015-01-21 余波 隧道钢拱架安装机及其安装方法
CN104295307B (zh) * 2014-09-19 2016-07-13 余波 隧道钢拱架安装机及其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56163U (zh) 分体式手自一体自动换挡器
CN202016467U (zh) 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机身结构
CN102009586A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的安装结构
CN202764981U (zh) 一种机车车体
CN201971063U (zh) 车轮式火车的四轮转向机构
CN204415503U (zh) 一种重型汽车转向器支架装置
CN201756806U (zh) 泵车
CN106553512A (zh) 扫路车
CN202322093U (zh) 正面吊运起重机
CN204749967U (zh) 一种维修作业工程车
CN205058300U (zh) 搅拌车
CN201350927Y (zh) 一种侧翻式驾驶室
CN203035319U (zh) 一种尿素罐安装架
CN201694035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整车结构
CN201712680U (zh) 驾驶室地板
CN204897234U (zh) 一种起重机驾驶室
CN201193058Y (zh) 全浮式驾驶室
CN203832262U (zh) 前油后电双驱动车的选换挡操纵装置
CN206383796U (zh) 一种电动工程车结构
CN201721531U (zh) 汽车鞍式牵引座
CN203460757U (zh) 一种多功能焊接可遥控式移动工程车
CN203832257U (zh) 前油后电双驱动一体车
CN103407357A (zh) 车载式混凝土泵车
CN204222950U (zh) 压路机组合式转向总成左右切换装置
CN204821095U (zh) 电动客车的底盘以及具有其的客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