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57770U - 小户型跃层洋房 - Google Patents

小户型跃层洋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57770U
CN201857770U CN2010202476823U CN201020247682U CN201857770U CN 201857770 U CN201857770 U CN 201857770U CN 2010202476823 U CN2010202476823 U CN 2010202476823U CN 201020247682 U CN201020247682 U CN 201020247682U CN 201857770 U CN201857770 U CN 201857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s
duplex
family
unit
house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476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永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2476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57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57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5777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dential Or Office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小户型跃层洋房,为六层以下建筑。每户跃层上下2层,套内具有客厅、3个卧室、厨房、2个卫生间、2个阳台、2个露台;每户双阳台、双露台的设计,实现了与自然环境的良好沟通,具备洋房室外空间私有化的特点。阳台与露台隔层设置。打破了阳台或露台从一层到顶层的传统呆板排列模式,使外立面更新颖生动,丰富多彩。干湿分离,动静分区,户内空间富有层次,提高了居住的空间感和舒适度。客厅、主卧室都是大开间设计,使采光更充分。将洋房的理念运用到多层住宅中,每户跃层户型的建筑面积约为120-140平方米,大幅度提高普通百姓的居住品质。不降低容积率,有效节约土地资源。不增加建筑成本,有利于企业利益最大化。

Description

小户型跃层洋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涉及小户型跃层洋房。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住宅设计规范》(GB500096-1999)中对跃层的规定和说明,跃层住宅为“套内空间跨越两楼层及以上的住宅”。其显著特点是占有上下两层楼面,卧室、起居室、客厅、卫生间、厨房及其他辅助用房可以分层布置,上下层之间的交通不通过公共楼梯而采用户内独用小楼梯联接。跃层式住宅的优点是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动静分区,干湿分离。(参考文献:《住宅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99年) 
跃层住宅利用户内楼梯,组织套内各空间关系,避免套内长走廊或房间相互穿套的矛盾。跃层住宅的套型面积都较大,一般都要在150、160平方米以上,而140平方米以内的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跃层住宅,目前市场上根本没有。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复式住宅”及“错层住宅”,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跃层住宅。“复式住宅”并非是“套内空间跨越两楼层及以上的住宅”,这类住宅在建造上虽然每户占有上下两层,但实际是在层高较高的一层楼中增建一个夹层,两层合计的层高要大大低于跃层住宅。“错层住宅”没有严格的定义,目前有两种错层方法,一种是整套错落,从楼梯的不同平台入户,这种套型室内没有高差。另一种套内错落,套内交通需要上半层或下半层,非独立的两层,动静分区、干湿分离并不理想。 
目前房地产市场上,还有一种跃层产品,即顶层加阁楼的形式。由于该种产品并不是设计人员专为跃层而刻意设计的,只是为顶楼的住户多增加些使用面积,或为开发企业额外增加一点收入,布局、功能、分区等无法做到合理,而且只能应用在顶层上,根本无法普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一部分人,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有套自己的住宅了,住得宽敞、舒适,提高居住的质量和档次,成为了更多的人们的选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给出了小户型跃层洋房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户型跃层洋房,是指在120-140平方米面积的前提下,保证套内空间具有两个楼层的住宅。 
其显著特点是占有上下两层楼面,卧室、客厅、卫生间、厨房及其他辅助用房分层布置,上下层之间的交通采用户内独用小楼梯联接。 
优点是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动静分区,干湿分离。不但解决了相关的技术问题,还实现了每户双露台和双阳台的设计,使之具备洋房特质。 
本实用新型的小户型跃层洋房是包括门、窗、墙体、楼板、楼梯的6层以下多层建筑。 
1、小户型跃层洋房,其为6层建筑,包括门、窗、墙体、楼板和楼梯的建筑;每户跃层套内具有客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6层小户型跃层洋房的每个单元7户;每个单元中,1层为一梯2户;其余层均为一梯1户;每个单元的边侧连接其它单元,构成整栋建筑; 
每个单元的一侧:1、2层,3、4层,5、6层各为一户,全为跃层户型; 
每个单元的另一侧:2、3层,4、5层各为跃层户型,1层和6层各为一户平层住宅; 
每户跃层户型的的建筑面积约为120-140平方米; 
(1)每户跃层户型的套内不仅包含了上、下两层的室内空间;还包含两个露台的室外空间;每户跃层户型的套内设有1个客厅、3个卧室、1个餐厅、1个厨房、2个阳台; 
(2)所述的每户跃层户型的下层从向阳面开始,依次为客厅、下层卫生间、餐厅和厨房;每户跃层户型的套内的下层为南北双阳台;客厅与阳面的阳台连通,厨房与阴面的阳台连通; 
(3)每户跃层户型的上层,楼梯对面是上层卫生间,上层卫生间的南侧为一个主卧室和一个次卧室,北侧一个次卧室;上层为南北双露台;主卧室和北侧次卧室各与露台连通; 
(4)每户跃层户型在客厅墙拐角处设有旋转楼梯,连通上下层; 
(5)所述的每个单元同一侧的1层平层住宅;其包括阳面露台、2个卧室、卫生间、餐厅、厨房和阴面露台。 
(6)所述的每个单元同一侧的6层平层住宅;其包括阳面阳台、卧室、卫生间、餐厅、厨房和阴面阳台。 
2、小户型跃层洋房,其为5层建筑,包括门、窗、墙体、楼板、楼梯的建筑;每户跃层套内具有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5层小户型跃层洋房的每个单元6户;每个单元中,1层为一梯2户;其余层均为一梯一户;每个单元的边侧连接其它单元,构成整栋建筑; 
每个单元的一侧:1、2层,3、4层各为一户,均为跃层户型;5层为1户平层住宅; 
每个单元的另一侧:1层为1户平层住宅;2、3层,4、5层各为一户,均为跃层户型; 
所述的跃层户型和平层户型的结构与上述1的相同。 
3、小户型跃层洋房,其为4层建筑,包括门、窗、墙体、楼板、楼梯的建筑;每户跃层套内具有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4层小户型跃层洋房的每个单元5户;每个单元中,1层为一梯2户;其余层均为一梯一户; 
每个单元的一侧:1、2层,3、4层各为一户;均为跃层户型; 
每个单元的另一侧:2、3层为跃层户型,1层和4层各为一户平层住宅; 
所述的跃层户型和平层户型的结构与上述1的相同。 
4、小户型跃层洋房,其为6层建筑,包括门、窗、墙体、楼板、楼梯的建筑;每户跃层套内具有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6层小户型跃层洋房的每个单元6户;每个单元中均为一梯一户;每个单元的边侧连接其它单元,构成整栋建筑; 
每个单元的一侧:1、2层,3、4层,5、6层各为一户,均为跃层户型,每户的下层为客厅,上层为卧室,每户分别从1、3、5层入户; 
每个单元的另一侧:1、2层,3、4层,5、6层各为一户,也均为跃层户型,每户的上层为客厅,下层为卧室,每户分别从2、4、6层入户; 
所述的跃层户型的结构与上述1的跃层户型相同。 
5、如上1、2、3或4所述的小户型跃层洋房,其特征在于:其面宽和进深可调整,调整范围为: 
单户总面宽为10.4米——11.7米; 
进深为9米——10.5米。 
6、如上1、2、3或4所述的小户型跃层洋房,其特征在于:其套内楼梯位置可调整,调整位置为:客厅与厨房中间设置楼梯,客厅与楼道间的对应楼梯的位置设置卫生间。 
7、如上1、2、3或4所述的小户型跃层洋房,其特征在于:其南侧阳台和露台的宽度可调整,可调整为:与南侧次卧室等宽,露台与南侧次卧室连通。 
迄今为止,14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之所以难以做出跃层户型,是因为单户面积太小,难以满足布局合理、比例协调、各种功能齐全的要求。 
传统的跃层方式,上下层的承重墙要对应,或上下层面宽是相等的。所以,若做3室跃层户型,只能有两种情况可以选择。 
①上下层面宽相等,如图1、图2所示:若满足3室的要求,阳面要保证1个主卧室和一个次卧室;主卧开间应不低于3.6米,次卧开间不低于2.7米;则,本户下层的客厅开间要达到6.3米,该户上下2层的总面宽达到12.6米;作为140平米以内的户型来说,客厅开间6.3米,显然超大,极不协调;而且,12.6米面宽,单户总面积也要超过140平米。 
②承重墙相对应,必定要分别在2户的上下层中间夹一个卧室,分别分配给同一单元的2户,如图3、图4所示:A处可设置卫生间、楼梯、或玄关,但,无论怎样设置,阳面侧所述的中间夹着的一个卧室的门都要从侧面开启;因此,或者使客厅这面墙变得很短,不利于放置物品,极大的影响客厅使用效果;或者挤占主卧室的空间,使主卧室变得不规矩,更影响卧室通风。 
由于上述的困难和问题,140平方米以内的中、小户型,在传统形式上,无法做出各功能区域协调、合理的跃层住宅。 
传统的中、小面积的跃层,不能达到各功能区域协调、合理,问题多出在传统形式跃层的上下层等面宽、或承重墙相对应上。改变思维定式,将户型设计成上下层面积不等的形式,把客厅、卧室设计成适当的面宽,满足客厅宽敞明亮的需要及解决卧室跟客厅同等面宽的比例失调问题,同时解决制约中、小户型做跃层的其他 各种难点和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小户型跃层的协调性、合理性、舒适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难题,使中、小户型跃层有了新的方向,得到了各方面均令人比较满意的中、小户型跃层洋房。 
下面介绍技术难题的解决: 
(1)两户中间隔墙上下不对应问题的解决 
如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小户型跃层洋房,由于将户型设计成上下层面宽不等的形式,因此同一个单元的一、二层2户中间的隔墙及同一户2个卧室中间的隔墙上下不对应。 
承重墙上下不对应,在建筑上是很忌讳的。设计人员都会尽量避免此情况的出现。若实在无法避免,一般是把梁、柱相应增大,无疑会使建筑成本增加很多。 
本实用新型的小户型跃层洋房特点是,1-6层的所有2户中间的隔墙及2个卧室中间的隔墙,均是左右错开的,隔层上下对应。也就是说,任何一层,只需解决本层隔墙自重的承载问题即可。 
此问题的解决办法:在每道隔墙下面加一挑空梁,而且此梁只承载一层的墙体,只需把原来的圈梁稍微加大即可满足承载要求(若隔墙采用轻体材料,梁体还会进一步缩小),成本无明显增加。 
(2)客厅及主卧室内挑空梁影响视觉美观问题的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小户型跃层洋房,如上所述,为了解决承载隔墙问题,需在隔墙下面加一挑空梁。由于户型特点,如图9所示:在客厅及卧室的上方,均能看到承载上一层墙体的挑空梁,极其影响美观。 
此问题的解决办法:如图10所示:采用上反梁,把所述的挑空梁抬高,使挑空梁的梁底与同层楼板在一个水平面上,让所述的挑空梁向上凸起;然后,上层墙体坐落在所述的挑空梁上且与梁等宽。于是,从外观上来看,下层和上层的楼板都是平面,不论是在客厅还是在卧室内,都看不到梁的痕迹,很好地解决了挑空梁影响美观的问题。 
有益效果:(1).将洋房的理念运用到多层住宅中,具备洋房室外空间私有化的特点,同时有效控制总面积,使普及率更为广泛。 
(2)建筑密度与房屋价格均接近普通多层住宅,让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到洋房的高品质生活。 
(3)每个单元,除1层是一梯2户外,其余的中间层均为一梯1户,增加了每户居住的私密性。 
(4)单元内的户数少,比同等层数的单元少了将近一半的住户,居住更安逸。 
(5)外立面丰富多彩,立面造型生动活泼。横向看,同单元的同一层,一侧是阳台,一侧是露台;纵向看,每个单元的同侧,阳台与露台隔层设置。打破了阳台或露台从一层到顶层的传统呆板排列模式,使外立面更新颖、生动。 
(6)干湿分离合理,动静分区自然,户内空间富有层次,提高了居住的空间感和舒适度。 
(7)客厅、主卧室都是大开间设计,使采光更充分。 
(8)每户的双卫生间设计,使生活更为方便。 
(9)每户的双阳台、双露台设计,实现了与自然环境的良好沟通。 
(10)不降低容积率,不丢失建筑面积,有效节约土地资源。 
(11)不增加建筑成本,更有利于企业利益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图2:传统上下层等面宽的跃层户型示意图。其中,图1、图2分别为K户的一层和二层。15为客厅,16为厨房和餐厅,17-1、17-2和17-3分别为K户的三个卧室。 
图3、图4:传统承重墙上下对应的跃层户型示意图。其中,图3、图4的左半部分,分别为L户的一层和二层;图3、图4的右半部分,分别为M户的一层和二层。18为L户客厅,19-1、19-2和19-3分别为L户的三个卧室;20为M户客厅,21-1、21-2和21-3分别为M户的三个卧室;22为A处。 
图5:小户型跃层洋房同一单元的一层平面示意图。其中,左半部分为一户平层户型,38-1为阳面露台,38-2、38-3为卧室,38-4为厨房和餐厅,38-5为阴面露台;右半部分,为A户一层,39-1为阳面阳台,39-2为客厅,39-3为厨房和餐厅,39-4为阴面阳台。 
图6:小户型跃层洋房同一单元的二层平面示意图。其中,左半部分为B户一层,40-1为阳台,40-2为客厅,40-3为厨房和餐厅,40-4为阴面阳台;右半部分,为A户二层,41-1为阳面露台,41-2、41-3、41-4为A户的3个卧室,41-5为阴面露台。 
图7:小户型跃层洋房同一单元的三层平面示意图。其中,左半部分为B户二层,42-1为阳面露台,42-2、42-3、42-4为B户的3个卧室,42-5为阴面露台;右半部分为C户一层,43-1为阳台,43-2为客厅,43-3为厨房和餐厅,43-4为阴面阳台。 
图8:小户型跃层洋房同一单元的六层平面示意图。其中,左半部分为六层一户平层户型,44-1为阳面阳台,44-2为卧室,44-3为厨房和餐厅,44-4为阴面阳台;右半部分为E户二层,45-1为阳面露台,45-2、45-3、45-4为E户的3个卧室,45-5为阴面露台。 
图9:小户型跃层洋房同一单元本户上下层及与他户关系示意图。其中,23-1、23-2为一层的一户平层住宅;24-1为A户一层的客厅,24-2、24-3为A户二层的卧室;25-1为B户一层的客厅,25-2、25-3为B户二层的卧室;26-1为C户一层的客厅,26-2、26-3为C户二层的卧室;27-1为D户一层的客厅,27-2、27-3为D户二层的卧室;28-1为E户一层的客厅,28-2、28-3为E户二层的卧室;29为六层的一户平层住宅。 
图10:小户型跃层洋房采用的上反梁示意图。其中,30为梁上墙体;31为梁;32为楼板。 
图11、图12、图13、图14:分别为小户型跃层洋房的1、2、3、6层施工平面图。1-8轴为四单元,8-15轴为三单元,15-22轴为二单元,22-29轴为一单元。 
四单元一层与图5一致,左半部分是一户平层户型,48-1为阳面露台,48-2、 48-3为卧室,48-4为厨房和餐厅,48-5为阴面露台;右半部分,为A户的一层,49-1为阳面阳台,49-2为客厅,49-3为厨房和餐厅,49-4为阴面阳台。 
四单元二层与图6一致,左半部分为B户一层,50-1为阳台,50-2为客厅,50-3为厨房和餐厅,50-4为阴面阳台;右半部分,为A户二层,51-1为阳面露台,51-2、51-3、51-4为A户的3个卧室,51-5为阴面露台。 
四单元三层与图7一致,左半部分为B户二层,52-1为阳面露台,52-2、52-3、52-4为B户的3个卧室,52-5为阴面露台;右半部分为C户一层,53-1为阳台,53-2为客厅,53-3为厨房和餐厅,53-4为阴面阳台。 
四单元四层与图8一致,左半部分为六层一户平层户型,54-1为阳面阳台,54-2为卧室,54-3为厨房和餐厅,54-4为阴面阳台;右半部分为E户二层,55-1为阳面露台,55-2、55-3、55-4为E户的3个卧室,55-5为阴面露台。 
三单元与四单元除左右相反外,其他与四单元相同;二单元与四单元完全相同;一单元与三单元完全相同。 
图15、图16:125平米小户型跃层洋房的单户面积计算示意图。图15、图16分别为跃层洋房的一层和二层,其中,33-1、33-2为跃层洋房的两个露台,34-1、34-2和34-3为跃层洋房的三个卧室,35-1、35-2为跃层洋房的两个阳台,36为跃层洋房的客厅,37为跃层洋房的厨房和餐厅,38-1、38-2为跃层洋房的两个卫生间。 
图17、图18:小户型跃层洋房的单元格局7户变为单元格局6户示意图。其中,图17的左半部分,是一户跃层户型的二层,47-5为阳面露台,47-6、47-7、47-8为该户的3个卧室,47-9为阴面露台,图18的左半部分,是该跃层户型的一层,47-1为阳面阳台,47-2为客厅,47-3为厨房和餐厅,47-4为阴面阳台; 
图17的右半部分,是另一户跃层户型的一层,46-1为阳面阳台,46-2为客厅,46-3为厨房和餐厅,46-4为阴面阳台;图18的右半部分,是该跃层户型的二层,46-5为阳面露台,46-6、46-7、46-8为该户的3个卧室,46-9为阴面露台。 
图19:小户型跃层洋房套内功能空间布置示意图。 
图中:1为景观阳台,2为生活阳台,3为南向观景露台,4为北向观景露台,5为客厅,6为餐厅,7为厨房,8为主卧室,9为次卧室,10为次卧室,11为卫生间12为客用卫生间,13为套内楼梯,14为公共楼梯。 
图20:小户型跃层洋房的6层建筑的单体外立面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1、图12、图13、图14所示,小户型跃层洋房,其为6层建筑,包括门、窗、墙体、楼板和楼梯的建筑;每户跃层套内具有客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6层小户型跃层洋房的每个单元7户;每个单元中,1层为一梯2户;其余层均为一梯1户;每个单元的边侧连接其它单元,构成整栋建筑; 
每个单元的一侧:1、2层,3、4层,5、6各为一户,全为跃层户型 
每个单元的另一侧:2、3层,4、5层各为跃层户型,1层和6层各为一户平层住宅; 
每户跃层户型的的建筑面积约为125平方米; 
(1)每户跃层户型的套内不仅包含了上、下两层的室内空间;还包含两个露台的室外空间;每户跃层户型的套内设有1个客厅、3个卧室、1个餐厅、1个厨房、2个阳台; 
(2)所述的每户跃层户型的下层从向阳面开始,依次为客厅、下层卫生间、餐厅和厨房;每户跃层户型的套内的下层为南北双阳台;客厅与阳面的阳台连通,厨房与阴面的阳台连通; 
(3)每户跃层户型的上层,楼梯对面是上层卫生间,上层卫生间的南侧为主卧室和次卧室,北侧一个次卧室;上层为南北双露台;主卧室和北侧次卧室各与露台连通; 
(4)每户跃层户型在客厅墙拐角处设有旋转楼梯,连通上下层; 
(5)所述的每个单元同一侧的1层和6层平层住宅;其包括阳面阳台、卧室、卫生间、餐厅、厨房和阴面阳台。 
(6)所述的每户跃层户型的下层客厅的开间为4.4米,上层主卧开间3.9米,南侧次卧开间为2.7米; 
(7)如图19所示,所述的每户跃层户型的套内有客厅5、餐厅6、主卧室8、次卧室9、次卧室10、厨房7、卫生间11、客用卫生间12、套内楼梯13;下层另设有景观阳台1和生活阳台2,上层另设有南北双向观景露台3、4。 
(8)所述的6层小户型跃层洋房,每个单元一层的两户中间设有单元门。 
(9)所述的6层小户型跃层洋房,每个单元同一侧的1楼平层户型建筑面积约为70平方米;6楼平层户型建筑面积约为60平方米。 
(10)如图15、16所示,所述单户面积约125平方米户型的面积的计算: 
11米×9米=99平方米                  轴线之内的部分 
(3.9米+1.8米)×1.5米=8.55平方米     南、北阳台 
8.55米÷2米=4.28平方米              南、北露台 
2.1米×2.6米=5.46平方米             凸出北侧卧室部分的楼梯间 
11米×2米×0.34米=7.48平方米        南北外墙(含保温层) 
合计124.77平方米 
本套型单户总建筑面积为124.77平方米(含阳台、露台、南北外墙、保温层、楼梯间公摊) 
所述的小户型跃层洋房,其面宽和进深可调整,调整范围为: 
单户总面宽为10.4米——11.7米; 
进深为9米——10.5米。 
所述的小户型跃层洋房,其套内楼梯位置可调整,调整位置为: 
客厅与厨房中间设置楼梯,客厅与楼道间的对应楼梯的位置设置卫生间。 
所述的小户型跃层洋房,其阳台和露台的宽度可调整,可调整为:与南向次卧室等宽,露台与南侧次卧室连通 
实施例2:小户型跃层洋房,其为5层建筑,包括门、窗、墙体、楼板、楼梯的 建筑;每户跃层套内具有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5层小户型跃层洋房的每个单元6户;每个单元中,1层为一梯2户;其余层均为一梯1户;每个单元的边侧连接其它单元,构成整栋建筑; 
每个单元的一侧:1、2层,3、4层各为一户,均为跃层户型;5层为一户平层住宅; 
每个单元的另一侧:1层为一户平层住宅;2、3层,4、5层各为一户,均为跃层户型; 
所述的跃层户型和平层户型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小户型跃层洋房,其为4层建筑,包括门、窗、墙体、楼板、楼梯的建筑;每户跃层套内具有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4层小户型跃层洋房的每个单元5户;每个单元中,1层为一梯2户;其余层均为一梯1户; 
每个单元的一侧:1、2层为一户,3、4层为一户;均为跃层户型 
每个单元的另一侧:2、3层为跃层户型,1层和4层各为一户平层住宅; 
所述的跃层户型和平层户型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如图17、18所示,小户型跃层洋房,其为6层建筑,包括门、窗、墙体、楼板、楼梯的建筑;每户跃层套内具有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6层小户型跃层洋房的每个单元6户;每个单元中均为一梯一户;每个单元的边侧连接其它单元,构成整栋建筑; 
每个单元的一侧:1、2层,3、4层,5、6层各为一户,均为跃层户型,每户的下层为客厅,上层为卧室,每户分别从1、3、5层入户; 
每个单元的另一侧:1、2层,3、4层,5、6层各为一户,也均为跃层户型,每户的上层为客厅,下层为卧室,每户分别从2、4、6层入户; 
所述的跃层户型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Claims (7)

1.小户型跃层洋房,其为6层建筑,包括门、窗、墙体、楼板和楼梯的建筑;每户跃层套内具有客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6层小户型跃层洋房的每个单元7户;每个单元中,1层为一梯2户;其余层均为一梯1户;每个单元的边侧连接其它单元,构成整栋建筑;
每个单元的一侧:1、2层,3、4层,5、6层各为一户,全为跃层户型;
每个单元的另一侧:2、3层,4、5层各为跃层户型,1层和6层各为一户平层住宅;
每户跃层户型的的建筑面积约为120-140平方米;
(1)每户跃层户型的套内不仅包含了上、下两层的室内空间;还包含两个露台的室外空间;每户跃层户型的套内设有1个客厅、3个卧室、1个餐厅、1个厨房、2个阳台;
(2)所述的每户跃层户型的下层从向阳面开始,依次为客厅、下层卫生间、餐厅和厨房;每户跃层户型的套内的下层为南北双阳台;客厅与阳面的阳台连通,厨房与阴面的阳台连通;
(3)每户跃层户型的上层,楼梯对面是上层卫生间,上层卫生间的南侧为一个主卧室和一个次卧室,北侧一个次卧室;上层为南北双露台;主卧室和北侧次卧室各与露台连通;
(4)每户跃层户型在客厅墙拐角处设有旋转楼梯,连通上下层;
(5)所述的每个单元同一侧的1层平层住宅;其包括阳面露台、2个卧室、卫生间、餐厅、厨房和阴面露台。
(6)所述的每个单元同一侧的6层平层住宅;其包括阳面阳台、卧室、卫生间、餐厅、厨房和阴面阳台。
2.小户型跃层洋房,其为5层建筑,包括门、窗、墙体、楼板、楼梯的建筑;每户跃层套内具有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5层小户型跃层洋房的每个单元6户;每个单元中,1层为一梯2户;其余层均为一梯一户;每个单元的边侧连接其它单元,构成整栋建筑;
每个单元的一侧:1、2层,3、4层各为一户,均为跃层户型;5层为1户平层住宅;
每个单元的另一侧:1层为1户平层住宅;2、3层,4、5层各为一户,均为跃层户型;
所述的跃层户型和平层户型的结构与权利要求1相同。
3.小户型跃层洋房,其为4层建筑,包括门、窗、墙体、楼板、楼梯的建筑;每户跃层套内具有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4层小户型跃层洋房的每个单元5户;每个单元中,1层为一梯2户;其余层均为一梯一户;
每个单元的一侧:1、2层,3、4层各为一户;均为跃层户型;
每个单元的另一侧:2、3层为跃层户型,1层和4层各为一户平层住宅;
所述的跃层户型和平层户型的结构与权利要求1相同。
4.小户型跃层洋房,其为6层建筑,包括门、窗、墙体、楼板、楼梯的建筑;每户跃层套内具有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6层小户型跃层洋房的每个单元6户;每个单元中均为一梯一户;每个单元的边侧连接其它单元,构成整栋建筑;
每个单元的一侧:1、2层,3、4层,5、6层各为一户,均为跃层户型,每户的下层为客厅,上层为卧室,每户分别从1、3、5层入户;
每个单元的另一侧:1、2层,3、4层,5、6层各为一户,也均为跃层户型,每户的上层为客厅,下层为卧室,每户分别从2、4、6层入户;
所述的跃层户型的结构与权利要求1相同。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小户型跃层洋房,其特征在于:其面宽和进深可调整,调整范围为:
单户总面宽为10.4米——11.7米;
进深为9米——10.5米。
6.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小户型跃层洋房,其特征在于:其套内楼梯位置可调整,调整位置为:客厅与厨房中间设置楼梯,客厅与楼道间的对应楼梯的位置设置卫生间。
7.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小户型跃层洋房,其特征在于:其南侧阳台和露台的宽度可调整,可调整为:与南侧次卧等宽,露台与南侧次卧连通。
CN2010202476823U 2010-07-06 2010-07-06 小户型跃层洋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57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476823U CN201857770U (zh) 2010-07-06 2010-07-06 小户型跃层洋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476823U CN201857770U (zh) 2010-07-06 2010-07-06 小户型跃层洋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57770U true CN201857770U (zh) 2011-06-08

Family

ID=44103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4768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57770U (zh) 2010-07-06 2010-07-06 小户型跃层洋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577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1468A (zh) * 2020-08-19 2020-12-04 中铁房地产集团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斜向露台的多边住宅楼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1468A (zh) * 2020-08-19 2020-12-04 中铁房地产集团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斜向露台的多边住宅楼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98073A (zh) 别墅叠拼、复式住宅改良构造
CN2931672Y (zh) 空中花园式住宅
CN201857770U (zh) 小户型跃层洋房
CN201090035Y (zh) 一种竖向错叠式花园洋房住宅
CN207406037U (zh) 别墅叠拼、复式住宅改良构造
CN101832036B (zh) 小户型跃层洋房
CN101845900B (zh) 一种叠合多层住宅
CN2547818Y (zh) 户户带花园或露台的住宅
CN2825838Y (zh) 新型三层房屋
CN1193152C (zh) 情景花园洋房
CN106907026A (zh) 一种退台式别墅
CN1928299A (zh) 复式商住两用住宅
CN2823438Y (zh) 一种联体别墅
CN202401780U (zh) 一种宽视野组合空间厅住宅
CN101634190B (zh) 一种设有挑高空间厅的高层及多层住宅
Ulrich Courtyard Architecture in the Insulae of Ostia Antica
CN204983734U (zh) 一种退台式花园洋房
CN103104106B (zh) 宽视野组合空间厅住宅
CN213953111U (zh) 包含第四代住宅元素的住宅产品
Li et al. Study on reviving on village though renovation of building-base on the project about Xiaoshan Village
CN1250851C (zh) 四联侧跃旋转式组合别墅住宅
CN202108265U (zh) 一种低层住宅
CN2825836Y (zh) 超小户型联体别墅
CN2778970Y (zh) 一种多层板式住宅
CN201411918Y (zh) 设有阳光室的大进深中小户型住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8

Termination date: 2012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