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61487U - 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61487U
CN201861487U CN2010206035919U CN201020603591U CN201861487U CN 201861487 U CN201861487 U CN 201861487U CN 2010206035919 U CN2010206035919 U CN 2010206035919U CN 201020603591 U CN201020603591 U CN 201020603591U CN 201861487 U CN201861487 U CN 201861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p
oily soup
oily
vessel
meal kitch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0359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乐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60359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61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61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6148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厨用具,具体涉及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包括盛放油汤的器皿,所述器皿内设有本体,所述本体为上下通透四周密闭的筒体,所述器皿内的油汤与所述本体内的油汤通过所述本体的下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放入汤锅或汤盆中,只需简单操作,即可将汤油隔离,使人们可方便的喝到清汤。

Description

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厨用具,具体涉及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
背景技术
熬汤喝汤是我国膳食的主要构成之一,在熬汤的过程中,滋补品中的大量营养成份溶入汤中,使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溶入汤中丰富的营养也最容易被吸收。但是,动物滋补品熬的汤上往往漂浮着很厚的一层油,这层油不仅影响口感,如果脂肪摄入量过多,将引起肥胖,容易患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等疾病。为了将漂浮的油从汤中分离出来,人们通常是用勺子将油舀出,这种方法需要一定技巧,效率也低,很难将油分离干净,在分离出来的油中通常会包含部分汤。还有一种方法是将汤水放进冰箱里冷却,待油脂凝成固体进而清楚干净,此法取得的效果虽然很好,但是工序麻烦,十分耗时,需要等汤放置至常温才能放进冰箱,而除油后的汤又需要重新加热才能喝。为了能方便的分离出汤表面的油脂,也出现了一些能分离油汤的器具,但是这些器具普遍存在结构复杂、不易清洗的缺陷,实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包括盛放油汤的器皿,所述器皿内设有本体,所述本体为上下通透四周密闭的筒体,所述器皿内的油汤与所述本体内的油汤通过本体的下端相连通。
所述餐具用具还包括下端盖和手柄,所述下端盖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所述下端盖与所述本体下端相配合。
所述本体下方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与所述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或与本体为一体结构。
所述本体下方设有连通段,所述连通段为上下通透的筒状、且四周设有通孔。
所述本体下方的周边设有连通凹槽。
所述本体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通孔。
所述本体为喇叭形的筒状、方形的筒状、圆形的筒状或椭圆形的筒状。
所述本体的材质为木头、竹子、塑料、不锈钢或陶瓷。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放入汤锅或汤盆中,只需简单操作,即可将汤油隔离,使人们可方便的喝到少油或无油的对健康有益的清汤。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提供的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包括盛放油汤的器皿1,器皿1内设有本体2,本体2为上下通透四周密闭的筒体,器皿1内的油汤与本体2内的油汤通过本体2的下端相连通。本体2的材质为木头、竹子或者耐高温的塑料。
需要使用时,将本体2放入盛有油汤的器皿1中,由于本体2材质密度比水小,可以漂浮在油汤中。此时,本体将器皿内的油汤表面分为两块区域,被本体围起来的区域中,浮在汤表面的油量少,可用勺子将油汤表面浮油舀至本体外的大区域中。本体将油汤表面的油层隔离开,清汤在本体的下方流通,从本体底部进入本体内部的区域。接下来,在本体内的区域中舀汤即为少油汤或清汤。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用勺子将器皿内、本体外区域内的油汤表面的浮油舀至本体内的区域,使器皿内的油汤实现油、汤分离。
上述实施例1中的本体还可以为喇叭形,当有多个本体时,可以叠起来放置,节约空间。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包括盛放油汤的器皿1、下端盖3和手柄4,器皿1内设有本体2,本体2为上下通透四周密闭的筒体,器皿1内的油汤与本体2内的油汤通过本体2的下端相连通,手柄4与下端盖3固定连接,下端盖3与本体2下端相配合。本体2的材质为木头、竹子或者耐高温的塑料,下端盖3与手柄4的材质为耐高温的材料。
使用时,先将本体2放在下端盖3上,使本体2下端与下端盖3相配合;然后一手握住手柄,一手轻按本体,将本体的下部放入汤中,再移出手柄及下端盖。由于放入汤中时,本体下部处于密封状态,所以油汤不能进入本体的中心区域,待移出下端盖后,器皿油汤中油层下面的清汤即进入本体的中心区域。使用此种餐厨用具可以直接喝到清汤,无需再用勺舀出油汤表面的油层。
上述实施例2中的本体还可以为喇叭形,当有多个本体时,可以叠起来放置,节约空间。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包括盛放油汤的器皿1,器皿1内设有本体2,本体2为上下通透四周密闭的筒体,本体2下方设有连通段,连通段为上下通透的筒状、且四周设有通孔5。器皿1内的油汤与本体2内的油汤通过本体2的下端的连通段相连通。
使用时,由于本体2的材质密度比水大,本体2可直接放在盛有油汤的器皿的底部。此时,本体将油汤表面分为两块区域,被本体围起来的区域中,浮在汤表面的油量少,可用勺子将油汤表面浮油舀至本体外的大区域中。本体将油汤表面的油层隔离开,清汤从本体下端的连通段上的孔进入本体内部的区域。接下来,在本体内的区域中舀汤即为少油汤或清汤。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用勺子将器皿内、本体外区域内的油汤表面的浮油舀至本体内的区域,使器皿内的油汤实现油、汤分离。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包括盛放油汤的器皿1,器皿1内设有本体2,本体2为上下通透四周密闭的筒体,本体2下方的周边设有连通凹槽6。器皿1内的油汤与本体2内的油汤通过本体2的下端周边的连通凹槽6相连通。整个本体2上端开口小,下端开口大,假若后厨有多个本体2时,可以叠起来放置,节约空间。本体2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陶瓷。
使用时,由于本体2的材质密度比水大,本体2可直接放在盛有油汤的器皿的底部。此时,本体将油汤表面分为两块区域,被本体围起来的区域中,浮在汤表面的油量少,可用勺子将油汤表面浮油舀至本体外的大区域中。本体将油汤表面的油层隔离开,清汤从本体下端周边的连通凹槽进入本体内部的区域。接下来,在本体内的区域中舀汤即为少油汤或清汤。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用勺子将器皿内、本体外区域内的油汤表面的浮油舀至本体内的区域,使器皿内的油汤实现油、汤分离。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包括盛放油汤的器皿1和支撑腿7,器皿1内设有本体2,本体2为上下通透四周密闭的筒体,支撑腿7与本体2的下端固定连接,器皿1内的油汤与本体2内的油汤通过本体2的下端相连通。本体2和支撑脚2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陶瓷。
使用时,由于本体2的材质密度比水大,本体2可直接放在盛有油汤的器皿的底部。此时,本体将油汤表面分为两块区域,被本体围起来的区域中,浮在汤表面的油量少,可用勺子将油汤表面浮油舀至本体外的大区域中。本体将油汤表面的油层隔离开,清汤由于支撑腿的作用在从本体的下方流通。接下来,在本体内的区域中舀汤即为少油汤或清汤。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用勺子将器皿内、本体外区域内的油汤表面的浮油舀至本体内的区域,使器皿内的油汤实现油、汤分离。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本体2为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喇叭形筒体;或上端开口小,下端开口大的喇叭形筒体。本体为喇叭口形的筒体,可多件叠放,节约空间,便于运输或放置。
实施例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包括盛放油汤的器皿和本体,本体底部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若干通孔。当本体和底板的材料为木头、竹子和耐高温塑料时,使用方法如实施例1和实施例2,放入油汤后,可漂浮在油汤中,器皿内的油汤和本体内的油汤通过本体底部底板上的通孔相连通。当本体和底板材料为不锈钢或陶瓷时,使用方法如实施例5,本体通过支撑腿放置在器皿底部,器皿内的油汤和本体内的油汤通过本体底部底板上的通孔相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本体2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方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本体2的整体形状可以制作成规格不同的碗形,有利于与同规格碗一起摆放。
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在喝汤时使用,还可以应用于涮锅、火锅等,可将汤底表面的油分离出来,这样涮出来的菜品上就会少沾有或不沾有浮油,减少人们对油脂的摄入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包括盛放油汤的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内设有本体,所述本体为上下通透四周密闭的筒体,所述器皿内的油汤与所述本体内的油汤通过本体的下端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餐具用具还包括下端盖和手柄,所述下端盖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所述下端盖与所述本体下端相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下方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与所述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或与本体为一体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下方设有连通段,所述连通段为上下通透的筒状、且四周设有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下方的周边设有连通凹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通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喇叭形的筒状、方形的筒状、圆形的筒状或椭圆形的筒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材质为木头、竹子、塑料、不锈钢或陶瓷。
CN2010206035919U 2010-11-11 2010-11-11 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61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035919U CN201861487U (zh) 2010-11-11 2010-11-11 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035919U CN201861487U (zh) 2010-11-11 2010-11-11 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61487U true CN201861487U (zh) 2011-06-15

Family

ID=44132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0359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61487U (zh) 2010-11-11 2010-11-11 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6148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1747A (zh) * 2015-08-03 2015-11-04 方端胜 一种油汤分离锅
CN105919477A (zh) * 2016-07-05 2016-09-0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隔油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1747A (zh) * 2015-08-03 2015-11-04 方端胜 一种油汤分离锅
CN105919477A (zh) * 2016-07-05 2016-09-0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隔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33754A (zh) 一种带锅具升降功能的火锅炉
CN205410804U (zh) 智能升降火锅
CN107007141A (zh) 一种具有隔渣留脂功能的器具
CN105433780A (zh) 滤网式火锅
CN201861487U (zh) 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
CN202457546U (zh) 一种用于餐具的滤网
CN102462402A (zh) 一种隔离油汤的餐厨用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07520012U (zh) 一种具有隔渣留脂功能的器具
CN209712591U (zh) 旋转升降电火锅
CN201441272U (zh) 方便捞取火锅
CN201977624U (zh) 厨房用沥水架
CN201454159U (zh) 一种油汤分离器
CN201822458U (zh) 多用途隔热碗
CN203354392U (zh) 多功能菜盆
CN207519992U (zh) 一种过滤汤中油脂的器具
CN201019420Y (zh) 多功能火锅
CN201480853U (zh) 一种新型碗
CN203852193U (zh) 一种底部为双层结构的炒菜锅
CN215424120U (zh) 一种电热汤锅
CN201847309U (zh) 陶瓷汤碗
CN201019588Y (zh) 一种节油油炸锅
CN205493503U (zh) 一种带锅具升降功能的火锅炉
CN201227159Y (zh) 浮力火锅
CN107951419A (zh) 可滤水的洗菜盆
CN212140116U (zh) 一种保温菜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15

Termination date: 201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