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89909U - 前后轮煞车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前后轮煞车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89909U
CN201989909U CN2010206334836U CN201020633483U CN201989909U CN 201989909 U CN201989909 U CN 201989909U CN 2010206334836 U CN2010206334836 U CN 2010206334836U CN 201020633483 U CN201020633483 U CN 201020633483U CN 201989909 U CN201989909 U CN 2019899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moving part
protecting sheathing
accommodation space
br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334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台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6334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899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899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8990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后轮煞车控制器,将前、后制动器的导线分别串连在一连动座以及前煞动件及后煞动件上,该连动座与该前煞动件及后煞动件连接于一导引组件,当自行车骑者执行左煞、右煞、或左右煞同时的任一种煞车行为时,均以该连动座驱使该导引组件旋摆,在煞车动作的初阶段,该导引组件的导引槽控制该后煞动件的线性位移量大于该前煞动件,使后煞车力量大于前煞车力量并提早执行,直至煞车动作的后阶段,使前后煞车力量均衡,直至自行车停止,如此可避免不当的煞车操作,造成翻车的情形,且两轮同时煞车的稳定性大于单轮煞车的稳定性,可提高行车安全。

Description

前后轮煞车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后轮煞车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或是不需换档的机车,通常都会于前轮与后轮分别装设一制动器,以方便执行减速或停车的目的。该两制动器分别藉由导线连接至把手两端的煞车握杆。一般而言,通常都是左手控制后制动器而右手控制前制动器。
正确的煞车方式是先执行主要的后煞车的主要制动动作之后,待车速减慢后,再执行辅助的前煞车的辅助煞车动作,且后煞车执行的时间必须提前,如此方可将行驶中的自行车或机车平稳地停下来。然而,当遇到突发状况必须紧急煞车时,骑乘者往往会因为慌张而忘记前述安全煞车动作的执行程序,最常见的就是双手同时用力过猛,导致前后轮瞬间死锁而令车辆偏离原来行驶路线,或是瞬间将前轮死锁,如此,骑乘者可能会因为惯性作用而重心前移,再不然就是瞬间将后轮死锁,导致打滑而摔车。不管是前述何种情况,对于骑乘者而言,都是相当危险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前后轮煞车控制器,以解决因不当煞车操作,导致前煞车器反应时间早于后煞车器,而造成自行车于煞车时往前倾翻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后轮煞车控制器,包括:
一保护外壳;
一设置于保护外壳中并相对于保护外壳作直线往复式动作的连动座,所述连动座通过一左煞牵引线和右煞牵引线分别连设于两煞车握杆;
一设置于保护外壳中并由连动座所牵引作动的导引组件,所述导引组件包含有两分别平行间隔设置的前导引板和后导引板,所述前导引板和后导引板上分别形成有一弧形的导引槽,其中,所述前导引板和后导引板的导引槽依序区分为前弧形段和后弧型段,其中,所述前导引板和后导引板的导引槽的后弧型段的宽度与曲率完全相同,而后导引板的导引槽的前弧形段的宽度与曲率都小于前导引板的导引槽的前弧形段;
一设置于保护外壳中并连设于后导引板的后煞动件,所述后煞动件是由一滑轮组连设于后导引板的导引槽中,并由后导引板的牵引作用,通过一右煞导线驱动一后制动器;以及
一设置于保护外壳中并连设于前导引板的前煞动件,所述前煞动件是由一滑轮组连设于前导引板的导引槽中,并由前导引板的牵引作用,通过一左煞导线驱动一前制动器。
优选的,所述前导引板与后导引板层迭相对并互相间隔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保护外壳中形成有一第一容置空间,且所述连动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并由第一容置空间两侧壁的限制关系,而令连动座相对于保护外壳作往复式直线运动。
优选的,所述保护外壳中形成有一第二容置空间,且所述导引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
优选的,所述导引组件由一定位转轴而枢接装设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
优选的,所述保护外壳中形成有一第三容置空间,且所述后煞动件与前煞动件以互相重迭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中,并由第三容置空间两侧壁的限制关系,而令后煞动件与前煞动件依序相对于保护外壳作往复式直线运动。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后轮煞车控制器,将前、后制动器的导线分别串连在一连动座以及前煞动件及后煞动件上,该连动座与该前煞动件及后煞动件连接于一导引组件,当自行车骑者执行左煞、右煞、或左右煞同时的任一种煞车行为时,均以该连动座驱使该导引组件旋摆,在煞车动作的初阶段,该导引组件的导引槽控制该后煞动件的线性位移量大于该前煞动件,使后煞车力量大于前煞车力量并提早执行,直至煞车动作的后阶段,使前后煞车力量均衡,直至自行车停止,如此可避免不当的煞车操作,造成翻车的情形,且两轮同时煞车的稳定性大于单轮煞车的稳定性,可提高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后轮煞车控制器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后轮煞车控制器中保护外壳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后轮煞车控制器中前导引板上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后轮煞车控制器中后导引板上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后轮煞车控制器中导引组件上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后轮煞车控制器未动作时平面示意图;
图7为所述图6中导引组件的放大图;
图8为所述图7中沿8-8割面线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后轮煞车控制器执行煞车动作时平面示意图;
图10为所述图9中导引组件的放大图;
图11为所述图10中沿11-11割面线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后轮煞车控制器中后导引板与前导引板位移与时间的线性关系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保护外壳
11-第一壳体
12-第二壳体
13-第一容置空间
131-侧壁
14-第二容置空间
15-第三容置空间
151-侧壁
20-连动座
21-连杆
30-后煞动件
31-滑轮组
40-前煞动件
41-滑轮组
50-导引组件
51-前导引板
511-导引槽
512-前弧形段
513-后弧型段
52-后导引板
521-导引槽
522-前弧形段
523-后弧型段
53-连接转轴
54-定位转轴
61-左煞牵引线
62-右煞牵引线
63-左煞导线
64-右煞导线
L1后导引板位移与时间的线性关系
L2前导引板位移与时间的线性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将煞车动作分段执行的前后轮煞车控制器,如附图1、2所示,其具体可以包括有一保护外壳10、一设置于保护外壳10中并可相对于保护外壳10做往复式直线运动的连动座20、一连设于该连动座20的导引组件50以及两分别连设于导引组件50的后煞动件30与一前煞动件40。其中,当导引组件50因连动座20的牵引而作动时,导引组件50可依序驱动后煞动件30与前煞动件40,从而可以在不论何种煞车状态的下都可以最安全的方式完成煞车动作。
本实施例中,连动座20具体可通过一左煞牵引线61以及一右煞牵引线62分别连接至自行车或机车的两煞车握杆(图中未示);而前煞动件40与后煞动件30可分别通过一左煞导线63与右煞导线64连接至车辆的前煞车器(即前制动器,图中未示)与后煞车器(即后制动器,图中未示)。连动座20具体可包含有一连杆21,该连杆21的两端可分别连接至连动座20与导引组件50,因此,当连动座20因操作者的动作而移动时,恰可带动导引组件50相对于保护壳体10旋转,进而依序驱动后煞动件30与前煞动件40。导引组件50具体可包含有两分别平行间隔设置的前导引板51与后导引板52以及一两端分别容置于该前导引板51与后导引板52的连接转轴53。前导引板51与后导引板52上分别形成有一弧形的导引槽511、521,其中,后煞动件30与前煞动件40分别包含有滑轮组31、41,该两滑轮组31、41可分别连接至该后导引板52的导引槽521与前导引板51的导引槽511。
本实施例中,保护壳体10具体可包含有两互相对合的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其中依序形成有一第一容置空间13、一第二容置空间14以及一第三容置空间15。连动座20可容置于第一容置空间13中,并由于第一容置空间13两侧壁131的限制作用,而仅能相对于保护壳体10作往复式直线运动。导引组件50可容置于第二容置空间14中,并通过一定位转轴54而以可枢转的方式定位于保护壳体10中。前煞动件40与后煞动件30可以互相重迭的方式容置于第三容置空间15中,并由于第三容置空间15两侧壁151的限位作用,仅能分别相对于保护壳体10的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作往复式直线运动。
本实施例中,如附图3至5所示,前导引板51与后导引板52的导引槽511、521依序可区分为前弧形段512、522与后弧型段513、523,其中,两导引槽511、521的后弧型段513、523的宽度与曲率完全相同,而后导引板52前弧形段522的宽度与曲率皆小于前导引板51的前弧形段512,具体可如附图5所示。
如附图6至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后轮煞车控制器在未动作之前,连动座20可置于第一容置空间13相对于导引组件50的一端、前煞动件40的滑轮组41可位于前导引板51前弧形段511的端部且后煞动件30的滑轮组31可位于后导引板52前弧形段521的端部,此时,左煞牵引线61、右煞牵引线62、左煞导线63与右煞导线64呈现一动态平衡。
如附图9至11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后轮煞车控制器的特殊结构设计,因此,不论左煞牵引线61与右煞牵引线62各别或同时被拉动,均会使连动座20朝向如附图9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移动,令连杆21拉动导引组件50,使其以定位转轴54为枢接点旋转,令两导引槽511、521同时沿一圆弧的路径移动并利用前导引板51与后导引板52分别牵动前煞动件40与后煞动件30于第三容置空间15中沿附图9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移动,而执行煞车动作。当两滑轮组41、31分别位于前弧形段512、522时,由于两前弧形段512、522的曲率不同,因此,在煞车动作执行的初期,后煞动件30的位移程度会大于前煞动件40的位移程度(L1、L2互相重迭),亦即右煞导线64所承受的拉力大于左煞导线63所承受的拉力,令后煞车器提前动作并提供大于前煞车器所能提供的制动力,使后轮的减速速率大于前轮的减速速率,由后轮主导车辆的减速动作。而当减速动作进入后段时,由于两后弧型段513、523的曲率相同,因此,右煞导线64与左煞导线63皆承受相等的拉力(如附图12中L1与L2互相重迭),亦即前煞车器与后煞车器提供相等的制动力,而将车辆平稳地减速,避免重心前移因往前倾而翻覆的问题。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后轮煞车控制器,可使两轮车的骑乘者不论实施哪一种煞车动作(左煞、右煞、双煞),均可将煞车动作转换为两个煞车阶段,并在煞车动作初阶段使后煞车的线性位移量大于前煞车的线性位移量,据以减缓车速,紧接着在煞车动作后阶段使前后煞车的线性位移量达到平衡,使自行车平稳的停止,以避免因煞车不当而发生自行车重心前移往前倾翻覆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揭示系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创作,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组件的置换仍应隶属本创作的范畴。

Claims (6)

1.一种前后轮煞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保护外壳;
一设置于保护外壳中并相对于保护外壳作直线往复式动作的连动座,所述连动座通过一左煞牵引线和右煞牵引线分别连设于两煞车握杆;
一设置于保护外壳中并由连动座所牵引作动的导引组件,所述导引组件包含有两分别平行间隔设置的前导引板和后导引板,所述前导引板和后导引板上分别形成有一弧形的导引槽,其中,所述前导引板和后导引板的导引槽依序区分为前弧形段和后弧型段,其中,所述前导引板和后导引板的导引槽的后弧型段的宽度与曲率完全相同,而后导引板的导引槽的前弧形段的宽度与曲率都小于前导引板的导引槽的前弧形段;
一设置于保护外壳中并连设于后导引板的后煞动件,所述后煞动件是由一滑轮组连设于后导引板的导引槽中,并由后导引板的牵引作用,通过一右煞导线驱动一后制动器;以及
一设置于保护外壳中并连设于前导引板的前煞动件,所述前煞动件是由一滑轮组连设于前导引板的导引槽中,并由前导引板的牵引作用,通过一左煞导线驱动一前制动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轮煞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引板与后导引板层迭相对并互相间隔平行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轮煞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中形成有一第一容置空间,且所述连动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并由第一容置空间两侧壁的限制关系,而令连动座相对于保护外壳作往复式直线运动 。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轮煞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中形成有一第二容置空间,且所述导引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后轮煞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组件由一定位转轴而枢接装设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轮煞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 中形成有一第三容置空间,且所述后煞动件与前煞动件以互相重迭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中,并由第三容置空间两侧壁的限制关系,而令后煞动件与前煞动件依序相对于保护外壳作往复式直线运动 。 
CN2010206334836U 2010-11-26 2010-11-26 前后轮煞车控制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899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334836U CN201989909U (zh) 2010-11-26 2010-11-26 前后轮煞车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334836U CN201989909U (zh) 2010-11-26 2010-11-26 前后轮煞车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89909U true CN201989909U (zh) 2011-09-28

Family

ID=44666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3348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89909U (zh) 2010-11-26 2010-11-26 前后轮煞车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8990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77892A1 (zh) * 2012-05-28 2013-12-05 Chang Jui Lung 时差安全煞车装置
US9180928B2 (en) 2012-02-17 2015-11-10 Jui-Lung Chang Brake system with linking effect
CN106697160A (zh) * 2015-11-13 2017-05-24 屏东科技大学 分离式可变比例的二刹车把手连动刹车装置及其车辆
CN108025720A (zh) * 2015-09-30 2018-05-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80928B2 (en) 2012-02-17 2015-11-10 Jui-Lung Chang Brake system with linking effect
WO2013177892A1 (zh) * 2012-05-28 2013-12-05 Chang Jui Lung 时差安全煞车装置
RU2567716C1 (ru) * 2012-05-28 2015-11-10 Цзюй Лунь ЧАНГ Тормозная система с устройством сочленяющего действия
CN108025720A (zh) * 2015-09-30 2018-05-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CN108025720B (zh) * 2015-09-30 2020-02-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CN106697160A (zh) * 2015-11-13 2017-05-24 屏东科技大学 分离式可变比例的二刹车把手连动刹车装置及其车辆
CN106697160B (zh) * 2015-11-13 2019-04-12 屏东科技大学 分离式可变比例的二刹车把手连动刹车装置及其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89909U (zh) 前后轮煞车控制器
CN202728379U (zh) 一种两轮轿车
CN105691532B (zh) 一种带有手刹系统的双轮自平衡电动车
CN104512276A (zh) 车辆的制驱动力控制装置
JP5372216B2 (ja) 時差式安全ブレーキ装置
CN211710984U (zh) 一种人机联合平衡车
CN202022285U (zh) 改良的前、后轮刹车控制装置
CN110843984A (zh) 一种人机联合平衡车
KR20140046621A (ko) 퍼스널 모빌리티 차량
CN201472592U (zh) 一种煞车把手装置
CN201291873Y (zh) 单轨工作车导向驱动架
CN103192914A (zh) 一种小轮径电动车
CN101244738A (zh) 全封闭式节能两轮摩托车
CN202624503U (zh) 一种后轮驱动全足控三轮电动车
CN203473165U (zh) 摩托车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
CN205769914U (zh) 用于三轮车的防侧翻偏摆机构
CN102079335A (zh) 复摆式安全车辆
CN203020370U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四轮转向驱动装置
TWM404178U (en) Front/rear wheel brake controller
CN105129006A (zh) 一种智能体感车
JP6300895B1 (ja) 二重連動の安全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CN209108592U (zh) 一种安全稳定的游玩小火车
CN203329348U (zh) 一种有轨游乐车辆
CN200981470Y (zh) 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飞行器
CN203064139U (zh) 刹车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