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57385U - 滚筒软化锅 - Google Patents
滚筒软化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857385U CN201857385U CN2010205888115U CN201020588811U CN201857385U CN 201857385 U CN201857385 U CN 201857385U CN 2010205888115 U CN2010205888115 U CN 2010205888115U CN 201020588811 U CN201020588811 U CN 201020588811U CN 201857385 U CN201857385 U CN 2018573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rical shell
- steam
- softening kettle
- heating tube
- low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滚筒软化锅,在筒体内排列若干加热管,筒体低端有固定管板、汽室和回水集罐,回水集罐处于筒体低端中心,固定管板与筒体低端端面之间的外环面形成汽室,回水集罐外侧连接旋转接头,筒体高端端面封有浮动支承板,浮动支承板上对应加热管设置浮动端套管,加热管的高端对应插在浮动端套管内孔中,进汽管焊接在回水集罐的封头上,出水管穿过进汽管内孔进入回水集罐底部形成虹吸管,加热管高端连接排气集圈和排气阀,筒体低端沿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卸料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老式卧式软化锅加热管开焊、旋转接头漏水漏汽、管束内空气无法排出、冷凝水排出不畅、料位无法控制等问题,提高了蒸汽利用率,降低了设备故障率,蒸汽潜热得到充分利用,节约了能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筒软化锅,是应用在植物油加工领域制油的预处理工段,对油料进行软化调质。
背景技术:
目前,油料的软化设备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为立式软化锅,该类型设备由于动力消耗高、处理量小、制造及维修复杂、存在死角等问题,已不为大中型油脂企业所采用;第二类为卧式软化锅,该类型设备以动力消耗低、处理量大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同时也暴露出该类设备许多问题,主要缺点:(1)由于加热管为类似鼠笼式结构,加热管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加热管两端与盘管焊接处应力集中,导致焊口经常开焊,并且开焊部位均为难以焊接的部位,蒸汽及冷凝水从裂缝处流出,造成软化效果差,须经常停车维修。(2)由于结构原因,造成旋转接头与设备的同心度不易保证,导致旋转接头处经常漏水、漏汽,密封环磨损严重,须经常更换石墨密封环,影响正常生产,给企业造成浪费。(3)加热管内的冷凝水排出不畅,导致加热管温度降低,软化效果下降。(4)生产时加热管内的空气无法排出,空气被封闭在加热管内,由于空气的传热效果差,从而影响换热管的传热效率。(5)加热管内,蒸汽和冷凝水从高端到低端同方向流动,蒸汽的潜热得不到充分利用。(6)料由出料口自由流出,料位无法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滚筒软化锅,解决现有卧式软化锅存在的加热管开焊、旋转接头漏水漏汽、加热管内空气无法排出、冷凝水排出不畅、料位无法控制等问题,提高加热管传热效率,降低故障率,提高油料的软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在筒体内排列若干加热管,筒体低端有固定管板、汽室和回水集罐,加热管低端与固定管板固定连接,回水集罐处于筒体低端中心,固定管板与筒体低端端面之间的外环面形成汽室,回水集罐外侧连接旋转接头,筒体高端端面封有浮动支承板,浮动支承板上对应加热管设置浮动端套管,加热管的高端对应插在浮动端套管内孔中。加热管与浮动端套管有间隙,加热管受热膨胀时可自由伸长,从而消除了因热膨胀而引起的对加热管及其焊缝的损伤。
有进汽管焊接在回水集罐的封头上,进汽管与旋转接头密封对接,有出水管与旋转接头固定连接并穿过进汽管内孔进入回水集罐,蒸汽的进入和回水的排出,由同一个旋转接头完成。老式卧式软化锅旋转接头漏水、漏汽及密封环磨损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安装时旋转接头、软化锅进汽管、软化锅三者不同心,造成旋转接头内双转动体使石墨密封环不平衡磨损而漏水、漏气。本实用新型把进汽管焊接在回水集罐的封头上,缩短了进汽管的长度,增强了进汽管刚度,焊接时能有效保证进汽管与软化锅的同心度;同时改变冷凝水排出方式,使出水管由原来的旋转改为静止,这样就使得旋转接头内双管转动改为单管转动,从而降低了旋转接头近一半故障率,有效解决了旋转接头漏汽、漏水问题。加热管内,蒸汽由低端向高端推进,冷凝水由高端向低端流动,蒸汽潜热得到充分利用。
出水管内侧端深入回水集罐底部形成虹吸管。老式卧式软化锅由于受结构和旋转接头的限制,冷凝水只有超过设备中心以上时才会排出,这样就使软化锅一半加热管内积存冷凝水。加热管与油料换热部位主要为中下部列管,由于管内冷凝水的积存,使得管壁温度不高,影响油料升温,从而影响油料的软化效果,降低了蒸汽利用率。本实用新型冷凝水排出采用虹吸排水装置,汽室可以被隔板分成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冷凝水通过自身重力作用,随着筒体旋转到一定高度,都能从中心流到低端汽室的回水集罐中,在汽室内外压差作用下,通过旋转接头内的虹吸管连续排出,流入疏水系统中。
筒体高端固定排气集圈,加热管高端用排气软管与排气集圈相连,排气集圈上加装排气阀。老式卧式软化锅工作时,加热管内会存有一定量的空气,这些空气无法排出,直接影响加热管的传热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气阀只排空气而不排蒸汽,这样就可及时地将加热管中的空气排出,提高传热效率。
筒体低端沿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卸料槽,卸料槽为沿筒体半径方向的双筒溢流槽,卸料槽与筒体之间设置连接垫块。只有当料位高于料槽双筒时,料才能从两个卸料筒溢流而出,调节卸料槽与筒体连接垫块厚度,可以调节料槽在筒体内的高度,从而达到调节料位高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老式卧式软化锅加热管开焊、旋转接头漏水漏汽、加热管内空气无法排出、冷凝水排出不畅、料位无法控制等问题,提高了蒸汽利用率,降低了设备故障率,蒸汽潜热得到充分利用,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卸料槽布置在筒体上的位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在筒体4内排列若干加热管5,筒体4低端有固定管板8、汽室9和回水集罐10,加热管5低端与固定管板8固定连接,加热管5中部通过支承架6与筒体4之间固定,回水集罐10处于筒体4低端中心,固定管板8与筒体4低端端面之间的外环面形成汽室9,汽室9由汽室隔板17沿周向划分为6个单元格,回水集罐10外侧中心连接旋转接头11,回水集罐10内侧为与汽室9相通的中心汽室18,筒体4高端端面封有浮动支承板14,浮动支承板14上对应加热管5设置浮动端套管16,加热管5的高端对应插在浮动端套管16内孔中。进汽管12焊接在回水集罐10的封头上,进汽管12与旋转接头11密封对接,出水管13与旋转接头11固定连接并穿过进汽管12内孔进入回水集罐10底部形成虹吸管,筒体4高端固定排气集圈2,加热管5高端用排气软管1与排气集圈2相连,排气集圈2上加装排气阀3。筒体4低端沿圆周方向均布有6个卸料槽7,卸料槽7为沿筒体4半径方向的双筒溢流槽,卸料槽7与筒体4之间设置连接垫块15。
蒸汽从旋转接头11的外管,即进汽管12进入到回水集罐10,从回水集罐10进入到中心汽室18,从中心汽室18的六个单元格进入到对应的汽室9的六个单元格,然后进入加热管5,加热管5内的空气被蒸汽从低端压向高端,空气通过排气软管1进入排气集圈2,再由排气阀3排出,加热管5与物料换热后产生的冷凝水从加热管5的高端顺流到低端,与管内蒸汽相向运行,进入到汽室9的六个单元,随着筒体4的旋转,进入到中心汽室18对应的六个单元,从中心孔流到回水集罐10,利用罐内与外部的压力差,将冷凝水通过虹吸管13压到设备外,进入疏水系统。加热管5在受热时,可以通过浮动端支承管板14上的套管16而自由伸长,避免了焊缝被拉裂。物料由进料口进入设备内,随着筒体4的旋转及进出料两端的高度差,物料逐步流动到低端的卸料槽7,当料位超过卸料槽7双筒高度时,溢流进入卸料槽7双筒排出。通过调节卸料槽7与连接垫块15的厚度,来调节卸料槽7在设备内的高度,从而达到调节料位的目的。
Claims (5)
1.一种滚筒软化锅,在筒体内排列若干加热管,筒体低端有固定管板、汽室和回水集罐,加热管低端与固定管板固定连接,回水集罐处于筒体低端中心,固定管板与筒体低端端面之间的外环面形成汽室,回水集罐外侧连接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筒体(4)高端端面封有浮动支承板(14),浮动支承板(14)上对应加热管(5)设置浮动端套管(16),加热管(5)的高端对应插在浮动端套管(16)内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软化锅,其特征在于:有进汽管(12)焊接在回水集罐(10)的封头上,进汽管(12)与旋转接头(11)密封对接,有出水管(13)与旋转接头(11)固定连接并穿过进汽管(12)内孔进入回水集罐(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筒软化锅,其特征在于:出水管(13)内侧端深入回水集罐(10)底部形成虹吸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软化锅,其特征在于:筒体(4)高端固定排气集圈(2),加热管(5)高端用排气软管(1)与排气集圈(2)相连,排气集圈(2)上加装排气阀(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软化锅,其特征在于:筒体(4)低端沿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卸料槽(7),卸料槽(7)为沿筒体(4)半径方向的双筒溢流槽,卸料槽(7)与筒体(4)之间设置连接垫块(1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888115U CN201857385U (zh) | 2010-10-20 | 2010-10-20 | 滚筒软化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888115U CN201857385U (zh) | 2010-10-20 | 2010-10-20 | 滚筒软化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857385U true CN201857385U (zh) | 2011-06-08 |
Family
ID=44103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58881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57385U (zh) | 2010-10-20 | 2010-10-20 | 滚筒软化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85738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63495A (zh) * | 2019-10-09 | 2019-12-13 |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一种滚筒堆肥渗滤液收集装置 |
-
2010
- 2010-10-20 CN CN2010205888115U patent/CN20185738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63495A (zh) * | 2019-10-09 | 2019-12-13 |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一种滚筒堆肥渗滤液收集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91887B (zh) | 一种基于有机闪蒸循环的铝电解槽侧壁余热发电装置 | |
CN202041074U (zh) | 一种回转窑窑筒体余热利用装置 | |
CN206563501U (zh) | 一种回转窑水泥熟料生产线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4113354U (zh) | 一种轴封系统及汽轮机热力系统 | |
CN204420978U (zh) | 一种锅炉疏水扩容器的节能疏水系统 | |
CN201857385U (zh) | 滚筒软化锅 | |
CN106835659A (zh) | 一种无冷凝水节能蒸汽管道系统 | |
CN211863902U (zh) | 一种化工用节能精馏塔 | |
CN106066091A (zh) | 饱和水循环加热方法 | |
CN202792923U (zh) | 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螺旋式换热装置 | |
CN216745560U (zh) | 一种强化换热器换热的装置 | |
CN207350974U (zh) | 一种太阳能热水工程集热联箱 | |
CN212537802U (zh) | 一种废热、废水回收装置 | |
CN211695936U (zh) | 一种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 |
CN209621560U (zh) |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供热水循环节水系统 | |
CN207849348U (zh) | 一种带内置虹吸式疏水冷却段的低压加热器 | |
CN203704731U (zh) | 一种具有凸形薄管板的立式换热器 | |
CN203431812U (zh) | 一种带有夹层冷却转桶的镁合金还原渣余热回收系统 | |
CN105509338A (zh) | 一种具有胆中胆结构的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5537164U (zh) | 烧结机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7701210U (zh) | 一种燃气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 |
CN205279799U (zh) | 圆筒形热交换器 | |
CN110332814A (zh) | 一种焦炉烟气余热利用设备及其方法 | |
CN205228237U (zh) | 一种带减温器的汽水板式换热器 | |
CN212565943U (zh) | 一种低压缸零功率改造后热网加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8 Termination date: 2013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