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98868U - 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98868U
CN211598868U CN201922398305.3U CN201922398305U CN211598868U CN 211598868 U CN211598868 U CN 211598868U CN 201922398305 U CN201922398305 U CN 201922398305U CN 211598868 U CN211598868 U CN 2115988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air
engine
communicated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983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毕方超
曹郑钰
郭彦斐
普春杰
蒋龙飞
冀柱子
吴佳乐
韩婷
杨操
李妍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Niss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Niss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Niss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Niss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983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988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988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988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发动机进气管路,发动机进气管路包括与空气滤芯出气端相连通的进气软管,在进气软管的出气端通过进气硬管与带压力传感器的涡轮增压器进气端相连通,涡轮增压器的出气端通过中冷进气管连通有中冷器,中冷器的出气端通过中冷出气管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相连通;还包括用于收集燃油蒸汽的燃油蒸汽回收管路,以及设置于发动机进气管路上用于调节进气压力的空气压力调节管路,和用于收集发动机曲轴箱内机油蒸汽的曲轴箱蒸气回收管路;在燃油蒸汽回收管路与发动机进气管路之间设置有设置有涡轮介入助推管路;在中冷出气管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集成度高,节能减排效果好。

Description

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发动机进气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排放的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增压是指将进入发动机气缸的空气或可燃混合气预先进行压缩或压缩后再加以冷却,以提高进入气缸的空气或可燃混合气的密度,从而使充气质量增加,并在供油系统的适当配合下,使更多的燃料很好的燃烧,达到提高发动机动力性、提高比功率、改善燃料经济性、降低废气排放和噪声的目的,这样的发动机称为增压发动机,是现有最常见的汽车发动机类型。随着环境保护的要求,对于汽车油耗和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如何提高增压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已成为现有燃油车必须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集成度、节能减排的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发动机进气管路,所述发动机进气管路包括与空气滤芯出气端相连通的进气软管,在所述进气软管的出气端通过进气硬管与带压力传感器的涡轮增压器进气端相连通,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出气端通过中冷进气管连通有中冷器,所述中冷器的出气端通过中冷出气管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相连通;还包括用于收集燃油蒸汽的燃油蒸汽回收管路,以及设置于所述发动机进气管路上用于调节进气压力的空气压力调节管路,和用于收集发动机曲轴箱内机油蒸汽的曲轴箱蒸气回收管路;在所述燃油蒸汽回收管路与所述发动机进气管路之间设置有设置有涡轮介入助推管路;在所述中冷出气管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燃油蒸汽回收管路包括连通于汽车油箱上的燃油蒸汽回收软管,所述燃油蒸汽回收软管的出气端设置有用于吸附燃油蒸汽中汽油分子的碳罐,所述碳罐的出气口通过真空软管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相连通,在碳罐的出气口上设置有碳罐电磁阀。
所述涡轮介入助推管路包括连通于所述碳罐的出气口上的第一文丘里软管,和连通于所述中冷出气管上的第二文丘里软管,所述第一、第二文丘里软管通过文丘里三通接头与所述进气硬管相连通。
所述空气压力调节管路包括连通于所述中冷进气管上的泄压管,在所述涡轮增压器上设置有带电子泄压阀的第二进气口,所述泄压管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进气口相连通。
所述曲轴箱蒸气回收管路包括进气端与所述进气软管相连通的曲轴箱进气管,以及出气端与所述进气硬管相连通的曲轴箱回气管,所述曲轴箱进气管的出气端连通于所述发动机曲轴箱上,所述曲轴箱回气管的进气端连通于发动机的气缸盖上。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集成度高,节能减排效果好。通过空气压力调节管路来实时监测并调节发动机进气管路内的压力,以达到最理想的发动机进气效果;通过燃油蒸汽回收管路和涡轮介入助推管路来收集汽车油箱内的燃油蒸汽,并通过曲轴箱蒸汽回收管路来收集发动机曲轴箱内的机油蒸汽,从而使燃油蒸汽和机油蒸汽能够最终参与燃烧,避免浪费,大大提高燃烧效率;另外,对燃油蒸汽和机油蒸汽的回收还能有效避免燃油蒸汽和机油蒸汽中的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防止对空气造成污染,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发动机进气管路,该发动机进气管路包括与空气滤芯出气端相连通的进气软管1,在进气软管1的出气端通过进气硬管2与带压力传感器的涡轮增压器3进气端相连通,涡轮增压器3的出气端通过中冷进气管4连通有中冷器5,中冷器5的出气端通过中冷出气管6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相连通,使空气或可燃混合气能够先经涡轮增压器3压缩,之后再进入中冷器5内进行冷却,从而提高进入发动机气缸内的空气或可燃混合气的密度,使充气质量增加,确保燃料能够更好的燃烧。另外,还在中冷出气管6上设置温度传感器8,能够实时监测发动机进气管路内的温度,确保对发动机进气管路的进气压力及温度的精准控制。
为进一步改善油耗及污染物排放,在整个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中还包括用于收集燃油蒸汽的燃油蒸汽回收管路,以及设置于发动机进气管路上用于调节进气压力的空气压力调节管路,和用于收集发动机曲轴箱7内机油蒸汽的曲轴箱蒸气回收管路;由于在发动机进气管路上设置有涡轮增压器3,因此为使涡轮增压器3能够介入到燃油蒸汽的回收当中来,在燃油蒸汽回收管路与发动机进气管路之间设置有设置有涡轮介入助推管路。
具体的,空气压力调节管路包括连通于中冷进气管4上的泄压管15,在涡轮增压器3上设置有带电子泄压阀的第二进气口16,泄压管15的出气端与第二进气口16相连通。
曲轴箱蒸气回收管路包括进气端与进气软管1相连通的曲轴箱进气管17,以及出气端与进气硬管2相连通的曲轴箱回气管18,曲轴箱进气管17的出气端连通于发动机曲轴箱7上,曲轴箱回气管18的进气端连通于发动机的气缸盖上。
燃油蒸汽回收管路包括连通于汽车油箱上的燃油蒸汽回收软管9,燃油蒸汽回收软管9的出气端设置有用于吸附燃油蒸汽中汽油分子的碳罐10,碳罐10的出气口通过真空软管11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相连通,在碳罐10的出气口上设置有碳罐电磁阀。
涡轮介入助推管路包括连通于碳罐10的出气口上的第一文丘里软管12,和连通于中冷出气管6上的第二文丘里软管13,第一文丘里软管12和第二文丘里软管13通过文丘里三通接头14与进气硬管2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空气由空气滤芯排出,进入进气软管1和进气硬管2,并由进气硬管2进入到涡轮增压器3中进行增压,增压后的空气再进入中冷器5内进行冷却降温,以提高进入气缸的空气密度,之后通过中冷出气管6将增大密度的空气输送到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中参与燃烧。在空气输送、参与燃烧的过程中,涡轮增压器3上的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发动机进气管路内的压力,当压力过大时,位于涡轮增压器3的第二进气口16处的电子泄压阀开启,此时发动机进气管路内的一部分空气则会由中冷进气管4再回到涡轮增压器3内,以达到调整发动机进气管路内进气压力的目的。
其次,在发动机的进气过程中,空气还会经曲轴箱进气管17进入到发动机曲轴箱7内,与发动机曲轴箱7内的机油蒸汽混合,并助推着混合气体经曲轴箱回气管18回到发动机进气管路当中一并参与燃烧,提高燃烧效率,有效的降低了机油蒸汽外排污染空气的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对汽车油箱内的燃油蒸汽进行收集,当涡轮增压器3未介入时,汽车油箱内的燃油蒸汽会经燃油蒸汽回收软管9进入碳罐10,通过碳罐10来吸附燃油蒸汽中的汽油分子,并经真空软管11送入发动机进气歧管中,参与燃烧。当涡轮增压器3介入时,由于发动机进气管路内经过增压、降温后的一部分空气,会经第二文丘里软管13再回到进气硬管2中,而第二文丘里软管13又是通过文丘里三通接头14与第一文丘里软管12相连通,因此第一文丘里软管12内便会形成负压,当碳罐电磁阀开启时,碳罐10内的燃油蒸汽便会被第一文丘里软管12吸走,与第二文丘里软管13内的空气混合,一同经发动机进气管路进入发动机进气歧管中,参与燃烧,有效的解决了燃油蒸汽外排污染空气的问题。

Claims (6)

1.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发动机进气管路,所述发动机进气管路包括与空气滤芯出气端相连通的进气软管(1),在所述进气软管(1)的出气端通过进气硬管(2)与带压力传感器的涡轮增压器(3)进气端相连通,所述涡轮增压器(3)的出气端通过中冷进气管(4)连通有中冷器(5),所述中冷器(5)的出气端通过中冷出气管(6)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收集燃油蒸汽的燃油蒸汽回收管路,以及设置于所述发动机进气管路上用于调节进气压力的空气压力调节管路,和用于收集发动机曲轴箱(7)内机油蒸汽的曲轴箱蒸气回收管路;在所述燃油蒸汽回收管路与所述发动机进气管路之间设置有设置有涡轮介入助推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冷出气管(6)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蒸汽回收管路包括连通于汽车油箱上的燃油蒸汽回收软管(9),所述燃油蒸汽回收软管(9)的出气端设置有用于吸附燃油蒸汽中汽油分子的碳罐(10),所述碳罐(10)的出气口通过真空软管(11)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相连通,在碳罐(10)的出气口上设置有碳罐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介入助推管路包括连通于所述碳罐(10)的出气口上的第一文丘里软管(12),和连通于所述中冷出气管(6)上的第二文丘里软管(13),所述第一、第二文丘里软管(12、13)通过文丘里三通接头(14)与所述进气硬管(2)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力调节管路包括连通于所述中冷进气管(4)上的泄压管(15),在所述涡轮增压器(3)上设置有带电子泄压阀的第二进气口(16),所述泄压管(15)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进气口(16)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蒸气回收管路包括进气端与所述进气软管(1)相连通的曲轴箱进气管(17),以及出气端与所述进气硬管(2)相连通的曲轴箱回气管(18),所述曲轴箱进气管(17)的出气端连通于所述发动机曲轴箱(7)上,所述曲轴箱回气管(18)的进气端连通于发动机的气缸盖上。
CN201922398305.3U 2019-12-27 2019-12-27 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 Active CN2115988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98305.3U CN211598868U (zh) 2019-12-27 2019-12-27 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98305.3U CN211598868U (zh) 2019-12-27 2019-12-27 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98868U true CN211598868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96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98305.3U Active CN211598868U (zh) 2019-12-27 2019-12-27 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988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5248A (zh) * 2019-12-27 2020-04-10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5248A (zh) * 2019-12-27 2020-04-10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25377U (zh) 柴油机egr系统
CN204493018U (zh) 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和汽车
CN108561223A (zh) 一种机械增压代偿的发动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1598868U (zh) 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
CN203742766U (zh) 四驱车用涡轮增压发动机
CN205013151U (zh) 发动机及具有该发动机的车辆
CN207892732U (zh) 低压egr装置及具有该低压egr装置的发动机
CN208396807U (zh) 一种机械增压代偿的发动机系统
CN204783248U (zh) 一种低压缩比车用柴油发动机
CN102797595A (zh) 柴油机egr系统
CN110985248A (zh) 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
CN201826979U (zh) 液氧固碳零排放内燃机
CN201125796Y (zh) 一种柴油机气缸盖
CN216477616U (zh) 一种发动机后处理装置、发动机及车辆
CN206111396U (zh) 一种全液压轮式挖掘机的进排气系统
CN214007268U (zh) 曲轴箱压力控制系统及车辆曲轴箱通风系统
CN203560008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CN210087500U (zh) 一种低压废气再循环系统
CN103696887A (zh) 一种内燃机减氮增氧进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0343536U (zh) 一种基于两级涡轮增压器的中压废气低压侧引入系统
CN207905952U (zh) 一种具有进气道喷水功能的压燃发动机低温燃烧系统
CN202100326U (zh) 气动内燃混合动力发动机
CN201568163U (zh) 汽车发动机egr总成进气结构
CN110118142A (zh) 一种基于两级涡轮增压器的高压废气中压侧引入系统
CN203640881U (zh) 一种内燃机减氮增氧进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