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46871U - 一种汽车的中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的中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46871U
CN201646871U CN2010201363847U CN201020136384U CN201646871U CN 201646871 U CN201646871 U CN 201646871U CN 2010201363847 U CN2010201363847 U CN 2010201363847U CN 201020136384 U CN201020136384 U CN 201020136384U CN 201646871 U CN201646871 U CN 201646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er pillar
mainboard
lower plate
automobile
inner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3638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立志
刘卫国
钱国强
林高泽
吴成明
李书福
杨健
赵福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3638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46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46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4687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中柱,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汽车中柱不利于车身的轻量化、不能有效缓冲碰撞能量的问题。本汽车的中柱,包括中柱主板和中柱下板,中柱主板位于中柱下板上部且两者固连接在一起,中柱主板强度大于中柱下板强度。本汽车的中柱具有刚度和抗弯抗扭能力强、能解决侧面碰撞安全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的中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的中柱,特别是一种能有效防护对乘员伤害的汽车的中柱。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明显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交通工具的变化,从起初的步行逐步进行到自行车时代,然后从自行车时代慢慢地过渡到摩托车时代,而现在,轿车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然而,随着轿车的速度越来越高,随之带来的就是发生碰撞意外几率的增加,给车内乘客的人身安全带来的极大威胁。汽车的安全性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众所周知,汽车的中柱是支撑车架的一个重要支撑体,在中柱的两边还设置有车窗。以前在汽车的侧面碰撞中,在沿中柱的法向冲撞载荷作用下,中柱上部容易发生拐裂,不能有效降低车门侵入速度及侵入量,致使乘员受重创,甚至死亡。
为此,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有些还申请了专利。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轿车中柱[公开号为:CN 101121420A],包括侧围外板以及安装在侧围外板上的中柱内板,本轿车中柱还包括至少一个中柱加强板,中柱加强板安装于中柱内板和侧围外板之间。这样加强中柱对冲撞载荷的承受能力都采取加强中柱强度,增加板厚,不利于车身的轻量化。汽车中柱的刚度分配不合理,当碰撞发生在汽车侧部时,侧面碰撞中结构的主变形区为整个中柱,不能有效缓冲碰撞能量,且不能有效保障乘员的生存空间,最终导致乘员受到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刚度和抗弯抗扭能力强、能解决侧面碰撞安全的轿车中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的中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柱包括中柱主板和中柱下板,中柱主板位于中柱下板上部且两者固连接在一起,所述中柱主板强度大于中柱下板强度。
这样设置的中柱,当承受侧面碰撞负荷时,因为两者固连处的强度小于中柱主板和中柱下板,容易受损变形的部位为中柱主板和中柱下板相固连的地方。也有可能受损变形的部位是中柱下板,因为中柱下板的强度低于中柱主板的强度。这种将中柱主板和中柱下板固连在一起,并将刚度合理分配到中柱主板和中柱下板上,使侧面碰撞中结构的主变形区主要控制在中柱下板上,在有效缓冲碰撞能量的同时,还有效保障乘员的生存空间,有效防护对乘员的伤害。
在上述汽车的中柱中,所述的中柱主板的长度大于中柱下板的长度。
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当承受侧面碰撞负荷时,更有效将侧面碰撞中结构的主变形区控制在中柱下板上,更加有效缓冲碰撞能量,更加有效保障乘员的生存空间,且有效防护对乘员的伤害。
在上述汽车的中柱中,所述的中柱主板内固连有主板加强板。这样设置相对于对汽车的中柱给予双重保护,使汽车承受侧面碰撞负荷缓冲碰撞能量达到最大,对乘员的伤害达到最小。
在上述汽车的中柱中,所述的中柱主板厚度大于中柱下板厚度。这样设置也会更有效将侧面碰撞中结构的主变形区控制在中柱下板上,更加有效缓冲碰撞能量,更加有效保障乘员的生存空间,且有效防护对乘员的伤害。
在上述汽车的中柱中,所述的中柱主板与中柱下板通过焊接固连接在一起。焊接这种连接方式比较普遍,用于汽车中柱主板和中柱下板的连接,连接方便且连接牢固。
在上述汽车的中柱中,所述的中柱主板与主板加强板通过焊接固连接在一起。焊接这种连接方式比较普遍,相对于其他连接方式其连接更加牢固,稳定性更高且连接方便。
在上述汽车的中柱中,所述的中柱主板和中柱下板内侧固连有内板,内板与中柱主板和中柱下板之间形成封闭的腔体。内板在车内起装饰作用,且中柱起加固中柱的作用。上面的加强板就设置在内板与中柱主板和中柱下板之间形成的封闭腔体内。
在上述汽车的中柱中,所述的中柱主板与内板通过焊接固连在一起。
在上述汽车的中柱中,所述的中柱下板与内板通过焊接固连在一起。
在上述汽车的中柱中,所述的内板由上内板和下内板组成。这里设置的上内板的长度可以大于下内板的长度,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当汽车承受侧面碰撞负荷时,有效将侧面碰撞中结构的主变形区控制在下内板上,更加有效缓冲碰撞能量,更加有效保障乘员的生存空间,且有效防护对乘员的伤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的中柱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了整车碰撞的安全性能,通过合理的设计中柱结构,在侧面碰撞中有效缓冲碰撞能量,保障了乘员的安全。
2、汽车中柱的刚度分配合理,侧面碰撞后由于中柱主板强度大于中柱下板强度而使得中柱下板损坏,保障了乘员的生存空间,对乘员的伤害达到最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中柱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中柱的另一爆炸示意图。
图中,1、中柱主板;2、中柱下板;3、主板加强板;41、上内板;42、下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汽车的中柱包括中柱主板1和中柱下板2,中柱主板1位于中柱下板2上部且两者通过焊接方式固连在一起,中柱主板1的长度大于中柱下板2的长度,中柱主板1厚度大于中柱下板2厚度,而且中柱主板1强度大于中柱下板2强度。
中柱主板1和中柱下板2内侧固连有由上内板41和下内板42组成的内板,中柱主板1和中柱下板2分别与内板通过焊接方式固连在一起,内板与中柱主板1和中柱下板2之间形成封闭的腔体。中柱主板1内通过焊接方式固连有主板加强板3,主板加强板3位于内板与中柱主板1和中柱下板2之间形成封闭的腔体内。
当承受侧面碰撞负荷时,因为中柱下板2的强度低于中柱主板1的强度,中柱下板2受损坏。这种将中柱主板1和中柱下板2固连在一起,并将刚度合理分配到中柱主板1和中柱下板2上,使侧面碰撞中结构的主变形区主要控制在中柱下板2上,在有效缓冲碰撞能量的同时,还有效保障乘员的生存空间,有效防护对乘员的伤害。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中柱主板1、中柱下板2、主板加强板3、上内板41、下内板4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的中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柱包括中柱主板(1)和中柱下板(2),中柱主板(1)位于中柱下板(2)上部且两者固连接在一起,所述中柱主板(1)强度大于中柱下板(2)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中柱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柱主板(1)的长度大于中柱下板(2)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的中柱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柱主板(1)内固连有主板加强板(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的中柱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柱主板(1)厚度大于中柱下板(2)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的中柱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柱主板(1)与中柱下板(2)通过焊接固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的中柱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柱主板(1)与主板加强板(3)通过焊接固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的中柱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柱主板(1)和中柱下板(2)内侧固连有内板,内板与中柱主板(1)和中柱下板(2)之间形成封闭的腔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的中柱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柱主板(1)与内板通过焊接固连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的中柱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柱下板(2)与内板通过焊接固连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的中柱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板由上内板(41)和下内板(42)组成。
CN2010201363847U 2010-03-19 2010-03-19 一种汽车的中柱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46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363847U CN201646871U (zh) 2010-03-19 2010-03-19 一种汽车的中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363847U CN201646871U (zh) 2010-03-19 2010-03-19 一种汽车的中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46871U true CN201646871U (zh) 2010-11-24

Family

ID=43112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36384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46871U (zh) 2010-03-19 2010-03-19 一种汽车的中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4687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1628A (zh) * 2015-01-19 2015-06-10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弹出式汽车b柱、控制系统及汽车
CN106515862A (zh) * 2015-09-14 2017-03-22 穆尔和本德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车身的b柱以及生产b柱的工艺
CN107031558A (zh) * 2017-03-20 2017-08-1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B柱保护装置及汽车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1628A (zh) * 2015-01-19 2015-06-10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弹出式汽车b柱、控制系统及汽车
CN106515862A (zh) * 2015-09-14 2017-03-22 穆尔和本德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车身的b柱以及生产b柱的工艺
CN106515862B (zh) * 2015-09-14 2019-05-28 穆尔和本德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车身的b柱以及生产b柱的工艺
CN107031558A (zh) * 2017-03-20 2017-08-1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B柱保护装置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20402U (zh) 车顶组件、支撑杆、车顶支架
CN202753732U (zh) 车门以及装设有该车门的汽车
CN201347133Y (zh) 车身后地板骨架
CN205574062U (zh) 一种汽车的门槛结构
EP2842815B1 (en) Wheel-embracing mechanism and safety vehicle having the wheel-embracing mechanism
CN201646871U (zh) 一种汽车的中柱
CN202827793U (zh) 一种乘用车门槛梁结构
CN202320512U (zh) 一种车身骨架
CN204383379U (zh) 一种加强型车门结构
CN106004369A (zh) 一种pdcpd材料的安全门结构
CN202716939U (zh) 一种汽车b柱加强板结构及车辆
CN202624385U (zh) 一种汽车中柱
CN201989859U (zh) 一种汽车的b柱结构
CN102619448B (zh) 一种优化偏置碰效果的车门加强结构
CN201882161U (zh) 汽车后地板加强结构
CN201220692Y (zh) 一种汽车车身侧围b柱结构
CN104470795B (zh) 用于机动车的支撑结构
CN202624384U (zh) 一种汽车门槛加强结构
CN205871963U (zh) 一种汽车用保险杠
CN202574384U (zh) 车身侧围b柱结构
CN201613870U (zh) 汽车防撞梁固定结构
US20220126656A1 (en) Automobile door
CN201313582Y (zh) 一种汽车中柱
CN104070968A (zh) 一种多功能的汽车车门面板
CN205186312U (zh) 汽车前地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Zhejiang Jingang Automobile Co., Ltd.

Assigno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mpany Limited|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3330000317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Center post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31012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