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65373U - 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以及便携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以及便携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65373U
CN201765373U CN2010202453037U CN201020245303U CN201765373U CN 201765373 U CN201765373 U CN 201765373U CN 2010202453037 U CN2010202453037 U CN 2010202453037U CN 201020245303 U CN201020245303 U CN 201020245303U CN 201765373 U CN201765373 U CN 201765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system
imaging lens
imaging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4530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山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OFilm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n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non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n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65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6537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our len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总长的缩短化且实现高的成像性能的摄像透镜、及通过搭载该摄像透镜能够得到高分辨的摄像信号的摄像装置、以及便携终端设备。该摄像透镜从物侧起依次具备: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1透镜(G1)、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2透镜(G2)、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3透镜(G3)、及物侧的面在光轴附近为凹面或平面且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4透镜(G4),并且满足以下条件式,0.3<|(R4+R3)/(R4-R3)|<1.5……(1)。其中,R3设为第2透镜(G2)的物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4设为第2透镜(G2)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Description

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以及便携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被摄体的光学像成像于CCD(Charge CoupledDevice)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等摄像元件上的摄像透镜、及通过搭载该摄像透镜来进行拍摄的数码静止摄像机等的摄像装置、以及带摄像机的手机或信息便携终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等便携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个人计算机向一般家庭等的普及,能够将拍摄的风景或人物像等图像信息输入到个人计算机的数码静止摄像机(カメラ)正在快速普及。并且,在手机搭载图像输入用摄像机模块的情况也逐渐增多。在具有这种摄像功能的设备中,使用CCD或CMOS等摄像元件。近几年,这些摄像元件的紧凑化发展,对摄像设备整体及其所搭载的摄像透镜也要求紧凑性。并且同时摄像元件的高像素化也正在发展,要求摄像透镜的高分辨、高性能化。
在专利文献1~6中,公开有由3片或4片透镜构成的摄像透镜。如这些文献所记载,尤其作为4片结构的摄像透镜公知有采用从物侧依次正、负、正、正的光焦度配置的结构或采用从物侧起依次正、负、正、负的光焦度配置的结构。在这种4片结构的摄像透镜的情况,最靠摄像侧的透镜在近轴(光轴附近)其物侧的面为凸形状的情况较多。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的实施例5、9中公开有在正、负、正、负的光焦度配置下最靠摄像侧的透镜的光轴附近的物侧的面形状为凹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34240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07-01798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2007-12200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公开2007-21907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公开2008-268946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公开2009-020182号公报
如上所述近几年的摄像元件的小型化及高像素化正在发展。尤其在便携用摄像机模块的摄像透镜中,以往主要要求成本方面和紧凑性,但最近在便携用摄像机模块中也有摄像元件的高像素化发展的趋势,对性能方面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因此,期望综合考虑成本方面、性能方面及紧凑性的多种多样的透镜的开发,在性能方面上期望将向数码摄像机的搭载也放入视野的、低成本且高性能的摄像透镜的开发。在上述各专利文献记载的透镜中,例如在兼顾成像性能与紧凑性的方面不充分。并且,虽然在专利文献2公开有多种种类的4片结构的摄像透镜,但不能说对各结构例充分地检讨了最优化条件。
另外,本申请发明是专利文献6所记载的发明的利用发明。对专利文献6所记载的摄像透镜考虑了进一步的小型化和性能的平衡,其结果能够解决本申请发明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些问题点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总长的短缩化且实现高的成像性能的摄像透镜、及通过搭载该摄像透镜能够得到高分辨的摄像信号的摄像装置、以及便携终端设备。
基于本发明的摄像透镜,从物侧起依次包括:第1透镜,具有正的折射力;第2透镜,具有负的折射力;第3透镜,具有正的折射力;第4透镜,物侧的面在光轴附近为凹面或平面,且在光轴附近具有负的折射力。
并且,满足以下条件式。其中,R3设为第2透镜的物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4设为第2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0.3<|(R4+R3)/(R4-R3)|<1.5……(1)
在基于本发明的摄像透镜中,在整体上4片的结构中,通过谋求各透镜结构的最优化来得到对总长的缩短化有利且高的成像性能的透镜系统。尤其通过满足条件式(1)来谋求第2透镜的结构的最优化。在本发明的摄像透镜中,采用将最靠摄像侧的透镜(第4透镜)的光轴附近的物侧的面形状设成凹面或平面、且对总长的缩短化有利的结构。
而且,通过进一步适当采用并满足以下优选的结构,容易谋求总长的缩短化,并且谋求更高性能化。
优选基于本发明的摄像透镜满足至少1个以下条件式。
0.3<|f4/f|<0.80……(2)
0.4<f1/f<1.1……(3)
0.2<f3/f<1.6……(4)
0.5<|f2/f|<2.0……(5)
20<v1-v2……(6)
其中,将f设为整体的焦距、f1设为第1透镜的焦距、f2设为第2透镜的焦距、f3设为第3透镜的焦距、f4设为第4透镜的焦距。v1设为第1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v2设为第2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
并且,在基于本发明的摄像透镜中,优选光阑比第1透镜的像侧的面顶点位置更靠物侧配置。
在基于本发明的摄像透镜中,优选第1透镜、第2透镜、第3透镜及第4透镜各自的两面均为非球面形状。
尤其,优选第4透镜的像侧的面在光轴附近为凹形状、且具有随着朝向周边负的折射力与光轴附近相比变弱的区域。
基于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具备:基于本发明的摄像透镜、和将该摄像透镜形成的光学像所对应的摄像信号输出的摄像元件。
基于本发明的便携终端设备具备:基于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和对该摄像装置所拍摄的图像进行显示的显示机构。
在基于本发明的摄像装置或便携终端设备中,根据由本发明的摄像透镜所得到的高分辨的光学像,可得到高分辨的摄像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摄像透镜,在整体上4片的透镜结构中,由于各透镜的形状得以适当地最优化等,所以可以实现总长的缩短化且实现高的成像性能。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摄像装置或便携终端设备,由于设成输出对应于由具有上述本发明的高的成像性能的摄像透镜形成的光学像的摄像信号,所以可以得到高分辨的摄影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第1结构例的图,是对应于数值实施例1的透镜剖视图。
图2是表示摄像透镜的第2结构例的图,是对应于数值实施例2的透镜剖视图。
图3是表示摄像透镜的第3结构例的图,是对应于数值实施例3的透镜剖视图。
图4是表示摄像透镜的第4结构例的图,是对应于数值实施例4的透镜剖视图。
图5是表示摄像透镜的第5结构例的图,是对应于数值实施例5的透镜剖视图。
图6是表示摄像透镜的第6结构例的图,是对应于数值实施例6的透镜剖视图。
图7是表示摄像透镜的第7结构例的图,是对应于数值实施例7的透镜剖视图。
图8是表示摄像透镜的第8结构例的图,是对应于数值实施例8的透镜剖视图。
图9是表示摄像透镜的第9结构例的图,是对应于数值实施例9的透镜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摄像透镜的第10结构例的图,是对应于数值实施例10的透镜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摄像透镜的第11结构例的图,是对应于数值实施例11的透镜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面像差、(B)表示非点像差、(C)表示畸变。
图13是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面像差、(B)表示非点像差、(C)表示畸变。
图14是表示实施例3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面像差、(B)表示非点像差、(C)表示畸变。
图15是表示实施例4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面像差、(B)表示非点像差、(C)表示畸变。
图16是表示实施例5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面像差、(B)表示非点像差、(C)表示畸变。
图17是表示实施例6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面像差、(B)表示非点像差、(C)表示畸变。
图18是表示实施例7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面像差、(B)表示非点像差、(C)表示畸变。
图19是表示实施例8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面像差、(B)表示非点像差、(C)表示畸变。
图20是表示实施例9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面像差、(B)表示非点像差、(C)表示畸变。
图21是表示实施例10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面像差、(B)表示非点像差、(C)表示畸变。
图22是表示实施例11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面像差、(B)表示非点像差、(C)表示畸变。
图23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摄像机模块的一结构例的斜视图。
图2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终端设备的带摄像机的手机的一结构例的外观图。
图中:CG-光学部件,G1-第1透镜,G2-第2透镜,G3-第3透镜,G4-第4透镜,St-孔径光阑,Ri-从物侧起第i个透镜面的曲率半径,Di-从物侧起第i个与第i+1个透镜面之间的面间隔,Z1-光轴。
具体实施方式
[透镜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第1结构例。该结构例对应于后述的第1数值实施例的透镜结构。同样地,将对应于后述的第2~第11数值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的第2~第11结构例的剖面结构示于图2~图11。在图1~图11中,符号Ri表示将最靠物侧的透镜要素的面作为第1个(将光阑St作为第0个)且随着朝向像侧(成像侧)依次增加而附加符号的第i个面的曲率半径。符号Di表示第i个面与第i+1个面之间的光轴Z1上的面间隔。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透镜沿光轴Z1从物侧起依次具备光阑St、第1透镜G1、第2透镜G2、第3透镜G3、第4透镜G4。
光阑St是光学性孔径光阑,优选通过在光轴Z1上比第1透镜G1的像侧的面顶点位置更靠物侧地配置,而被配置于透镜系统的最靠物侧。在此,“最靠物侧”是指除了例如图3的结构例在光轴Z1上在第1透镜G1的物侧的面顶点位置配置光阑St的情况以外、还包括如其他结构例在第1透镜G1的物侧的面顶点位置与像侧的面顶点位置之间配置光阑St的情况。光阑St优选配置于更靠物侧,例如在光轴上在第1透镜G1的物侧的面顶点位置与第1透镜G1的物侧的面的边缘位置E(参照图1)之间配置即可。
在该摄像透镜的成像面Simg配置CCD等摄像元件。在第4透镜G4与摄像元件之间根据透镜安装的摄像机侧的结构可以配置有各种光学部件CG。例如可以配置有摄像面保护用保护玻璃或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等平板状光学部件。此时,作为光学部件CG也可以使用例如在平板状保护玻璃施加红外线截止滤光片或ND滤光片等具有滤光效果的涂层的部件。并且,在该摄像透镜中,也可以在第1透镜G1~第4透镜G4的所有或至少1个透镜面施加红外线截止滤光片或ND滤光片等具有滤光效果的涂层或防反射的涂层。
第1透镜G1具有正的折射力。优选第1透镜G1在光轴附近为双凸形状。
第2透镜G2具有负的折射力。第2透镜G2可以由在光轴附近为双凹形状(例如图1的结构例)、物侧为平面的平凹形状(例如图3的结构例)或者凸面朝向物侧的弯月形状(例如图4的结构例)等透镜构成。
第3透镜G3在光轴附近其像侧的面为凸面且具有正的折射力。第3透镜G3的物侧的面例如在光轴附近为凹面。
第4透镜G4的物侧的面在光轴附近为凹面(例如图1、图2的结构例)或平面(例如图3、图4的结构例)、且在光轴附近具有负的折射力。
优选第1透镜G1、第2透镜G2、第3透镜G3、第4透镜G4的各自中至少1面包含非球面。尤其优选第4透镜G4的像侧的面在光轴附近为凹形状、且具有随着朝向周边负的折射力与光轴附近相比变弱的区域。并且,优选第4透镜G4的像侧的面是在有效直径内具有拐点的非球面形状。并且,优选第4透镜G4的像侧面是在有效直径内除光轴中心以外具有极点的非球面形状。具体地,例如优选第4透镜G4的像侧的面成为如在光轴附近朝像侧为凹形状而在周边部朝像侧为凸形状的非球面。
在此,在尤其设成非球面形状的情况下,第2透镜G2、第3透镜G3及第4透镜G4在与第1透镜G1相比下就易成为复杂的形状、并且形状也容易变大。因此,从加工性或制造成本方面而言,优选第2透镜G2、第3透镜G3及第4透镜G4均由树脂材料构成。优选第1透镜G1在重视制造成本的情况下也由树脂材料构成。但是,为了谋求高性能化也可以将第1透镜G1由玻璃材料构成。
优选该摄像透镜满足以下条件式(1)。其中,R3设为第2透镜G2的物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4设为第2透镜G2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0.3<|(R4+R3)/(R4-R3)|<1.5……(1)
并且优选适当选择性地满足以下条件式。其中,设f为整体的焦距、f1为第1透镜G1的焦距、f2为第2透镜G2的焦距、f3为第3透镜G3的焦距、f4为第4透镜G4的焦距。v1设为第1透镜G1对d线的阿贝数、v2设为第2透镜G2对d线的阿贝数。
0.3<|f4/f|<0.80……(2)
0.4<f1/f<1.1……(3)
0.2<f3/f<1.6……(4)
0.5<|f2/f|<2.0……(5)
20<v1-v2……(6)
[向摄像装置的应用例]
图24(A)、(B)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终端设备的一例,表示带摄像机的手机。并且图23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摄像机模块的一结构例。图24(A)、(B)所示的带摄像机的手机具备上部筐体2A和下部筐体2B,按照两者沿图24(A)的箭头方向转动自如的方式构成。在下部筐体2B设有操作键21等。在上部筐体2A设有摄像机部1(图24(B))及显示部(显示机构)22(24(A))等。显示部22由LCD(液晶面板)或EL(Electro-Luminescence)面板等显示面板构成。显示部22被配置于在折叠时成为内面的侧。在该显示部22除了有关电话功能的各种菜单显示以外还能显示由摄像机部1所拍摄的图像等。摄像机部1例如配置在上部筐体2A的背面侧。但是设置摄像部1的位置不限于此。
摄像机部1具有例如图23所示的摄像机模块。该摄像机模块如图23所示具备:容纳摄像透镜20的镜筒3、支承镜筒3的支承基板4、在支承基板4上与摄像透镜20的成像面对应的位置所设置的摄像元件(未图示)。并且,该摄像机模块还具备与支承基板4上的摄像元件电连接的可挠性基板5、和按照不仅与可挠性基板5电连接且与电话机主体侧的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的方式构成的外部连接端子6。这些构成要素一体构成。
在摄像机部1中,由摄像透镜20形成的光学像经由摄像元件被转换成电气的摄像信号,该摄像信号被输出到设备主体侧的信号处理电路。作为这种带摄像机的手机中的摄像透镜20,使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透镜,从而得到使像差校正充分进行的高分辨的摄像信号。在电话机主体侧可以根据该摄像信号生成高分辨的图像。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透镜可在使用了CCD或CMOS等摄像元件的各种摄像装置或便携终端设备中所适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或便携终端设备不限于带摄像机的手机,例如也可以为数码静止摄像机或PDA等。
[作用、效果]
其次,说明如以上构成的摄像透镜的作用及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透镜中,在整体上4片的透镜结构中,将各透镜的光焦度配置从物侧起依次设成正、负、正、负,并适当设定各透镜的面形状,且满足预定的条件式,从而有利于总长的缩短化并且可得到高成像性能。尤其在该摄像透镜中,在最靠摄像侧的透镜(第4透镜G4)的光轴附近的物侧的面形状设成凹面或平面的同时,且成为有利于总长的缩短化和成像性能的结构。而且,第4透镜G4具备负的折射力,从而对确保后截距有利。如果,第4透镜G4的正的折射力过强,则难以确保充分的后截距。
并且,该摄像透镜中,第1透镜G1、第2透镜G2、第3透镜G3及第4透镜G4的各自中,在至少1面使用非球面,从而更有利于像差性能的维持。尤其在第4透镜G4中,与第1透镜G1、第2透镜G2及第3透镜G3相比按视角将光束分离。因此,通过作为最接近摄像元件的最后透镜面即第4透镜G4的像侧的面被设成在光轴附近朝像侧为凹形状而在周边部朝像侧为凸形状,从而适当地进行按视角的像差校正,光束向摄像元件的入射角度被控制为一定角度以下。从而可以减少成像面整个区域的光量不均匀,并且有利于像面弯曲(也称场曲)或歪曲像差(也称畸变像差)等的校正。
通常,在摄像透镜系统中,优选远心性,即主光线对摄像元件的入射角度相对于光轴接近平行(摄像面的入射角度相对于摄像面的法线接近零)。为了确保该远心性,优选光阑St配置于尽量靠物侧。另一方面,若光阑St配置于从第1透镜G1的物侧的透镜面更向物侧方向远离的位置,则其量会作为光路长度被加上(光阑St与最靠物侧的透镜面之间的距离),所以对整体结构的紧凑化方面不利。从而,通过将光阑St配置于在光轴Z1上与第1透镜G1的物侧的透镜面顶点位置相同位置、或者配置于第1透镜G1的物侧的面顶点位置与像侧的面顶点位置之间,从而可以谋求总长的缩短化的同时确保远心性。在更重视远心性的确保的情况,在光轴上在第1透镜G1的物侧的面顶点位置与第1透镜G1的物侧的面的边缘位置E(参照图1)之间配置光阑St即可。
上述条件式(1)涉及第2透镜G2的形状及折射力。若超过条件式(1)的上限,则第2透镜G2的折射力变得过弱而对总长的缩短化不利。若低于条件式(1)的下限,则第2透镜G2的折射力变得过强而难以进行像差校正。
为了缩短总长的同时得到更高的成像性能,优选条件式(1)的数值范围如下。
0.35<|(R4+R3)/(R4-R3)|<1.45……(1-1)
为了得到进一步良好的性能,优选为如下。
0.6<|(R4+R3)/(R4-R3)|<1.1……(1-2)
上述条件式(2)是有关第4透镜G4的焦距f4的式子,若超过该数值范围且第4透镜G4的折射力变小,则难以进行总长的缩短化。若低于该数值范围,则第4透镜G4的折射力变强,为了将其消除而第3透镜G3的折射力也必须加强,所以轴外性能劣化。
为了得到更良好的性能,更优选条件式(2)的数值范围为以下的范围。
0.35<|f4/f|<0.70……(2-1)
为了得到进一步良好的性能,优选如下。
0.4<|f4/f|<0.70……(2-2)
上述条件式(3)是有关第1透镜G1的焦距f1的式子,若低于该数值范围,则第1透镜G1的折射力变得过强而导致球面像差的增加,并且难以确保后截距。若超过该数值范围,则难以进行总长的缩短化,难以进行像面弯曲及非点像差(也称像散)等的校正。
为了得到更良好的性能,更优选条件式(3)的数值范围为以下的范围。
0.45<f1/f<1.0……(3-1)
为了得到进一步良好的性能,优选如下。
0.5<f1/f<0.9……(3-2)
上述条件式(4)是有关第3透镜G3的焦距f3的式子,若低于该数值范围而第3透镜G3的正的折射力变得过强,则性能劣化,也难以确保后截距。若超过该数值范围,则正的折射力变得过弱而难以进行充分的像差校正。
为了得到更良好的性能,更优选条件式(4)的数值范围为以下的范围。
0.3<f3/f<1.5……(4-1)
为了得到进一步良好的性能,优选如下。
0.35<f3/f<1.1……(4-2)
上述条件式(5)是有关第2透镜G2的焦距f2的式子,若低于该数值范围,则第2透镜G2的折射力变得过强而像差增大。若超过该数值范围,则折射力变得过弱而难以进行像面弯曲及非点像差等的校正。
为了得到更良好的性能,更优选条件式(5)的数值范围为以下的范围。
0.8<|f2/f|<1.9……(5-1)
为了得到进一步良好的性能,优选如下。
0.9<|f2/f|<1.8……(5-2)
上述条件式(6)是规定第1透镜G1及第2透镜G2的色散的式,可以通过满足该数值范围来谋求轴上色像差的降低。
为了得到更良好的性能,更优选条件式(6)的数值范围为以下的范围。
25<v1-v2<40……(6-1)
为了得到进一步良好的性能,优选为如下。
28<v1-v2<32……(6-2)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透镜,可实现总长的缩短化的同时实现高的成像性能。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或便携终端设备,按照将由总长的缩短化且具有高的成像性能的摄像透镜形成的光学像所对应的摄像信号进行输出的方式构成,所以可谋求作为装置或设备整体的小型化。并且,获得高分辨的摄像信号就可以根据该摄像信号得到高分辨的摄影图像。
[实施例]
其次,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具体数值实施例进行说明。在以下,将多个数值实施例部分归纳进行说明。
[数值实施例1]
[表1]、[表2]表示图1所示的摄像透镜的结构所对应的具体的透镜数据。尤其在[表1]中表示其基本的透镜数据,在[表2]中表示非球面数据。在[表1]所示的透镜数据中的面号码Si的栏中示出:有关实施例1所涉及的摄像透镜将最靠物侧的结构要素的面作为第1个随着朝向像侧依次增加而附加号码的第i个(i=1~10)的面的号码。在曲率半径Ri栏中,表示对应于在图1中附加的符号Ri,从物侧起第i个面的曲率半径的值(mm)。关于面间隔Di的栏,也同样地表示从物侧起第i个面Si与第i+1个面Si+1之间的光轴上的间隔(mm)。在Ndj及vdj的栏中,表示从物侧起第j个光学要素对d线(587.6nm)的折射率及阿贝数的值。在[表1]栏外作为各种数据表示整个系统的焦距f(mm)、F数(FNo.)的值。
该实施例1所涉及的摄像透镜中,第1透镜G1~第4透镜G4的双面均成为非球面形状。[表1]的基本透镜数据中,有关非球面的曲率半径示有光轴附近的曲率半径。
在[表3]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非球面数据。作为非球面数据所示的数值中,记号“E”表示其之后的数据是以10为底的“幂指数”,表示以该由10为底的指数函数表示的数值乘于“E”之前的数值。例如,若为“1.0E-02”,则表示“1.0×10-2”。
作为非球面数据,记录由以下的式(A)表示的非球面形状的式中的各系数Ai、K的值。更详细而言,Z表示从距光轴具有高度h的位置上的非球面上的点下垂到非球面的顶点的切平面(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的垂线的长度(mm)。
Z=C·h2/{1+(1-K·C2·h2)1/2}+∑Ai·hi……(A)
其中,
Z为非球面的深度(mm)
h为从光轴到透镜面的距离(高度)(mm)
K为离心率
C为近轴曲率=1/R
(R为近轴曲率半径)
∑Ai·hi为在i=3~n时的Ai·hi的总和(n=3以上的整数)
Ai为第i次的非球面系数。
实施例1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非球面,根据上述非球面式(A),对于非球面系数An有效利用A3~A10为止的次数来表示。
[表1]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131
(f=4.783mm,FNo.=2.80)
[表2]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132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141
[数值实施例2~11]
与以上的数值实施例1相同,将与图2所示的摄像透镜的结构对应的具体的透镜数据作为数值实施例2示于[表3]、[表4]。相同地,将与图3~图11所示的各摄像透镜的结构对应的具体的透镜数据作为数值实施例3~11示于[表5]~[表22]。在这些实施例2~11中,与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相同,第1透镜G1~第4透镜G4的双面均成为非球面形状。
[表3]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142
(f=5.141mm,FNo.=2.80)
[表4]
[表5]
(f=4.604mm,FNo.=2.80)
[表6]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162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171
[表7]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172
(f=5.397mm,FNo.=2.80)
[表8]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173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181
[表9]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182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191
(f=4.700mm,FNo.=2.80)
[表10]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192
[表11]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202
(f=4.703mm,FNo.=2.80)
[表12]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203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211
[表13]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212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221
(f=4.654mm,FNo.=2.80)
[表14]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222
[表15]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231
(f=5.305mm,FNo.=2.80)
[表16]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232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241
[表17]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242
(f=5.139mm,FNo.=2.80)
[表18]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243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251
[表19]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252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261
(f=4.925mm,FNo.=2.80)
[表20]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271
[表21]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272
(f=4.923mm,FNo.=2.80)
[表22]
Figure BSA00000169410900281
[各实施例的其他数值数据]
在[表23]表示将有关上述各条件式的值对各实施例归纳的值。从[表23]可知,对于各条件式,各实施例的值为其数值范围内。
[表23]
条件式一览
  条件式(1)|(R4+R3)/(R4-R3)|   条件式(2)|f4/f|   条件式(3)f1/f   条件式(4)f3/f   条件式(5)|f2/f|   条件式(6)v1-v2
 实施例1   0.992   0.487   0.672   0.530   1.149   31.3
 实施例2   0.699   0.587   0.534   0.802   0.957   31.1
 实施例3   1.000   0.417   0.661   0.421   1.050   31.1
 实施例4   1.441   0.452   0.823   0.521   1.712   30.6
 实施例5   0.821   0.521   0.675   0.618   1.101   29.5
 实施例6   0.761   0.520   0.671   0.617   1.096   29.5
 实施例7   0.985   0.516   0.650   0.618   1.098   29.5
 实施例8   0.999   0.427   0.684   0.445   1.086   30.6
 实施例9   0.364   0.668   0.520   1.022   0.943   31.1
 实施例10   0.609   0.650   0.550   0.938   0.987   31.1
 实施例11   0.491   0.663   0.538   0.983   0.977   31.1
[像差性能]
图12(A)~(C)分别表示数值实施例1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球面像差、非点像差及畸变(歪曲像差)。在各像差图中,表示以d线(587.6nm)为基准波长的像差。在球面像差图中,也表示对g线(波长435.8nm)、C线(656.3nm)的像差。在非点像差图中,实线表示弧矢方向的像差,虚线表示子午方向的像差。FNo.表示F值,ω表示半视角。
相同地,将有关数值实施例2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示于图13(A)~(C)。同样地,将有关数值实施例3~11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示于图14~图22的(A)~(C)。
从以上的各数值数据及各像差图可知,对于各实施例可实现总长的缩短化并实现高的成像性能。
另外,本说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实施例,可进行各种变形实施。例如,各透镜成分的曲率半径、面间隔及折射率的值等不限于由上述各数值实施例所示的值,可以取其他的值。

Claims (12)

1.一种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从物侧起依次具备:
第1透镜,具有正的折射力;
第2透镜,具有负的折射力;
第3透镜,具有正的折射力;
第4透镜,物侧的面在光轴附近为凹面或平面,且在光轴附近具有负的折射力,
并且满足以下条件式:
0.3<|(R4+R3)/(R4-R3)|<1.5……(1)
其中,
R3:第2透镜的物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4:第2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0.3<|f4/f|<0.80……(2)
其中,
f:整体的焦距,
f4:第4透镜的焦距。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0.4<f1/f<1.1……(3)
其中,
f1:第1透镜的焦距。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0.2<f3/f<1.6……(4)
其中,
f3:第3透镜的焦距。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0.5<|f2/f|<2.0……(5)
其中,
f2:第2透镜的焦距。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20<v1-v2……(6)
其中,
v1:第1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
v2:第2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在光轴上比所述第1透镜的像侧的面顶点位置更靠物侧配置有光阑。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4透镜的像侧的面在光轴附近为凹形状、且具有随着朝向周边负的折射力与光轴附近相比变弱的区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4透镜的像侧的面是在有效直径内具有拐点的非球面形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4透镜的像侧的面是在有效直径内除光轴中心以外具有极点的非球面形状。
11.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摄像透镜;和
将所述摄像透镜形成的光学像所对应的摄像信号输出的摄像元件。
12.一种便携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1所记载的摄像装置;和
对所述摄像装置所拍摄的图像进行显示的显示机构。
CN2010202453037U 2010-04-26 2010-06-28 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以及便携终端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6537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01150A JP5535747B2 (ja) 2010-04-26 2010-04-26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ならびに携帯端末機器
JP2010-101150 2010-04-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65373U true CN201765373U (zh) 2011-03-16

Family

ID=43717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45303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65373U (zh) 2010-04-26 2010-06-28 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以及便携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61471A1 (zh)
JP (1) JP5535747B2 (zh)
CN (1) CN201765373U (zh)
TW (1) TWM39446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4610A (zh) * 2011-06-30 2013-01-02 康达智株式会社 摄像镜头
CN103064176A (zh) * 2011-10-19 2013-04-2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成像光学系统、具有该系统的摄像装置以及信息处理装置
CN103364931A (zh) * 2012-04-10 2013-10-23 肖特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红外滤波器的相机物镜和具有相机物镜的相机模块
CN103913816A (zh) * 2013-11-29 2014-07-09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CN104105992A (zh) * 2012-01-25 2014-10-15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摄像镜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18999B1 (ko) * 2010-06-17 2013-01-0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JP5663367B2 (ja) * 2011-03-30 2015-02-0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KR101899037B1 (ko) * 2011-12-13 2018-10-0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촬상 렌즈
JPWO2013114812A1 (ja) * 2012-01-30 2015-05-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2015111174A (ja) * 2012-03-28 2015-06-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CN203838391U (zh) * 2012-04-02 2014-09-1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成像透镜和配备有该成像透镜的成像设备
TWI464444B (zh) * 2012-04-20 2014-12-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拾像系統鏡組
TWI516790B (zh) 2012-08-27 2016-01-1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Optical imaging len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ens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KR20140112874A (ko) * 2013-03-14 2014-09-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을 갖는 전자 장치
TWI471590B (zh) * 2013-06-28 2015-02-0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CN103913823B (zh) 2013-11-29 2017-01-04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
CN105093481B (zh) * 2014-05-21 2017-09-29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取像镜头
WO2020258327A1 (zh) * 2019-06-28 2020-12-30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TWI717161B (zh) * 2019-12-20 2021-01-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12877A (ja) * 2006-02-10 2007-08-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単焦点撮像レンズ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2007212878A (ja) * 2006-02-10 2007-08-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単焦点撮像レンズ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KR100691624B1 (ko) * 2006-02-15 2007-03-1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초소형 촬상 광학계
JP2008185880A (ja) * 2007-01-31 2008-08-14 Enplas Corp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5096057B2 (ja) * 2007-07-10 2012-12-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ならびに撮像機器
KR101218303B1 (ko) * 2007-10-25 2013-01-03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소형 렌즈 시스템
JP5350688B2 (ja) * 2008-06-26 2013-11-2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光学系
US7965454B2 (en) * 2008-08-28 2011-06-2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Imaging lens and small-size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5334688B2 (ja) * 2009-05-29 2013-11-06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素子用撮像レンズ
TWI403781B (zh) * 2010-04-23 2013-08-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攝影光學鏡頭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4610A (zh) * 2011-06-30 2013-01-02 康达智株式会社 摄像镜头
CN102854610B (zh) * 2011-06-30 2016-12-21 康达智株式会社 摄像镜头
CN103064176A (zh) * 2011-10-19 2013-04-2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成像光学系统、具有该系统的摄像装置以及信息处理装置
CN104105992A (zh) * 2012-01-25 2014-10-15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摄像镜头
CN104105992B (zh) * 2012-01-25 2017-02-2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摄像镜头
CN103364931A (zh) * 2012-04-10 2013-10-23 肖特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红外滤波器的相机物镜和具有相机物镜的相机模块
CN103913816A (zh) * 2013-11-29 2014-07-09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CN103913816B (zh) * 2013-11-29 2016-05-11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35747B2 (ja) 2014-07-02
US20110261471A1 (en) 2011-10-27
JP2011232449A (ja) 2011-11-17
TWM394465U (en) 2010-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65373U (zh) 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以及便携终端设备
CN201508432U (zh) 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CN201417337Y (zh) 摄像透镜、及摄像机模块、以及摄像设备
CN101344632B (zh) 摄像透镜、照相机模组以及摄像设备
CN201440183U (zh) 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JP5601857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ならびに携帯端末機器
JP5904623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5607398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ならびに携帯端末機器
JP5654384B2 (ja) 撮像レンズ
KR100708278B1 (ko) 단초점 렌즈
CN100476491C (zh) 成像透镜
CN101241225B (zh) 摄像透镜
CN101276038B (zh) 摄像透镜、照相机模件及移动终端设备
CN101276043B (zh) 摄像透镜
CN101430416B (zh) 3片构成的摄像透镜、相机模组、以及移动终端设备
KR100711118B1 (ko) 광각 단초점 렌즈
US9513467B2 (e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imaging lens
CN201383029Y (zh) 4片结构小型摄像透镜、照相机模组及摄像装置
JP2011209554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ならびに携帯端末機器
US9547158B2 (e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imaging lens
US9625681B2 (e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US9671590B2 (e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imaging lens
CN201319090Y (zh) 4片结构小型摄像透镜、相机模组及摄像装置
JP2009069195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ならびに撮像機器
CN201322821Y (zh) 4片结构小型摄像透镜、相机模组及摄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1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Japan's Saitama Prefecture

Patentee before: Fujinon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24

Address after: East of Liuxue Road and North of Longtan Canal in Nan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CHANG OFILM OPTICAL-ELECTRONIC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Film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8

Address after: 300385 No.2, Hongyuan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iqing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after: Tianjin Oufei photoelectr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330013 east of lilac road in Nan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xi Province, north of Longtan water canal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FILM OPTICAL-ELECTRONIC TECH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