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13750U - 道路磨铣机械 - Google Patents

道路磨铣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13750U
CN201713750U CN2009201781417U CN200920178141U CN201713750U CN 201713750 U CN201713750 U CN 201713750U CN 2009201781417 U CN2009201781417 U CN 2009201781417U CN 200920178141 U CN200920178141 U CN 200920178141U CN 201713750 U CN201713750 U CN 201713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dder
segmentation
milling machine
road milling
mechanical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7814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托马斯·克雷默
克里斯蒂安·贝尔宁
彼得·布斯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rtgen GmbH
Original Assignee
Wirtgen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rtgen GmbH filed Critical Wirtgen Gmb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13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1375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23/00Auxiliary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structing, repairing, reconditioning, or taking-up road or like surfaces
    • E01C23/0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working the finished surface; Devices for repairing or reconditioning the surface of damaged paving; Recycling in place or on the road
    • E01C23/08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working the finished surface; Devices for repairing or reconditioning the surface of damaged paving; Recycling in place or on the road for roughening or patterning; for removing the surface down to a predetermined depth high spots or material bonded to the surface, e.g. markings; for maintaining earth roads, clay courts or like surfaces by means of surface working tools, e.g. scarifiers, levelling blades
    • E01C23/08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working the finished surface; Devices for repairing or reconditioning the surface of damaged paving; Recycling in place or on the road for roughening or patterning; for removing the surface down to a predetermined depth high spots or material bonded to the surface, e.g. markings; for maintaining earth roads, clay courts or like surfaces by means of surface working tools, e.g. scarifiers, levelling blades using power-driven tools, e.g. vibratory tools
    • E01C23/088Rotary tools, e.g. milling dru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3/00Arrangements of steps or ladders facilitating access to or on the vehicle, e.g. running-boards
    • B60R3/02Retractable steps or ladders, e.g. movable under shoc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5/00Ladder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mounted on undercarriages or vehicles Securing ladders on vehicles
    • E06C5/02Ladder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mounted on undercarriages or vehicles Securing ladders on vehicles with rigid longitudinal members
    • E06C5/04Ladder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mounted on undercarriages or vehicles Securing ladders on vehicles with rigid longitudinal members capable of being elevated or extended ; Fastening means during transport, e.g. mechanical, hydraulic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2301/00Machine characteristics, part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E01C2301/30Cabin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adder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磨铣机械,其具有使土木工程机械的驾驶员位置(7)更容易攀爬的梯子(11)。梯子安装在机械框架(1)的两个纵向侧面中的一个(1B)上,以绕基本上与行进方向成直角延伸的枢转轴线(27)枢转。梯子由此可以向上折叠以加宽机械的作业范围。然而,如果梯子未处于向上折叠的状态而是机械被用于作业,则梯子不会受到突出出现在作业范围的障碍物的破坏。如果梯子撞在障碍物上,则梯子能够通过在与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枢转离开垂直位置而移动离开障碍物。梯子的另一优点在于梯子不仅可以从地面而且还可以从驾驶员位置很容易地向上或向下折叠。

Description

道路磨铣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磨铣机械。
背景技术
不同设计的土木工程机械用于地下和地上建筑是已知的。筑路采用的是自驱动筑路机械,其包括例如已知的道路磨铣机械。已经的道路磨铣机械具有用于机械驾驶员的驾驶员位置。
由于道路磨铣机械的尺寸相对较大,因此驾驶员位置布置在地面上方相对较大的高度。因此为了爬到驾驶员位置,道路磨铣机械具有布置在驾驶员位置下方机械框架一侧的梯子。为了使爬到驾驶员位置更容易,梯子应该达到尽可能靠近地面的地方。梯子还应该与机械框架间隔足够远以确保当机械的驾驶员爬到驾驶员位置时,不存在任何他与甚至有可能是移动中的机械的部件形成接触的危险。
基本上,梯子的缺陷在于其增大了机械的运输宽度。这一点尤其是在出于安全的原因梯子布置在距机械框架足够大间隔的情况下。
还不利的是布置在机械框架侧面的梯子对机械作业范围具有根本的限制。即使机械保持足够远离侧向边界例如墙壁或类似物,也仍然存在梯子与突然出现在作业范围内的障碍物发生碰撞的危险。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梯子会从其固定点裂开或者甚至被破坏。
已知的道路磨铣机械降低运输宽度的问题通过利用平行四杆机构将梯子紧固在机械框架上来解决。平行四杆机构使梯子可以折叠靠在机械框架上,由此降低运输宽度。然而,缺陷在于平行四杆机构要求相对复杂的结构。
同样,具有包括由接头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分段的可折叠梯子也是已知的。梯子的下分段的两个侧板通过旋转接头固定在梯子的上分段的侧板上,由此使下分段能够绕在行进方向上延伸的轴线枢转。当梯子向上折叠时,在机械的作业范围内不存在任何限制,也不存在梯子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的任何危险。然而,当机械的驾驶员处于驾驶员位置时,他不容易将梯子向上折叠,即使是梯子的下分段仍然能够没有任何问题地从地面向上折叠。然而,如果梯子不被向上折叠,则仍然存在梯子受到突然出现的障碍物的破坏的危险。
发明内容
下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用于驾驶员位置的梯子的道路磨铣机械,所述梯子制造廉价并且处置尤其容易。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实现所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利实施方式构成了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对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道路磨铣机械来说,梯子安装在机械框架的一个或两个纵向侧面上以绕基本上与行进方向成直角延伸的枢转轴线枢转。梯子由此能够向上折叠以加宽机械作业范围。然而,如果梯子未处于向上折叠的状态而使梯子被用于作业,则梯子不会受到突然出现在作业范围的障碍物的破坏。如果梯子撞在障碍物上,则梯子能够通过枢转离开垂直位置而移动离开障碍物。当发生这种情况时,梯子位于枢转轴线下方的部分在与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枢转离开垂直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道路磨铣机械的可枢转梯子的另一优点在于梯子不仅可以从地面而且可以从驾驶员位置很容易地向上或向下折叠。
梯子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分段。梯子本身甚至可以是被折叠在一起的梯子。唯一的关键因素在于梯子安装在机械框架上,以绕基本上与行进方向成直角延伸的轴线枢转。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将基本上与行进方向成直角延伸的枢转轴线设置成以这样的方式从水平方向向垂直纵向侧面倾斜,即梯子相对于机械框架的纵向侧面倾斜,也就是梯子斜靠在机械框架的侧壁上。在这种情况下,梯子的枢转轴线可以处于由梯子限定的平面上的正交位置。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所实现的是在垂直位置梯子在相对于机械垂直框架的上升方向向前倾斜,这样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使爬上车更容易。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所实现的是在垂直位置梯子距沿机械纵向侧面布置在底部区域并通常处于移动中的机械的那一部分具有足够间隔。无需任何复杂结构的平行四杆机构来增大梯子与机械框架之间的距离。因而,结构的复杂性相对较小。
在备选实施方式中,不是基本上与行进方向成直角延伸的枢转轴线设置成相对于机械框架的纵向侧面倾斜,而是可以绕枢转轴线枢转的梯子被布置成使得枢转轴线不是处于由梯子限定的平面上的正交位置,而是枢转轴线以这样的方式处于与梯子平面偏斜的位置,即在垂直位置梯子相对于机械框架的纵向侧面倾斜。
在另一尤其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将梯子紧固在机械框架的纵向侧面上,设置具有两个部分的连接接头,所述两个部分可以绕基本上与行进方向成直角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机械框架具有接头的一个部分并且梯子具有另一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连接接头的旋转轴线再次相对于机械框架的纵向侧面倾斜,由此促使梯子相对于机械的纵向侧面倾斜。同样,连接接头还可以被布置成旋转轴线垂直于机械框架,虽然如此梯子随后必须以梯子相对于机械框架倾斜的方式被布置在梯子所具有的那一接头部分上。
大体上,梯子在处于垂直位置时相对于机械框架的倾斜定位具有的缺陷在于当得到枢转时梯子不在平行于机械框架的纵向侧面延伸的平面上移动。因此在原则上存在着梯子在枢转时与机械框架的一部分碰撞的危险。因此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对连接接头的旋转轴线设置成相对于机械框架的纵向侧面倾斜,梯子所具有的那一接头部分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布置,即枢转轴线处于由梯子限定的平面上的偏斜位置。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是梯子在枢转时具有足够的间隙进行移动,但在另一方面不会从机械框架突出太大,由此保持机械运输下的最大容许宽度。
梯子优选安装在机械的纵向侧面以从垂直位置转过直角,由此使梯子可以从垂直位置枢转到水平位置。然而,实践中安装在机械框架上的梯子枢转过更小的角度就足以使其能够移动避开出现在作业范围的障碍物。
梯子优选被弹性预加载在水平位置和/或垂直位置,由此使梯子更容易枢转移动到一个位置、另一位置或这两个位置。梯子优选通过有助于在两个方向枢转移动的气动撑杆被预加载在水平位置和/或垂直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选择气动撑杆的死点,即梯子在两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得到更稳固的预加载,换句话说在两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有助于在时间更早的点处枢转移动。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梯子的至少一个分段具有处于行进方向前方的侧板和处于行进方向后方的侧板,梯蹬紧固在所述侧板上。然而大体上,梯子还可以表现为单侧板梯子的形式。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将处于行进方向前方的梯子侧板设置成枢转固定在机械框架的纵向侧面,而梯子处于行进方向后方的侧板具有止动元件,其在梯子处于垂直位置时支承在支承元件上,所述支承元件紧固在机械的纵向侧面上。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是梯子在被攀爬时可靠锁定在机械框架上,但在任何时候如果其在向前行进过程中撞在障碍物上,则都能够绕与行进方向成直角延伸的轴线枢转。
在另一尤其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梯子包括上分段和下分段,下分段紧固在上分段上,从而可以绕基本上与行进方向成直角延伸的轴线在与上分段相同的平面上枢转。通过这种方式梯子可以很容易折叠在一起,而无需梯子向外突出。
梯子的上分段优选表现形式为两侧板梯子,具有处于行进方向前方的侧板和处于后方的侧板,侧板梯蹬紧固在所述侧板上。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是梯子下分段的枢转轴线布置在梯子上分段处于行进方向后方的那一侧板上,这意味着如果在向后行进过程中梯子撞在障碍物上,则梯子的下分段可以枢转。
梯子下分段优选的表现形式为单侧板梯子,具有紧固在一个侧板上的一个梯蹬。梯子下分段的侧板优选从外折叠位置枢转到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侧板内折叠靠在上分段上并且下分段的梯蹬压靠在上分段的两个侧板中的另一个上。
通过如下方案获得尤其紧凑的结构,那就是使下分段的梯蹬在内折叠位置压靠的梯子上分段的那一侧板的下部与上分段的另一侧板偏斜延伸,由此使下分段的梯蹬在折叠靠在上分段的侧板上时不会侧向突出。
在外折叠位置,梯子的下分段通过支承靠在梯子上分段上的止动元件可靠固定。在内折叠位置,梯子的下分段优选通过紧固元件被锁定在上分段上。紧固元件可以是通过搭扣或锁止动作将下分段锁定在内折叠位置并且很容易被解除以使下分段外折叠的紧固元件。
为了使爬上驾驶员位置更容易,梯子优选具有手持元件,其在垂直位置向上突出超过梯子并且机械驾驶员在攀爬梯子时可以利用手持元件保持自身稳定。手持元件可以具有不同的形式。其还可以作为防止向路旁跌落的安全装置。与实现其安全功能一样,手持元件还可以作为用于使梯子从垂直位置枢转到水平位置或反之的杠杆。
附图说明
下文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图中:
图1是道路磨铣机械的实施方式的简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用于道路磨铣机械的梯子的实施方式的前视图,表示梯子的下分段外折叠,
图3是梯子的正视图,表示下分段被折叠压靠在上分段上,
图4是梯子的侧视图,表示梯子的下分段内折叠,
图5是梯子的平面图,表示梯子的下分段内折叠,
图6是梯子的侧视图,表示梯子被向上折叠并且梯子的下分段内折叠,
图7是梯子的平面图,表示梯子被向上折叠并且梯子的下分段内折叠。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具有驾驶员位置的道路磨铣机械的主要部件。道路磨铣机械具有框架1和行走装置2。磨铣机械的行走装置2包括布置在机械框架1两侧的前端和后端的四个履带单元2A,2B。机械的框架1和行走装置2通过活塞和气缸装置3A,3B连接在一起,由此使每个履带单元可以在高度方向上得到调节。
磨铣机械的框架1承载布置在机械框架下方的磨铣装置5和布置在机械框架前端用于铣掉材料的进料装置6。
磨铣机械上的驾驶员位置7位于机械框架1中心上的作业表面上方。在驾驶员位置,机械的驾驶员坐在控制装置9前面的驾驶员座椅8上。
机械的框架1具有处于行进方向10的前面的端部1A、后端1B和两个纵向侧面1C,1D。梯子11在驾驶员位置7下方紧固在机械框架1的两个纵向侧面1C或1D中的至少一个上,以使机械驾驶员能够很容易地爬到驾驶员位置。图1表示仅以通常形式示出的梯子11位于进行方向10的左侧侧面的实施方式。下文通过图2-7详细描述梯子11。
图2是梯子11安装在机械框架1的纵向侧面1D上的正视图。梯子11从驾驶员位置7的入口延伸到接近地面的地方。图1表示梯子处于垂直位置。机械驾驶员能够使梯子从垂直位置枢转90°到达水平位置,而无论他是站在靠近机械的地面上还是处于驾驶员位置7。
当机械作业范围扩展到边路方向,例如当磨铣执行到靠近相邻墙壁的地方,或者当即将进行运输时,机械驾驶员将梯子枢转到水平位置。当预料到障碍物时,机械驾驶员也会将梯子枢转到水平位置。然而,即使机械驾驶员还没有将梯子枢转到水平位置,当梯子撞在障碍物上时梯子也可以通过在与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枢转离开垂直位置而移动离开突然出现的障碍物。
梯子11具有上分段11A和下分段11B。梯子11的上分段11A具有处于行进方向10的前方的侧板12和处于行进方向后方的侧板13,四个梯蹬14,15,16,17紧固在侧板12,13上,梯子11的下分段11B仅具有侧板18,其处于行进方向的后方并仅具有一个梯蹬19。
梯子的下分段11B可以从图2所示的位置向上枢转到图3所示的位置。例如当磨铣执行靠近路缘石时,机械驾驶员将向上折叠梯子11的下分段11B。因而无需整个梯子11向上折叠。当所预料到的障碍物较小时,也仅有下分段11B向上折叠。然而,即使下分段不向上折叠,如果梯子由其下分段撞到障碍物,则在向后行进过程中梯子的所述下分段也可以单独枢转。
在梯子11的上分段11A的后侧板13的下端,梯子11的下分段11B的侧板18的上端安装成可以绕销(和轴线)21枢转,所述销垂直于梯子的侧板和梯蹬所处的平面延伸。在外折叠位置,下分段11B通过止动元件22侧向支承接靠在上分段11A的后侧板11的下部。
当梯子11的下分段11B向上折叠时,下分段11B的侧板18达到压靠上分段11A的下梯蹬17并且下分段11B的梯蹬19达到压靠梯子11的上分段11A的前侧板12的下部(图3)。在内折叠位置,梯子11的下分段11B可以通过布置在上分段11A的前侧板12的下部12A上的紧固元件23被紧固在上分段11A上。这种情况下当向上折叠时,梯子11的下分段11B自动原地锁止。可以通过操作紧固元件23上的杠杆23A解除锁止连接,由此促使下分段11B在其自身重力作业下落回到起始位置。
上分段11A的前侧板12的下部12A向下朝上分段11A的后侧板13偏斜延伸,这意味着下分段11A的梯蹬19紧密压靠在前侧板12的下部12A上或容纳在其中。
梯子11通过连接接头26与机械框架1成一定距离地紧固在机械框架上的水平支架24和垂直支架25。连接接头26具有可以绕旋转轴线27彼此相对旋转的两个部分26A和26B,其中的一个26A紧固在机械框架1上的垂直支架25上,另一个26B紧固在梯子11的上分段11A的前侧板12的上端。
连接接头26的旋转轴线27构成了梯子可以在机械框架上从垂直位置枢转到水平位置所绕的枢转轴线。枢转轴线27与机械框架1的侧壁ID成直角α,也就是枢转轴线与行进方向10成直角延伸。同时,枢转轴线27相对于机械框架1的垂直侧壁ID倾斜成小于90°的角度β,这意味着在垂直位置梯子相对于机械框架处于斜面上(图3,图4)。这样确保了爬上车符合人机工程学以及距机械框架存在足够的间隔。
原则上,枢转轴线27相对于机械框架1以角β所处的倾斜位置导致梯子11在从垂直位置枢转到水平位置时不能平行于侧壁ID延伸,并且梯子11不能紧密压靠机械框架1,但其在顶部而不是在底部更紧密地压靠侧壁。因此存在梯子在枢转时撞在机械框架上的危险。同时,梯子在向上折叠时的倾斜位置在实践中被发现会产生危害。
这一问题由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梯子来解决,使得枢转轴线27在梯子11的侧板和梯蹬所处的平面上处于偏斜位置。由于梯子11的侧板和梯蹬相对于机械框架1的侧壁ID略微旋转(图5),也就是梯子的平面在行进方向10上向内略微倾斜,因此枢转轴线27和所述参考平面形成的角度γ大于90°。就结构来说,这一点通过在略微偏斜的位置将连接接头26与梯子相连的那部分26A紧固在梯子11的上分段11A的前侧板12的前端来实现。如果梯子11随后从垂直位置枢转到水平位置,则在水平位置紧密压靠在机械框架1的侧壁ID上(图7)。在这种情况下,角度β和γ的大小被设计成梯子在水平位置平行于机械框架的纵向侧面也就是行进方向10上的点延伸。
备选地,在运动反向形式中,角度β可以同样被设定为90°并且连接接头26与梯子相连的那一部分26A可以在偏斜位置被紧固在梯子11的上分段11A的前侧板12的上端上,使得在垂直位置梯子在相对于机械框架1的侧壁ID的上升方向上向前倾斜。角度α随后必须被选定为适当地大于90°,这样梯子在水平位置紧密压靠在机械框架1的纵向侧面ID上。
在一端枢转安装在机械框架上的梯子11通过这样的方式保持在垂直位置上,即梯子通过止动元件28支承在机械框架1的水平支架24上。止动元件28被紧固在梯子11的上分段11A的后侧板13的上端上。其表现为钩的形式并接合在机械框架1的水平支架24上的凹槽29中。如果梯子11在向前行进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则其可以很容易地向后枢转,随后钩形止动元件28升高远离支架24。然而,在垂直位置,止动元件28装配在支架24的前边缘后面,这意味着梯子11得到充分固定。
梯子以与其得到支承类似的方式保持在水平位置,通过阻尼止动件32处于机械框架1的水平支架24上的孔33中。阻尼止动件32被紧固在梯子11的上分段11A的前侧板12上。其表现为抛物线缓冲器(parabolicbuffer)的形式并接合在机械框架1的水平支架24上的孔33中。由此梯子在六个可行方向中的五个上利用弹性阻尼保持在适当位置。为了排除误操作和误用的可能性,梯子11还可以通过适当装置被锁定在该位置。
在垂直位置延伸超出梯子上端达到驾驶员位置7上方一点的细长手持元件30紧固在梯子11的上分段11A的后侧板13的纵向侧面上。手持元件30一方面有助于爬上车,另一方面作为使梯子在垂直与水平位置之间枢转的杠杆。当机械的驾驶员已经爬到驾驶员位置时,他能够通过握持手持元件30从驾驶员位置使梯子在垂直与水平位置之间枢转。不用说梯子还可以从例如地面枢转以使机械准备被运输。为此,操作者简单地握持梯子11本身。
梯子11在垂直与水平位置之间的枢转移动以及反之移动通过气动撑杆31助力,该气动撑杆的活塞31A得到紧固以在连接接头26的旋转轴线27的上方铰接在上分段11A的前侧板12上,并且气动撑杆的气缸31B得到固定以在连接接头26的旋转轴线27的下方铰接在机械框架1的水平支架24上。

Claims (15)

1.一种道路磨铣机械,包括框架(1)和行走装置(2),该行走装置具有布置在机械框架(1)的前端和后端的履带单元(2A和2B)、包括布置在机械框架(1)的下方的磨铣装置(5)、以及包括布置在设置于前端和后端的履带单元(2A和2B)之间的驾驶员位置(7),所述道路磨铣机械具有布置在驾驶员位置(7)下方的机械框架(1)上的至少一个梯子(11),其特征在于,梯子(11)安装在机械框架(1)的纵向侧面(1C,1D)上,从而绕基本上与行进方向(10)成直角延伸的枢转轴线(27)从基本上垂直位置枢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磨铣机械,其特征在于,梯子(11)安装在机械框架(1)的纵向侧面(1C,1D)上使得梯子(11)位于枢转轴线(27)下方的那一部分在与行进方向(10)相反的方向上可枢转。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道路磨铣机械,其特征在于,基本上与行进方向成直角延伸的枢转轴线(27)相对于机械框架的纵向侧面(1C,1D)从水平倾斜,由此使梯子(11)在垂直位置相对于机械框架(1)的纵向侧面倾斜。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道路磨铣机械,其特征在于,梯子(11)的枢转轴线(27)相对于由梯子限定的平面处于偏斜位置,由此使梯子(11)在垂直位置相对于机械框架(1)的纵向侧面倾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磨铣机械,其特征在于,设置连接接头(26),其具有可以绕基本上与行进方向成直角延伸的旋转轴线(27)彼此相对旋转的两个部分(26A,26B),机械框架(1)具有接头的一个部分(26A)并且梯子具有另一部分(26B)。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磨铣机械,其特征在于,梯子(11)所具有的接头的那一部分(26B)以连接接头(26)的旋转轴线(27)与梯子所处的平面偏斜地延伸,由此促使梯子(11)在从垂直位置枢转时紧密压靠在机械框架(1)的纵向侧面(1C,1D)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磨铣机械,其特征在于,梯子(11)安 装在机械框架(1)的纵向侧面(1C,1D)上以从垂直位置基本上转过直角,由此使梯子(11)从垂直位置枢转到水平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磨铣机械,其特征在于,梯子(11)被弹性预加载到水平位置和/或垂直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磨铣机械,其特征在于,梯子(11)的至少一个分段(11A)具有处于行进方向(10)的前方的侧板(12)和处于行进方向后方的侧板(13),梯蹬(14,15,16,17)紧固在所述侧板上,梯子(11)处于行进方向前方的侧板(12)被紧固在机械框架(1)的纵向侧板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道路磨铣机械,其特征在于,梯子(11)处于行进方向后方的侧板(13)具有止动元件(28),当梯子处于垂直位置时,止动元件(28)被支承在支承元件(24)上,所述支承元件紧固在机械框架(1)的纵向侧面(1C,1D)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道路磨铣机械,其特征在于,梯子(11)处于行进方向前方的侧板(12)具有阻尼止动件(32),其在梯子处于水平位置时支承和定位在孔(33)中,所述孔设置在机械框架(1)的纵向侧面(1C,1D)上的支承元件(24)中。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磨铣机械,其特征在于,梯子(11)具有上分段和下分段(11A,11B),下分段(11B)可枢转地紧固在上分段(11A)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道路磨铣机械,其特征在于,梯子(11)的上分段(11A)具有处于行进方向前方的侧板(12)和处于行进方向后方的侧板(13),梯蹬(14,15,16,17)紧固在所述侧板上,并且梯子(11)的下分段(11B)具有紧固在一个侧板(18)上的一个梯蹬(19),下分段(11B)的侧板(18)从外折叠位置可枢转到一个位置,在该位置所述侧板内折叠压靠在上分段(11A)上并且下分段(11B)的梯蹬(19)压靠在上分段(11A)的两个侧板(12)中的另一个上。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磨铣机械,其特征在于,梯子(11)的下分段(11B)具有紧固元件(23),梯子的下分段(11B)在内折叠位置通过所述紧固元件锁定在上分段(11A)上。
15.如权利要求1、2、5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道路磨铣机械,其特征在于,梯子(11)具有在垂直位置向上突出超过梯子的手持元件(30)。 
CN2009201781417U 2008-10-09 2009-09-22 道路磨铣机械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1375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08013393U DE202008013393U1 (de) 2008-10-09 2008-10-09 Baumaschine, insbesondere Straßenbaumaschine oder Tagebaumaschine
DE202008013393.9 2008-10-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13750U true CN201713750U (zh) 2011-01-19

Family

ID=4160063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78141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13750U (zh) 2008-10-09 2009-09-22 道路磨铣机械
CN20091017194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8074B (zh) 2008-10-09 2009-09-22 道路磨铣机械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194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8074B (zh) 2008-10-09 2009-09-22 道路磨铣机械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86763B2 (zh)
EP (1) EP2175070B1 (zh)
CN (2) CN201713750U (zh)
DE (1) DE202008013393U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62464A1 (en) * 2005-12-02 2007-06-07 Barjoh Pty Ltd Access device
US8689939B2 (en) * 2008-05-27 2014-04-08 Volvo Construction Equipment Holding Sweden Ab Step apparatus for heavy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nd tree harvester having leveling system
US8919497B2 (en) * 2008-11-07 2014-12-30 Caterpillar Inc. Powered operator access system
WO2012035848A1 (ja) * 2010-09-14 2012-03-22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建設機械のラダー装置
JP5543418B2 (ja) * 2011-10-13 2014-07-09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作業車両の可動式ラダー装置
DE102012216307B3 (de) * 2012-09-13 2014-01-16 Deere & Company Aufstiege für eine Arbeitsmaschine
US8827038B2 (en) 2012-12-12 2014-09-09 Cnh Industrial America Llc Ladder assembly for a work vehicle
DE202013001302U1 (de) 2013-02-06 2013-03-11 Terex Deutschland GmbH Zugangssystem zu einer Baumaschine, einer Lademaschine oder einer anderen mobilen Arbeitsmaschine
US20140318892A1 (en) * 2013-04-30 2014-10-30 Caterpillar Inc. Manually powered linkage ladder
JP5507769B1 (ja) * 2013-08-07 2014-05-28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ホイールローダ
EP2873777B1 (en) * 2013-08-08 2016-11-23 Komatsu Ltd. Wheel loader
US8931792B1 (en) * 2013-12-11 2015-01-13 Frank Klassen Folding vehicle staircase
CN103770714B (zh) * 2014-01-25 2016-02-10 山西信联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玉米机转梯操纵机构
DE102014003469B4 (de) * 2014-03-07 2023-04-13 Komatsu Mining Germany Gmbh Notabstiegsystem für Großmaschinen
DE102015007562B4 (de) * 2014-06-17 2020-01-16 Bomag Gmbh Selbstfahrende Bodenfräsmaschine, insbesondere Straßenfräse, Recycler, Stabilisierer oder Surface-Miner, mit integrierter Wartungsplatte
DE102014010488B4 (de) * 2014-07-15 2022-12-01 Bomag Gmbh Heckrotorfräse mit bewegbarem Aufstieg
JP6390061B2 (ja) * 2014-10-07 2018-09-19 株式会社タダノ 梯子機構
JP6398568B2 (ja) * 2014-10-07 2018-10-03 株式会社タダノ 作業車
EP3275734B1 (en) * 2015-03-23 2024-03-06 Komatsu Ltd. Vertically-movable steps for working vehicles
US10214962B2 (en) * 2015-11-27 2019-02-26 Intex Marketing Ltd. Swimming pool ladder with safety gate
US9816318B2 (en) * 2015-12-11 2017-11-14 David A. Johnson Powered ladder for large industrial vehicles
USD890224S1 (en) * 2017-11-09 2020-07-14 Deere & Company Lift cylinder mounted grab handle
US10036201B1 (en) 2017-11-15 2018-07-31 Caterpillar Paving Products Inc. Access ladder assembly for a movable machine
DE102018002170A1 (de) * 2017-12-22 2019-06-27 Bomag Gmbh Selbstfahrende Bodenfräsmaschine, insbesondere Straßenfräse, Stabilisierer oder Recycler
DE102020117251A1 (de) * 2020-06-30 2021-12-30 Wirtgen Gmbh Bodenbearbeitungsmaschine mit längenveränderlicher Steigeinrichtung mit mehreren unterschiedlichen steigbereiten Betriebsstellungen
RU206869U1 (ru) * 2021-05-21 2021-09-30 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КАМАЗ" Лестница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90392A (en) * 1963-01-31 1965-06-22 Massey Ferguson Ltd Folding ladder for combines
US5024292A (en) * 1989-01-23 1991-06-18 Bobbie Scope, Inc. Portable ladder assembly for truck trailers
US5046582A (en) * 1990-10-03 1991-09-10 Albrecht Leonard N Foldable ladder combination with truck cargo carrier
DE19504495A1 (de) * 1995-02-12 1996-08-22 Wirtgen Gmbh Maschine zur Erneuerung von Fahrbahnen
AUPN833096A0 (en) * 1996-02-27 1996-03-21 Justoy Pty Ltd Access device
AUPP175198A0 (en) * 1998-02-10 1998-03-05 Justoy Pty Ltd Access device
US6640929B2 (en) * 2002-04-05 2003-11-0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Truck tailgate auxiliary ladder
CN1194878C (zh) * 2002-08-08 2005-03-30 杨关键 真空机车和零部件清扫除尘系统
US7870932B2 (en) * 2004-09-27 2011-01-18 Caterpillar Inc Retractable access system ladder and work machine using same
WO2007062464A1 (en) * 2005-12-02 2007-06-07 Barjoh Pty Ltd Access device
CN100572141C (zh) * 2006-12-12 2009-12-23 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收割机驾驶室乘用梯装置
DE102008015431B4 (de) * 2007-04-05 2020-01-16 Dynapac Gmbh Straßenfräse
CN201045779Y (zh) * 2007-05-15 2008-04-16 郑州三中收获实业有限公司 收割机驾驶室用旋转爬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08013393U1 (de) 2010-04-22
EP2175070A2 (de) 2010-04-14
EP2175070A3 (de) 2012-01-18
CN101718074B (zh) 2012-10-31
CN101718074A (zh) 2010-06-02
US20100090517A1 (en) 2010-04-15
EP2175070B1 (de) 2014-03-05
US8186763B2 (en) 2012-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13750U (zh) 道路磨铣机械
CN108774942B (zh) 具有集成的维护平台的自行式路面铣削机械
CN101687521A (zh)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搭载有该驾驶室的建筑机械及平地机
CN101238253A (zh) 机动平路机
CN110984585A (zh) 砂浆找平摊铺装置
CN110259395A (zh) 一种翻转式钻台机械手
KR102038526B1 (ko) 틸팅 및 롤링 가능한 작업대를 갖는 고소작업차
CN102383720A (zh) 楼梯和司机室
CN204662332U (zh) 全地形清雪装置
CN100554038C (zh) 可移动车辆的进入系统
CN113955674B (zh) 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
CN206903585U (zh) 可收拢钻架的车载护栏钻孔机
CN113998616B (zh) 基于举升车的架棚钢梁安装方法
CN85103124A (zh) 高架公路桥梁建筑用的检修车
CN104404900B (zh) 停车装置及停车方法
CN202644626U (zh) 新型折叠式脚踏板
CN205778490U (zh) 泵车楼梯和泵车
CN106401632A (zh) 二次摇杆综采液压支架
CN107415905B (zh) 一种升降车底部调平结构
CN22039538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栏
CN207315228U (zh) 煤矿用全液压水平滑动坑道钻机
CN101265807A (zh) 用于异型巷道支护的液压支架
CN206090300U (zh) 边梁和防撞墙一体化预制施工支架
CN202300180U (zh) 楼梯和司机室
CN205918437U (zh) 回填液压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