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87715U - 旋转式压缩机的吸气孔结构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压缩机的吸气孔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687715U CN201687715U CN 201020188372 CN201020188372U CN201687715U CN 201687715 U CN201687715 U CN 201687715U CN 201020188372 CN201020188372 CN 201020188372 CN 201020188372 U CN201020188372 U CN 201020188372U CN 201687715 U CN201687715 U CN 2016877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wall section
- hole
- section
- suction 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吸气孔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压缩组件,压缩组件包括气缸,气缸上设置有吸气孔,吸气孔包括依次相接的外壁段、中间段和内壁段,其中,外壁段与吸气侧相接,内壁段与气缸内壁相接,中间段位于外壁段和内壁段之间,吸气孔的内壁段与气缸内壁相接处设置有贯通孔,该贯通孔同时连通气缸内部和吸气孔的内壁段,贯通孔沿气缸的高度方向设置。吸气孔的内壁段和气缸内壁相交处的面积与贯通孔和气缸内壁相交处的面积的面积总和,大于吸气孔的中间段的横截面的面积。贯通孔在气缸上的周向跨越宽度等于或小于吸气孔的内壁段在气缸上的周向跨越宽度。本实用新型具有制作成本低、吸气阻耗小、电机功耗低、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特别是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吸气孔结构。
背景技术
参见图1-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旋转式压缩机内部结构图,由气缸1、活塞、滑片、主副轴承、曲轴组成压缩组件,电机通过连接曲轴来驱动压缩组件运动,气缸1上设置有作为吸气通道的吸气孔2和作为排气通道的排气孔,气态冷媒从吸气孔被吸入气缸压缩,完成压缩后从排气孔中排出。现有技术中的吸气孔2通常为圆锥形,吸气孔包括依次相接的外壁段3、中间段4和内壁段5,其中,外壁段3及中间段4的截面积均大于内壁段5的截面积,此结构下的气态冷媒吸入至气缸内壁时,由于气态冷媒不能立即均匀的到达气缸周向的所有范围,所以靠近气缸上下端面处会产生涡流,增大吸气阻耗及电机功耗;同时吸气存在压力脉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吸气阻耗小、电机功耗低、适用范围广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吸气孔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吸气孔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压缩组件,压缩组件包括气缸,气缸上设置有吸气孔,吸气孔包括依次相接的外壁段、中间段和内壁段,其中,外壁段与吸气侧相接,内壁段与气缸内壁相接,中间段位于外壁段和内壁段之间,其结构特征是吸气孔的内壁段与气缸内壁相接处设置有贯通孔,该贯通孔同时连通气缸内部和吸气孔的内壁段,贯通孔沿气缸的高度方向设置。
所述吸气孔的内壁段和气缸内壁相交处的面积与贯通孔和气缸内壁相交处的面积的面积总和,大于吸气孔的中间段的横截面的面积。
所述贯通孔在气缸上的周向跨越宽度等于或小于吸气孔的内壁段在气缸上的周向跨越宽度。
所述贯通孔为圆孔、椭圆孔或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吸气孔的内壁段上设置有沿气缸高度方向的贯通孔,且该贯通孔与气缸内部相通,于是,吸气孔的内壁段和气缸内壁相交处的面积与贯通孔和气缸内壁相交处的面积的面积总和,大于吸气孔的中间段的横截面的面积,可使气态冷媒更加顺畅地向气缸上、下端面顺畅流通,从而减少吸气口附近的涡流并降低吸气损失,降低压缩机能耗,另外该吸气孔结构有压力缓冲功能,可降低吸气压力脉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吸气阻耗小、电机功耗低、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旋转压缩机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旋转压缩机的气缸主视图。
图3为现有旋转压缩机的吸气孔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气缸主视图。
图5为第一实施例中的吸气孔沿轴向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气缸主视图。
图7为第二实施例中的吸气孔沿轴向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气缸主视图。
图9为第三实施例中的吸气孔沿轴向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气缸主视图。
图11为第四实施例中的吸气孔沿轴向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气缸,2为吸气孔,3为外壁段,4为中间段,5为内壁段,12为第一吸气孔,13为第一外壁段,14为第一中间段,15为第一内壁段,16为第一贯通孔,22为第二吸气孔,23为第二外壁段,24为第二中间段,25为第二内壁段,26为第二贯通孔,32为第三吸气孔,33为第三外壁段,34为第三中间段,35为第三内壁段,36为第三贯通孔,42为第四吸气孔,43为第四外壁段,44为第四中间段,45为第四内壁段,46为第四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4-图5,本旋转式压缩机的吸气孔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压缩组件,压缩组件包括气缸1,气缸上设置有第一吸气孔12,第一吸气孔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外壁段13、第一中间段14和第一内壁段15,其中,第一外壁段13与吸气侧相接,第一内壁段15与气缸1的内壁相接,第一中间段14位于第一外壁段13和第一内壁段15之间,第一内壁段15和气缸1内壁相交处的面积大于第一中间段14的横截面积。
第一吸气孔12的第一内壁段15与气缸1内壁相接处设置有第一贯通孔16,该第一贯通孔16同时连通气缸1内部和第一吸气孔12,第一贯通孔16沿气缸1的高度方向设置,第一贯通孔16和气缸1内壁相交处的面积大于第一吸气孔的第一中间段14的横截面的面积。
第一贯通孔16在气缸1上的周向跨越宽度等于第一吸气孔的第一内壁段在气缸上的周向跨越宽度,且第一贯通孔为方孔。
因此,第一吸气孔12的第一内壁段15和气缸1内壁相交处的面积与第一贯通孔16和气缸1内壁相交处的面积的面积总和,大于第一吸气孔12的第一中间段14的横截面的面积。
本实施例可使气态冷媒更加顺畅地向气缸上、下端面顺畅流通,从而减少吸气口附近的涡流并降低吸气损失,降低压缩机能耗,另外该吸气孔结构有压力缓冲功能,可降低吸气压力脉动。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6-图7,本实施例中的吸气孔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压缩组件,压缩组件包括气缸1,气缸上设置有第二吸气孔22,第二吸气孔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二外壁段23、第二中间段24和第二内壁段25,其中,第二外壁段23与吸气侧相接,第二内壁段25与气缸1的内壁相接,第二中间段24位于第二外壁段23和第二内壁段25之间,第二内壁段25和气缸1内壁相交处的面积小于第二中间段24的横截面积。
第二吸气孔22的第二内壁段25与气缸1内壁相接处设置有第二贯通孔26,该第二贯通孔26同时连通气缸1内部和第二吸气孔22,第二贯通孔26沿气缸1的高度方向设置,第二贯通孔26和气缸1内壁相交处的面积大于第二吸气孔22的第二中间段24的横截面的面积。
第二贯通孔26在气缸1上的周向跨越宽度等于第二吸气孔22的第二内壁段25在气缸1上的周向跨越宽度,且第二贯通孔26为圆孔。
因此,第二吸气孔22的第二内壁段25和气缸1内壁相交处的面积与第二贯通孔26和气缸1内壁相交处的面积的面积总和,大于第二吸气孔22的第二中间段24的横截面的面积。
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
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8-图9,本实施例中的吸气孔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压缩组件,压缩组件包括气缸1,气缸上设置有第三吸气孔32,第三吸气孔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三外壁段33、第三中间段34和第三内壁段35,其中,第三外壁段33与吸气侧相接,第三内壁段35与气缸1的内壁相接,第三中间段34位于第三外壁段33和第三内壁段34之间,第三内壁段35和气缸1内壁相交处的面积大于第三中间段34的横截面积。
第三吸气孔32的第三内壁段35与气缸1内壁相接处设置有第三贯通孔36,该第三贯通孔36同时连通气缸1内部和第三吸气孔32,第三贯通孔36沿气缸1的高度方向设置,第三贯通孔36和气缸1内壁相交处的面积小于第三吸气孔32的第三中间段34的横截面的面积。
第三贯通孔36在气缸1上的周向跨越宽度L1小于第三吸气孔32的第三内壁段35在气缸1上的周向跨越宽度L2,且第三贯通孔36为圆孔。
因此,第三吸气孔32的第三内壁段35和气缸1内壁相交处的面积与第三贯通孔36和气缸1内壁相交处的面积的面积总和,大于第三吸气孔32的第三中间段34的横截面的面积。
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
第四实施例
参见图10-图11,本实施例中的吸气孔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压缩组件,压缩组件包括气缸1,气缸上设置有第四吸气孔42,第四吸气孔包括依次相接的第四外壁段43、第四中间段44和第四内壁段45,其中,第四外壁段43与吸气侧相接,第四内壁段45与气缸1的内壁相接,第四中间段44位于第四外壁段43和第四内壁段45之间,第四内壁段45和气缸1内壁相交处的面积小于第四中间段44的横截面积。
第四吸气孔42的第四内壁段45与气缸1内壁相接处设置有第四贯通孔46,该第四贯通孔46同时连通气缸1内部和第四吸气孔42,第四贯通孔46沿气缸1的高度方向设置,第四贯通孔46和气缸1内壁相交处的面积小于第四吸气孔42的第四中间段44的横截面的面积。
第四贯通孔46在气缸上的周向跨越宽度L1小于第四吸气孔42的第四内壁段45在气缸1上的周向跨越宽度L2,且第四贯通孔46为方孔。
因此,第四吸气孔42的第四内壁段45和气缸1内壁相交处的面积与第四贯通孔46和气缸1内壁相交处的面积的面积总和,大于第四吸气孔42的第四中间段44的横截面的面积。
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
本实用新型中的贯通孔除了可以为上述的圆孔或方孔之外,还可以为椭圆孔,其能得到和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技术效果。
Claims (4)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吸气孔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压缩组件,压缩组件包括气缸(1),气缸上设置有吸气孔(2),吸气孔包括依次相接的外壁段(3)、中间段(4)和内壁段(5),其中,外壁段与吸气侧相接,内壁段与气缸内壁相接,中间段位于外壁段和内壁段之间,其特征是吸气孔的内壁段与气缸内壁相接处设置有贯通孔,该贯通孔同时连通气缸内部和吸气孔的内壁段,贯通孔沿气缸的高度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吸气孔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吸气孔(2)的内壁段和气缸内壁相交处的面积与贯通孔和气缸内壁相交处的面积的面积总和,大于吸气孔的中间段的横截面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吸气孔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贯通孔在气缸上的周向跨越宽度(L1)等于或小于吸气孔的内壁段在气缸上的周向跨越宽度(L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吸气孔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贯通孔为圆孔、椭圆孔或方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20188372 CN201687715U (zh) | 2010-05-05 | 2010-05-05 | 旋转式压缩机的吸气孔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20188372 CN201687715U (zh) | 2010-05-05 | 2010-05-05 | 旋转式压缩机的吸气孔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687715U true CN201687715U (zh) | 2010-12-29 |
Family
ID=43375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20188372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87715U (zh) | 2010-05-05 | 2010-05-05 | 旋转式压缩机的吸气孔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68771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75822A (zh) * | 2015-10-26 | 2016-01-27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压缩机吸气结构及其加工方法、压缩机 |
CN109386470A (zh) * | 2017-08-11 | 2019-02-26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压缩机气缸、压缩机及具有压缩机的电器产品 |
-
2010
- 2010-05-05 CN CN 201020188372 patent/CN20168771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75822A (zh) * | 2015-10-26 | 2016-01-27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压缩机吸气结构及其加工方法、压缩机 |
CN109386470A (zh) * | 2017-08-11 | 2019-02-26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压缩机气缸、压缩机及具有压缩机的电器产品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687715U (zh) | 旋转式压缩机的吸气孔结构 | |
CN201606253U (zh) | 旋转压缩机的吸气孔结构 | |
CN205908474U (zh) | 旋转式压缩机的吸气孔结构 | |
CN201810557U (zh) | 压缩机吸气通道消声结构 | |
CN101943157B (zh) | 制冷压缩机用吸气阀片结构 | |
CN202520552U (zh) | 旋转式压缩机 | |
CN201561039U (zh) | 真空吸盘 | |
CN201361395Y (zh) | 一种跳床框架连接件 | |
CN201828094U (zh) | 改进的双转子式压缩机储液器吸气管结构 | |
CN215109396U (zh) | 双头微型气体采样泵 | |
CN201714630U (zh) | 冰箱压缩机吸气消声器 | |
CN205117664U (zh) | 改良型压缩机缸座 | |
CN205260174U (zh) | 高性能小排量涡轮增压用进气歧管 | |
CN202883299U (zh) | 一种微型真空泵 | |
CN216842228U (zh) | 吸气结构和压缩机 | |
CN203318215U (zh) | 一种吸气式汽车降温座椅 | |
CN104912809B (zh) |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2883298U (zh) | 一种采用双钟形体气囊的微型真空泵 | |
CN2725595Y (zh) | 简易吸液泵 | |
CN201627338U (zh) | 节能型烟气道 | |
CN201526436U (zh) | 压缩机阀板 | |
CN203796571U (zh) |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3145367U (zh) | 一种装配方便的玻璃金属栏杆 | |
CN202732350U (zh) | 旋转式压缩机 | |
CN202674595U (zh) | 一种组装方便的不锈钢通风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ssignee: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Assignor: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2440000061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Suction hole structure of rotary compresso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9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20227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9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