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45808U - 支架组合件、封装结构及其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架组合件、封装结构及其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45808U
CN201845808U CN2010205434127U CN201020543412U CN201845808U CN 201845808 U CN201845808 U CN 201845808U CN 2010205434127 U CN2010205434127 U CN 2010205434127U CN 201020543412 U CN201020543412 U CN 201020543412U CN 201845808 U CN201845808 U CN 201845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ing access
carrier unit
support portion
outer support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434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贞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litek Electronic Gu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litek Electronic Gu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Silitek Electronic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5434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45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45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4580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05Shape
    • H01L2224/4809Loop shape
    • H01L2224/48091Arch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1Disposition
    • H01L2224/48151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 H01L2224/48221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 H01L2224/48245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metallic
    • H01L2224/48247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metallic connecting the wire to a bond pad of the it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1Disposition
    • H01L2224/48151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 H01L2224/48221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 H01L2224/48245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metallic
    • H01L2224/48257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metallic connecting the wire to a die pad of the item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支架组合件、封装结构及其发光装置。支架组合件包含:彼此之间具有一间隙而相对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支架单元,每一第一支架单元具有一第一导接端与一第二导接端,每一第一支架单元还具有一介于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之间的第一联外支撑部,该第一联外支撑部的表面上具有至少两个沟槽。

Description

支架组合件、封装结构及其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辨识结构的支架组合件、封装结构及其发光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减缓水气入侵,且支架单元的其中之一具有一辨识结构,以使其具有外观与结构上的区别性的支架组合件、封装结构及其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市售的发光二极管,其主要结构为封装壳体与导线支架的组合。然而,导线支架多为金属,封装壳体多为塑料,若两者结合力不足,则封装壳体则可能自导线支架上脱落,或是说,封装壳体与导线支架间若有间隙产生,易使外部的水气渗入至封装壳体内,使得发光二极管芯片损坏,造成产品有良率或可靠性的问题。 
另外,传统的导线支架在结构上为一致的,并无极性的区别点,故生产作业时,作业员必须以肉眼辨识与后续发光二极管芯片正负极搭配的导线支架,才能将正确的将其固晶打线,若因错认导线支架的极性造成作业错误,将导致产品良率下降。此外,该方式也会导致繁复生产检验程序,而导致产品产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缓外部水气入侵于发光装置中的支架组合件、封装结构及其发光装置,且更可利用该支架组合件的结构提高支架与封装塑料之间的结合力,以提高产品结构的可靠度及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组合件、封装结构及其发光装置,其在支架组合件中的其中之一的支架单元具有一辨识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组合件、封装结构及发光装置中的多个支架单元具有外观与结构上的区别性,以提高制作工艺上的效率,并可避免将发光元件设置于错误极性 的支架单元上的情况。 
为了达成以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支架组合件,包含:彼此之间具有一间隙而相对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支架单元,每一第一支架单元具有一第一导接端与一第二导接端,每一第一支架单元更具有一介于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之间的第一联外支撑部,该第一联外支撑部的表面上具有至少两个沟槽;其中,定义一通过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的第一方向,任两个第一支架单元间的该间隙方向与该第一方向交错,每一第一支架单元的该第一导接端具有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与该间隙相邻的一第三侧边,任两个第一支架单元的该些第三侧边以该间隙彼此相对应,其中至少一该第三侧边上具有一辨识结构,该辨识结构使该些第一支架单元在外观上有差异性而用以区分该些第一支架单元。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由上述支架组合件与壳体所构成的封装结构,其包含:一壳体,包含一间隔层;以及一支架组合件,具有至少两个第一支架单元以该间隔层相对设置,每一第一支架单元具有一伸入该壳体的第一导接端与一外露出该壳体的第二导接端,每一第一支架单元具有一介于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之间并且被该壳体包覆的一第一联外支撑部,该第一联外支撑部的表面上具有也被该壳体所包覆的至少两个沟槽;其中,该至少两个第一支架单元的该些第一导接端部分裸露于该壳体并以该间隔层彼此相邻,其中一该第一导接端具有一辨识结构,该辨识结构使该两第一支架单元在外观上有差异性而用以区分该两第一支架单元。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由上述支架组合件、壳体、发光元件与胶体所构成的发光装置。其中壳体,其具有N≥1个间隔层与一凹穴;一被该壳体部分包覆的支架组合件,具有至少N+1个支架单元,该些支架单元通过任一该间隔层依序设置且彼此电性分离,每一支架单元具有两个端点与一介于该两端点间的联外支撑部;其中该些支架单元分别具有至少一端点部分裸露该凹穴内,并以该间隔层与相邻的支架单元的另一裸露于该凹穴的另一端点相对应;其中至少一该支架单元的该联外支撑部的表面上具有被该壳体所包覆的至少两个沟槽;其中,裸露于该凹穴的该些支架单元的该些端点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一辨识结构,该辨识结构使该些支架单元在外观上有差异性而用以区分该些支架单元;至少一发光元件,设置于任一该些支架单元上,并电连接于其他该些支架单元;以及一填充于该凹穴的胶体,其覆盖于该发光元件与 该些端点裸露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成型于该第一联外支撑部表面上的至少两个沟槽,可用以减缓水气的入侵,以达到保护其内部的发光元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支架组合件的俯视立体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封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封装结构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支架组合件的俯视立体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封装结构的俯视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封装结构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封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封装结构的仰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发光元件 
2                     支架组合件 
21、22                第一支架单元 
21′、22′            第一支架单元 
21″、22″            第一支架单元 
211、221              第一导接端 
211″、221″          第一导接端 
2111、2211            第一侧边 
2112、2212            第二侧边 
2113、2213            第三侧边 
2114、2214            第四侧边 
2115、2215            凸出部 
212、222              第二导接端 
212″、222″          第二导接端 
213、223                第一联外支撑部 
213′、223′            第一联外支撑部 
213″、223″            第一联外支撑部 
2131、2132              侧面 
214、224                第一凸座体 
23、23″                第二支架单元 
231                     导接本体 
2311                    第五侧边 
2312                    第六侧边 
232                     第二联外支撑部 
2321                    第二联外切割面 
233                     第二凸座体 
24                      沟槽 
25、25′、25″          辨识结构 
26                      贯穿孔 
3                       壳体 
30                      间隔层 
31                      凹穴 
32                      胶体 
33、33′、33″          壳体辨识结构 
L                       第一方向 
GD                      第二方向 
W                       第三方向 
G                       间隙 
θ1、θ2、θ3           夹角 
W1、W2、W3              宽度 
t                       料厚 
a1                      水平入侵路径 
a2                      垂直入侵路径 
a3                      纵向入侵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支架组合件、封装结构及其发光装置,其可有效防止水气进入并同时增加支架组合件与壳体的结合性。 
参阅图1所示,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支架组合件2的俯视立体图;其中,该支架组合件2包含彼此间具有一间隙G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架单元21、22,其中第一支架单元21具有一第一导接端211、一第二导接端212及介于该第一导接端211与该第二导接端212之间的第一联外支撑部213;同样地,另一第一支架单元22具有一第一导接端221、一第二导接端222及介于该第一导接端221与该第二导接端222之间的第一联外支撑部223。再者,该第一联外支撑部213、223的表面上具有至少两个沟槽24;而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支架单元21、22上的该两个沟槽24分别设于该第一导接端211、221与该第一联外支撑部213、223的连接位置,以及该第二导接端212、222与该第一联外支撑部213、223的连接位置。 
定义一通过该第一导接端211、221与该第二导接端212、222的第一方向L,也可称为长度方向;该第一支架单元21、22的第一导接端211、221具有一第一侧边2111、2211,一第二侧边2112、2212,一第三侧边2113、2213与一第四侧边2114、2214,第一侧边2111、2211与第二侧边2112、2212沿着第一方向L延伸,换言之,第一侧边2111、2211,第二侧边2112、2212与该第一方向L同向;及定义一与该第一方向L交错的第二方向GD,也可称为间隙方向,更定义另一与该第一方向L交错的第三方向W,也可称为宽度方向,其中该第二方向G D与第三方向W有一夹角θ1,θ1=0~30度,故可在不影响固晶面积下,提供后续制作工艺较大的打线空间,而本实施例较佳为15~20度。且该第三侧边2113、2213平行于该第三方向W并接触于该间隙G;另外,该第四侧边2114、2214则对应该第三侧边2113、2213而远离该间隙G,而在本实施例中,该第四侧边2114、2214的延伸方向为第三方向W,故其并不平行于该第三侧边2113、2213,但不以此为限。 
再者,第一支架单元21的该第一导接端211的底面一体成型有一第一凸座体214,以形成周围具有阶梯状的承载体;换言之,第一导接端2 11与第一凸座体214可形成四周具有阶梯式段差的结构,通过增加塑料与第一支架单元21在长度方向的接触面积,而提高后续制作工艺的塑料与第一支架单元21的金属的结合力。 
第一支架单元21的该第一导接端211的该第一侧边2111与该第二侧边2112上分别形成一凸出部2115,该些凸出部2115沿该第三方向W彼此相远离地凸出且部分沿第一方向L延伸;该些凸出部2115也通过增加塑料与金属的接触与卡合面积,而大幅提高后续射出的塑料与第一支架单元21的金属的结合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单元21的第一联外支撑部213由该第一导接端211的该第四侧边2114沿该第一方向L所延伸成型者,该第一联外支撑部213用于连接同一第一支架单元21的第一导接端211与第二导接端212,且该第一联外支撑部213的宽度小于第一导接端211与该第二导接端212的宽度,故第一联外支撑部213可在第一导接端211与第二导接端212之间形成一宽度较小的颈部,例如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导接端211的宽度W1同于第二导接端212的宽度W2,而第一联外支撑部213所形成的颈部宽度W3与上述宽度W1有以下关系;W3/W1=1/2~1/4,又宽度W3与宽度W1的比值较佳为1/3),可构成一种例如鱼尾的结构(请参考图2B),因此,后续制作工艺的塑料在成型时可填充于模具与第四侧边2114、第一联外支撑部213及第二导接端212所形成的空间,而形成金属与塑料间的嵌卡结构,故以增加后续制作工艺的塑料的结构能力,并避免塑料短射的问题。再者,第一联外支撑部213的两侧面2131可与第一侧边2111与该第二侧边2112形成连续延伸面(沿第一方向L),而侧面2131较佳地形成一弧面(即非形成有角度的结构面),以利后续制作工艺的塑料在流动时可完全涵盖于该两侧面2131的整体,故可避免塑料与金属之间产生空隙,同样达到加强后续射出的塑料与第一支架单元21的金属间的结合力。 
类同于第一支架单元21,第一支架单元22的第一凸座体224、凸出部2215、第一联外支撑部223等的结构特征可参考前文所述的内容。 
另外,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支架单元21、22的其中之一具有一辨识结构25,其可用于区别该些第一支架单元21、22,从而预先决定该些第 一支架单元21、22的极性,以利后续固晶打线制作工艺的极性配置;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该辨识结构25成型于该第一支架单元22上,具体而言,该第一支架单元22的第一导接端221在第三侧边2213上具有辨识结构25,辨识结构25邻近于该间隙G。另外,辨识结构25在第三侧边2213上削去一与该第二方向G D具有预定夹角θ2的截角,其中夹角θ2约介于40度至50度间,较佳则为45度,用于在制作工艺中区别第一支架单元21、22,换言之,利用第一支架单元21、22的其中之一上所设置的辨识结构25,如上述的切角(截角)或其他具有辨识功能的颜色、形状、图案等等,使第一支架单元21、22具有外观与结构区别性(例如发光元件10置件后的正负极的识别),且制作工艺设备也可针对上述的辨识结构25设计模具、治具等工具,以达到防呆的作用。 
请参考图2A、图2B,图2A、图2B分别显示将塑料包覆上述的支架组合件2所形成的封装结构的立体图与仰视图。该第一支架单元21、22以彼此的第一导接端211、221相向,而彼此的第二导接端212、222相远离的方式置入一模具中,并将塑料注入模具中而包覆上述的支架组合件2以形成壳体3,并使第二导接端212、222外露出该壳体3;换言之,第一导接端211、221与第一联外支撑部213、223伸入该壳体3且为其所包覆。 
而壳体3具有一间隔层30,其由塑料注入间隙G所成型者,第一支架单元21、22即以该间隔层30相对设置。另外,该第一凸座体214、224裸露于该壳体3的底面并形成一平坦表面。另外,壳体3上更具有至少一壳体辨识结构33,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壳体辨识结构33为壳体3上的一角落的三角形切角部分,但不以此为限,而壳体辨识结构33与第三方向W之间具有夹角θ3的截角,且该壳体辨识结构33的位置会对应于该辨识结构25,换言之,该壳体辨识结构33可提供辅助辨识的效果,使得后续芯片或产品安装制作工艺上,作业员或机台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封装结构轻易辨识出业已决定具有正、负极性的第一支架单元21或22及其位置,避免极性安装错误的发生,因而降低产品的良率。 
再一方面,该壳体3上具有至少一凹穴31,该两个第一支架单元21、22的该第一导接端211、212部分裸露于该凹穴31。另外,发光元件10设于第一支架单元21、22的其中之一,以形成如图3所示的发光 装置,具体而言,发光元件10位于该凹穴31中并设于上述该第一导接端211或212的裸露部分;且该发光元件10可利用金属导线电连接于该第一支架单元21、22的第一导接端211、212,并利用第一支架单元21、22的第二导接端212、222连接一外部电源,即可导通而使发光元件10发出光线;该凹穴31又可称为发光装置的出光口(面)。 
值得说明的是,以第一支架单元21为例,由于第一联外支撑部213的表面上具有至少两个沟槽24,故水气由外露于壳体3的第二导接端212与壳体3的塑料所形成的介面入侵时(如图3所示),即可受到上述该壳体3所包覆的双沟槽24所构成的结构以干扰水气入侵的路径,有效减缓水气入侵,避免水气对发光元件10的影响。此外,本实施例所定义的水气入侵路径为壳体3的塑料与该些第一支架单元21、22所形成的介面,例如,壳体3的塑料与第二导接端212、222所构成的介面,即包含了水平入侵路径a1与垂直入侵路径a2(如图2A所示);换言之,当水气由壳体3外部沿着水平入侵路径a1进入功能区(即第一导接端211、221所形成的固晶区、打线区于凹穴31区所外露部分)时,塑料的凸起结构与沟槽24所构成的阻碍,提供一凹凸、曲折而非平坦顺畅的较长路径,从而增加水气入侵至功能区的困难度;当水气由壳体3外部沿着垂直入侵路径a2进入功能区时,第一联外支撑部213、223所形成的宽度较小的颈部及凸出部2115、2215同样可形成非平坦且长度较长的入侵路径,以减缓水气的入侵。再一方面,塑料也可为凹凸结构,例如当沟槽24更进一步设有微凸设计时,塑料即可固化成型为具有多个凹凸态样的结构,故对水平入侵路径a1而言,同样可形成一较长水气入侵路径,使水气无法顺利由壳体3外部进入至功能区中。 
此外,第一支架单元21的凸出部2115与第一联外支撑部213所形成的宽度较小的颈部皆为该壳体3所完全包覆,故凸出部2115与第一联外支撑部213形成内嵌于壳体3的结构,使壳体3不易由裸露于该凹穴31的第一导接端211脱落,换言之,上述二者增加塑料与金属的接触与卡合面积,因而有效地提高了第一支架单元21的金属与壳体3的塑料于固化过程中所成型的嵌合与卡固态样的结构强度。 
再者,第一导接端211与第一凸座体214所形成的四周具有阶梯式段差的结构,其吃锡面积(背面)小于打线或固晶面积(正面)的阶梯式结构, 可提高壳体3的塑料与第一支架单元21的金属的结合力,也可增加水气的入侵路径,以减缓水气入侵。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以第一导接端211、221上的纵向入侵路径a3而言,当水气由壳体3外部沿着纵向入侵路径a3进入功能区(即第一导接端211、221所形成的固晶区、打线区)时,第一凸座体214、224与第一导接端211、221所形成的阶梯状的段差结构可形成非平坦且长度较长的入侵路径,故可减缓水气的入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封装结构的第一联外支撑部213、223上所成型颈部与双沟槽24的结构、第一导接端211、221上的凸出部2115与所述四周具有阶梯式段差的结构除有减缓水气入侵的情况,更增加第一支架单元21、22与壳体3的结合稳定性。 
请参阅图4所示,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支架组合件2的俯视立体图;其中,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支架组合件2导入了第二支架单元23,亦即该支架组合件2包含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架单元21′、22′,而第二支架单元23设置于上述第一支架单元21′、22′之间而位于间隙G处,且该第二支架单元23与上述两个第一支架单元21′、22′彼此分离一预定距离而形成间隙G1、G2。 
如第一实施例,第一支架单元21′、22′分别具有一第一导接端211、221、一第二导接端212、222及沿一第一方向L延伸并连接上述二者的第一联外支撑部213′、223′。再者,第一支架单元21′、22′上具有减缓水气的入侵的两个沟槽24,其分别设于该第一导接端211、221与该第一联外支撑部213′、223′的连接位置,以及该第二导接端212、222与该第一联外支撑部213′、223′的连接位置。而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联外支撑部213′、223′的宽度大于该第一导接端211、221与该第二导接端212、222的宽度。 
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架单元21′、22′为一种尺寸较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支架单元21、22为小的支架结构,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架单元21′、22′的第一导接端211、221仅需有足够的面积进行打线即可,而第二支架单元23则用于安装元件,且辨识结构25′则可用于分辨第一支架单元21′、22′的不同极性,另请配合图4、图5A,辨识结构25′在第一支架单元21′的第三侧边2113上削去一与该第二方向GD(即第三方向W)具有预定夹角θ2的截角,其中夹角θ2约介于40度至50度间,较佳则为45度;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该第四侧边2114、2214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于该第三侧边2113、2213,但不以此为限,换言之,本实施例的第二方向G D与第三方向W为平行,即θ1为0度。另外,壳体3上更具有至少一壳体辨识结构33′,位于为壳体3上的一角落的三角形切角部分,但不以此为限,并与第一支架单元21′的辨识结构25′位置相呼应,也就是说,该壳体辨识结构33′也提供本实施例的封装结构的极性辨识之用。 
而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架单元21′、22′更具有一贯穿孔26,且该贯穿孔26可具有一孔径较小的第一孔部及孔径较大的第二孔部,以形成T形孔结构,由于第一孔部与第二孔部的孔径差异,使贯穿孔26的内壁面形成段差结构,故当后续制作工艺的塑料填入该贯穿孔26,塑料与贯穿孔26的内壁面即可形成嵌合结构,故提高塑料与金属的结合力;更进一步地说,该T形孔结构为上小下大的倒T结构,一方面因为后续埋入射出制作工艺,塑料是由封装结构底面射出,基于其流畅性与成型性考量,另一方面是减少对支架(固晶打线)表面的影响;但本实用新型不以上述为限,贯穿孔26也可为上下端均具有孔径较大的第二孔部的I形孔结构。 
另外,第二支架单元23具有一导接本体231,该导接本体231的底面一体成型有一第二凸座体233,使第二支架单元23形成为周围具有阶梯状的承载体,也就是,吃锡面积小于正面积的阶梯式段差结构,而该第二凸座体233裸露于该壳体3的底面,且该第二凸座体233与该壳体3的底面形成一平坦表面。 
再一方面,同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方向L的定义,该第二支架单元23具有沿该第一方向L延伸的两侧边2311、2312,换言之,该两侧边2311、2312大致平行于该第一方向L,且该第二支架单元23具有由该两侧边2311、2312分别向外延伸的一第二联外支撑部232,该第二联外支撑部232用以提供后续塑料射出时模具支撑之用。 
请参考图5A、图5B,本实施例的该第一支架单元21′、22′以彼此的第一导接端211、221相向,而第二支架单元23设置于上述第一支架单元21、22之间的方式置入一模具中,并将塑料注入模具中而包覆上述的支架组合件2以形成壳体3,间隔层30设置于上述相邻两个支架单元之间,并使第二导接端212、222外露出该壳体3;换言之,第一支架单元21、22的第一导接端211、221与第一联外支撑部213′、2 23′及第二支架单元23的导接本体231伸入该壳体3中。而壳体3具有由塑料注入间隙G1、G2所成型的两间隔层30与至少一凹穴31,其中该些第一支架单元21′、22′的第一导接端211、221与第一联外支撑部213′、223′及第二支架单元23的导接本体231皆部分裸露于该凹穴31并以该两间隔层分别设置,彼此电性分离。此外,该第一支架单元21′、22′的第一凸座体214、224与第二支架单元23的第二凸座体233均裸露于该壳体3的底面,且与该壳体3的底面形成一大致平坦表面。 
同于第一实施例,由于第一联外支撑部213′(以第一支架单元21′做说明)的表面上具有至少两个沟槽24,参阅图5A,以第二导接端212、222上的水平入侵路径a1言,当水气由裸露于壳体3外部的第二导接端212、222进入本实用新型的封装结构内时,除了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塑料与沟槽24所形成凹凸结构外,塑料与T形贯穿孔26所形成的柱状体除缩小了水平水气入侵的表面积,也同时提供水气入侵阻碍;同理,当水气由壳体3外部的第二导接端212、222沿着垂直入侵路径a2进入时,第一联外支撑部213′、223′所形成的宽度较大的突出结构同样可形成非平坦且长度较长的入侵路径,以减缓水气的入侵。 
此外,如图6所示,当水气由壳体3外部沿着壳体3与支架凸座体233、214、224所形成的介面(纵向入侵路径a3)进入功能区(即导接本体231与第一导接端211、221所形成的固晶区、打线区)时,第一凸座体214、224、第二凸座体233与第一导接端211、221、导接本体231所形成的阶梯状的段差结构,造成非平坦且长度较长的入侵路径,不仅提高壳体3的塑料与支架单元的金属的结合力,还可减缓水气入侵的情况,而避免水气对发光元件10的影响。 
此外,第二支架单元23的导接本体231所成型的第二联外支撑部232的厚度较传统结构为薄,故可减少第二联外支撑部232加工时所产生的应力,以避免第二联外支撑部232的金属与壳体3的塑料之间造成细缝;而在完成上述的封装结构后,该第二联外支撑部232具有一裸露在该壳体3外部的第二联外切割面2321,该第二联外支撑部232可用于提供支撑强度,另外,该第二联外支撑部232的表面上更可成型有沟槽结构,其可提供如前文所述的沟槽24所达到的延长水气入侵路径,以减缓水气入 侵的情况。 
图6所示的一种发光装置的剖视图,发光元件10设于第二支架单元23上,并分别电连接于该些第一支架单元21′、22′,以形成热电分离的发光装置,换言之,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单元(如第一支架单元21′、22′与第二支架单元23)可为至少一导热或导电的单元,具体而言,发光元件10安置于裸露于壳体3的凹穴31的该第二支架单元23的导接本体231上,该第二支架单元23为导热之用;且该发光元件10可利用金属导线分别电连接于该第一支架单元21′、22′的第一导接端211、212,并利用第一支架单元21′、22′的第二导接端212、222连接一外部电源,即可导通而使发光元件10发出光线。 
图7、图8分别显示将塑料包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支架组合件2所形成的封装结构的立体图与仰视图,其中与第二实施例的支架组合件2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支架单元21″、22″并不具有贯穿孔26,而第二支架单元23″仅在单侧(例如该第五侧边2311)上成型有第二联外支撑部232;故同第一与第二实施例所述,其同样可利用双沟槽24所构成的结构与阶梯式段差的结构干扰水气入侵路径,避免水气对发光元件10的影响,另外,也利用上述结构提高金属支架与塑料壳体的结合力。同理,第一支架单元21″的第三侧边2113的截角辨识结构25″与壳体3角落上的三角形切角的壳体辨识结构33″位于本实施例的封装结构的同一侧相对应位置上,提供与第一与第二实施例所述使芯片或产品安装时更易于辨识其正、负极脚位的功用。再一方面,第二导接端212″、222″的宽度小于该第一联外支撑部213″、223″与该第一导接端211″、221″的宽度,以减少第二导接端212″、222″外露于壳体3的截面积,即可降低金属的第二导接端212″、222″与塑料的壳体3的界面尺寸,使外部水气更不易沿着两者的界面入侵于功能区。 
而在第一实施例中,支架组合件2包含彼此之间具有一间隙G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架单元21、22,其下具有第一凸座体214、224;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同于第二实施例)的支架组合件2包含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架单元21′、22′,而第二支架单元23设置于上述第一支架单元21′、22′之间而位于间隙G处,且该第二支架单元23与上述两个第一支架单元21′、22′彼此分离一预定距离而形成间隙G1、G2,支 架单元21′、22′、23的下分别具有第一凸座体214、224与第二凸座体233,上述各实施例的凸座体与整体料厚具有厚度上的考量,请配合图3与图6,该些支架单元的凹座体(包含第一凸座体214、224与第二凸座体233)所形成的下段差的厚度约为料厚t(即承载体的厚度)的0.1至0.5倍,亦即,所述下段差的厚度的上限为料厚t的一半,而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料厚t为0.8mm,而上段差的厚度(如第一导接端211、221与导接本体231的厚度)为0.4mm,下段差的厚度(如第一凸座体214、224与第二凸座体233)为0.4mm;另外,由于水气由后续射出的塑料与支架单元的金属间的界面入侵,并沿着两种材料之间的路径扩散,故本实用新型的阶梯式段差的特征可延长水气的入侵路径并增加水气的入侵阻碍,因而减缓水气入侵。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沟槽24为一V形槽,其深度约介于0.03至0.05mm,而该V形槽的两侧壁的张角约介于60度至120度,较佳为90度。 
此外,其中该两端点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一辨识结构25,使两者具有外观与结构区别性(例如发光元件10置件后的正负极的识别),通过该辨识结构提供后续加工者清楚辨识该些支架单元的极性,而达到防呆的作用,故后续固晶打线制作工艺顺畅,进而减少加工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更进一步的说,该辨识结构的设计有利于后续自动化制作工艺的导入。 
广义而言,本实用新型结合壳体3、被该壳体3部分包覆的支架组合件2及至少一发光元件10形成一发光装置,其中壳体3由塑料注入模具中而包覆上述的支架组合件2并同时填满其相邻支架单元之间的间隙所形成。故当支架组合件2具有至少N+1个支架单元,塑料则填入相邻支架单元之间的间隙而形成至少N≥1个间隔层;因此,该些支架单元通过任一该间隔层依序设置且彼此电性分离,每一支架单元具有两个端点与一介于该两端点间的联外支撑部;此外,而壳体3更具有一凹穴31,其中该些支架单元至少一端点部分裸露该凹穴31内并以该间隔层相对应;其中一支架单元选择性地用于置放发光元件10,并以设置连接导线(如打线)与其他支架单元达成电连接;其中一该支架单元的该联外支撑部的表面上具有被该壳体所包覆的至少两个沟槽24,同上所述,塑料可对应所述的两个沟槽24而形成凸块 结构,使塑料凸块结构与沟槽24形成凹凸、曲折的结构态样,故可延长水气的入侵路径,以减缓水气的入侵。 
具体而言,本具体实施例中,上述N值为1,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该壳体3具有一个该间隔层30;该支架组合件2具有两个该支架单元(即第一支架单元21、22),该两个支架单元沿一第一方向L依序排列,该间隔层30设置于上述两个该支架单元之间且两个该支架单元部分裸露该凹穴31(如图1所示,第一导接端211、212部分裸露该凹穴31内)。 
另由图6与图7所示,第二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显示上述发光装置中N值等于2的实施态样,即该壳体3具有两个该间隔层30;该支架组合件2具有三个该支架单元(即第一支架单元21′、22′、21″、22″与第二支架单元23、23″),该三个支架单元沿一第一方向L依序排列,每一该间隔层30设置于上述相邻两个该支架单元之间;一般而言,置于中间的支架单元(如第二支架单元23、23″)多作为固晶与导热之用。 
此外,该些支架单元提供至少一导电或导热的功用。 
另外,该发光装置更包括一覆盖该发光元件10的胶体32,具体而言,胶体32填充于该凹穴31以包覆该发光元件10与该些支架裸露于该凹穴31的部分(如第一导接端211、212或导接本体231);该凹穴31的内壁面较佳地具有光反射效果,例如将反射层成型于该凹穴31的内壁面,以达成较佳的发光特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4)

1.一种支架组合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组合件包含:彼此之间具有一间隙而相对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支架单元,每一第一支架单元具有第一导接端与第二导接端,每一第一支架单元还具有一介于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之间的第一联外支撑部,该第一联外支撑部的表面上具有至少两个沟槽;
其中,定义一通过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的第一方向,任两个第一支架单元间的该间隙方向与该第一方向交错,每一第一支架单元的该第一导接端具有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与该间隙相邻的一第三侧边,任两个第一支架单元的该些第三侧边以该间隙彼此相对应,其中至少一该第三侧边上具有一辨识结构,该辨识结构使该些第一支架单元在外观上有差异性而用以区分该些第一支架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组合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联外支撑部沿该第一方向延伸,以连接同一第一支架单元的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其中该第一联外支撑部的宽度小于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第一支架单元具有至少一贯穿孔,该贯穿孔具有第一孔部及第二孔部,该第二孔部的孔径大于该第一孔部的孔径;该第一联外支撑部沿该第一方向延伸,以连接同一第一支架单元的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其中该第一联外支撑部的宽度大于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组合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联外支撑部沿该第一方向延伸,以连接同一第一支架单元的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其中该第二导接端的宽度小于该第一联外支撑部与该第一导接端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组合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组合件还进一步包括第二支架单元,其设置于该间隙处,与上述至少两个该第一支架单元彼此分离一预定距离,其中该第二支架单元的底面一体成型有一第二凸座体,以形成周围具有阶梯状的承载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第一支架单元具有至少一贯穿孔,该贯穿孔具有第一孔部及第二孔部,该第二孔部的孔径大于该第一孔部的孔径;该第一联外支撑部沿该第一方向延伸,以连接同一第一支架单元的该第一导接端、该第二导接端,其中该第一联外支撑部的宽度大于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组合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联外支撑部沿该第一方向延伸,以连接同一第一支架单元的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其中该第二导接端的宽度小于该第一联外支撑部与该第一导接端的宽度。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第一支架单元的该第一导接端的底面一体成型有一第一凸座体,以形成周围具有阶梯状的承载体。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第一支架单元的该第一导接端还包含两凸出部,其分别形成于该第一导接端的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上。
10.一种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壳体,包含一间隔层;以及
支架组合件,具有至少两个第一支架单元以该间隔层相对设置,每一第一支架单元具有一伸入该壳体的第一导接端与一外露出该壳体的第二导接端,每一第一支架单元具有一介于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之间并且被该壳体包覆的一第一联外支撑部,该第一联外支撑部的表面上具有也被该壳体所包覆的至少两个沟槽;
其中,该至少两个第一支架单元的该些第一导接端部分裸露于该壳体并以该间隔层彼此相邻,其中一个该第一支架单元的该第一导接端具有一辨识结构,该辨识结构使该两第一支架单元在外观上有差异性而用以区分该两第一支架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联外支撑部沿一通过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的第一方向延伸,以连接同一第一支架单元的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其中该第一联外支撑部的宽度小于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的宽度。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第一支架单元具有至少一贯穿孔,该贯穿孔具有第一孔部及第二孔部,该第二孔部的孔径大于该第一孔部的孔径,且该壳体延伸于该贯穿孔中;该第一联外支撑部沿一通过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的第一方向延伸,以连接同一第一支架单元的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其中该第一联外支撑部的宽度大于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的宽度。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联外支撑部沿一通过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的第一方向延伸,以连接同一第一支架单元的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其中该第二导接端的宽度小于该第一联外支撑部与该第一导接端的宽度。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组合件还进一步包括第二支架单元,其设置于该间隙处,与上述至少两个该第一支架单元彼此分离一预定距离,其中该第二支架单元的底面一体成型有一第二凸座体,以形成周围具有阶梯状的承载体,该壳体具有凹穴,该第一导接端、该第二支架单元部分裸露于该凹穴,该第二凸座体裸露于该壳体的底面,且该第二凸座体与该壳体的底面形成一平坦表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第一支架单元具有至少一贯穿孔,该贯穿孔具有第一孔部及第二孔部,该第二孔部的孔径大于该第一孔部的孔径,且该壳体延伸于该贯穿孔中;该第一联外支撑部沿一通过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的第一方向延伸,以连接同一第一支架单元的该第一导接端、该第二导接端,其中该第一联外支撑部的宽度大于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的宽度。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联外支撑部沿一通过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的第一方向延伸,以连接同一第一支架单元的该第一导接端与该第二导接端,其中该第二导接端的宽度小于该第一联外支撑部与该第一导接端的宽度。
17.如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第一支架单元的该第一导接端的底面一体成型有一第一凸座体,以形成周围具有阶梯状的承载体,该壳体具有凹穴,该第一导接端部分裸露于该凹穴,该第一凸座体裸露于该壳体的底面,且该第一凸座体与该壳体的底面形成一平坦表面。
18.如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第一支架单元的该第一导接端还包含两凸出部,其分别形成于该第一导接端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上,该两凸出部被该壳体所包覆。
19.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壳体,其具有N≥1个间隔层与一凹穴;
被该壳体部分包覆的支架组合件,具有至少N+1个支架单元,该些支架单元通过任一该间隔层依序设置且彼此电性分离,每一支架单元具有两个端点与一介于该两端点间的联外支撑部;其中该些支架单元分别具有至少一端点部分裸露该凹穴内,并以该间隔层与相邻的支架单元的另一裸露于该凹穴的另一端点相对应;其中至少一该支架单元的该联外支撑部的表面上具有被该壳体所包覆的至少两个沟槽;其中,裸露于该凹穴的该些支架单元的该些端点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一辨识结构,该辨识结构使该些支架单元在外观上有差异性而用以区分该些支架单元;
至少一发光元件,设置于任一该些支架单元上,并电连接于其他支架单元;以及
填充于该凹穴的胶体,其覆盖于该发光元件与该些端点裸露的部分。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一该支架单元的该联外支撑部沿一通过该两端点的第一方向延伸,以连接同一支架单元的该两端点,其中该联外支撑部的宽度小于该两端点的宽度。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一该支架单元具有至少一贯穿孔,该贯穿孔具有第一孔部及第二孔部,该第二孔部的孔径大于该第一孔部的孔径,且该壳体延伸于该贯穿孔中;该联外支撑部沿一通过该两端点的第一方向延伸,以连接同一支架单元的该两端点,其中该联外支撑部的宽度大于该两端点的宽度。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该支架单元的该联外支撑部沿一通过该两端点的第一方向延伸,以连接同一支架单元的该两端点,其中该两端点的其中之一的宽度大于该联外支撑部与该两端点的其中另一的宽度。
23.如权利要求19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支架单元的底面还一体成型有一凸座体,以形成周围具有阶梯状的承载体,该凸座体裸露于该壳体的底面,且该凸座体与该壳体的底面形成一平坦表面。
24.如权利要求19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两个该些支架单元的其中一端点还包含有两凸出部,其分别形成于该端点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上,该两凸出部被该壳体所包覆。
CN2010205434127U 2010-09-27 2010-09-27 支架组合件、封装结构及其发光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45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434127U CN201845808U (zh) 2010-09-27 2010-09-27 支架组合件、封装结构及其发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434127U CN201845808U (zh) 2010-09-27 2010-09-27 支架组合件、封装结构及其发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45808U true CN201845808U (zh) 2011-05-25

Family

ID=44040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43412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45808U (zh) 2010-09-27 2010-09-27 支架组合件、封装结构及其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4580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2028A (zh) * 2012-08-30 2014-03-26 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6960914A (zh) * 2017-03-22 2017-07-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封装结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2028A (zh) * 2012-08-30 2014-03-26 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6960914A (zh) * 2017-03-22 2017-07-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封装结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6960914B (zh) * 2017-03-22 2018-10-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封装结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10573844B2 (en) 2017-03-22 2020-02-2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panel having a plurality of metal rims on the insulating lay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76943B2 (en) Lead frame structure, a packaging structure and a lighting unit thereof
US8383940B2 (en) Bus bar attaching member and room lamp for vehicle having bus bar attaching member
JP5277610B2 (ja) 発光装置及び面発光装置並びに発光装置用パッケージ
JP2010219537A (ja) 光電送信又は受信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1845808U (zh) 支架组合件、封装结构及其发光装置
JP2011519155A (ja) 多層基板と発光ダイオードを有する装置
CN104282821B (zh) 发光二极管结构、发光二极管结构金属支架及承载座模块
CN104170105B (zh) 发光装置以及背光装置
JP3621175B2 (ja) 面発光照明装置
US8748906B2 (en) LED lead frame having insert-molde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device
JPH0316794B2 (zh)
JP3199100U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ブラケット
CN209683334U (zh) 匀光装饰件及机器人匀光充电桩
JP5549759B2 (ja) 発光装置及び面発光装置並びに発光装置用パッケージ
CN107304978A (zh) Led模块及标示箱
CN105158833A (zh) 一种复合反射片、背光源、显示装置
CN210241485U (zh) 一种洗墙灯pcb板穿插式接线结构
JP6496825B2 (ja) 水分進入性の低減した光モジュールアセンブ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4962371U (zh) 一种大功率led模组
KR100877550B1 (ko) 엘이디리드패널을 이용한 발광다이오드 패키지
CN215682591U (zh) 灯显模块及tws耳机
CN203260816U (zh) 电连接器
JP6264171B2 (ja) Led信号灯
CN210776865U (zh) 一种多合一的系列智能锁
CN203180127U (zh) 插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GUANGBAO ELECTRIC UANGZHOU)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ILITEK ELECTRONIC (GUANGZHOU)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Zone, No. twenty-five West spectrum

Patentee after: Lite-On Electronic (Guangzhou) Co., Ltd.

Patentee after: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510663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Zone, No. twenty-five West spectrum

Patentee before: Xuli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Patentee before: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