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02487U - 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02487U
CN201902487U CN2010206401205U CN201020640120U CN201902487U CN 201902487 U CN201902487 U CN 201902487U CN 2010206401205 U CN2010206401205 U CN 2010206401205U CN 201020640120 U CN201020640120 U CN 201020640120U CN 201902487 U CN201902487 U CN 201902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m shaft
housing
display unit
arm
protectiv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401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招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u'erka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陈招文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陈招文 filed Critical 陈招文
Priority to CN2010206401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02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02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0248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调整臂调整的制动间隙检测不方便的问题。本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调整臂包括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用于手动调整制动间隙的蜗杆轴,蜗杆轴外端伸出壳体,该显示装置包括沿径向固连在蜗杆轴外端上的指针和套在蜗杆轴上的透明防护罩,防护罩上具有若干呈环形分布的刻度标识,指针处于防护罩内,防护罩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壳体上。本显示装置可以在调整臂安装完毕后再安装,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制动间隙调整情况可以通过指针和刻度标识显示出来,间隙调整精确。

Description

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调整臂,特别是一种能反应汽车制动间隙调整情况的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制动是利用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相接触时所产生的摩擦力来实现的。汽车行驶过程中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接触摩擦很频繁,这样制动蹄摩擦片会逐渐磨损,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会渐渐变大,造成制动力矩会逐步失效,影响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制动系统的使用安全性。为了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在现有的汽车制动机构中往往设有自动调整臂或手动调整臂。这些调整臂可以对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因磨损后所增大的制动间隙进行补偿性调整,从而使两者之间的制动间隙能够保持在一个恒定的值。
针对市场上各类调整臂调整制动间隙精度差的问题,本申请人提出了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910095551.X的一种改进的汽车制动间隙手动调整臂,包括壳体、蜗轮、蜗杆和蜗杆轴,蜗轮和蜗杆设于壳体内且相互啮合,蜗杆轴与蜗杆固连,在上述的壳体与蜗杆轴之间设有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装置包括离合套和弹簧,所述的离合套套在蜗杆轴上,在离合套和壳体之间设有周向定位机构,离合套的一端面具有若干呈环形分布的圆锥形齿一,蜗杆轴上具有能与上述圆锥形齿一相啮合的圆锥形齿二,所述的弹簧套设在蜗杆轴上且其两端分别作用在离合套和壳体上。
转动上述的蜗杆轴时,转动的作用力通过齿轮会传递到离合套上,当转动的作用力大于弹簧作用在离合套与壳体上的作用力时,在轴向方向上,蜗杆轴上的圆锥形齿二会将离合套压过一个齿牙的距离,这时蜗杆轴上的圆锥形齿二会顺着转动方向转过一个齿牙,同时与蜗杆轴固连的蜗杆就转动,蜗杆会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又带动制动凸轮转动一小角度,制动凸轮转动使制动蹄鼓间间隙变化,从而实现对制动间隙的精密调整。
上述的汽车手动调整臂的调整精度明显得到提高。但这种汽车手动调整臂在调整间隙时是用塞尺来检测间隙大小,这样就会使调整时很不方便,甚至在无塞尺的情况下,用原始的将轮毂抱死后反转3/4圈的方法进行调整,会影响对制动间隙的调整精度,可能会造成车轮制动力不均匀而引起整车跑偏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反应汽车制动间隙调整情况的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所述的调整臂包括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用于手动调整制动间隙的蜗杆轴,所述的蜗杆轴外端伸出壳体,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包括沿径向固连在蜗杆轴外端上的指针和套在蜗杆轴上的透明防护罩,所述的防护罩上具有若干呈环形分布的刻度标识,所述的指针处于防护罩内,上述的防护罩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转动蜗杆轴来调整制动间隙,因为连接结构将具有刻度标识的透明防护罩固连到壳体上,而指针位于防护罩的刻度标识的下方,使得指针随蜗杆轴转动时,指针能与刻度标识一一对应,即转动情况能直接从刻度标识上显示出来;当然松开连接结构,转动防护罩能使指针与刻度标识的对应位置回到初始状态。
在上述的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的防护罩呈筒状,所述的防护罩的一端具有向内突起的凸沿,上述的刻度标识设置在所述的凸沿上;所述的防护罩的另一端具有向外翻起的翻边。此设置便于指针位于防护罩内,并能使指针的转动情况从凸沿的刻度标识上显示出来。
在上述的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套设在防护罩外的固定套,所述的固定套一端顶压在所述的翻边上,另一端连接在壳体上。该连接结构可以在调整臂安装完毕后再将防护罩固连到壳体上,安装工序设计合理,安装操作方便。
在上述的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的固定套的一端具有向内突起的压紧环,所述的压紧环抵压在上述的翻边上;所述的固定套的另一端内侧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的壳体上开设有能与上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将固定套的内螺纹连接到壳体的外螺纹上后,旋拧固定套使得固定套的压紧环顶压在防护罩翻边上,从而使防护罩与壳体固连。
在上述的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的防护罩与壳体之间设有垫片,所述的垫片套在蜗杆轴上。此设置能减少灰尘进入壳体内影响调整臂壳体正常工作。
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套设在防护罩外的固定套和套设在蜗杆轴上且与壳体固连的连接座,所述的固定套的一端顶压在所述的翻边上,另一端与连接座固连。通过在壳体上设置连接座能简化壳体的结构,便于壳体加工。
在上述的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的固定套的一端具有向内突起的压紧环,所述的压紧环抵压在上述的翻边上;所述的固定套另一端的内侧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的连接座上开设有能与上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连接座固连在壳体上,在调整臂安装后不但能减少灰尘进入壳体内影响调整臂壳体正常工作,而且在固定套的内螺纹连接到连接座的外螺纹上后,旋拧固定套能使固定套的压紧环顶压在防护罩翻边上,从而使防护罩固连到壳体上。
在上述的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的连接座与壳体之间设有若干螺钉,所述的连接座通过螺钉连接到壳体上。连接座与壳体之间采用螺钉连接,安装更方便。
在上述的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的防护罩外套有由韧性材料制成的防尘罩,所述的防尘罩连接在壳体上。设置防尘罩能使防护罩保持干净,使刻度标识清晰可见。
在上述的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的蜗杆轴的外端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沿蜗杆轴的径向设置,所述的指针设置在定位孔内并与蜗杆轴固连。此设置使得指针能随蜗杆轴一起转动。
在上这的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的指针的一端具有挡沿,该端的挡沿顶靠在蜗杆轴上,所述的指针另一端从蜗杆轴的另一侧伸出定位孔并扣压在蜗杆轴上。指针的另一端伸出蜗杆轴并将该端弯曲后顶压在蜗杆轴上,从而使得指针与蜗杆轴形成固连。
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的定位孔的侧面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的指针上开设有能与上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将指针设置到定位孔上,指针能通过螺纹连接在蜗杆轴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将刻度标识直接刻在透明的防护罩上,将防护罩顶靠在蜗杆轴挡肩外侧,并通过固定套将防护罩连接到壳体上,该结构的显示装置不但结构简单,而且可以在调整臂安装完毕后再安装该显示装置,设计合理、安装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中指针与蜗杆轴之间采用孔定位的连接方式结构简单、连接方便;
3、在防护罩外设置防尘罩,能保持防护罩的透明度并能使防护罩上的刻度标识清晰可见,能更直观的显示指针的转动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调整臂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调整臂的显示装置中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调整臂的显示装置中蜗杆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调整臂的显示装置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调整臂的显示装置中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圆台;2、蜗杆轴;21、挡肩;22、定位孔;23、定位槽;24、外六角结构;3、指针;31、挡沿;4、防护罩;41、刻度标识;42、凸沿;43、翻边;5、固定套;51、压紧环;6、垫片;7、螺钉;8、连接座;9、防尘罩;10、油嘴;100、蜗轮;101、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调整臂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上的油嘴10、蜗杆轴2、相互啮合的蜗轮100和蜗杆101、设置在蜗杆轴2上的单向离合装置等零部件。蜗杆轴2设在壳体1内其内端与蜗杆101连接,其外端伸出壳体1用于手动调整制动间隙用。如图3所示,蜗杆轴2外端上沿其径向开设有贯穿的定位孔22,在定位孔22处的蜗杆轴2的外圆周上开设有定位槽23,蜗杆轴2的外端还具有挡肩21和外六角结构24,外六角结构24方便工具夹持带动蜗杆轴2转动。
本实用新型调整臂的显示装置设置在伸出壳体1的蜗杆轴2上,包括套设在蜗杆轴2外端的防护罩4、指针3、固定套5、垫片6和防尘罩9。
防护罩4由透明的玻璃或塑料材料制成筒状,在防护罩4的一端具有向内突起的凸沿42,凸沿42呈环状,在凸沿42上具有呈环形分布的刻度标识41,本实用新型中的刻度标识41包括刻在凸沿42上的若干刻线和数值;防护罩4的另一端具有向外翻起的翻边43。
本实用新型中用于防护罩4和壳体1连接的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套5,固定套5呈筒状并能套接在防护罩4外,固定套5的一端具有向内突起的压紧环51,另一端的内侧开设有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上具有向外凸起的圆台11,圆台11的圆周上开设有能与固定套5上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本实用新型的蜗杆轴2沿圆台11的轴向伸入圆台11并与壳体1内的蜗杆101连接,指针3一端呈锥形,并在该端具有挡沿31,指针3位于挡肩21和圆台11之间并设置在蜗杆轴2的定位孔22内,指针3的挡沿31顶靠在蜗杆轴2上,另一端伸出定位孔22弯曲后设置在定位槽23内并顶压在蜗杆轴2上,从而使得指针3与蜗杆轴2形成固连。防护罩4、垫片6套在蜗杆轴2上,垫片6位于防护罩4与圆台11之间,防护罩4的凸沿42顶压在蜗杆轴2的挡肩21上,翻边43一侧面顶压在垫片6上。固定套5套在防护罩4外,并通过内螺纹与圆台11的外螺纹连接,旋拧固定套5能使压紧环51顶压在翻边43的另一侧面上,从而使防护罩4被固定在壳体1上。夹持蜗杆轴2外六角结构24,转动蜗杆轴2时,指针3随蜗杆轴2一起转动,而指针3能与刻度标识41一一对应,即制动间隙的调整情况直接通过指针3从刻度标识41上显示出来;当然为了下次调整更直观,可以通过松开固定套5,再转动防护罩4使指针3与刻度标识41的对应位置回到初始状态。
在防护罩4外还套有由韧性材料制成的防尘罩9,本实用新型中的防尘罩9由橡胶材料制成,防尘罩9的一端设置在与壳体1固连的油嘴10和壳体1之间,在油嘴10连接到壳体1后,防尘罩9直接被固定。这样设置使得防尘罩9打开时可以直接挂在油嘴10上,便于防尘罩9放置;在防护罩4上设置防尘罩9能使防护罩4保持干净,使得防护罩4的刻度标识41清晰可见,保证能透过防护罩4观察指针3的转动情况。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和功能相近,其中连接结构包括套设在防护罩4外的固定套5、连接座8以及防护罩的另一端向外翻起的翻边43。固定套5呈筒状,固定套5的一端具有向内突起的压紧环51,另一端的内侧开设有内螺纹。连接座8呈环状套设在蜗杆轴2上并通过三颗螺钉7固连到壳体1上,在连接座8外圆周上开设有能与固定套5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固定套5连接时通过内螺纹与连接座8上的外螺纹配合,从而使固定套5与壳体1形成固连。本连接座8在固定套5的内螺纹连接到连接座8的外螺纹上后,旋拧固定套5使得固定套5的压紧环51顶压在防护罩4翻边43上,从而使防护罩4固连到壳体1上;增设连接座简化了壳体1的结构,使调整臂的总体结构设计更合理,设置显示装置更方便,且该设置能减少灰尘等杂质进入壳体1内影响调整臂壳体1正常工作。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和功能相近,其中蜗杆轴2的外端上沿径向开设有定位孔22,定位孔22的侧面上开设有内螺纹,指针3外开设有能与定位孔22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指针3设置在定位孔22内通过螺纹连接在蜗杆轴2上。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壳体1、圆台11、蜗杆轴2、挡肩21、定位孔22、定位槽23、外六角结构24、指针3、挡沿31、防护罩4、刻度标识41、凸沿42、翻边43、固定套5、压紧环51、垫片6、螺钉7、连接座8、防尘罩9、油嘴10、蜗轮100、蜗杆10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所述的调整臂包括壳体(1)和设在壳体(1)内用于手动调整制动间隙的蜗杆轴(2),所述的蜗杆轴(2)外端伸出壳体(1),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包括沿径向固连在蜗杆轴(2)外端上的指针(3)和套在蜗杆轴(2)上的透明防护罩(4),所述的防护罩(4)上具有若干呈环形分布的刻度标识(41),所述的指针(3)处于防护罩(4)内,上述的防护罩(4)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壳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罩(4)呈筒状,所述的防护罩(4)的一端具有向内突起的凸沿(42),上述的刻度标识(41)设置在所述的凸沿(42)上;所述的防护罩(4)的另一端具有向外翻起的翻边(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套设在防护罩(4)外的固定套(5),所述的固定套(5)一端顶压在所述的翻边(43)上,另一端连接在壳体(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套(5)的一端具有向内突起的压紧环(51),所述的压紧环(51)抵压在上述的翻边(43)上;所述的固定套(5)的另一端内侧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的壳体(1)上开设有能与上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罩(4)与壳体(1)之间设有垫片(6),所述的垫片(6)套在蜗杆轴(2)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套设在防护罩(4)外的固定套(5)和套设在蜗杆轴(2)上且与壳体(1)固连的连接座(8),所述的固定套(5)的一端顶压在所述的翻边(43)上,另一端与连接座(8)固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套(5)的一端具有向内突起的压紧环(51),所述的压紧环(51)抵压在上述的翻边(43)上;所述的固定套(5)另一端的内侧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的连接座(8)上开设有能与上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或7所述的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所述的蜗杆轴(2)的外端上开设有定位孔(22),所述的定位孔(22)沿蜗杆轴(2)的径向设置,所述的指针(3)设置在定位孔(22)内并与蜗杆轴(2)固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针(3)的一端具有挡沿(31),所述的挡沿(31)顶靠在蜗杆轴(2)上,所述的指针(3)另一端从蜗杆轴(2)的另一侧伸出定位孔(22)并扣压在蜗杆轴(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孔(22)的侧面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的指针(3)上开设有能与上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CN2010206401205U 2010-12-01 2010-12-01 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02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401205U CN201902487U (zh) 2010-12-01 2010-12-01 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401205U CN201902487U (zh) 2010-12-01 2010-12-01 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02487U true CN201902487U (zh) 2011-07-20

Family

ID=44273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40120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02487U (zh) 2010-12-01 2010-12-01 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024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2464A (zh) * 2010-12-01 2011-04-20 陈招文 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2464A (zh) * 2010-12-01 2011-04-20 陈招文 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
CN102022464B (zh) * 2010-12-01 2012-12-19 陈招文 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4236B (zh) 传感器装置和具有传感器装置的盘式制动器
WO2007109623A3 (en) Wheel and other bearing hubs safety restraint devices, locks and other visual warning indicators
CN1696532A (zh) 制动衬片磨损指示器
CN201902487U (zh) 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
CN102022464B (zh) 汽车调整臂的显示装置
CN101782122B (zh) 汽车制动间隙手动调整臂的指示装置
CN112938307B (zh) 一种阻力可调的阻尼滚子机构
CN112721901A (zh) 一种防松动的abs传感器安装结构
CN201461806U (zh) 汽车制动间隙手动调整臂
CN201615160U (zh) 汽车制动间隙手动调整臂的指示装置
TWI531505B (zh) 自行車制動器裝置
CN202703708U (zh) 拖拉机前轮挡泥板安装机构
CN103375517A (zh) 汽车间隙调整臂中的蜗杆轴
CN109707300A (zh) 一种弹簧卷帘制头
CN205154985U (zh) 刹车调整臂
CN210191034U (zh) 一种集成转速齿圈的半轴结构
CN219865996U (zh) 一种刹车片过度磨损提醒装置
CN219582176U (zh) 一种高精度带防松刹车的数控转台
CN101482155B (zh) 一种改进的汽车制动间隙手动调整臂
CN217944987U (zh) 一种电动伸出旋转机构
CN214793209U (zh) 一种新型便于调节的光电检测头
CN201339669Y (zh) 一种改进的汽车制动间隙手动调整臂
CN204805395U (zh) 直调式手动刹车调整臂
KR100803261B1 (ko) 핸들 네비게이션 구조
CN211627168U (zh) 电液伺服抗折抗压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IANGSU LIANSHENG AUTOMOBILE COMPONENT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EN ZHAOWEN

Effective date: 201204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17602 TAIZHOU, ZHEJIANG PROVINCE TO: 211700 HUAIAN,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419

Address after: 211700 Xuyi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an, Plum Blossom Road West

Patentee after: Jiangsu Liansheng Automobile Components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7602 No. 43 West Harbour Road, Yuhuan County, Zhejiang, Taizhou, Kanmen

Patentee before: Chen Zhaowe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04

Address after: 211200 Qinhuai Road, Lishui, Nanjing Yong Yang Street, No. Avenue, No. 288

Patentee after: Nanjing fu'erka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1700 Xuyi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an, Plum Blossom Road West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Liansheng Automobile Component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