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99081U - 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99081U
CN201999081U CN2010206528329U CN201020652832U CN201999081U CN 201999081 U CN201999081 U CN 201999081U CN 2010206528329 U CN2010206528329 U CN 2010206528329U CN 201020652832 U CN201020652832 U CN 201020652832U CN 201999081 U CN201999081 U CN 2019990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eron
frame
plate
groove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5283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培良
苏振佳
祝伟忠
马广开
纪殿龙
张云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gli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gli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gli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gli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65283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990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990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9908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包括采用铝合金挤压制成的二个边框、一个底板和二个纵梁,边框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边框顶板和边框底板,边框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边框顶板和边框底板,边框顶板和边框底板之间设有折扇扇面形的边框筋板,底板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A顶板和A底板,A顶板和A底板之间设有折扇形的A筋板,二个边框、二个纵梁和一个底板的上表面相互平齐,二个边框、二个纵梁和一个底板构成一个矩形平板,纵梁的高度大于边框的高度。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刚度大,自重轻,可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能耗,节约能源,货厢的可利用空间大,使用寿命长,制造组装所用的部件很少,结构简单,组装容易,制造工期短的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

Description

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用底板通常为钢结构,并通过钢制的纵梁安装在车底盘上,其自重较大,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也较大,由此会增大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减少货厢的可利用空间。由于设计上的问题,采用铝材制成的车用底板在强度、刚度、抗压能力和使用寿命等方面难以满足使用。此外,现有的车用底板制造组装所用的部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组装困难,制造工期相对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刚度大,自重轻,可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能耗,节约能源,货厢的可利用空间大,使用寿命长,制造组装所用的部件很少,结构简单,组装容易,制造工期短的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包括采用铝合金挤压制成的二个边框、一个底板和二个纵梁,边框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边框顶板和边框底板,边框顶板和边框底板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边框顶板和边框底板之间设有折扇扇面形的边框筋板,边框筋板的板面沿前后方向贯通整个边框,边框筋板的每个高点处分别与边框顶板的下端面一体相连,边框筋板的每个低点处分别与所述边框底板的下端面一体相连,所述边框顶板的里端与边框内侧板的顶端一体相连,边框内侧板的板面位于前后垂直方向,边框内侧板的底端与所述边框底板的里端一体相连,边框底板的外端与边框外侧板的底端一体相连,边框外侧板的板面位于前后垂直方向,边框外侧板的顶端与所述边框顶板的外端一体相连,所述边框底板外端的下方与中空的挡板的顶端一体相连,所述边框内侧板朝里的板面的上部与边框上托勾槽的外端一体相连,边框内侧板朝里的板面的下部与边框下托勾槽的外端一体相连,边框下托勾槽和所述边框上托勾槽沿水平方向贯通整个边框,边框下托勾槽和边框上托勾槽的开口朝向上方。
所述底板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A顶板和A底板,A顶板和A底板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A顶板和A底板之间设有折扇形的A筋板,A筋板的板面沿前后方向贯通整个底板,A筋板的每个高点处分别与A顶板的下端面一体相连,A筋板的每个低点处分别与所述A底板的下端面一体相连,A底板的左、右端分别与一个A侧板的底端一体相连,二个A侧板的板面分别沿前后垂直方向贯通整个底板,所述A顶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的A侧板的顶端一体相连,每个A侧板朝外的板面的上部分别与一个A上托勾槽的里端一体相连,每个A侧板朝外的板面的下部分别与一个A下托勾槽的里端一体相连,每个A下托勾槽和每个所述A上托勾槽沿水平方向贯通整个底板,每个A下托勾槽和每个A上托勾槽的开口朝向上方。
每个所述纵梁分别包括一个纵梁顶板和一个纵梁底板,每个纵梁顶板和纵梁底板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每个纵梁顶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一个纵梁侧板的顶端一体相连,每个纵梁侧板的板面分别沿前后垂直方向贯通整个纵梁,每个纵梁侧板的底端分别与一个纵梁下板的外端一体相连,每个纵梁下板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每个纵梁下板里端的分别与一个纵梁下弧板的外上端一体相连,纵梁下弧板的板面为一个向上、向里凸起的四分之一圆弧形面,每个纵梁下弧板的里下端分别与一个纵梁下立板的顶端一体相连,二个纵梁下立板并列设置,二个纵梁下立板的板面位于前后垂直方向,二个纵梁下立板的底端与所述纵梁底板两侧的上端面一体相连,所述纵梁顶板、二个所述纵梁侧板、二个所述纵梁下弧板、二个纵梁下立板和一个纵梁底板围成的通腔内设有多个与通腔内壁一体相连的加强筋板,每个加强筋板分别沿前后方向贯通整个纵梁,每个纵梁侧板朝外的板面的上部分别与一个A上搭勾槽的里端一体相连,每个纵梁侧板朝外的板面的下部分别与一个下搭勾槽的里端一体相连,每个下搭勾槽和每个所述上搭勾槽沿水平方向贯通整个纵梁,每个下搭勾槽和每个上搭勾槽的开口朝向下方。二个所述边框左右并列设置,边框的长度方向位于前后水平方向,二个所述纵梁位于二个边框之间左右并列设置,纵梁的长度方向位于前后水平方向,二个纵梁之间设有一个所述底板,位于左侧的纵梁的右边的所述上搭勾槽与底板左边的所述A上托勾槽相互勾连,位于左侧的纵梁的右边的所述下搭勾槽与底板左边的所述A下托勾槽相互勾连,位于右侧的纵梁的左边的所述上搭勾槽与底板右边的所述A上托勾槽相互勾连,位于右侧的纵梁的左边的所述下搭勾槽与底板右边的所述A下托勾槽相互勾连。位于左侧的纵梁的左边的所述上搭勾槽与位于左边的边框的所述边框上托勾槽相互勾连,位于左侧的纵梁的左边的所述下搭勾槽与位于左边的边框的所述边框下托勾槽相互勾连;位于右侧的纵梁的右边的所述上搭勾槽与位于右边的边框的所述边框上托勾槽相互勾连,位于右侧的纵梁的右边的所述下搭勾槽与位于右边的边框的所述边框下托勾槽相互勾连;二个所述边框、二个所述纵梁和一个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相互平齐,二个边框、二个纵梁和一个底板构成一个矩形平板,纵梁的高度大于边框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其中所述纵梁的高度为所述边框高度的2-3倍,纵梁的高度为所述纵梁下立板高度的2-4倍。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采用了独特的设计理念,其二个边框、一个底板和二个纵梁采用铝合金挤压制成,纵梁的纵梁顶板被设计为底板的一部分,并在纵梁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搭勾槽和下搭勾槽,利用下搭勾槽和上搭勾槽与相邻的边框的边框上托勾槽和边框下托勾槽相互勾连,以及让上搭勾槽和下搭勾槽与相邻的底板的A上托勾槽和A下托勾槽相互勾连,这种结构不仅方便了组装,提高了连接强度,并在保证强度、刚度和抗压能力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下,有效地减少了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小,这不仅降低了重心,也让货厢的可利用空间相对增大,并极大地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的使用寿命。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仅仅采用铝合金挤压制成的二个边框、一个底板和二个纵梁就能组装完成,因此,与现有的钢结构车底板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具有强度、刚度大,自重轻,可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能耗,节约能源,货厢的可利用空间大,使用寿命长,制造组装所用的部件很少,结构简单,组装容易,制造工期短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的边框的结构示意图的放大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的底板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的放大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的纵梁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包括采用铝合金挤压制成的采用铝合金挤压制成的二个边框、采用铝合金挤压制成的一个底板和采用铝合金挤压制成的二个纵梁,边框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边框顶板1和边框底板2,边框顶板1和边框底板2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边框顶板1和边框底板2之间设有折扇扇面形的边框筋板3,边框筋板3的板面沿前后方向贯通整个边框,边框筋板3的每个高点处分别与边框顶板1的下端面一体相连,边框筋板3的每个低点处分别与边框底板2的下端面一体相连,边框顶板1的里端与边框内侧板4的顶端一体相连,边框内侧板4的板面位于前后垂直方向,边框内侧板4的底端与边框底板2的里端一体相连,边框底板2的外端与边框外侧板5的底端一体相连,边框外侧板5的板面位于前后垂直方向,边框外侧板5的顶端与边框顶板1的外端一体相连,边框底板2外端的下方与中空的挡板6的顶端一体相连,边框内侧板4朝里的板面的上部与边框上托勾槽7的外端一体相连,边框内侧板4朝里的板面的下部与边框下托勾槽8的外端一体相连,边框下托勾槽8和边框上托勾槽7沿水平方向贯通整个边框,边框下托勾槽8和边框上托勾槽7的开口朝向上方。
如图1和图3所示,底板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A顶板10和A底板9,A顶板10和A底板9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A顶板10和A底板9之间设有折扇形的A筋板13,A筋板13的板面沿前后方向贯通整个底板,A筋板13的每个高点处分别与A顶板10的下端面一体相连,A筋板13的每个低点处分别与A底板9的下端面一体相连,A底板9的左、右端分别与一个A侧板14的底端一体相连,二个A侧板14的板面分别沿前后垂直方向贯通整个底板,A顶板10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的A侧板14的顶端一体相连,每个A侧板14朝外的板面的上部分别与一个A上托勾槽11的里端一体相连,每个A侧板14朝外的板面的下部分别与一个A下托勾槽12的里端一体相连,每个A下托勾槽12和每个A上托勾槽11沿水平方向贯通整个底板,每个A下托勾槽12和每个A上托勾槽11的开口朝向上方。
如图1和图4所示,每个纵梁分别包括一个纵梁顶板15和一个纵梁底板17,每个纵梁顶板15和纵梁底板17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每个纵梁顶板1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一个纵梁侧板22的顶端一体相连,每个纵梁侧板22的板面分别沿前后垂直方向贯通整个纵梁,每个纵梁侧板22的底端分别与一个纵梁下板16的外端一体相连,每个纵梁下板16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每个纵梁下板16里端的分别与一个纵梁下弧板23的外上端一体相连,纵梁下弧板23的板面为一个向上、向里凸起的四分之一圆弧形面,每个纵梁下弧板23的里下端分别与一个纵梁下立板18的顶端一体相连,二个纵梁下立板18并列设置,二个纵梁下立板18的板面位于前后垂直方向,二个纵梁下立板18的底端与纵梁底板17两侧的上端面一体相连,纵梁顶板15、二个纵梁侧板22、二个纵梁下弧板23、二个纵梁下立板18和一个纵梁底板17围成的通腔内设有多个与通腔内壁一体相连的加强筋板19,每个加强筋板19分别沿前后方向贯通整个纵梁,每个纵梁侧板22朝外的板面的上部分别与一个A上搭勾槽20的里端一体相连,每个纵梁侧板22朝外的板面的下部分别与一个下搭勾槽21的里端一体相连,每个下搭勾槽21和每个上搭勾槽20沿水平方向贯通整个纵梁,每个下搭勾槽21和每个上搭勾槽20的开口朝向下方。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二个边框左右并列设置,边框的长度方向位于前后水平方向,二个纵梁位于二个边框之间左右并列设置,纵梁的长度方向位于前后水平方向,二个纵梁之间设有一个底板,位于左侧的纵梁的右边的上搭勾槽20与底板左边的A上托勾槽11相互勾连,位于左侧的纵梁的右边的下搭勾槽21与底板左边的A下托勾槽12相互勾连,位于右侧的纵梁的左边的上搭勾槽20与底板右边的A上托勾槽11相互勾连,位于右侧的纵梁的左边的下搭勾槽21与底板右边的A下托勾槽12相互勾连;位于左侧的纵梁的左边的上搭勾槽20与位于左边的边框的边框上托勾槽7相互勾连,位于左侧的纵梁的左边的下搭勾槽21与位于左边的边框的边框下托勾槽8相互勾连;位于右侧的纵梁的右边的上搭勾槽20与位于右边的边框的边框上托勾槽7相互勾连,位于右侧的纵梁的右边的下搭勾槽21与位于右边的边框的边框下托勾槽8相互勾连;二个边框、二个纵梁和一个底板的上表面相互平齐,二个边框、二个纵梁和一个底板构成一个矩形平板,纵梁的高度大于边框的高度。
上述纵梁的高度为边框高度的2-3倍,纵梁的高度为纵梁下立板18高度的2-4倍。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采用了独特的设计理念,其二个边框、一个底板和二个纵梁采用铝合金挤压制成,纵梁的纵梁顶板15被设计为底板的一部分,并在纵梁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搭勾槽20和下搭勾槽21,利用下搭勾槽21和上搭勾槽20与相邻的边框的边框上托勾槽7和边框下托勾槽8相互勾连,以及让上搭勾槽20和下搭勾槽21与相邻的底板的A上托勾槽11和A下托勾槽12相互勾连,这种结构不仅方便了组装,提高了连接强度,并在保证强度、刚度和抗压能力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下,有效地减少了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小,这不仅降低了重心,也让货厢的可利用空间相对增大,并极大地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的使用寿命。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仅仅采用铝合金挤压制成的二个边框、一个底板和二个纵梁就能组装完成,因此,与现有的钢结构车底板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具有强度、刚度大,自重轻,可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能耗,节约能源,货厢的可利用空间大,使用寿命长,制造组装所用的部件很少,结构简单,组装容易,制造工期短的特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

1.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其特征是:包括采用铝合金挤压制成的二个边框、一个底板和二个纵梁,边框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边框顶板(1)和边框底板(2),边框顶板(1)和边框底板(2)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边框顶板(1)和边框底板(2)之间设有折扇扇面形的边框筋板(3),边框筋板(3)的板面沿前后方向贯通整个边框,边框筋板(3)的每个高点处分别与边框顶板(1)的下端面一体相连,边框筋板(3)的每个低点处分别与所述边框底板(2)的下端面一体相连,所述边框顶板(1)的里端与边框内侧板(4)的顶端一体相连,边框内侧板(4)的板面位于前后垂直方向,边框内侧板(4)的底端与所述边框底板(2)的里端一体相连,边框底板(2)的外端与边框外侧板(5)的底端一体相连,边框外侧板(5)的板面位于前后垂直方向,边框外侧板(5)的顶端与所述边框顶板(1)的外端一体相连,所述边框底板(2)外端的下方与中空的挡板(6)的顶端一体相连,所述边框内侧板(4)朝里的板面的上部与边框上托勾槽(7)的外端一体相连,边框内侧板(4)朝里的板面的下部与边框下托勾槽(8)的外端一体相连,边框下托勾槽(8)和所述边框上托勾槽(7)沿水平方向贯通整个边框,边框下托勾槽(8)和边框上托勾槽(7)的开口朝向上方;
所述底板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A顶板(10)和A底板(9),A顶板(10)和A底板(9)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A顶板(10)和A底板(9)之间设有折扇形的A筋板(13),A筋板(13)的板面沿前后方向贯通整个底板,A筋板(13)的每个高点处分别与A顶板(10)的下端面一体相连,A筋板(13)的每个低点处分别与所述A底板(9)的下端面一体相连,A底板(9)的左、右端分别与一个A侧板(14)的底端一体相连,二个A侧板(14)的板面分别沿前后垂直方向贯通整个底板,所述A顶板(10)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的A侧板(14)的顶端一体相连,每个A侧板(14)朝外的板面的上部分别与一个A上托勾槽(11)的里端一体相连,每个A侧板(14)朝外的板面的下部分别与一个A下托勾槽(12)的里端一体相连,每个A下托勾槽(12)和每个所述A上托勾槽(11)沿水平方向贯通整个底板,每个A下托勾槽(12)和每个A上托勾槽(11)的开口朝向上方;
每个所述纵梁分别包括一个纵梁顶板(15)和一个纵梁底板(17),每个纵梁顶板(15)和纵梁底板(17)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每个纵梁顶板(1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一个纵梁侧板(22)的顶端一体相连,每个纵梁侧板(22)的板面分别沿前后垂直方向贯通整个纵梁,每个纵梁侧板(22)的底端分别与一个纵梁下板(16)的外端一体相连,每个纵梁下板(16)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每个纵梁下板(16)里端的分别与一个纵梁下弧板(23)的外上端一体相连,纵梁下弧板(23)的板面为一个向上、向里凸起的四分之一圆弧形面,每个纵梁下弧板(23)的里下端分别与一个纵梁下立板(18)的顶端一体相连,二个纵梁下立板(18)并列设置,二个纵梁下立板(18)的板面位于前后垂直方向,二个纵梁下立板(18)的底端与所述纵梁底板(17)两侧的上端面一体相连,所述纵梁顶板(15)、二个所述纵梁侧板(22)、二个所述纵梁下弧板(23)、二个纵梁下立板(18)和一个纵梁底板(17)围成的通腔内设有多个与通腔内壁一体相连的加强筋板(19),每个加强筋板(19)分别沿前后方向贯通整个纵梁,每个纵梁侧板(22)朝外的板面的上部分别与一个A上搭勾槽(20)的里端一体相连,每个纵梁侧板(22)朝外的板面的下部分别与一个下搭勾槽(21)的里端一体相连,每个下搭勾槽(21)和每个所述上搭勾槽(20)沿水平方向贯通整个纵梁,每个下搭勾槽(21)和每个上搭勾槽(20)的开口朝向下方;
二个所述边框左右并列设置,边框的长度方向位于前后水平方向,二个所述纵梁位于二个边框之间左右并列设置,纵梁的长度方向位于前后水平方向,二个纵梁之间设有一个所述底板,位于左侧的纵梁的右边的所述上搭勾槽(20)与底板左边的所述A上托勾槽(11)相互勾连,位于左侧的纵梁的右边的所述下搭勾槽(21)与底板左边的所述A下托勾槽(12)相互勾连,位于右侧的纵梁的左边的所述上搭勾槽(20)与底板右边的所述A上托勾槽(11)相互勾连,位于右侧的纵梁的左边的所述下搭勾槽(21)与底板右边的所述A下托勾槽(12)相互勾连;位于左侧的纵梁的左边的所述上搭勾槽(20)与位于左边的边框的所述边框上托勾槽(7)相互勾连,位于左侧的纵梁的左边的所述下搭勾槽(21)与位于左边的边框的所述边框下托勾槽(8)相互勾连;位于右侧的纵梁的右边的所述上搭勾槽(20)与位于右边的边框的所述边框上托勾槽(7)相互勾连,位于右侧的纵梁的右边的所述下搭勾槽(21)与位于右边的边框的所述边框下托勾槽(8)相互勾连;二个所述边框、二个所述纵梁和一个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相互平齐,二个边框、二个纵梁和一个底板构成一个矩形平板,纵梁的高度大于边框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其特征是:所述纵梁的高度为所述边框高度的2-3倍,纵梁的高度为所述纵梁下立板(18)高度的2-4倍。
CN2010206528329U 2010-12-10 2010-12-10 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990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528329U CN201999081U (zh) 2010-12-10 2010-12-10 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528329U CN201999081U (zh) 2010-12-10 2010-12-10 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99081U true CN201999081U (zh) 2011-10-05

Family

ID=44701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52832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99081U (zh) 2010-12-10 2010-12-10 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990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9939A (zh) * 2010-12-10 2011-05-04 丛林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9939A (zh) * 2010-12-10 2011-05-04 丛林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47725U (zh) 车身骨架结构
CN205292639U (zh) 一种城轨车辆司机室结构
CN203544159U (zh) 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结构
CN203544138U (zh) 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顶盖骨架结构
WO2023016113A1 (zh) 下车身中部结构及汽车
CN215883811U (zh) 汽车后地板骨架结构及汽车
CN102019962B (zh) 全铝合金轻量化车底板
CN103909941A (zh) 漏斗车的侧墙结构
CN204197030U (zh) 一种矿用自卸车铆接车架
CN202827805U (zh) 无纵梁厢式半挂车及其厢体结构
CN103010315B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通道的加强结构
CN102039939B (zh) 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
CN203974951U (zh) 一种带独立悬挂的非承载式汽车底盘
CN201999081U (zh) 车辆用轻量化低重心底板
CN201999082U (zh) 全铝合金轻量化车底板
CN103434569A (zh) 罐车及其车架
CN202923453U (zh) 侧箱板、自卸车厢及自卸车
CN205916193U (zh) 一种半挂车悬挂系统固定结构
CN202174971U (zh) 自卸车车厢结构
CN201961393U (zh) 车用无纵梁全铝合金底板
CN201961373U (zh) 车辆底板用铝合金纵梁
CN201961394U (zh) 车辆用铝合金底板
CN202169966U (zh) 一种新型车架横梁结构
CN102328691B (zh) 一种车架
CN201534567U (zh) 一种汽车车身框型前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