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96554U - 汽车后视镜换向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后视镜换向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96554U
CN201696554U CN2010201106246U CN201020110624U CN201696554U CN 201696554 U CN201696554 U CN 201696554U CN 2010201106246 U CN2010201106246 U CN 2010201106246U CN 201020110624 U CN201020110624 U CN 201020110624U CN 201696554 U CN201696554 U CN 2016965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teeth
box
planetary pinion
loam c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106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波
傅家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NGCHENG CAR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NGCHENG CA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NGCHENG CAR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NGCHENG CA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106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965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965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9655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镜换向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多个行星齿轮(2)、中心齿轮杆(3)、均具有内齿圈的齿轮箱上盖(1)和齿轮箱下盖(4),所述的齿轮箱上盖(1)的内齿圈的齿数为41齿,上层行星齿轮(21)的齿数均为17齿,下层行星齿轮(22)的齿数均为18齿,齿轮箱下盖(4)的内齿圈的齿数为42齿,中心齿轮杆(3)的齿轮齿数为6齿。采用以上结构后,能满足了电动机的转速慢,从而使噪音较小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电动机运行扭矩较小的要求,避免了电动机内部零部件重新设计的麻烦。

Description

汽车后视镜换向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汽车后视镜换向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后视镜是供驾驶员在行驶汽车过程中观察后方车辆、行人运行状态的汽车配件,是安全行车的必要保证,通过对后视镜安装角度的调整,可使驾驶员观察到特定方位的视野,便于安全行车。在如何调节镜片转动的方式上,目前有多种解决方案,有对镜面与镜框固定的固定式后视镜;有直接调节镜面的后视镜;有通过拉索在车内操作转动部件来调节镜面的后视镜;还有通过电动电动机驱动控制的后视镜。为了达到汽车的电动自动化,最后一个方式是最普通采用的。这种电动的汽车后视镜换向装置一般包括电动电动机、齿轮传动机构和传动轴,而齿轮传动机构包括齿轮箱上下盖、行星齿轮和中心齿轮杆,所述的齿轮箱上下盖均具有内齿圈,行星齿轮均为上下两层的双联齿轮,其中上层齿轮与齿轮箱上盖内齿圈啮合,下层齿轮与齿轮箱下盖内齿圈啮合,同时行星齿轮与中心齿轮杆啮合。 
现有公开技术的汽车后视镜换向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的减速比分为几种:一种是输入和输出减速比约为639.72,分配到各级齿轮上的齿数为,齿轮箱上盖内齿圈的齿数为47齿,行星齿轮上层齿轮齿数为19齿,下层齿轮齿数为20齿,中心齿轮杆的齿数为8齿,齿轮箱下盖内齿圈的齿数为49齿;另一种是输入和输出减速比约为301.84,分配到各级齿轮上的齿数为,齿轮箱上盖内齿圈的齿数为52齿,行星齿轮上层齿轮齿数为22齿,下层齿轮齿数为23齿,中心齿轮杆的齿数为7齿,齿轮箱下盖内齿圈的齿数为53齿;还有一种是输入和输出减速比约为217.31,分配到各级齿轮上的齿数为,齿轮箱上盖内齿圈的齿数为52齿,行星齿轮上层齿轮齿数为21齿,下层齿轮齿数为22齿,中心齿轮杆的齿数为9齿,齿轮箱下盖内齿圈的齿数为53齿。 
由于电动机输出的转速是一定的,对于前两种减速比的齿轮传动机构,要求的电动机的转速就快,这样会导致电动机在运行时产生较大的噪音,相对来说第一种减速比的电动机会比第二减速比的电动机噪音大;对于第三种减速比的齿轮传动机构,要 求的电动机的转速虽然慢了,解决了电动机在运行时噪音大的缺点,但是这种情况下的电动机所需的扭矩大,从而对电动机的内部结构的零部件就要重新设计而发生改变,由于电动机内部的空间是一定的,因此对电动机内部零部件的设计就变得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噪音小、所需电动机的扭矩较小的汽车后视镜换向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视镜换向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多个行星齿轮、中心齿轮杆、均具有内齿圈的齿轮箱上盖和齿轮箱下盖,所述的齿轮箱上盖与齿轮箱下盖连接,且齿轮箱上盖上设有输出齿轮轴,所述的多个行星齿轮均为上下两层的双联齿轮,分别是上层行星齿轮和下层行星齿轮,所述的上层行星齿轮与齿轮箱上盖的内齿圈啮合,所述的下层行星齿轮与齿轮箱下盖的内齿圈啮合,所述的中心齿轮杆位于多个行星齿轮中间且同时与多个行星齿轮啮合,中心齿轮杆的一端与齿轮箱下盖连接,另一端与齿轮箱上盖连接,所述的齿轮箱上盖的内齿圈的齿数为41齿,上层行星齿轮的齿数均为17齿,下层行星齿轮的齿数均为18齿,齿轮箱下盖的内齿圈的齿数为42齿,中心齿轮杆的齿轮齿数为6齿。 
所述的行星齿轮的个数为三个。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齿轮箱上盖的内齿圈的齿数为41齿,上层行星齿轮的齿数均为17齿,下层行星齿轮的齿数均为18齿,中心齿轮杆上的齿轮齿数为6齿,齿轮箱下盖的内齿圈的齿数为42齿,这种全新减速比方案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减速比与现有技术中的第三种情况相差不大,因此能满足了电动机的转速慢,从而使噪音较小的要求,同时中心齿轮杆上齿轮齿数的减小也满足了电动机运行扭矩较小的要求,避免了电动机内部零部件重新设计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后视镜换向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反向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心齿轮杆上的齿轮受力分析示意图。 
其中:1、齿轮箱上盖;2、行星齿轮;21、上层行星齿轮;22、下层行星齿轮;3、中心齿轮杆;4、齿轮箱下盖;5、输出齿轮轴;L1、力臂;L2、力臂;F1、扭力;F2、扭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汽车后视镜换向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可知,它包括三个行星齿轮2、中心齿轮杆3、均具有内齿圈的齿轮箱上盖1和齿轮箱下盖4,所述的齿轮箱上盖1与齿轮箱下盖4连接,且齿轮箱上盖1上设有输出齿轮轴5。所述的多个行星齿轮2均为上下两层的双联齿轮,分别是上层行星齿轮21和下层行星齿轮22,所述的上层行星齿轮21与齿轮箱上盖1的内齿圈啮合,所述的下层行星齿轮22与齿轮箱下盖4的内齿圈啮合。所述的中心齿轮杆3位于多个行星齿轮2中间且同时与多个行星齿轮2啮合,中心齿轮杆3的一端与齿轮箱下盖4连接,另一端与齿轮箱上盖1连接。从所述的中心齿轮杆3的齿轮到齿轮箱上盖1上的输出齿轮轴5的齿轮所构成的减速比为220.5,其中分配到各级齿轮的齿数为:齿轮箱上盖1的内齿圈的齿数为41齿,上层行星齿轮21的齿数均为17齿,下层行星齿轮22的齿数均为18齿,齿轮箱下盖4的内齿圈的齿数为42齿,中心齿轮杆3的齿轮齿数为6齿。 
由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中心齿轮杆上的齿轮受力分析示意图可知,图中所示的点划线为齿轮的分度圆,在同样的齿轮模数的前提下,齿数少的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就小,即啮合的受力点的力臂L1就短,齿数多的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就大,即啮合的受力点的力臂L2就长。由于扭矩N=扭力F×力臂L,当扭力一定时,力臂的长短决定了电动机的扭矩的大小,力臂长的扭矩大,力臂短的扭矩小。很显然,本实用新型中的中心齿轮杆上的齿数小于现有技术中的齿数,即本实用新型中的中心齿轮杆上的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小于现有技术中的中心齿轮杆上的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因此,本实用新型汽车后视镜换向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能使电动机的扭矩变小。 
以上所述的用公式表示就是: 
N=F×L 
当F1=F2,L1<L2时 
N1<N2 
装配时,只需按现有的常规的装配方法安装即可。 
工作时,电动机是安装在齿轮箱下盖4上的,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轴伸入齿轮箱下盖4后与中心齿轮杆3连接,当电动机运行时,带动中心齿轮杆3转动,通过中心齿轮杆3上的齿轮与行星齿轮2的齿轮传动、行星齿轮2与齿轮箱上下盖内齿圈的齿轮传动,使连接在齿轮箱上盖1上的输出齿轮轴5转动,再根据齿轮齿条传动,使汽车 后视镜执行换向功能。 
本实用新型汽车后视镜换向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结构,其中,行星齿轮的个数也可以是2个。这个变化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汽车后视镜换向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多个行星齿轮(2)、中心齿轮杆(3)、均具有内齿圈的齿轮箱上盖(1)和齿轮箱下盖(4),所述的齿轮箱上盖(1)与齿轮箱下盖(4)连接,且齿轮箱上盖(1)上设有输出齿轮轴(5),所述的多个行星齿轮(2)均为具有上层行星齿轮(21)和下层行星齿轮(22)的双联齿轮,所述的上层行星齿轮(21)与齿轮箱上盖(1)的内齿圈啮合,所述的下层行星齿轮(22)与齿轮箱下盖(4)的内齿圈啮合,所述的中心齿轮杆(3)位于多个行星齿轮(2)中间且同时与多个行星齿轮(2)啮合,中心齿轮杆(3)的一端与齿轮箱下盖(4)连接,另一端与齿轮箱上盖(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箱上盖(1)的内齿圈的齿数为41齿,上层行星齿轮(21)的齿数均为17齿,下层行星齿轮(22)的齿数均为18齿,齿轮箱下盖(4)的内齿圈的齿数为42齿,中心齿轮杆(3)的齿轮齿数为6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换向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齿轮(2)的个数为三个。
CN2010201106246U 2010-01-30 2010-01-30 汽车后视镜换向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965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106246U CN201696554U (zh) 2010-01-30 2010-01-30 汽车后视镜换向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106246U CN201696554U (zh) 2010-01-30 2010-01-30 汽车后视镜换向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96554U true CN201696554U (zh) 2011-01-05

Family

ID=43397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10624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96554U (zh) 2010-01-30 2010-01-30 汽车后视镜换向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9655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0696A (zh) * 2013-12-09 2014-02-26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汽车后视镜柔性换向器
CN105952849A (zh) * 2016-07-06 2016-09-21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行星优化减速机
CN110813704A (zh) * 2019-12-10 2020-02-21 株洲蓝海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洁厕剂生产用原料筛分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0696A (zh) * 2013-12-09 2014-02-26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汽车后视镜柔性换向器
CN103600696B (zh) * 2013-12-09 2015-10-14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汽车后视镜柔性换向器
CN105952849A (zh) * 2016-07-06 2016-09-21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行星优化减速机
CN105952849B (zh) * 2016-07-06 2018-12-11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行星优化减速机
CN110813704A (zh) * 2019-12-10 2020-02-21 株洲蓝海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洁厕剂生产用原料筛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123923T2 (de) Elektromechanische bedienungseinrichtung
CN211525449U (zh) 一种平行轴式两挡电驱动系统
JP2023075255A (ja) 自動車の用途のための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02182174U (zh) 汽车电动换挡机构
WO2012146416A1 (de)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 hybridfahrzeug
CN201696554U (zh) 汽车后视镜换向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
CN105172570A (zh) 一种双模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US20160288631A1 (en) Dual drive sunroof transmission assembly
DE102011016727A1 (de) Getriebeeinheit
CN102725562B (zh) 具有集成附加功能的调节驱动装置
DE102018100678B4 (de) Automatisch schaltbare getriebeautomatik
DE102011079370A1 (de) Antriebsvorrichtung mit zwei Antriebsaggregaten
US20090049940A1 (en) Drive power transfer apparatus
CN201385612Y (zh) 汽车后视镜折叠装置
CN101746318A (zh) 汽车后视镜换向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
CN202149184U (zh) 铰接车传动装置
EP3984797B1 (de) Getriebemechanismus und antriebs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02200177A (zh) 机动车传动齿轮系统
WO2019120803A1 (de) Elektrische antriebsanordnung für arbeitsmaschine
DE102011005615A1 (de) Antriebsvorrichtung zum Antreiben einer angetriebenen Fahrzeugachse
WO2021136674A1 (de) Untersetzungsgetriebe für ein fahrzeug
CN211009793U (zh) 一种带断开机构的电动车减速器总成
CN201170297Y (zh) 汽车智能无级变速传动装置
CN111720537A (zh) 集成式电子驻车的两档减速器
CN101497324A (zh) 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用齿轮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0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