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98388U - 红外触摸设备、交互式显示器及触摸系统 - Google Patents

红外触摸设备、交互式显示器及触摸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98388U
CN201698388U CN2010202299439U CN201020229943U CN201698388U CN 201698388 U CN201698388 U CN 201698388U CN 2010202299439 U CN2010202299439 U CN 2010202299439U CN 201020229943 U CN201020229943 U CN 201020229943U CN 201698388 U CN201698388 U CN 2016983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infrared
touch panel
housing
fluid sea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2994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镇中
刘新斌
叶新林
刘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rtouch Systems Co Ltd
Beijing Unitop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rtouch Systems Co Ltd
Beijing Unitop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rtouch Systems Co Ltd, Beijing Unitop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rtouch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2994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983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983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9838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触摸设备、交互式显示器及触摸系统,涉及红外触摸屏技术领域。红外触摸设备中,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开设有溢胶槽,所述溢胶槽设置于密封胶填充部位与触摸检测区域之间。在生产红外触摸屏过程中,向触摸检测区域侧溢出的密封胶,能够被设置于密封胶填充部位与触摸检测区域之间的溢胶槽所容纳,从而避免了向触摸检测区域溢胶的问题,简化了生产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清除溢出到触摸检测区域侧的密封胶损坏触摸面板的问题,使得产品质量更能得到保证。

Description

红外触摸设备、交互式显示器及触摸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触摸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外触摸设备、交互式显示器及触摸系统。
背景技术
红外触摸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红外触摸屏为了满足防尘、防水等密封要求,通常会采用密封胶将红外滤光部件或外框粘贴在触摸面板上,以实现密封的固定连接。
参见图1,示出了现有利用密封胶密封固定触摸面板的常用结构剖面图。其中,101为触摸面板(比如保护玻璃板等),102为红外滤光部件与外框形成的一体化结构,通常,称设置在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前面的部分为红外滤光部件,采用仅允许红外光通过的材质构成。104为电路板,其上设置有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以及实现扫描功能的控制模块等,103为设置于电路板104上的红外发射管或红外接收管,用密封胶105将红外滤光部件与外框形成的一体化结构102粘贴在触摸面板101上,红外滤光部件左侧触摸面板所形成的区域为触摸检测区域。
现有技术中,红外触摸屏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生产人员用密封胶将红外滤光部件与外框形成的一体化结构粘贴到触摸面板上的预置位置上,其中密封胶需要充分填充,以保证粘贴部位不会留有气泡,足够密封和牢固。充分填充密封胶的话,将红外滤光部件与外框形成的一体化结构与触摸面板挤压粘贴,必然会导致密封胶溢出粘贴部位,对于溢出至107所示位置的密封胶处理起来相对简单,但是对于溢出至触摸检测区域侧即108所示位置处的密封胶,去除却相当麻烦,因为108所示位置处为触摸检测区域的一部分,去除时很容易划伤触摸面板,不但影响产品的质量,而且使得生产效率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红外触摸设备、交互式显示器及触摸系统,以解决现有红外触摸屏生产中去除触摸检测区域侧的溢胶工序效率低下以及易损坏触摸面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触摸设备,包括外框、红外滤光部件、电路板、触摸检测区域、触摸面板,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开设有密封胶填充部位,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还开设有溢胶槽,所述溢胶槽设置于密封胶填充部位与触摸检测区域之间。
可选地,所述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位于红外滤光部件与外框形成的一体化结构上。
可选地,所述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位于与所述外框分离连接的红外滤光部件上。
可选地,所述外框包括与红外滤光部件连接的第一外框,和与所述触摸面板连接的第二外框,则所述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位于所述第二外框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通过螺钉、胶或卡扣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还设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位于所述密封胶填充部位与溢胶槽之间。
可选地,所述溢胶槽的纵切面形状为V形、U形、四边形或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交互式显示器,包括显示屏和红外触摸设备,所述红外触摸设备包括外框、红外滤光部件、电路板、触摸检测区域、触摸面板,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开设有密封胶填充部位,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还开设有溢胶槽,所述溢胶槽设置于密封胶填充部位与触摸检测区域之间。
可选地,所述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位于红外滤光部件与外框形成的一体化结构上。
可选地,所述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位于与所述外框分离连接的红外滤光部件上。
可选地,所述外框包括与红外滤光部件连接的第一外框,和与所述触摸面板连接的第二外框,则所述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位于所述第二外框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通过螺钉、胶或卡扣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还设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位于所述密封胶填充部位与溢胶槽之间。
可选地,所述溢胶槽的纵切面形状为V形、U形、四边形或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触摸系统,包括红外触摸设备,所述红外触摸设备包括外框、红外滤光部件、电路板、触摸检测区域、触摸面板,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开设有密封胶填充部位,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还开设有溢胶槽,所述溢胶槽设置于密封胶填充部位与触摸检测区域之间。
可选地,所述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位于红外滤光部件与外框形成的一体化结构上。
可选地,所述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位于与所述外框分离连接的红外滤光部件上。
可选地,所述外框包括与红外滤光部件连接的第一外框,和与所述触摸面板连接的第二外框,则所述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位于所述第二外框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通过螺钉、胶或卡扣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还设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位于所述密封胶填充部位与溢胶槽之间。
可选地,所述溢胶槽的纵切面形状为V形、U形、四边形或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触摸设备、交互式显示器及触摸系统,在生产红外触摸屏过程中,向触摸检测区域侧溢出的密封胶,能够被设置于密封胶填充部位与触摸检测区域之间的溢胶槽所容纳,从而避免了向触摸检测区域溢胶的问题,简化了生产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清除溢出到触摸检测区域侧的密封胶损坏触摸面板的问题,使得产品质量更能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利用密封胶密封固定触摸面板的常用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红外触摸设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提供的红外触摸设备剖面图;
图4为图3所示具体实施例一中一种红外滤光部件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具体实施例一中另一种红外滤光部件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提供的红外触摸设备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三提供的红外触摸设备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交互式显示器正视图;
图9为图8所示实施例中交互式显示器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触摸系统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红外触摸设备,包括触摸面板(比如保护玻璃板等)、红外滤光部件、外框、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触摸检测区域和控制功能模块,等。通常,红外滤光部件通常设置在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前面,采用仅允许红外光通过的材质构成。通常,红外滤光部件可以设置于触摸检测区域的四周或相对两边。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红外滤光部件与外框形成一体化结构,全部采用仅允许红外光通过的材质构成;也可以将红外滤光部件与外框分离设置,其中红外滤光部件采用仅允许红外光通过的材质构成,外框则可以由铝合金或塑料等材质构成,红外滤光部件与外框可以采用胶、螺钉或者卡扣等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解决现有红外触摸屏生产中去除触摸检测区域侧的溢胶工序效率低下以及易损坏触摸面板的问题,参见图2,在与触摸面板101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200上,开设有溢胶槽109,且溢胶槽109设置于密封胶填充部位106与触摸检测区域112之间。
图2仅为本实施例为了展示溢胶槽设置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并未绘出红外触摸设备内的全部部件。需要说明的是,与触摸面板101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所在的部件2,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将红外滤光部件与外框形成的一体化结构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也可以将与外框可分离连接的红外滤光部件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还可以是包括两个外框部分,即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将第一外框与红外滤光部件连接,即用于固定红外滤光部件,第二外框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即用于固定触摸面板。其中,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之间可以通过螺钉、胶或卡扣等固定连接。
为了得到好的密封效果,需要尽量扩大密封面的面积,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还进一步设有台阶结构110,位于密封胶填充部位106与溢胶槽109之间,该台阶结构110在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粘贴于触摸面板101上时,与触摸面板101之间形成一条缝隙,以保证预先填充在填充部位106中的密封胶能尽量大面积的进行分布,以达到较佳的密封和固定效果。
其中,溢胶槽109的纵切面的形状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图2中示出的是长方形,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是V形、U形、四边形或半圆形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制。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红外触摸设备,在生产红外触摸屏过程中,向触摸检测区域侧溢出的密封胶,能够被设置于密封胶填充部位与触摸检测区域之间的溢胶槽所容纳,从而避免了向触摸检测区域溢胶的问题,简化了生产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清除溢出到触摸检测区域侧的密封胶损坏触摸面板的问题,使得产品质量更能得到保证。
在实际应用中,在红外触摸设备中,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开设有溢胶槽,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具体实施方式一
参见图3至图5,示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红外触摸设备的剖面图。
其中,101为触摸面板(比如保护玻璃板等),102为红外滤光部件与外框形成的一体化结构,104为电路板,其上设置有红外发射管或红外接收管、以及实现扫描功能的控制模块等,103为设置于电路板104上的红外发射管或红外接收管,106所示拐角部位为密封胶填充部位,109为溢胶槽,红外滤光部件左侧触摸面板所形成的区域为触摸检测区域。
本实施方式中,红外滤光部件与外框形成一体化结构,全部采用仅允许红外光通过的材质构成。通常,红外触摸屏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红外滤光部件通常设置于所述触摸检测区域的四周或相对两边,位于红外发射管或红外接收管前面。参见图4,示出红外滤光部件111设置于触摸检测区域112的四周,参见图5,示出红外滤光部件111设置于触摸检测区域112的相对两边。红外滤光部件位于红外发射管或红外接收管的前面,红外发射管发射的红外光可以透过红外滤光部件进入触摸检测区域,并从触摸检测区域透过红外滤光部件被红外接收管接收,红外滤光部件将过滤掉红外光以外的其它可见光。
本实施方式中,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位于红外滤光部件与外框形成的一体化结构上,从图3所示可见,红外滤光部件呈拐角形状处形成的面为与触摸面板相粘贴的粘贴面,在该粘贴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溢出的密封胶的溢胶槽109。溢胶槽109设置于密封胶填充部位106与触摸检测区域之间,其容积满足足够容纳密封胶填充部位向触摸检测区域方向溢出的密封胶,这样,红外滤光部件与触摸面板粘贴后相邻的部位就不会溢出密封胶,使得免去了清除溢出至该侧的密封胶的工作。
为了进一步避免向触摸检测区域溢出密封胶,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将溢胶槽109设置于靠近触摸检测区域侧。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密封胶对红外滤光部件与触摸面板进行密封粘贴时,若密封胶不能完全充分的填充在红外滤光部件与触摸面板之间的话,便会产生气泡、空隙等,大大降低了红外滤光部件与触摸面板之间的密封性以及牢固性。因此,通常预先将密封胶完全充分的填充至密封胶填充部位中,将红外滤光部件粘贴至触摸面板上时,通过挤压,使得预先填充的密封胶分别向两侧溢出,从而使红外滤光部件与触摸面板之间形成非常严密的密封,向触摸检测区域一侧溢出的密封胶将会被溢胶槽所容纳,而不会溢出至触摸检测区域,无需再对溢出至触摸检测区域的密封胶进行清除,从而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而对于溢出至另一侧的密封胶,因为红外滤光部件靠近电路板一侧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被包在外框内,因此,清除溢出至该侧的密封胶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对溢出至靠近电路板一侧的密封胶的处理方式即可),对生产效率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为了得到好的密封效果,需要尽量扩大密封面的面积,因此,本实施方式中,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即红外滤光部件与外框形成的一体化结构)还进一步设有台阶结构110,位于密封胶填充部位106与溢胶槽109之间,该台阶结构在红外滤光部件粘贴固定于触摸面板上时,与触摸面板之间形成一条缝隙,以保证预先填充在填充部位的密封胶能尽量大面积的分布在红外滤光部件与触摸面板之间,以达到较佳的密封和固定效果。
其中,溢胶槽在红外滤光部件横截面上的形状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图3中示出的是长方形,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是V形、U形、四边形或半圆形等,本实施方式对此并不限制。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红外触摸设备,在生产红外触摸屏过程中,向触摸检测区域侧溢出的密封胶,能够被设置于密封胶填充部位与触摸检测区域之间的溢胶槽所容纳,从而避免了向触摸检测区域溢胶的问题,简化了生产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清除溢出到触摸检测区域侧的密封胶损坏触摸面板的问题,使得产品质量更能得到保证。
具体实施方式二
参见图6,示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红外触摸设备的剖面图。
其中,101为触摸面板(比如保护玻璃板等),113为红外滤光部件,114为外框,其中红外滤光部件可以通过胶、螺钉、卡扣等与外框进行连接,104为电路板,其上设置有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以及实现扫描功能的控制模块等,103为设置于电路板104上的红外发射管或红外接收管,106所示拐角部位为密封胶填充部位,109为溢胶槽,红外滤光部件左侧触摸面板所形成的区域为触摸检测区域。
本实施方式中,将红外滤光部件与外框分离设置,其中红外滤光部件采用仅允许红外光通过的材质构成,外框则可以由铝合金或塑料等材质构成,红外滤光部件与外框可以采用胶、螺钉或者卡扣等进行连接。通常,红外触摸屏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红外滤光部件通常设置于所述触摸检测区域的四周或相对两边,位于红外发射管或红外接收管前面。
本实施方式中,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位于与外框分离连接的红外滤光部件上,从图6所示可见,红外滤光部件呈拐角形状处形成的面为与触摸面板相粘贴的粘贴面,在该粘贴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溢出的密封胶的溢胶槽109。溢胶槽设置于密封胶填充部位106与触摸检测区域之间其容积满足足够容纳密封胶填充部位向触摸检测区域方向溢出的密封胶,这样,红外滤光部件与触摸面板粘贴后相邻的部位就不会溢出密封胶,使得免去了清除溢出至该侧的密封胶的工作。
为了进一步避免向触摸检测区域溢出密封胶,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将溢胶槽设置于靠近触摸检测区域侧。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密封胶对红外滤光部件与触摸面板进行密封粘贴时,若密封胶不能完全充分的填充在红外滤光部件与触摸面板之间的话,便会产生气泡、空隙等,大大降低了红外滤光部件与触摸面板之间的密封性以及牢固性。因此,通常预先将密封胶完全充分的填充至密封胶填充部位中,将红外滤光部件粘贴至触摸面板上时,通过挤压,使得预先填充的密封胶分别向两侧溢出,从而使红外滤光部件与触摸面板之间形成非常严密的密封,向触摸检测区域一侧溢出的密封胶将会被溢胶槽所容纳,而不会溢出至触摸检测区域,无需再对溢出至触摸检测区域的密封胶进行清除,从而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而对于溢出至另一侧的密封胶,因为红外滤光部件靠近电路板一侧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被包在外框内,因此,清除溢出至该侧的密封胶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对溢出至靠近电路板一侧的密封胶的处理方式即可),对生产效率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为了得到好的密封效果,需要尽量扩大密封面的面积,因此,本实施方式中,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即红外滤光部件)还进一步设有台阶结构110,位于密封胶填充部位106与溢胶槽109之间,该台阶结构在红外滤光部件粘贴固定于触摸面板上时,与触摸面板之间形成一条缝隙,以保证预先填充在填充部位的密封胶能尽量大面积的分布在红外滤光部件与触摸面板之间,以达到较佳的密封和固定效果。
其中,溢胶槽在红外滤光部件横截面上的形状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图6中示出的是长方形,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是V形、U形、四边形或半圆形等,本实施方式对此并不限制。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红外触摸设备,在生产红外触摸屏过程中,向触摸检测区域侧溢出的密封胶,能够被设置于密封胶填充部位与触摸检测区域之间的溢胶槽所容纳,从而避免了向触摸检测区域溢胶的问题,简化了生产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清除溢出到触摸检测区域侧的密封胶损坏触摸面板的问题,使得产品质量更能得到保证。
具体实施方式三
参见图7,示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红外触摸设备的剖面图。
其中,101为触摸面板(比如保护玻璃板等),113为红外滤光部件,114为第一外框,其中红外滤光部件可以通过胶、螺钉、卡扣等与第一外框进行连接,当然,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是红外滤光部件与第一外框形成一体化结构,本实施方式对比并不限制。104为电路板,其上设置有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以及实现扫描功能的控制模块等,103为设置于电路板104上的红外发射管或红外接收管,106所示拐角部位为密封胶填充部位,109为溢胶槽,红外滤光部件左侧触摸面板所形成的区域为触摸检测区域。
本实施方式中,外框包括两个部分,即第一外框114和第二外框115,第一外框与红外滤光部件连接,即用于固定红外滤光部件,第二外框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即用于固定触摸面板。其中,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之间可以通过螺钉、胶或卡扣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也就是说,第一外框114、红外滤光部件113、电路板104以及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103构成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整体,第二外框115和触摸面板101通过粘贴相连形成第二整体,第一整体和第二整体之间可以通过螺钉、胶或卡扣等方式进行固定,比如,可以在710所示位置处将第一整体和第二整体通过螺钉进行固定,当然,实际应用中可以有多种方式,本实施方式对此并不限制。
通常,红外触摸屏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红外滤光部件通常设置于所述触摸检测区域的四周或相对两边,位于红外发射管或红外接收管前面。
本实施方式中,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位于第二外框115上,从图7所示可见,红外滤光部件呈拐角形状处形成的面为与触摸面板相粘贴的粘贴面,在该粘贴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溢出的密封胶的溢胶槽109。溢胶槽设置于密封胶填充部位106与触摸检测区域之间,其容积满足足够容纳密封胶填充部位向触摸检测区域方向溢出的密封胶,这样,红外滤光部件与触摸面板粘贴后相邻的部位就不会溢出密封胶,使得免去了清除溢出至该侧的密封胶的工作。
为了进一步避免向触摸检测区域溢出密封胶,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将溢胶槽设置于靠近触摸检测区域侧。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密封胶对第二外框与触摸面板进行密封粘贴时,若密封胶不能完全充分的填充在第二外框与触摸面板之间的话,便会产生气泡、空隙等,大大降低第二外框与触摸面板之间的密封性以及牢固性。因此,通常预先将密封胶完全充分的填充至密封胶填充部位中,将第二外框粘贴至触摸面板上时,通过挤压,使得预先填充的密封胶分别向两侧溢出,从而使第二外框与触摸面板之间形成非常严密的密封,向触摸检测区域一侧溢出的密封胶将会被溢胶槽所容纳,而不会溢出至触摸检测区域,无需再对溢出至触摸检测区域的密封胶进行清除,从而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而对于溢出至另一侧的密封胶,清除起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对溢出至靠近电路板一侧的密封胶的处理方式即可),对生产效率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为了得到好的密封效果,需要尽量扩大密封面的面积,因此,本实施方式中,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即第二外框)还进一步设有台阶结构110,位于密封胶填充部位106与溢胶槽109之间,该台阶结构在第二外框粘贴固定于触摸面板上时,与触摸面板之间形成一条缝隙,以保证预先填充在填充部位的密封胶能尽量大面积的分布在第二外框与触摸面板之间,以达到较佳的密封和固定效果。
其中,溢胶槽在第二外框横截面上的形状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图7中示出的是长方形,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是V形、U形、四边形或半圆形等,本实施方式对此并不限制。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红外触摸设备,在生产红外触摸屏过程中,向触摸检测区域侧溢出的密封胶,能够被设置于密封胶填充部位与触摸检测区域之间的溢胶槽所容纳,从而避免了向触摸检测区域溢胶的问题,简化了生产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清除溢出到触摸检测区域侧的密封胶损坏触摸面板的问题,使得产品质量更能得到保证。
实施例二
参见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交互式显示器,包括具有上述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红外触摸设备。具体的,交互式显示器包括显示屏和红外触摸设备,其中红外触摸设备包括外框、红外滤光部件、电路板、触摸检测区域、触摸面板,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开设有密封胶填充部位,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还开设有溢胶槽,所述溢胶槽设置于密封胶填充部位与触摸检测区域之间。
参见图8,触摸屏116围成的中间区域为触摸检测区域112,电路板上设置有电子元器件,比如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以及处理芯片等等。
本实施例中,作为可选地,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可以位于红外滤光部件与外框形成的一体化结构上;或者,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可以位于与外框分离连接的红外滤光部件上;或者,外框包括与红外滤光部件连接的第一外框,和与触摸面板连接的第二外框,则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还可以位于第二外框上,其中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可以通过螺钉、胶或卡扣等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还可以设有台阶结构,该台阶结构位于密封胶填充部位与溢胶槽之间。
可选地,溢胶槽的纵切面形状可以是V形、U形、四边形或半圆形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交互式显示器中的红外触摸设备,其结构具体可以参见实施例一中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图8和图9中以电脑显示器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交互式显示器并不局限于电脑显示器,对于具备交互功能的显示装置,比如自动提款机等均属于本实施例所述交互式显示器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三
参见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系统,包括具有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红外触摸设备。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摸系统包括红外触摸设备,其中所述红外触摸设备包括外框、红外滤光部件、电路板、触摸检测区域、触摸面板,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开设有密封胶填充部位,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还开设有溢胶槽,所述溢胶槽设置于密封胶填充部位与触摸检测区域之间。
本实施例中,作为可选地,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可以位于红外滤光部件与外框形成的一体化结构上;或者,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可以位于与外框分离连接的红外滤光部件上;或者,外框包括与红外滤光部件连接的第一外框,和与触摸面板连接的第二外框,则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还可以位于第二外框上,其中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可以通过螺钉、胶或卡扣等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还可以设有台阶结构,该台阶结构位于密封胶填充部位与溢胶槽之间。
可选地,溢胶槽的纵切面形状可以是V形、U形、四边形或半圆形等。
本实施例图10中以电子白板为例进行说明,当然触摸系统还包括未在图10中示出的投影仪等设备。在实际应用中,触摸系统并不局限于电子白板和投影仪等系统,对于具备触摸功能的应用系统均属于本实施例所述触摸系统的保护范围内。
其中,红外触摸屏116围成的中间区域为触摸检测区域112,电路板上设置有电子元器件,比如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以及处理芯片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触摸系统中的红外触摸设备,其结构具体可以参见实施例一中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交互式显示器、以及实施例三中提供的触摸系统,在生产红外触摸屏过程中,向触摸检测区域侧溢出的密封胶,能够被设置于密封胶填充部位与触摸检测区域之间的溢胶槽所容纳,从而避免了向触摸检测区域溢胶的问题,简化了生产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清除溢出到触摸检测区域侧的密封胶损坏触摸面板的问题,使得产品质量更能得到保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红外触摸设备,包括外框、红外滤光部件、电路板、触摸检测区域、触摸面板,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开设有密封胶填充部位,其特征在于,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还开设有溢胶槽,所述溢胶槽设置于密封胶填充部位与触摸检测区域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触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位于红外滤光部件与外框形成的一体化结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触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位于与所述外框分离连接的红外滤光部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触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包括与红外滤光部件连接的第一外框,和与所述触摸面板连接的第二外框,则所述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位于所述第二外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触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通过螺钉、胶或卡扣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红外触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还设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位于所述密封胶填充部位与溢胶槽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红外触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溢胶槽的纵切面形状为V形、U形、四边形或半圆形。
8.一种交互式显示器,包括显示屏和红外触摸设备,所述红外触摸设备包括外框、红外滤光部件、电路板、触摸检测区域、触摸面板,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开设有密封胶填充部位,其特征在于,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还开设有溢胶槽,所述溢胶槽设置于密封胶填充部位与触摸检测区域之间。
9.一种触摸系统,包括红外触摸设备,所述红外触摸设备包括外框、红外滤光部件、电路板、触摸检测区域、触摸面板,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开设有密封胶填充部位,其特征在于,与触摸面板相粘贴连接的粘贴面上还开设有溢胶槽,所述溢胶槽设置于密封胶填充部位与触摸检测区域之间。
CN2010202299439U 2010-06-10 2010-06-10 红外触摸设备、交互式显示器及触摸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983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299439U CN201698388U (zh) 2010-06-10 2010-06-10 红外触摸设备、交互式显示器及触摸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299439U CN201698388U (zh) 2010-06-10 2010-06-10 红外触摸设备、交互式显示器及触摸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98388U true CN201698388U (zh) 2011-01-05

Family

ID=43399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2994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98388U (zh) 2010-06-10 2010-06-10 红外触摸设备、交互式显示器及触摸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98388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4049A (zh) * 2011-05-27 2011-09-14 瀚斯宝丽显示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触摸屏柔性线路板防溢胶压合结构及方法
CN102830840A (zh) * 2012-08-14 2012-12-19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组件及使用该触摸屏组件的终端
CN106455391A (zh) * 2016-09-28 2017-02-22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c电子产品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0891A (zh) * 2017-03-31 2017-07-25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卡制卡组件及智能卡制造工艺
CN110444121A (zh) * 2019-08-22 2019-11-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CN112599015A (zh) * 2020-12-23 2021-04-0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一种显示器的水胶贴合装配一体化生产方法及显示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4049A (zh) * 2011-05-27 2011-09-14 瀚斯宝丽显示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触摸屏柔性线路板防溢胶压合结构及方法
CN102184049B (zh) * 2011-05-27 2014-12-10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触摸屏柔性线路板防溢胶压合结构及方法
CN102830840A (zh) * 2012-08-14 2012-12-19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组件及使用该触摸屏组件的终端
CN106455391A (zh) * 2016-09-28 2017-02-22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c电子产品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0891A (zh) * 2017-03-31 2017-07-25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卡制卡组件及智能卡制造工艺
CN106980891B (zh) * 2017-03-31 2024-02-13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卡制卡组件及智能卡制造工艺
CN110444121A (zh) * 2019-08-22 2019-11-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CN112599015A (zh) * 2020-12-23 2021-04-0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一种显示器的水胶贴合装配一体化生产方法及显示器
CN112599015B (zh) * 2020-12-23 2022-08-0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一种显示器的水胶贴合装配一体化生产方法及显示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98388U (zh) 红外触摸设备、交互式显示器及触摸系统
CN203705758U (zh) 显示设备
CN104698634B (zh) 显示面板组件和显示装置
CN203117600U (zh) 显示装置
US10502997B2 (en) Touc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two adhesives,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lamination method
CN202631902U (zh) 显示装置
CN104315412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2907072U (zh) 显示装置
CN204650103U (zh) 液晶显示装置
WO2020168811A1 (zh) 触摸显示设备、显示屏及其贴合方法
CN103364986B (zh) 能防止漏光的液晶显示器和组装该液晶显示器的方法
CN104407465A (zh) 一种多面显示器件
CN105334911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4460088A (zh) 一种多面显示器件
CN202677020U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7229156A (zh) 显示屏
CN106405939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4460089A (zh) 一种多面显示器件
CN204883111U (zh) 一种窄边框显示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4460087A (zh) 一种多面显示器件
CN100378509C (zh) 立体影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5193388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06649253U (zh) 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7015392A (zh) 一种带红外触摸的液晶屏
CN204790243U (zh) 终端前盖组件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Guangzhou Hua Xi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Beijing UNITOP New Technology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4990000925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Infrared touch device, interactive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05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1212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EC01 Cancellation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Guangzhou Hua Xi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Beijing UNITOP New Technology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4990000925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60831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Beijing Irtouch Systems Co.,Ltd.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05

Termination date: 20180610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Beijing Irtouch Systems Co.,Ltd.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