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61358U - 调节式除碳装置 - Google Patents
调节式除碳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661358U CN201661358U CN2010200004122U CN201020000412U CN201661358U CN 201661358 U CN201661358 U CN 201661358U CN 2010200004122 U CN2010200004122 U CN 2010200004122U CN 201020000412 U CN201020000412 U CN 201020000412U CN 201661358 U CN201661358 U CN 2016613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gine
- input part
- removing device
- input portion
- oxyhydrogen ga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调节式除碳装置,用以清除引擎内的积碳,该调节式除碳装置包含一氢氧气产生单元、一管路单元及一进气单元,该进气单元具有一导入氢氧气的第一输入部、一导入外界空气的第二输入部,及一连通该第一输入部与第二输入部的输出部,利用该第二输入部导入外界空气,使第一输入部与第二输入部流入输出部的氢氧气与空气可维持一定比例,以调降流入引擎的氢氧气含量,减少氢氧气所凝结的水气进入引擎,进而避免引擎过度潮湿而影响除碳作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碳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调节式除碳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引擎由于燃料质量、运转方式不良、空气质量不佳等因素,造成引擎内部时常会形成污染物,而污染物在长久时间逐渐堆积之后,便会衍生燃料供给系统不顺畅、引擎效能降低、爆震、抖动、难以启动、容易熄火、增加油耗等各种问题。
因此,为使引擎能维持正常运转,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必要进行引擎之除碳作业,一般可以分成三种方式,如下所述:
第一种方式是将引擎的各组件分别拆卸,逐一清洗每一组件上的积碳,然后再将各组件组合起来,但是此种作业相当费时耗工。
第二种方式则是将燃料添加剂与燃料以适当比例混合,在引擎点火运转同时进行除碳作业,但是燃料是积存于油箱内,不易知悉其存量,因此,难以确定燃料添加剂与燃料是以最佳比例混合,而且该燃料添加剂也容易造成燃料的胶化或蜡化、引擎磨损加剧、运转温度升高,致使油封等橡胶类零件老化毁损。
第三种方式则是将除碳剂的燃料加入引擎内,例如传统的点滴式或泡沫式的除碳方法,点滴式是以打点滴的手段清除引擎的积碳,将管子接上进气岐管的负压接头就发动引擎,药水借由进气岐管负压的力量吸入引擎内,使排烟管排出大量的白烟,如此将容易造成空气污染。
另外,泡沫式除碳则是将含有泡沫的药水以空气压缩机推动至引擎中,点滴式与泡沫式皆是将药水混入引擎中,同样在引擎点火运转同时进行除碳作业,当除碳作业结束后,必须将混合有药水的机油重新抽换,施作过程较繁复。
上述第二、三种除碳方式不仅容易造成污染,而且燃料添加剂与除碳剂大部分都是化学合成物,引擎燃烧过程中会因高温而释放出危害人体或环境的化学物质,对于车辆维修厂而言,所提供的除碳服务之中,添加除碳剂或是燃料添加剂都是成本上相当沉重的负担,所以,如何寻找到成本较为低廉、污染性较低、较为环保的除碳替代品,便成为相关业者亟需努力改善的方向。
有鉴于此,如图1所示,申请人提出中国台湾公告号第M353996号“除碳装置”,该除碳装置具有一氢氧气产生单元11、一水气产生单元12,及一连通该氢氧气产生单元11与水气产生单元12的管路单元13,借由将所产生的氢氧气与水气经管路单元13导入一车辆引擎14内,使该车辆引擎14内之管壁内的积碳加速软化,而不需要花费较久的时间来等待软化现象发生,有助于提升除碳作业效率。
然而,由于该氢氧气产生单元11所产生的氢氧气系为高温气体,在传输至该车辆引擎14的过程中,倘若外界环境温度较低,该管路单元13中的氢氧气高温冷却的效果较明显,氢氧气温度降低形成水气,进而使该车辆引擎14的水气聚积量增多,仍然会造成该车辆引擎14过度潮湿而有运转不顺畅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减少水气与电解水进入引擎内部的调节式除碳装置。
于是,本实用新型调节式除碳装置,用以清除引擎内积碳,该调节式除碳装置包含一氢氧气产生单元、一管路单元及一进气单元。
该氢氧气产生单元具有一装有电解水的电解槽、多片间隔地相连设置在该电解槽内的电极板,及一电连接所述电极板的供电源,所述电极板是浸泡在电解水中,该供电源是用以对电解水通电而电解产生氢氧气。
该管路单元具有一连通该电解槽以输送氢氧气的输入管路,及一连通该引擎的输出管路;该进气单元具有一与该输入管路组合的第一输入部、一导入外界空气的第二输入部、一连通该第一输入部与第二输入部且与该输出管路组合的输出部,及一设置于该第二输入部的逆止阀,该逆止阀用以使外界空气导入而不逆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该第一输入部导入氢氧气以及第二输入部导入外界空气,使得流入该输出部的氢氧气与空气可维持在一定的比例,以降低流入引擎的氢氧气含量,可减少氢氧气所凝结的水气以及电解水进入引擎中,使引擎维持在一定的湿度,进而避免引擎过度潮湿而影响除碳作业的运转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结构示意图,说明中国台湾公告号第M353996号“除碳装置”;
图2是一结构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除碳装置的优选实施例,装设于车辆引擎上以进行除碳作业;
图3是一结构示意图,说明该优选实施例之调节阀体开启的形式;
图4是一部分剖视图,辅助说明图2调节阀体关闭的形式;
图5是一部分剖视图,辅助说明图3调节阀体开启的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调节式除碳装置的优选实施例,是用以清除如车辆引擎2内的积碳,该调节式除碳装置包含一氢氧气产生单元3、一管路单元4及一进气单元5。
该氢氧气产生单元3具有一装有电解水30的电解槽31、多片间隔地相连设置在该电解槽31内的电极板32,及一电连接所述电极板32的供电源33,所述电极板32是浸泡在电解水30中,该供电源33是用以对电解水30通电而电解产生氢氧气。
该管路单元4具有一连通该电解槽31以输送氢氧气的输入管路41、一连通该车辆引擎2的输出管路42,及一设置于该输出管路42上的湿度指示器43,用以侦测该输出管路42内的湿度。
该进气单元5具有一可与该输入管路41组合的第一输入部51、一可导入外界空气的第二输入部52、一连通该第一输入部51与第二输入部52的输出部55、一设于该第二输入部52的逆止阀56、一连接该逆止阀56且用以调节该第二输入部52空气流量的调节阀体54,及一连接该调节阀体54且用以过滤外界空气的过滤件53,其中,该逆止阀56用以使外界空气导入而不逆流,该调节阀体54用以调节流入该第二输入部52的空气流量,该输出部55可与该输出管路42组合。
该进气单元5的过滤件53具有一可分离地组合在该调节阀体54上的卡制部531,及一连设在该卡制部531上的滤网532,该卡制部531是可以卡制扣合于该调节阀体54上,该滤网532用以过滤导入的外界空气。
如图2配合图4所示,该氢氧气产生单元3通电会产生高温的氢氧气,当该调节阀体54关闭时,外界空气被挡止而无法流入该第二输入部52中,同时该车辆引擎2运转所产生的负压,使电解槽31所产生的氢氧气受到车辆引擎2的吸力,会经输入管路41往进气单元5的第一输入部51输送。
倘若外界温度降低而使氢氧气冷却凝结成大量的水气,将导致车辆引擎2内的水气含量增加而过度潮湿,此外,若该车辆引擎2运转所产生的负压值较大时,会造成电解槽31的电解水30被吸入该车辆引擎2中,此时,如图3配合图5所示,可开启该调节阀体54使外界空气依序经该过滤件53、调节阀体54而流入该第二输入部52,使第一输入部51与第二输入部52流入输出管路42的氢氧气与空气皆占有一定的比例,而可控制输出管路42的水气含量使车辆引擎2保持在一定的湿度,避免因车辆引擎2的负压而吸入过多的水气,进而因过度潮湿而影响运转性能,而能有效提升清除积碳的作业。
因此,该进气单元5的调节阀体54可以用来控制该第二输入部52所汇入外界空气的流量,以调控由该输出部55流至输出管路42的氢氧气与空气的比例,而且,借由该湿度指示器43显示该输出管路42内的水气含量,可作为操作上的参考。
借由上述设计,利用氢氧气所凝结的适度水气,可用来软化车辆引擎2内之管壁内的积碳(例如汽缸、活塞等组件),氢氧气是用来帮助燃料进行有效燃烧,并且也能以氢氧气本身的气压来刮除软化湿润后的管壁积碳,借以完成清除积碳作业,而因为该车辆引擎2仍处于发动运转的状态,所以含有积碳的废气便会直接从车辆排气管中排除出去,但车辆引擎2含有过多水气将使其内部过度潮湿而影响运转的性能,因此,氢氧气与水气所占整体体积的百分比具有一设定值,在实际操作时,控制水气占整体体积达一定的百分比,将使管壁积碳易于软化,而不需要花费较久的时间来等待软化现象发生,有助于提升除碳作业效率;另一方面,控制氢氧气占整体体积达一设定的百分比以上,则能帮助燃料充分地燃烧,并且也能以氢氧气本身的气压顺利刮除软化湿润后的管壁积碳。
另外,车辆引擎2在运转时,其转速的变动会影响该车辆引擎2的进气吸力,而当车辆引擎2的进气吸力过大时,利用开启该进气单元5的调节阀体54,直接吸引外界空气,因而可改善该车辆引擎2产生负压的情况,避免该氢氧气产生单元3产生损害的情况,进而达到保护该氢氧气产生单元3的效果。
如下页图表所示,是将一车辆引擎(排气量1600cc)利用本实用新型调节式除碳装置进行除碳作业,导入氢氧气体前后所测得之排气管的排气气体数据,其中一氧化碳(CO)、氧气(O2)、碳氢化合物(HC),及一氧化氮(NO)等气体浓度皆明显降低,仅二氧化碳(CO2)因完全燃烧而略微增加。
检测项目 | 导入氢氧气体前 | 导入氢氧气体后 |
CO(%) | 0.50 | 0.05 |
CO2(%) | 14.70 | 15.20 |
O2(%) | 0.72 | 0.03 |
HC(ppm) | 170.0 | 12.0 |
NO(ppm) | 115.0 | 12.0 |
由上述说明可知,利用该调节阀体54控制该第二输入部52的空气流量,使得该第一输入部51与第二输入部52流入该输出部55的氢氧气与空气可维持在一定比例,以降低流入车辆引擎2的氢氧气含量,可减少氢氧气所凝结的水气以输入该车辆引擎2中,而使车辆引擎2维持在一定的湿度,进而达到避免车辆引擎2过度潮湿而影响运转性能,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Claims (4)
1.一种调节式除碳装置,用以清除引擎内的积碳,所述调节式除碳装置包含:
一个氢氧气产生单元,具有一个装有电解水的电解槽、多片间隔地相连设置在所述电解槽内的电极板,及一个电连接所述电极板的供电源,所述电极板是浸泡在电解水中,所述供电源是用以对电解水通电而电解产生氢氧气;及
一个管路单元,具有一个连通所述电解槽以输送氢氧气的输入管路,及一个连通所述引擎的输出管路;
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式除碳装置还包含一个进气单元,所述进气单元具有一个与所述输入管路组合的第一输入部、一个导入外界空气的第二输入部、一个连通所述第一输入部与第二输入部且与所述输出管路组合的输出部,及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入部的逆止阀,所述逆止阀用以使外界空气导入而不逆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调节式除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单元还具有一连接所述逆止阀且用以调节所述第二输入部空气流量的调节阀体,及一连接所述调节阀体且用以过滤外界空气的过滤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调节式除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单元的过滤件具有一可分离地组合在所述调节阀体上的卡制部,及一连设在所述卡制部上且用以过滤外界空气的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之调节式除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单元还具有一设置于所述输出管路上的湿度指示器,用以侦测所述输出管路内的湿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0004122U CN201661358U (zh) | 2010-01-08 | 2010-01-08 | 调节式除碳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0004122U CN201661358U (zh) | 2010-01-08 | 2010-01-08 | 调节式除碳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661358U true CN201661358U (zh) | 2010-12-01 |
Family
ID=43231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000412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61358U (zh) | 2010-01-08 | 2010-01-08 | 调节式除碳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661358U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78203A (zh) * | 2011-06-25 | 2011-12-14 | 汕头市信一塑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氢氧除碳方法 |
CN103195569A (zh) * | 2013-04-22 | 2013-07-10 |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汽车发动机意外熄火氢氧余气自动吹洗装置 |
CN103206306A (zh) * | 2013-04-18 | 2013-07-17 | 汨罗市绿为环保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氢氧汽车除碳时发动机怠速异常停机保护自恢复系统 |
CN104763530A (zh) * | 2014-01-03 | 2015-07-08 | 长沙湘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根据NOx浓度变化调节氢氧量的发动机除碳装置及方法 |
JP5926359B1 (ja) * | 2014-12-04 | 2016-05-25 | 橘 隆造 | エンジン洗浄方法 |
CN105863892A (zh) * | 2015-01-21 | 2016-08-17 | 中国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氢气产生装置使用于内燃机助燃的模块 |
CN106382160A (zh) * | 2016-09-18 | 2017-02-08 | 冯天润 | 发动机汽缸的净化方法 |
-
2010
- 2010-01-08 CN CN2010200004122U patent/CN20166135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78203A (zh) * | 2011-06-25 | 2011-12-14 | 汕头市信一塑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氢氧除碳方法 |
CN102278203B (zh) * | 2011-06-25 | 2013-04-24 | 汕头市信一塑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氢氧除碳方法 |
CN103206306B (zh) * | 2013-04-18 | 2015-10-14 | 汨罗市绿为环保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氢氧汽车除碳时发动机怠速异常停机保护自恢复系统 |
CN103206306A (zh) * | 2013-04-18 | 2013-07-17 | 汨罗市绿为环保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氢氧汽车除碳时发动机怠速异常停机保护自恢复系统 |
CN103195569B (zh) * | 2013-04-22 | 2013-12-04 |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汽车发动机意外熄火氢氧余气自动吹洗装置 |
CN103195569A (zh) * | 2013-04-22 | 2013-07-10 |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汽车发动机意外熄火氢氧余气自动吹洗装置 |
CN104763530A (zh) * | 2014-01-03 | 2015-07-08 | 长沙湘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根据NOx浓度变化调节氢氧量的发动机除碳装置及方法 |
JP5926359B1 (ja) * | 2014-12-04 | 2016-05-25 | 橘 隆造 | エンジン洗浄方法 |
WO2016088871A1 (ja) * | 2014-12-04 | 2016-06-09 | 橘 隆造 | エンジン洗浄方法 |
CN107002558A (zh) * | 2014-12-04 | 2017-08-01 | 铁克股份有限公司 | 发动机清洗方法 |
CN105863892A (zh) * | 2015-01-21 | 2016-08-17 | 中国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氢气产生装置使用于内燃机助燃的模块 |
CN105863892B (zh) * | 2015-01-21 | 2018-10-23 | 中国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氢气产生装置使用于内燃机助燃的模块 |
CN106382160A (zh) * | 2016-09-18 | 2017-02-08 | 冯天润 | 发动机汽缸的净化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661358U (zh) | 调节式除碳装置 | |
CN201083166Y (zh) | 氢氧车的引擎装置 | |
CN201318218Y (zh) | 除碳装置 | |
CN201661391U (zh) | 用于内燃机的电解水制氢氧助燃节能装置 | |
CN103485890B (zh) | 一种便携式汽车引擎除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1588698U (zh) | 氢氧多功能汽车积碳检测清洗系统 | |
CN106089429A (zh) | 一种高效的汽车引擎除碳控制方法 | |
CN202441501U (zh) | 气体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系统 | |
CN108612601B (zh) | 内燃机的节能装置 | |
CN204704040U (zh) | 一种新型环保节能汽车节能器 | |
CN204113450U (zh) | 一种预燃预热式水煤气节能发动机 | |
CN106014632A (zh) | 一种新型的汽车发动机氢氧除碳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206942886U (zh) | 一种内燃机节能减排的气动设备 | |
CN201363177Y (zh) | 一种车辆废气净化装置 | |
CN211598868U (zh) | 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 | |
CN201891526U (zh) | 柴油机环保节能装置 | |
CN112483286A (zh) | 一种燃油节油装置 | |
CN201818396U (zh) | 一种燃油优化装置 | |
CN101769213B (zh) | 燃油与蒸汽复合型内燃发动机 | |
CN213569887U (zh) | 一种臭氧处理污水设备 | |
CN201620975U (zh) | 一种机动车尾气中氮氧化合物消除装置 | |
CN203559983U (zh) | 一种便携式汽车引擎除碳装置 | |
CN203640881U (zh) | 一种内燃机减氮增氧进气装置 | |
CN216741772U (zh) | 曲轴箱废气处理系统及车辆 | |
CN103775255A (zh) | 可提升引擎节能减碳效率的辅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