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90144U - 变速器操纵机构 - Google Patents

变速器操纵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90144U
CN201890144U CN2010206322078U CN201020632207U CN201890144U CN 201890144 U CN201890144 U CN 201890144U CN 2010206322078 U CN2010206322078 U CN 2010206322078U CN 201020632207 U CN201020632207 U CN 201020632207U CN 201890144 U CN201890144 U CN 2018901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onnecting rod
putting
transmission control
pull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322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63220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901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901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9014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器操纵机构,该变速器操纵机构包括操纵杆(1)、拨叉轴(5)和固定在该拨叉轴(5)上的拨叉(6),其中,所述变速器操纵机构还包括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操纵杆传动机构、中间传动机构和变速器传动机构,所述操纵杆(1)与所述操纵杆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变速器传动机构与所述拨叉轴(5)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操纵杆通过依次连接的操纵杆传动机构、中间传动机构和变速器传动机构而与拨叉轴连接,从而操纵杆的操纵力是间接地传递到拨叉轴及拨叉上,这些传动机构能够有效地吸收和缓冲动力总成的振动,从而操纵杆的抖动和共振现象不明显,因此变速器操纵机构的性能较好。

Description

变速器操纵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器操纵机构,具体地,涉及一种尤其适用于非承载式车身类型的车辆的变速器操纵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皮卡、SUV等非承载式车身类型的车辆的变速器操纵机构通常采用直接式操纵机构,例如可以包括操纵杆、拨块、拨叉轴和固定在该拨叉轴上的拨叉。选档时,操纵杆接合到相应的拨块上,挂挡时,操纵杆通过该拨块控制相应的拨叉轴及固定在该拨叉轴上的相应拨叉动作,以使得相应挡位的接合套与相应从动齿轮接合,从而挂上该相应挡位。在上述直接式操纵机构中,操纵杆、拨块和拨叉轴直接刚性接触,因此在发动机启动、熄火、急加速(WOT)、缓加速(Part load)、滑行(Coast)等工况下,会由于发动机的动不平衡问题而导致变速器操纵机构的操纵杆发生抖动和共振,影响变速器操纵机构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器操纵机构,该变速器操纵机构的性能较好,即使在发动机出现动不平衡问题时,该变速器操纵机构的操纵杆的抖动和共振现象也不明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器操纵机构,该变速器操纵机构包括操纵杆、拨叉轴和固定在该拨叉轴上的拨叉,其中,所述变速器操纵机构还包括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操纵杆传动机构、中间传动机构和变速器传动机构,所述操纵杆与所述操纵杆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变速器传动机构与所述拨叉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操纵杆传动机构包括支撑座、球头件、偏压件、转轴和选挡杆,所述球头件包括球头部和连接部,所述操纵杆的末端穿过所述球头部并与该球头部固定连接,所述球头部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偏压件与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选挡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选挡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间传动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偏压件为扭簧,该扭簧缠绕在所述转轴的所述一端,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
优选地,所述转轴和/或所述选挡杆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与该限位凸起相对应的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中间传动机构包括选挡拉杆、选挡摇臂、挂挡拉杆和挂挡摇臂,所述选档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选挡杆的所述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选档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选挡摇臂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挂挡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操纵杆的所述末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挂挡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挂挡摇臂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选档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选挡杆的所述另一端之间和/或所述挂挡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操纵杆的所述末端之间为球头连接。
优选地,所述选档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选挡摇臂的一端之间和/或所述挂挡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挂挡摇臂的一端之间为枢接。
优选地,所述选档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选挡摇臂的一端之间和/或所述挂挡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挂挡摇臂的一端之间还设置有减震套。
优选地,所述变速器传动机构包括选挡转轴、挂挡转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操纵销和拨块,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依次连接为连杆机构,所述选挡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选档摇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选挡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挂挡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挂挡摇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挂挡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操纵销固定在所述第四连杆上,所述拨块固定在所述拨叉轴上,并且所述操纵销可操作地与所述拨块接合。
优选地,所述变速器操纵机构用于非承载式车身类型的车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操纵杆通过依次连接的操纵杆传动机构、中间传动机构和变速器传动机构而与拨叉轴连接,从而操纵杆的操纵力是通过操纵杆传动机构、中间传动机构和变速器传动机构而间接地传递到拨叉轴及拨叉上,这些传动机构能够有效地吸收和缓冲动力总成(例如发动机)的振动,即使在发动机启动、熄火、急加速(WOT)、缓加速(Part load)、滑行(Coast)等工况下,操纵杆的抖动和共振现象也不明显,从而该变速器操纵机构的性能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变速器操纵机构的操纵杆、操纵杆传动机构和中间传动机构的示意性组装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变速器操纵机构的操纵杆、操纵杆传动机构和中间传动机构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3是如图2所示的变速器操纵机构的选档拉杆与选挡杆之间的连接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如图2所示的变速器操纵机构的操纵杆与挂挡摇臂之间的连接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如图2所示的变速器操纵机构的选档拉杆与选档摇臂之间的连接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变速器操纵机构的的变速器传动机构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7是图6中的A部分的侧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操纵杆            5     拨叉轴
6    拨叉              21    支撑座
22   球头件            23    扭簧
24   转轴              25    选挡杆
221  球头部            222   连接部
7    手柄              31    选挡拉杆
32   选挡摇臂          33    挂挡拉杆
34   挂挡摇臂          35    减震套
41   选挡转轴          42    挂挡转轴
43   第一连杆          44    第二连杆
45   第三连杆          46    第四连杆
50   第五连杆          8     变速器的外壳
47   操纵销            48    拨块
251  第一球头件        311   第一球窝件
331  第二球窝件        11    第二球头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变速器操纵机构,该变速器操纵机构包括操纵杆1、拨叉轴5和固定在该拨叉轴5上的拨叉6,其中,所述变速器操纵机构还包括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操纵杆传动机构、中间传动机构和变速器传动机构,所述操纵杆1与所述操纵杆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变速器传动机构与所述拨叉轴5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操纵杆1通过依次连接的操纵杆传动机构、中间传动机构和变速器传动机构而与拨叉轴连接,从而操纵杆的操纵力是通过操纵杆传动机构、中间传动机构和变速器传动机构而间接地传递到拨叉轴及拨叉上,这些传动机构能够有效地吸收和缓冲动力总成(例如发动机)的振动,即使在发动机启动、熄火、急加速(WOT)、缓加速(Part load)、滑行(Coast)等工况下,操纵杆的抖动和共振现象也不明显,从而该变速器操纵机构的性能较好。
上述操纵杆传动机构、中间传动机构和变速器传动机构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来实现,下面仅示意性地说明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操纵杆传动机构可以包括支撑座21、球头件22、偏压件、转轴24和选挡杆25,所述球头件22可以包括球头部221和连接部222,所述操纵杆1的末端穿过所述球头部221并与该球头部221固定连接,所述球头部221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支撑座21上,所述连接部222通过所述偏压件与所述转轴24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24的另一端与所述选挡杆2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选挡杆25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间传动机构连接。
所述偏压件可以采用各种具体的形式,例如,如图2所示,所述偏压件为扭簧23,该扭簧23缠绕在所述转轴24的所述一端,所述扭簧2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222连接,所述扭簧23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座21上。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转轴24和/或所述选挡杆25上可以设置有限位凸起(图中未明显示出),所述支撑座21上可以设置有与该限位凸起相对应的限位槽(图中未明显示出)。该限位凸起和限位槽能够引导转轴24和选挡杆25围绕转轴24的轴线方向转动,而不会偏离该轴线方向,从而使得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动作更顺畅。
所述支撑座21可以固定在车辆的地板上,用于支撑所述操纵杆1、球头件22和转轴24,该支撑座21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结构来实现。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支撑座21可以包括上本体211、下本体212和底板213,上本体211可以为大致中空的筒状,并且固定在下本体212上,用于供操纵杆1穿过。下本体212上可以形成有与球头部221相应的球槽,以使得球头部221能够在该球操内顺畅地转动。下本体212固定在底板213上,底板213则可以固定到例如车辆的地板上。而且,底板213与车辆的地板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密封垫214,以确保支撑座21与车辆的地板之间的密封。变速器操纵机构还可以包括有密封罩27,该密封罩27可以固定在支撑座21(例如下本体212)上,用于罩住上述上本体211、球头件22、偏压件(例如扭簧23)和转轴24等,以防止灰尘等异物进入。操纵杆1的端部还可以设置有手柄7,以便于操作。在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8表示变速器的外壳。
图2中的附图标记28表示挡位标记,以提示选档和挂挡方向。在下文中对变速器操纵机构的操作过程进行说明时,将参考该挡位标记28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中间传动机构可以包括选挡拉杆31、选挡摇臂32、挂挡拉杆33和挂挡摇臂34,所述选档拉杆31的一端与所述选挡杆25的所述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选档拉杆31的另一端与所述选挡摇臂3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挂挡拉杆33的一端与所述操纵杆1的所述末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挂挡拉杆33的另一端与所述挂挡摇臂34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选档拉杆31的一端与所述选挡杆25的所述另一端之间和/或所述挂挡拉杆33的一端与所述操纵杆1的所述末端之间为球头连接。通过球头连接中球头与球窝之间的滚动和间隙能够进一步吸收车辆动力总成引起的振动,从而进一步消除变速器操纵机构的操纵杆的抖动和共振现象。
例如如图3所示,选挡杆25的另一端上可以固定有第一球头件251,选档拉杆31的一端可以固定有与该第一球头件251配合的第一球窝件311,第一球头件251能够在该第一球窝件311内转动。如图3所示,选挡杆25的另一端上可以形成有通孔,第一球头件251的安装杆252穿过该通孔并通过螺母253进行紧固。选档拉杆31的一端与第一球窝件311可以通过螺栓312和螺母314固定连接,例如如图3所示,该螺栓312的头部可以预埋到选档拉杆31的一端内,该螺栓312的螺纹部可以与第一球窝件311的安装杆313的内螺纹啮合,并通过螺母314进行紧固。
例如如图4所示,挂挡拉杆33的一端可以固定(例如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球窝件331,操纵杆1的末端可以固定有与该第二球窝件331配合的第二球头件11,第二球头件11能够在该第二球窝件331内转动。操纵杆1的末端与第二球头件11可以通过螺栓12和螺母13进行固定,该固定方式与上述选档拉杆31的一端与第一球窝件311直接的固定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选档拉杆31的另一端与所述选挡摇臂32的一端之间和/或所述挂挡拉杆33的另一端与所述挂挡摇臂34的一端之间为枢接。更优选地,所述选档拉杆31的另一端与所述选挡摇臂32的一端之间和/或所述挂挡拉杆33的另一端与所述挂挡摇臂34的一端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减震套35。该减震套35可以通过弹性材料制成,进一步吸收车辆动力总成引起的振动,从而进一步消除变速器操纵机构的操纵杆的抖动和共振现象。具体地,如图5所示,选档摇臂32的一端上和选档拉杆31的另一端上可以分别设置有通孔,供销轴36穿过,减震套35可以设置在该销轴36与选档摇臂32的通孔的内周壁之间,销轴36的一端可以通过螺母37紧固,销轴36的另一端可以通过插销38进行紧固。所述挂挡拉杆33的另一端与所述挂挡摇臂34的一端之间的枢接方式和减震套设置方式与上述选档摇臂32的一端和选档拉杆31的另一端之间的枢接方式和减震套设置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变速器传动机构可以包括选挡转轴41、挂挡转轴42、第一连杆43、第二连杆44、第三连杆45、第四连杆46、第五连杆50、操纵销47和拨块48,所述第一连杆43、第二连杆44、第三连杆45、第四连杆46和第五连杆50(图6中显示不明显)依次连接为连杆机构,所述选挡转轴41的一端与所述选档摇臂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选挡转轴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43的一端和所述第五连杆50的一端连接(即上述连杆机构的两个末端连接在所述选挡转轴41的另一端上),所述挂挡转轴42的一端与所述挂挡摇臂3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挂挡转轴42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4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操纵销47固定在所述第四连杆46上,所述拨块48固定在所述拨叉轴5上,并且所述操纵销47可操作地与所述拨块48接合。变速器传动机构还可以包括选挡限位支架49,以限定第四连杆46在选挡时的运动路径。
所述拨叉轴5和拨叉6的个数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设置,例如在本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六挡(例如如图2所示的1至5挡和倒挡R)变速器操纵机构,可以具有三个拨叉轴5,每个拨叉轴5上具有一个拨叉6,每个拨叉6对应一个或多个档位。例如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个拨叉轴5上的拨叉6对应1、3、5挡,第二个拨叉轴5上的拨叉6对应2、4挡,第三个拨叉轴5上的拨叉6对应R挡。拨块48的个数通常与拨叉轴5的个数对应,即每个拨叉轴5上固定有一个拨块48。操纵销47根据选挡操作与相应的拨块48接合,从而使得相应的拨叉轴5并带动相应的拨叉6移动。
上述变速器操纵机构尤其适用于非承载式车身类型的车辆,例如皮卡和SUV车,但是该变速器操纵机构显然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类型的车辆。
下面以先选1挡再挂1挡为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速器操纵机构的上述优选实施方式的操作过程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选1挡时,操作人员操纵操纵杆1向左(即图2中的箭头X所指示的方向)运动,从而球头件22的球头部221相应地向左转动,使得球头件22的连接部222向下运动,带动转轴24绕其中心轴线顺时针转动,使得选挡杆25相应地转动,该转动通过选档拉杆31和选档摇臂32传递到选档转轴41,使得选档转轴41相应地转动,该选档转轴41的转动带动由第一连杆43、第二连杆44、第三连杆45、第四连杆46和第五连杆50构成的连杆机构动作,使得第四连杆46向上运动(即沿图6和图7中的箭头Z指示的方向运动),从而操纵销47与相应的拨叉轴5上的拨块48接合,完成选档操作。
挂1挡时,操作人员操纵操纵杆1向前(即图2中的箭头Y所指示的方向)运动,从而操纵杆1的末端相应地向后运动,并且该运动通过挂挡拉杆33和挂挡摇臂34传递给挂挡转轴42,使得挂挡转轴42相应地顺时针转动。该挂挡转轴42的转动带动由第一连杆43、第二连杆44、第三连杆45、第四连杆46和第五连杆50构成的连杆机构动作,使得第四连杆46向左移动(沿拨叉轴5的轴线方向),此时操纵销47已与相应的拨叉轴5上的拨块48接合,因此使得相应的拨叉轴5向左移动,该拨叉轴5上的拨叉6带动相应的接合套与1挡从动齿轮接合,从而完成挂挡操作。
选挂其它挡位的操作方式与上述操作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变速器操纵机构,该变速器操纵机构包括操纵杆(1)、拨叉轴(5)和固定在该拨叉轴(5)上的拨叉(6),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操纵机构还包括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操纵杆传动机构、中间传动机构和变速器传动机构,所述操纵杆(1)与所述操纵杆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变速器传动机构与所述拨叉轴(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传动机构包括支撑座(21)、球头件(22)、偏压件、转轴(24)和选挡杆(25),所述球头件(22)包括球头部(221)和连接部(222),所述操纵杆(1)的末端穿过所述球头部(221)并与该球头部(221)固定连接,所述球头部(221)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支撑座(21)上,所述连接部(222)通过所述偏压件与所述转轴(24)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24)的另一端与所述选挡杆(2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选挡杆(25)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间传动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压件为扭簧(23),该扭簧(23)缠绕在所述转轴(24)的所述一端,所述扭簧(2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222)连接,所述扭簧(23)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座(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4)和/或所述选挡杆(25)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支撑座(21)上设置有与该限位凸起相对应的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传动机构包括选挡拉杆(31)、选挡摇臂(32)、挂挡拉杆(33)和挂挡摇臂(34),所述选档拉杆(31)的一端与所述选挡杆(25)的所述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选档拉杆(31)的另一端与所述选挡摇臂(3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挂挡拉杆(33)的一端与所述操纵杆(1)的所述末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挂挡拉杆(33)的另一端与所述挂挡摇臂(34)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档拉杆(31)的一端与所述选挡杆(25)的所述另一端之间和/或所述挂挡拉杆(33)的一端与所述操纵杆(1)的所述末端之间为球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档拉杆(31)的另一端与所述选挡摇臂(32)的一端之间和/或所述挂挡拉杆(33)的另一端与所述挂挡摇臂(34)的一端之间为枢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速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档拉杆(31)的另一端与所述选挡摇臂(32)的一端之间和/或所述挂挡拉杆(33)的另一端与所述挂挡摇臂(34)的一端之间还设置有减震套(35)。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传动机构包括选挡转轴(41)、挂挡转轴(42)、第一连杆(43)、第二连杆(44)、第三连杆(45)、第四连杆(46)、第五连杆(50)、操纵销(47)和拨块(48),所述第一连杆(43)、第二连杆(44)、第三连杆(45)、第四连杆(46)和第五连杆(50)依次连接为连杆机构,所述选挡转轴(41)的一端与所述选档摇臂(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选挡转轴(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43)的一端和所述第五连杆(50)的一端连接,所述挂挡转轴(42)的一端与所述挂挡摇臂(3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挂挡转轴(42)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4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操纵销(47)固定在所述第四连杆(46)上,所述拨块(48)固定在所述拨叉轴(5)上,并且所述操纵销(47)可操作地与所述拨块(48)接合。
10.根据以上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变速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操纵机构用于非承载式车身类型的车辆。
CN2010206322078U 2010-11-24 2010-11-24 变速器操纵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901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322078U CN201890144U (zh) 2010-11-24 2010-11-24 变速器操纵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322078U CN201890144U (zh) 2010-11-24 2010-11-24 变速器操纵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90144U true CN201890144U (zh) 2011-07-06

Family

ID=44219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3220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90144U (zh) 2010-11-24 2010-11-24 变速器操纵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9014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7405A (zh) * 2011-10-12 2013-04-17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操纵系统及汽车
CN103161927A (zh) * 2011-12-08 2013-06-1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精确换档感觉的振动隔离的手动变速器换档器
CN105683628A (zh) * 2013-11-07 2016-06-15 爱信Ai株式会社 行驶传动装置
CN106286821A (zh) * 2015-05-29 2017-01-04 安徽赛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拨叉换挡组件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7405A (zh) * 2011-10-12 2013-04-17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操纵系统及汽车
CN103047405B (zh) * 2011-10-12 2015-05-20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操纵系统及汽车
CN103161927A (zh) * 2011-12-08 2013-06-1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精确换档感觉的振动隔离的手动变速器换档器
CN105683628A (zh) * 2013-11-07 2016-06-15 爱信Ai株式会社 行驶传动装置
CN106286821A (zh) * 2015-05-29 2017-01-04 安徽赛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拨叉换挡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90144U (zh) 变速器操纵机构
JP2008094226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6075914B2 (ja) シートサスペンション
JP6242407B2 (ja) モーションシミュレータ
CA2900980C (en) Rotary actuator driven vibration isolation
CN104071294B (zh) 电动前拨链器
CN108749946B (zh) 驱动轮系统、移动平台及机器人
CN201496522U (zh) 用于重型卡车的变速控制操纵器
CA2900294A1 (en) Rotary actuator driven vibration isolation
CN104192320A (zh) 一种新型挂弹车
CN208842170U (zh) 一种基于双向丝杆的轮组升降结构
JP2010101450A (ja)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CN201633581U (zh) 卧式减震叉车座椅
CN102815349B (zh) 一种对称离心力动力单腿跳跃机器
CN206682207U (zh) 核电用机械式阻尼器
JP2021020639A (ja) 走行車両
KR200408298Y1 (ko) 자전거용 동력에너지 저장장치
JP2017047996A (ja) 無人搬送車のリフター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無人搬送車
KR20070103281A (ko) 3륜 이상의 차에 적용되는 무게중심 이동장치
JP4242352B2 (ja) 自動二輪車
JP4558837B1 (ja) トライクにおける左右車輪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2004537662A (ja) 振動の少ない操作案内ハンドルを備えた締固め機
CN1277721C (zh) 自动助力自行车
CN104973153A (zh) 新型履带式移动机器人悬架系统
CN219429138U (zh) 悬臂式货架立库机械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