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71570U - 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71570U
CN201771570U CN2010202463359U CN201020246335U CN201771570U CN 201771570 U CN201771570 U CN 201771570U CN 2010202463359 U CN2010202463359 U CN 2010202463359U CN 201020246335 U CN201020246335 U CN 201020246335U CN 201771570 U CN201771570 U CN 201771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engine
internal combustion
pressure
circuit arrangement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463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春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Shanghai General Moto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Shanghai General Moto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463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71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71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7157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其包括用于对内燃机供应润滑油的机油泵,所述润滑油的供应管路被装设于内燃机缸体主油道的中部。本实用新型以传统的定排量机油泵为基础,将润滑油从内燃机缸体主油道中部引入内燃机缸体,并从由内燃机缸体主油道和内燃机缸盖主油道形成的交叉处部分将卸载油压施加于多承压面泄压阀,从而可以在不增加零件数量的情况下实现油道压力控制和安全泄压控制,达到优化内燃机润滑油路,以最低的成本实现非变排量泵油道压力反馈调节的效果。它具有整体设计合理、制造方便、成本低廉、压力调节稳定性高及响应速度快等众多优点。

Description

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路布置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其特别适于但不限于在直列四缸内燃机中进行使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现有的采用非变排量机油泵的内燃机中,都使用泄压阀来调节机油压力;而在采用油道压力反馈调节的内燃机中,无论其是否采用变排量机油泵,都会使用泄压阀来保护润滑零部件。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上述的包括泄压阀在内的内燃机润滑油路系统,仍然存在种种不尽人意之处。例如,部件(尤其泄压阀等)构造相对十分复杂,制造、使用以及维持成本都非常高,压力调节响应速度不佳而且也不稳定等。因此,亟须提供一种改进的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来克服这些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其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从而能够优化内燃机润滑油路,以最低的成本实现非变排量泵油道压力反馈调节,获得高稳定性、高响应速度的压力调节。
为实现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其包括用于对内燃机供应润滑油的机油泵,所述润滑油的供应管路被装设于内燃机缸体主油道的中部。
在上述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中,优选地,所述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还包括装设于机油泵泵体内的泄压部件,所述泄压部件的一端部与由内燃机缸体主油道和内燃机缸盖主油道形成的交叉处部分流体连通。
在上述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中,优选地,所述泄压部件包括泄压阀、泄压阀端盖、以及装设于所述泄压阀和泄压阀端盖之间的弹簧。
在上述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中,优选地,在泄压阀阀体上沿着油路方向依次设置有均用于承载卸载油压的第一承压面、第二承压面和第三承压面,并且所述第三承压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承压面的面积,所述第一承压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承压面和第二承压面之间的面积差。
在上述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中,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承压面上还设置有台阶。
在上述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中,优选地,在所述台阶的顶部还设置有倒角和第一槽。
在上述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中,优选地,在泄压阀阀体的外周上还沿着环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槽。
在上述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中,优选地,在所述泄压阀端盖的一端部设置有通气孔,用以在所述泄压阀移动时排出其内部的空气和渗油。
在上述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中,优选地,所述泄压阀和泄压阀端盖均呈圆筒形。
在上述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中,优选地,所述内燃机与机油泵之间还设置有滤清器和/或冷却器,所述滤清器和冷却器分别用于对润滑油进行滤清处理和冷却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以传统的定排量机油泵为基础,将润滑油从内燃机缸体主油道中部引入内燃机缸体,并从由内燃机缸体主油道和内燃机缸盖主油道形成的交叉处部分将卸载油压施加于多承压面泄压阀,从而可以在不增加零件数量的情况下实现油道压力控制和安全泄压控制,达到优化内燃机润滑油路,以最低的成本实现非变排量泵油道压力反馈调节的效果。它具有整体设计合理、制造方便、成本低廉、控制压力稳定准确且响应速度快等众多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油路布置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的泄压阀安装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泄压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泄压阀处于未开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泄压阀处于受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机油泵泵体               2  泄压阀
3  弹簧                     4  泄压阀端盖
5  内燃机缸体主油道         6  内燃机缸盖主油道
7  滤清器                   8  冷却器
1a 高压油腔                 1b 低压油腔
1c 泄压腔                   1d 泄压腔进口
1e 泄压腔出口               1f 引压通道
2a 第一承压面               2b 第二承压面
2c 第三承压面               2d 第二槽
2e 第一槽                   2f 倒角
4a 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在该图中概括性地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如图1所示,在图中以箭头表示出了润滑油的流动方向。具体而言,润滑油经机油泵被泵出后输送入滤清器7和冷却器8以分别进行滤清和冷却处理;然后,经由装设在内燃机缸体主油道5中部(在图1中以空心圆示意性地示出)的润滑油供应管路将润滑油输送入内燃机缸体主油道5,采用这种油路布置方式可以减小各曲轴主轴承的油压差,从而能够获得最佳的润滑效果。请继续参阅图1,在本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中,还从内燃机缸体主油道5和内燃机缸盖主油道6的交叉处部分(在图1中以实心圆示意性地示出)获取卸载油压来推动机油泵和装设于机油泵泵体1内的泄压部件(它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其基本构造特点将在下文详加描述)进行工作,即应当保证泄压部件的一端部与上述的交叉处部分流体连通,这种设计与采用机油泵的出油口油压来控制泄压阀的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它避免了滤清器7和冷却器8因为处于不同油温和流量时而出现的不同压降,从而可以更准确地控制内燃机主油道油压,并且不必考虑机油泵和内燃机主油道之间的压力变化响应时间,因此具备了更强、更灵敏的压力控制能力。另外,就上述的滤清器7、冷却器8而言,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对它们进行灵活的配置。例如,在某些特殊应用场合下,可以省略它们中的一个或两个。当然,在优选的情形下,最好能够同时装配上滤清器7和冷却器8以保证良好的润滑质量。
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3,它们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的泄压阀安装示意图和泄压阀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前所述,泄压部件是本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包括泄压阀2、弹簧3和泄压阀端盖4。其中,泄压阀2和泄压阀端盖4都呈圆筒形,而弹簧3是被装设在泄压阀2和泄压阀端盖4之间。在图3中显示了泄压阀2的基本构造,它具有用于承载卸载油压的以下三个承压面:第一承压面2a、第二承压面2b和第三承压面2c,并且其中的第三承压面2c的面积大于第二承压面2b的面积,第一承压面2a的面积大于第三承压面2c和第二承压面2b之间的面积差,这种设计的优点将在本文的后述部分进行具体说明。此外,在第一承压面2a上设置有一个台阶,该台阶结构是被用来避免与泄压阀安装孔的刀具圆角产生干涉,以保证泄压阀的安装位置。此外,在台阶的顶部还设置有倒角2f和第一槽2e,倒角2f是被用来在泄压阀2安装时与泄压阀孔形成接触面,而第一槽2e则是用于保证泄压阀2在安装位置时除上述倒角2f之外的顶面都是填充满润滑油的,从而可以实现泄压阀2的阀体在移动前后的实际承压面积变化最小,以防止其出现跳动现象。另外,在泄压阀2的阀体外周上还沿其环向设置有3个第二槽2d以保证阀体在工作时可以获得良好的润滑。在泄压阀端盖4的一端部还专门设置有通气孔4a,这是用于在泄压阀2移动时排出其内部的空气和渗油。
在本实用新型未示出的其他众多实施例中,还针对上述的各种结构特征进行了任意组合。举例而言,在一个实施例中,出于简化结构、节省成本的考虑,并没有设置上述的台阶结构。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尽管设置了台阶结构,但是省略了上述的倒角和第一槽。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则没有设置上述的第二槽。在再一个实施例中,则将上述的第二槽仅设置为1个。这样也就相应地形成了具有不同结构形式的各种泄压部件。当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图2和图3中示出的泄压部件应当是较佳的并且应被优先考虑采用。
以下将详细介绍本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的工作情形,以便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其优势。
如图4所示,当泄压阀2处于未开启状态时,内燃机主油道油压通过机油泵泵体1上的引压通道1f作用在泄压阀2的第一承压面2a上,而机油泵泵体1上的高压油腔1a中的润滑油通过泄压腔进口1d进入机油泵泵体1上的泄压腔1c,但是由于泄压阀2的阀体封堵住了泄压腔出口1e,从而将泄压腔1c与低压油腔1b二者隔开,使得机油泵不进行泄压。
当在低温环境下冷起动时,机油泵的高压油腔内则有可能产生短暂的极高压力(例如,大于11Bar),这对于一些发动机零件(例如,滤清器等)是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的。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如图5所示,在高压油腔1a中的润滑油在被导入泄压腔1c后作用在泄压阀的第二承压面2b和第三承压面2c上,由于如前所述,第三承压面2c具有比第二承压面2b面积略大的结构特点,所以在承受同样的高油压时产生一个由第二承压面2b指向第三承压面2c的作用力来推动泄压阀2产生移动,从而可以打开泄压腔出口1e,将高压油腔1a经过泄压腔1c和低压油腔1b流体连通起来,这样就可以由机油泵开始进行泄压操作了。在泄压阀2进行移动时,其内部的空气和渗油则是通过泄压阀端盖4上的通气孔4a对外排出。
当发动机正常高转速运行时,在内燃机缸体主油道5和内燃机缸盖主油道6的交叉处部分的油压通过上述的引压通道1f在泄压阀2的第一承压面2a上产生一个推动泄压阀2的第一作用力;同时,在高压油腔1a中的润滑油被导入泄压腔1c后将作用在第二承压面2b和第三承压面2c上,并且由于在这两个承压面之间存在的面积差而产生一个第二作用力。在上述的第一作用力、第二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将推动泄压阀2产生移动,从而打开泄压腔出口1e,将高压油腔1a经泄压腔1c与低压油腔1b连接起来,由此使得机油泵开始泄压。正是由于将泄压阀2的第一承压面2a的面积设计制造成大于第三承压面2c和第二承压面2b之间的面积差,所以泄压阀2的动作主要取决于内燃机缸体主油道5和内燃机缸盖主油道6的交叉处部分的油压,而不是机油泵高压油腔的油压。
以上以列举若干具体实施例的方式来详细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这些个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实施方式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改进。例如,对于作为本实用新型中关键部件的具有多个承压面的泄压阀,还可以在以上所公开的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承压面之外再增设一个或更多个承压面;可以将第一槽和/或第二槽的截面设计并制造成圆弧形、多边形等任何适宜的形状,其具体尺寸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灵活设置等等。因此,毫无疑问,这些及其他的所有等同技术方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并为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其包括用于对内燃机供应润滑油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的供应管路被装设于内燃机缸体主油道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还包括装设于机油泵泵体内的泄压部件,所述泄压部件的一端部与由内燃机缸体主油道和内燃机缸盖主油道形成的交叉处部分流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部件包括泄压阀、泄压阀端盖、以及装设于所述泄压阀和泄压阀端盖之间的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泄压阀阀体上沿着油路方向依次设置有均用于承载卸载油压的第一承压面、第二承压面和第三承压面,并且所述第三承压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承压面的面积,所述第一承压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承压面和第二承压面之间的面积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承压面上还设置有台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台阶的顶部还设置有倒角和第一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泄压阀阀体的外周上还沿着环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槽。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泄压阀端盖的一端部设置有通气孔,用以在所述泄压阀移动时排出其内部的空气和渗油。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和泄压阀端盖均呈圆筒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与机油泵之间还设置有滤清器和/或冷却器,所述滤清器和冷却器分别用于对润滑油进行滤清处理和冷却处理。
CN2010202463359U 2010-06-30 2010-06-30 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71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463359U CN201771570U (zh) 2010-06-30 2010-06-30 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463359U CN201771570U (zh) 2010-06-30 2010-06-30 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71570U true CN201771570U (zh) 2011-03-23

Family

ID=43751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4633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71570U (zh) 2010-06-30 2010-06-30 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71570U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5143A (zh) * 2010-07-19 2010-12-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机油泵以及机动车
WO2013075647A1 (en) * 2011-11-24 2013-05-30 Shenzhen Byd Auto R&D Company Limited Oil pump, engine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3256380A (zh) * 2013-05-20 2013-08-21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油泵及其泵盖
US9512837B2 (en) 2012-03-29 2016-12-06 Shenzhen Byd Auto R&D Company Limited Oil pump, engine cover and engine comprising the same
US9752472B2 (en) 2012-03-29 2017-09-05 Shenzhen Byd Auto R&D Company Limited Oil pump, engine cover and engine comprising the same
US9869313B2 (en) 2012-03-29 2018-01-16 Shenzhen Byd Auto R&D Company Limtied Oil pump, engine cover and engin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9139176A (zh) * 2018-10-23 2019-01-04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定排量机油泵的压力控制系统
CN109854328A (zh) * 2019-04-08 2019-06-07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油孔设置在低压端的转子泵泵体
CN110332446A (zh) * 2019-07-17 2019-10-15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降低反馈油压力波动的机油泵
CN112666016A (zh) * 2020-12-21 2021-04-16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发动机缸体部件拉-压疲劳试验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5143A (zh) * 2010-07-19 2010-12-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机油泵以及机动车
WO2013075647A1 (en) * 2011-11-24 2013-05-30 Shenzhen Byd Auto R&D Company Limited Oil pump, engine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US9512837B2 (en) 2012-03-29 2016-12-06 Shenzhen Byd Auto R&D Company Limited Oil pump, engine cover and engine comprising the same
US9752472B2 (en) 2012-03-29 2017-09-05 Shenzhen Byd Auto R&D Company Limited Oil pump, engine cover and engine comprising the same
US9869313B2 (en) 2012-03-29 2018-01-16 Shenzhen Byd Auto R&D Company Limtied Oil pump, engine cover and engin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3256380A (zh) * 2013-05-20 2013-08-21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油泵及其泵盖
CN109139176A (zh) * 2018-10-23 2019-01-04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定排量机油泵的压力控制系统
CN109139176B (zh) * 2018-10-23 2024-01-19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定排量机油泵的压力控制系统
CN109854328A (zh) * 2019-04-08 2019-06-07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油孔设置在低压端的转子泵泵体
CN109854328B (zh) * 2019-04-08 2024-04-02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油孔设置在低压端的转子泵泵体
CN110332446A (zh) * 2019-07-17 2019-10-15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降低反馈油压力波动的机油泵
CN112666016A (zh) * 2020-12-21 2021-04-16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发动机缸体部件拉-压疲劳试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71570U (zh) 内燃机润滑油路布置系统
CN204716375U (zh) 一种活塞冷却喷嘴
US20140109862A1 (en) Cylinder lubrication system
CN203685568U (zh) 车用涡旋压缩机防止高压侧油积聚的结构
CN202578816U (zh) 一种发动机及其机油泵
CN104879185B (zh) 一种发动机润滑油防卡滞的泄压系统
CN101949411A (zh) 带分油槽的内燃机轴瓦
CN202454494U (zh) 一种滤芯型机油压力开关
CN202483667U (zh) 一种发动机正时链条润滑油路
CN212105993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气门摇臂
CN201212461Y (zh) 自环油压力润滑的制动用空气压缩机
CN202091154U (zh) 一种v型压缩机机体及应用该机体的压缩机
CN204678022U (zh) 一种可调泄油压力机油泵
KR20160043314A (ko) 엔진의 메인 베어링 손상 방지를 위한 윤활유 유로 설계 방법
CN204704019U (zh) 一种具有自动减压功能的气缸
CN204175362U (zh) 发动机曲轴箱体油气分离结构
CN209511567U (zh) 一种机油泵用两级限压阀
CN220621983U (zh) 具有流量分配功能的柴油机进机前滑油管路装置
CN102679127B (zh) 机油泵
CN110454243B (zh) 用于涡轮增压器的莱洛三角形轴承式动力传输结构
CN203939993U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的密封装置
CN201218119Y (zh) 一种发动机润滑油路中使用的高压油塞
CN102644507A (zh) 一种旋片式发动机
CN207049255U (zh) 一种单缸柴油机用平衡机构
CN211819546U (zh) 机油稳压装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23

Termination date: 201706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