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37995U - 装置外壳 - Google Patents

装置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37995U
CN201937995U CN2011200248206U CN201120024820U CN201937995U CN 201937995 U CN201937995 U CN 201937995U CN 2011200248206 U CN2011200248206 U CN 2011200248206U CN 201120024820 U CN201120024820 U CN 201120024820U CN 201937995 U CN201937995 U CN 2019379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tility
model
layer
crust
plastic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248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谊
金念苇
陈建彰
李哲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itegroup Computer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itegroup Comput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itegroup Computer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itegroup Computer System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379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3799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装置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图案层以及塑胶层,该外壳本体的至少一表面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该图案层设于该第一部分的表面上,该塑胶层设于该图案层上,该塑胶层的外露表面是部分呈粗糙面,且部分呈平滑面。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外壳是在成型的同时就在图案层上覆盖有塑胶层,所以该图案层较为耐刮与耐磨,且本实用新型还在装置外壳上同时设置粗糙面与平滑面,因此可呈现亮面与雾面交错的多层次外观效果,进而提升整体产品的质感与价值。

Description

装置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外壳,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粗糙表面与平滑表面的装置外壳。
背景技术
现在的电子装置多使用时尚或酷炫的外壳,尤其讲究个性化以及质感,以符合现代人求新求变的特性。有鉴于此,现今电子装置的外壳设计,愈来愈要求不断地变化,以满足消费者的胃口,并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另外,由于在电子装置推出后,其外壳形状通常不易有较大的变动,所以业者莫不致力于在不改变外壳形状的情况下,提升其整体外观的质感,并使其具有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
承上述,业者遂研究新的外壳制造技术,而发展出模内转印(In Mold Roller,简称IMR)技术,模内转印技术是一种用于大规模制造的塑料件外部装饰的加工技术,且属于模内装饰(In Mold Decoration,简称IMD)技术的一种,其优点是生产出来的塑料件外观漂亮,又可以有多种颜色与花纹,并具有生产效率高与模印精度高等特点,因此特别适用于电子装置外表面的装饰面板与功能面板。
简而言之,模内转印技术是先将油墨层印刷至整卷的膜片上,再将该膜片置于金属模具之间,然后将成型用的塑料注入金属模具内并与膜片接合,使印刷在膜片上的油墨层跟塑料结合成一体后固化成产品外壳,最后,移除该膜片。
然而,模内转印技术在射出成型后只留油墨层在外壳表面,使得该油墨层容易在使用时受到磨损而脱落;此外,由于模内转印技术是使用成卷的膜片,所以只能应用在平面或轻微弯曲的外壳上,因此若要将模内转印技术应用于较复杂的立体外壳(例如笔记本电脑键盘四周的外壳等),则必须将该立体外壳分成多个子外壳来制作(即拆件),最后再进行组合,而造成整体制作成本与制程步骤大幅增加。
因此,鉴于上述的问题,如何使得立体外壳的成本降低与制程简化,并避免油墨层容易受到外力破坏,实已成为目前亟欲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种种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案层较为耐刮与耐磨的装置外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本体,其至少一表面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图案层,设于该第一部分的表面上;以及塑胶层,设于该图案层上,该塑胶层的外露表面是部分呈粗糙面,且部分呈平滑面。本实用新型还揭露另一种装置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其至少一表面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图案层,设于该第一部分的表面上;塑胶层,设于该图案层上;以及保护层,设于该塑胶层上,该保护层的外露表面是部分呈粗糙面,且部分呈平滑面。
依上述的装置外壳,该第二部分的表面可部分呈粗糙面,且部分呈平滑面。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外壳是在成型的同时就在图案层上覆盖有塑胶层,因此该图案层较不易脱落;再者,本实用新型可直接一体成型出较复杂的立体外壳,因而能节省后续组装的人力与时间;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在装置外壳上同时设置粗糙面与平滑面,再搭配该图案层后,将可达到亮面与雾面交错的多层次视觉效果,进而提升整体产品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A与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外壳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图1B是图1A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2A与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外壳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图2B是图2A的另一实施例图;以及
图3与图4分别是图2A的不同应用例。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膜片
10,10’外壳本体
10a第一部分
10b第二部分
101,121,131粗糙面
102,122,132平滑面
11图案层
12塑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A与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外壳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图1B是图1A的另一实施例。
如图1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外壳包括:外壳本体10;图案层11,设于该外壳本体10的至少一表面上;以及塑胶层12,设于该图案层11上,该塑胶层12的外露表面是部分呈粗糙面121,且部分呈平滑面122。
在上述的装置外壳中,该外壳本体10的材质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ABS)、或聚苯乙烯(PS),该图案层11的材质可为油墨(ink),且该塑胶层12的材质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碳酸酯(PC)。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外壳是利用模内成型技术(In Mold Forming,简称IMF)、并配合在模具的模面局部咬花而制成;其中,该模内成型技术是先将已印刷或贴附图案层11的膜片1(即层叠的图案层11与塑胶层12)成型为立体膜片1,再将该立体膜片1置于模具之间,接着将成型用的塑料注入模具内并与该立体膜片1接合,使整个立体膜片1跟塑料结合成一体后固化成产品外壳,而该立体膜片1即形成在由塑料构成的外壳本体10的表面。
承上述,由于模内成型技术不仅可应用于一般的平面外壳,还可在不须拆件的情况下应用于较复杂的立体外壳,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层面较广;此外,模内成型技术的装置外壳表面的图案层11上还覆盖有塑胶层12,因而能保护该图案层11不受外界直接影响,使该图案层11较为耐久;尚且,因为本实用新型还将模具的模面局部咬花,所以最终完成的装置外壳的外露表面将部分呈粗糙面121,而模具未咬花之处所形成的装置外壳外露表面则呈平滑面122,该粗糙面121将有雾面的视觉效果,而该平滑面122将有亮面的视觉效果,这些视觉效果配合适当设计的该图案层11后,将呈现富有变化的多样层次感,而有助于增进整体外观的质感。
如图1B所示,是图1A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大致相同于前一实施例,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还在该塑胶层12上设有保护层13,而粗糙面131与平滑面132则位于该保护层13的外露表面,该保护层13可作为抗刮或抗磨涂层使用,以进一步加强整体外壳的耐用度。
请参阅图2A与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外壳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图2B是图2A的另一实施例。
如图2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外壳包括:外壳本体10’,其至少一表面包括第一部分10a与第二部分10b,该第二部分10b的表面是部分呈粗糙面101,且部分呈平滑面102;图案层11,设于该第一部分10a的表面上;以及塑胶层12,设于该图案层11上,该塑胶层12的外露表面是部分呈粗糙面121,且部分呈平滑面122。
本实施例与大致相同于前一实施例,主要的不同的处在于本实施例将外壳本体10’的表面分为第一部分10a与第二部分10b,而仅有该第一部分10a上覆盖有IMF膜片1(由该图案层11与塑胶层12所构成),且该第二部分10b可部分呈粗糙面101、与部分呈平滑面102。
本实施例是进一步变化外壳的表面结构,即增加了该外壳本体10’材质的显露,这种素材的直接外露可显现出另一种视觉效果,进而使得整体外壳的质感更加提升;此外,该外壳本体10’的外露表面也可搭配粗糙面121与平滑面122的组合,而产生不同的层次效果。
如图2B所示,是图2A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大致相同于前一实施例,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还在该塑胶层12上设有保护层13,而粗糙面131与平滑面132则位于该保护层13的外露表面,该保护层13可作为抗刮涂层使用,以进一步加强整体外壳的耐用度。
如图3与图4所示,分别是图2A的不同应用例,其中,图3为一笔记本电脑键盘四周的外壳,键盘容置口周缘的圆角面是呈粗糙面101,扬声器出声口附近则是呈平滑面102,右下角的图形处是呈粗糙面121,其余部分则呈平滑面122;而图4为一笔记本电脑的上盖外壳,其外露表面是由平滑面102、粗糙面121与平滑面122所组成。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可赋予电子装置的外壳更多样的设计变化、与更多层次的视觉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外壳是在成型的同时就在图案层上覆盖有塑胶层,因此该图案层不会如现有技术般容易受损;再者,本实用新型可直接一体成型出较复杂的立体外壳,因而能有效降低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还于装置外壳上同时设置粗糙面与平滑面,再搭配该图案层后,将可达到亮面与雾面交错的多层次外观效果,进而提升整体产品的质感与价值。
上述实施例是用以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所列。

Claims (4)

1.一种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本体,其至少一表面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
图案层,设于该第一部分的表面上;以及
塑胶层,设于该图案层上,该塑胶层的外露表面是部分呈粗糙面,且部分呈平滑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部分的表面是部分呈粗糙面,且部分呈平滑面。
3.一种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本体,其至少一表面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
图案层,设于该第一部分的表面上;
塑胶层,设于该图案层上;以及
保护层,设于该塑胶层上,该保护层的外露表面是部分呈粗糙面,且部分呈平滑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部分的表面是部分呈粗糙面,且部分呈平滑面。
CN2011200248206U 2011-01-18 2011-01-26 装置外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3799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201053 2011-01-18
TW100201053U TWM407588U (en) 2011-01-18 2011-01-18 Casing structu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37995U true CN201937995U (zh) 2011-08-17

Family

ID=44449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2482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37995U (zh) 2011-01-18 2011-01-26 装置外壳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37995U (zh)
TW (1) TWM4075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1055A (zh) * 2012-02-13 2013-08-14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具有光亮岩层图案的被覆件及其制造方法
WO2019086040A1 (zh) * 2017-11-06 2019-05-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1055A (zh) * 2012-02-13 2013-08-14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具有光亮岩层图案的被覆件及其制造方法
WO2019086040A1 (zh) * 2017-11-06 2019-05-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07588U (en) 2011-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5652B (zh) 一种具有表面纹理触感的模内注塑装饰膜
CN101005738A (zh) 外壳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05737A (zh) 外壳及外壳的制造方法
CN111016415B (zh) 纹理转印母模、板材及制备方法、纹理转印子模、壳体、电子设备
CN101623915A (zh) 壳体的制作方法
CN103379753A (zh) 电子装置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82369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外壳及其制造方法
US20130288011A1 (en) Multilayer decorative film structure
CN108040445A (zh) 一种盖体、膜片以及电子装置
CN215897772U (zh) 一种带纹理的透明玻纤3d手机壳
CN201937995U (zh) 装置外壳
CN201129117Y (zh) 门板
CN201674732U (zh) 电子产品保护壳
WO2010105459A1 (zh) 设备壳体、设备壳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具有壳体的设备
CN105313384A (zh) 一种导光装饰复合片材及其部件
TWI382911B (zh) The structure of the molded product in the mold decoration process
CN100560326C (zh) 外壳制造方法
CN102223774A (zh) 制造具有金属表面的模内成形薄膜的方法
CN201904982U (zh) 电子设备面板及具有该面板的电子设备
US8268205B2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injection-molded product
CN200939796Y (zh) 具有立体层次效果的塑性板体
CN101712256A (zh) 一种塑料装饰件及其加工方法
CN206879278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塑料盖板
CN101930862A (zh) 按键面板的制作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得的按键面板
CN202123755U (zh) 耐摩擦双面模内镶件注塑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701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