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01206U - 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 - Google Patents

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01206U
CN201801206U CN2010205398807U CN201020539880U CN201801206U CN 201801206 U CN201801206 U CN 201801206U CN 2010205398807 U CN2010205398807 U CN 2010205398807U CN 201020539880 U CN201020539880 U CN 201020539880U CN 201801206 U CN201801206 U CN 201801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latform
chain
platform
sign indicating
indicating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3988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君�
闫志庭
孙肃徽
雒兴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Por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Por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Por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Por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53988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01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01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0120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ing Or Unloading Of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灌包作业人力搬包移动成组环节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包括移动平台、支承框座、传动总成和驱动传动总成带动移动平台往复移动的驱动总成,移动平台与支承框座通过轨道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与原有链板机配合使用,借助链板机与移动平台之间的高度差,直接将链板机上的袋装货拖拉到铺放在移动平台上的网络上进行成组堆码,改变了人力搬包移动成组方式,可消除搬包移动过程,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卸工具,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实现往复移动的码包平台。
背景技术
对于港口接卸运输的散状物料根据货主不同的要求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散来散走,即散状物料运来后直接用运输工具运走;二是散来包走,即散状物料运来进行灌包后运走。
对于散状物料散来包走的情况就要求港方进行灌包,目前港口灌包作业方式有如下几种:1、采用灌包箱灌包后,经链板机输送,由人力搬包移动放置在绳子编成的网络上成组,最后由流动机械运输后堆垛;2、采用灌包箱灌包后,经链板机输送后由皮带输送机输送至堆垛位置,由人力搬运进行码大垛;3、采用灌包箱灌包后,由自动机械自动套袋、称重、输送、缝包后倒袋、整形,最后由码垛机堆垛。
其中,对于第二种灌包方式,由于货物灌包后不用放置在网络上成组直接在运输工具(如汽车等)上进行码大垛,适宜于南方地区码头装卸,然而,对于码头装卸量较多的北方地区,一般采用火车运输,需要放置在网络上成组,然后分别将各组货物用吊车吊至各车厢内,因此这种方式不适宜于北方地区;对于第三种灌包方式,由于其自动化程度较高,自动化设备需要置于固定的位置,不能轻易移动,否则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较麻烦,且设备易损坏,而码头现场作业点不固定,因此第三种灌包方式应用也不普遍,可行性不足。目前采用较多的是第一种方式,然而该方式需要人力搬包移动成组,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灌包作业人力搬包移动成组环节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包括移动平台、支承框座、传动总成和驱动传动总成带动移动平台往复移动的驱动总成,所述移动平台与所述支承框座通过轨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总成包括动力链轮、改向链轮和与动力链轮及改向链轮啮合连接的传动链条,所述动力链轮连接于所述驱动总成的输出端上,所述改向链轮固定在所述支承框座上,所述传动链条还连接于所述移动平台。
为更加有效地实现移动平台的往复移动,实现轨道连接,保证其移动稳定性,所述移动平台的底部两侧设置轨道轮和用于将所述移动平台支撑在地面上的两侧支撑轮,所述支承框座位于所述移动平台的底部两侧支撑轮之间的空间内,所述支承框座上对应设置轨道。
进一步地,为保证所述移动平台的长度及强度,同时增强移动平台在地面上移动时的稳定性,所述移动平台由至少2个平台首、尾铰接构成,所述轨道轮位于所述移动平台的中部,所述支撑轮位于所述移动平台的首、尾端。
又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平台上固定有链条生根座,所述传动链条的两个端头固定在所述链条生根座上,使所述传动链条连接于所述移动平台。
为提高移动平台的机动性,所述驱动总成固定在所述支承框座内,采用电力驱动方式。
进一步地,为消除移动平台带负荷频繁启动的冲击载荷,所述驱动总成设有软启动器,即采用软启动方式启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港口灌包后货物接卸运输时,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与原有链板机配合使用,至于链板机下方,作业人员站在可移动平台上借助链板机与移动平台之间的高度差,直接将链板机上的袋装货拖拉到铺放在移动平台上的网络上进行成组堆码,改变了人力搬包移动成组方式,可消除搬包移动过程,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作业效率。
2、本实用新型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结构简单,可采用电力拖动和软启动方式启动,运动可靠,机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链条生根座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链条生根座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链条生根座与传动链条的连接结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链条生根座与传动链条的连接结构俯视图;
图中:1、移动平台;11、平台;2、支承框座;21、轨道;3、传动总成;31、动力链轮;32、改向链轮;33、传动链条;4、驱动总成;5、轨道轮;6、支撑轮;7、铰链板;8、链条生根座;81、链条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包括移动平台1、支承框座2、传动总成3和驱动传动总成3带动移动平台1往复移动的驱动总成4,移动平台1与支承框座2通过轨道连接。
具体而言,驱动总成4通过正、反转动带动移动平台1,移动平台与支承框座2通过轨道连接,在支承框座2上实现往复移动。在本实施例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的具体使用过程中,往复移动式成组平台与现有链板机组成袋装货物成组设施,往复移动式成组平台位于链板机的下方,作业人员作业时,站在移动平台1上借助链板机与移动平台1之间的高度差,直接将链板机1上的袋装货拖拉到铺放在移动平台1的网络上进行成组堆码,码完一批后移动平台1移动,进行第二批堆码,当码完两勾货后,进行第三勾堆码的同时,将码好的两勾货用机械挑走腾出地方继续成组作业。
本实施例中,传动总成3采用机械传动中的链传动方式,链传动为啮合传动,没有滑动,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不需要很大的张紧力,作用在轴上的载荷较小,同时可用于较大中心距间的传动。本实施例中传动总成3包括动力链轮31(视角原因图中未示出)、改向链轮32和与动力链轮31及改向链轮32啮合连接的传动链条33,动力链轮31连接于驱动总成4的输出端上,可采用常规的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或其它连接方式连接,使驱动总成4的输出端带动动力链轮31转动,改向链轮32固定在支承框座2上,传动链条33除与动力链轮31和改向链轮32啮合连接外,还连接于移动平台1,组成闭环链条结构,使得传动链条33转动带动移动平台1移动。
当然,传动总成3也可采用液压传动的方式,此时液压缸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移动平台,另一端固定在支承框座2上,通过液压缸的往复直线运动带动移动平台1往复移动。本实施例对传动总成3的传动方式不做限制。
为更加有效地实现移动平台1的往复移动,实现轨道连接,保证其移动稳定性,移动平台1的底部两侧设置轨道轮5和用于将移动平台1支撑在地面上的两侧支撑轮6,支承框座2位于移动平台1的底部两侧的支撑轮6之间的空间内,支承框座2上对应设置轨道21。
具体而言,支承框座2是由多块槽钢焊接组成的矩形框体,为了不妨碍移动平台1的移动,其位于移动平台1的底部两侧的支撑轮6之间的空间内,轨道21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承框座2上表面两侧,轨道21可直接由槽钢形成或其它型材形成,为移动方便顺畅,轨道轮5直接压在轨道21上方,轨道21位于轨道轮5的滑槽中。两侧的支撑轮6为橡胶轮,将移动平台1支撑在地面上。
为适应港口作业环境,同时保证移动平台1的强度和移动稳定性,移动平台1由至少2个平台11首、尾铰接构成,本实施例中采用铰链板7铰接,当然也可采用其它铰接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各平台11的底部均设置轨道轮5,铰接后轨道轮5在整体移动平台1的中部位置间隔分布,支撑轮6位于整体移动平台1的首、尾端。
移动平台1上固定有链条生根座8,即链条固定板,可通过螺钉固定等方式固定,其具体结构及与传动链条33的连接示意图参见图3至图6传动链条33的两个端头活节穿插在链条生根座8的链条固定孔81内并用销子固定,使得传动链条33连接于移动平台1。则当驱动总成4带动传动链条33转动时,传动链条33带动移动平台移动。当然,传动链条33也可采用其它方式连接于移动平台1上,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为节省本实施例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的占地空间,驱动总成3固定在支承框座2内,同时为提高移动平台1的机动性,其采用电力驱动方式,由电动机和减速器作为驱动动力。
本实施例中,为消除移动平台1带负荷频繁启动的冲击载荷,驱动总成4采用软启动方式启动,在电源和电动机定子之间设有软启动器。同时采用无线遥控控制移动平台1往复移动,提高移动平台1成组码包操作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平台、支承框座、传动总成和驱动传动总成带动移动平台往复移动的驱动总成,所述移动平台与所述支承框座通过轨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总成包括动力链轮、改向链轮和与动力链轮及改向链轮啮合连接的传动链条,所述动力链轮连接于所述驱动总成的输出端上,所述改向链轮固定在所述支承框座上,所述传动链条还连接于所述移动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的底部两侧设置轨道轮和用于将所述移动平台支撑在地面上的两侧支撑轮,所述支承框座位于所述移动平台的底部两侧支撑轮之间的空间内,所述支承框座上对应设置轨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由至少2个平台首、尾铰接构成,所述轨道轮位于所述移动平台的中部,所述支撑轮位于所述移动平台的首、尾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上固定有链条生根座,所述传动链条的两个端头固定在所述链条生根座上,使所述传动链条连接于所述移动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总成固定在所述支承框座内,采用电力驱动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总成设有软启动器。
CN2010205398807U 2010-09-21 2010-09-21 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01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398807U CN201801206U (zh) 2010-09-21 2010-09-21 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398807U CN201801206U (zh) 2010-09-21 2010-09-21 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01206U true CN201801206U (zh) 2011-04-20

Family

ID=43870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3988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01206U (zh) 2010-09-21 2010-09-21 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012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6026A (zh) * 2015-06-10 2015-11-0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大行程小体积直线移动平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6026A (zh) * 2015-06-10 2015-11-0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大行程小体积直线移动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44696U (zh) 型钢包装流水线
CN105540218A (zh) 货物叠包与打包自动生产线
CN207078368U (zh) 管材全自动计数打捆套袋包装流水线
CN204917176U (zh) 码垛机
CN210339605U (zh) 一种桁架式码垛机
CN204150313U (zh) 一种混凝土砌块成品包装系统
CN201172615Y (zh) 一种构件翻转装置
CN201801206U (zh) 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
CN203681903U (zh) 桶装水包装机
CN208377929U (zh) 全自动智能码垛装车卸车系统
CN204355779U (zh) 一种自动码垛装置
CN214732778U (zh) 一种袋包叠包机用防尘叠包卸料装置
CN105366101A (zh) 钢管打捆装置
CN201012753Y (zh) 一种移动式自动包装机
CN208790758U (zh) 移动式卸车系统
CN212424724U (zh) 一种用于自动装车设备中的滑台装置
CN208377969U (zh) 堆垛装车卸车执行装置
CN201634340U (zh) 侧面吊
CN101497421B (zh) 一种构件翻转装置
CN213621939U (zh) 一种带输送机构的液压升降台
CN208429284U (zh) 型钢码垛装置及含有该装置的型钢包装设备
CN110525987A (zh) 一种用于搬运物流包裹的物流码垛机
CN211569370U (zh) 无托码垛装置
CN203740164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打包机
CN216863019U (zh) 一种散化肥自动码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