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33493U - 车辆稳定杆总成 - Google Patents

车辆稳定杆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33493U
CN201633493U CN2010201225480U CN201020122548U CN201633493U CN 201633493 U CN201633493 U CN 201633493U CN 2010201225480 U CN2010201225480 U CN 2010201225480U CN 201020122548 U CN201020122548 U CN 201020122548U CN 201633493 U CN201633493 U CN 201633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parts
vehicle
stabilizer rod
stabilizer bar
stabi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225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225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33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33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3349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稳定杆总成,包括左稳定杆、右稳定杆及连接左稳定杆与右稳定杆的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具有橡胶件,所述左稳定杆朝向车辆内侧的一端与所述右稳定杆朝向车辆内侧的一端均与中间连接件的橡胶件硫化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稳定杆总成,左端稳定杆与右端稳定杆通过具有橡胶件的中间连接件硫化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几乎与普通稳定杆无异,容易生产,成本低廉,并且可实现稳定杆变刚度的需求。

Description

车辆稳定杆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稳定杆总成,主要应用于汽车前后悬架中。
背景技术
稳定杆对于悬架系统来说是一重要零件,稳定杆在应对特殊工况时(如急转弯等)车身的侧倾具有很大的抑制作用。纵观整个汽车行业,消费市场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在传统的悬架模式下是以较软的悬架刚度来实现的,合理的设置悬架系统的刚度就能得到相对较好的舒适性。但这样同时会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较软的悬架刚度在汽车转弯时会有较大的车身侧倾,降低舒适性。为了解决汽车侧倾问题,我们便加入刚度较大的稳定杆,它能很好的提高汽车的侧倾刚度,减少车身的侧倾,提高舒适性。然而,当汽车单侧有不平的路面激励时,悬架因为稳定杆的原因就会有较大的悬架刚度,从而降低悬架对卵石路和不平坦路面产生的冲击的吸收能力,大幅度降低整车舒适性。主动控制的可变刚度稳定杆系统(在宝马,凌志,路虎等高级车中都有运用)利用液压系统或电机系统作为驱动部件,再配合电控部分一起使用,效果虽然很好,但其成本昂贵,开发难度大,在目前的家庭小车中难以度得到普遍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可变刚度的稳定杆价格昂贵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辆稳定杆总成,该稳定杆总成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同时也能实现稳定杆可变刚度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车辆稳定杆总成,包括左稳定杆、右稳定杆及连接左稳定杆与右稳定杆的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具有橡胶件,所述左稳定杆朝向车辆内侧的一端与所述右稳定杆朝向车辆内侧的一端均与中间连接件的橡胶件硫化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接件还包括套设在橡胶件外部的钢套。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件呈圆柱状,所述钢套呈圆柱壁状,所述橡胶件硫化连接在钢套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件包括与左稳定杆硫化连接的左端橡胶件以及与右稳定杆硫化连接的右端橡胶件。
进一步地,所述左端橡胶件及右端橡胶件均呈圆柱状,所述钢套呈圆柱壁状,所述左端橡胶件及右端橡胶件硫化连接在钢套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左端橡胶件及右端橡胶件相对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左稳定杆朝向车辆内侧的一端与所述右稳定杆朝向车辆内侧的一端均为均匀的直圆杆。
进一步地,所述左稳定杆与左端橡胶件硫化的一端呈T型,包括第一直圆杆部及一体形成在第一直圆杆部一端的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的长度大于第一直圆杆部的直径,所述第一平台的内侧端面与左端橡胶件的内侧端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右稳定杆与右端橡胶件硫化的一端呈T型,包括第二直圆杆部及一体形成在第二直圆杆部一端的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的长度大于第二直圆杆部的直径,所述第二平台的内侧端面与右端橡胶件的内侧端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件由硫化橡胶制成,所述橡胶件的特性曲线呈非线性的上升趋势,且所述橡胶件的特性曲线初期的上升趋势较后期的上升趋势平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稳定杆总成,左端稳定杆与右端稳定杆通过具有橡胶件的中间连接件硫化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几乎与普通稳定杆无异,容易生产,成本低廉,可实现稳定杆变刚度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稳定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稳定杆总成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稳定杆总成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稳定杆总成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图4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稳定杆总成橡胶件的特性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稳定杆总成,包括左稳定杆1、右稳定杆2及连接左稳定杆与右稳定杆的中间连接件3,所述中间连接件3具有橡胶件31,所述左稳定杆1朝向车辆内侧的一端11与所述右稳定杆2朝向车辆内侧的一端21均与中间连接件的橡胶件31硫化连接。所述左右稳定杆1、2安装在左右稳定杆衬套4、5里,左右稳定杆衬套4、5通过稳定杆衬套压板安装在车身上,左右稳定杆1、2的另一端分别与左右稳定杆拉杆6、7连接,为提高性能,此处的左右稳定杆衬套也可改为轴承。
第一实施例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连接件3还包括设置于橡胶件31外部的钢套32。此处的橡胶件32为一整体橡胶件。其呈圆柱状,并且所述钢套32呈圆柱壁状,所述橡胶件31硫化连接在钢套32的内壁上。
此实施例结构简单,制造工艺也不复杂,左右两边的性能基本相同。
第二实施例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橡胶件包括与左稳定杆1硫化连接的左端橡胶件311以及与右稳定杆2硫化连接的右端橡胶件312。所述左端橡胶件311及右端橡胶件312均呈圆柱状,所述钢套32呈圆柱壁状,所述左端橡胶件311及右端橡胶件312硫化连接在钢套32的内壁上。并且所述左端橡胶件311及右端橡胶件312相对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隙。设置空隙的目的是方便左端橡胶件311及右端橡胶件312单独设定特性曲线。
此实施例相对第一实施例而言,可对左右两端的扭转性能进行单独的设定(即左右两端的橡胶件可以有不同的特性曲线),但成型工艺较第一实施例复杂一些。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左稳定杆1朝向车辆内侧的一端11与所述右稳定杆2朝向车辆内侧的一端21均为均匀的直圆杆。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左稳定杆及右稳定杆的端部形状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稳定杆1与左端橡胶件311硫化的一端11呈T型,包括第一直圆杆部111及一体形成在第一直圆杆部111一端的第一平台112,所述第一平台112的长度L1大于第一直圆杆部111的直径,所述第一平台112的内侧端面与左端橡胶件1的内侧端面平齐。同样,所述右稳定杆2与右端橡胶件312硫化的一端21呈T型,其包括第二直圆杆部211及一体形成在第二直圆杆部211一端的第二平台212,所述第二平台212的长度L2大于第二直圆杆部211的直径,所述第二平台212的内侧端面与右端橡胶件的内侧端面平齐。
本实施例相对于第二实施例而言,可实现一些变化比较激烈而第二实施例又达不到的变形扭矩特性曲线。
本实用新型中左右稳定杆两端可相对转动,带动中间的橡胶件的扭转来产生扭矩,通过设定橡胶件的变形特性曲线,即可达到变刚度的目的。此处的橡胶件既指第一实施例中的整体橡胶件,也指第二、第三实施例中的左右橡胶件。
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橡胶件由硫化橡胶制成,如图6所示,所述橡胶件的特性曲线呈非线性的上升趋势,且所述橡胶件的特性曲线初期的上升趋势较后期的上升趋势平缓。在橡胶件变形前部分,可把刚度设计成很小(即特性曲线上升趋势平缓),而在变形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便可设计成很大的刚度(即特性曲线上升趋势迅速)。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橡胶件扭转变形前段部分,刚度缓慢增加,以便实现整体悬架的舒适性要求,而在扭转变形的后段,刚度又能急剧加大,实现抑制车身侧倾的作用。因此,只要我们设定好橡胶件的扭转特性曲线,即可大幅提高整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稳定杆总成,左端稳定杆与右端稳定杆通过具有橡胶件的中间连接件硫化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几乎与普通稳定杆无异,容易生产,成本低廉,可实现稳定杆变刚度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稳定杆总成,包括左稳定杆、右稳定杆及连接左稳定杆与右稳定杆的中间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件具有橡胶件,所述左稳定杆朝向车辆内侧的一端与所述右稳定杆朝向车辆内侧的一端均与中间连接件的橡胶件硫化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件还包括套设在橡胶件外部的钢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件呈圆柱状,所述钢套呈圆柱壁状,所述橡胶件硫化连接在钢套的内壁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件包括与左稳定杆硫化连接的左端橡胶件以及与右稳定杆硫化连接的右端橡胶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橡胶件及右端橡胶件均呈圆柱状,所述钢套呈圆柱壁状,所述左端橡胶件及右端橡胶件硫化连接在钢套的内壁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橡胶件及右端橡胶件相对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隙。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稳定杆朝向车辆内侧的一端与所述右稳定杆朝向车辆内侧的一端均为均匀的直圆杆。
8.如权利要求4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稳定杆与左端橡胶件硫化的一端呈T型,包括第一直圆杆部及一体形成在第一直圆杆部一端的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的长度大于第一直圆杆部的直径,所述第一平台的内侧端面与左端橡胶件的内侧端面平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稳定杆与右端橡胶件硫化的一端呈T型,包括第二直圆杆部及一体形成在第二直圆杆部一端的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的长度大于第二直圆杆部的直径,所述第二平台的内侧端面与右端橡胶件的内侧端面平齐。
10.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件由硫化橡胶制成,所述橡胶件的特性曲线呈非线性的上升趋势,且所述橡胶件的特性曲线初期的上升趋势较后期的上升趋势平缓。
CN2010201225480U 2010-02-27 2010-02-27 车辆稳定杆总成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33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225480U CN201633493U (zh) 2010-02-27 2010-02-27 车辆稳定杆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225480U CN201633493U (zh) 2010-02-27 2010-02-27 车辆稳定杆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33493U true CN201633493U (zh) 2010-11-17

Family

ID=43077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22548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33493U (zh) 2010-02-27 2010-02-27 车辆稳定杆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3349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9765A (zh) * 2011-04-08 2012-10-17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车轮悬架的弹性装置
WO2018023202A1 (zh) * 2016-08-03 2018-02-08 扬州东升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横向空心稳定杆
WO2018023203A1 (zh) * 2016-08-03 2018-02-08 扬州东升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轻量化空心汽车横向稳定杆
CN113525011A (zh) * 2020-04-15 2021-10-2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悬架变刚度减振装置及汽车
CN113942356A (zh) * 2020-07-15 2022-01-1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杆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9765A (zh) * 2011-04-08 2012-10-17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车轮悬架的弹性装置
CN102729765B (zh) * 2011-04-08 2015-04-08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车轮悬架的弹性装置
WO2018023202A1 (zh) * 2016-08-03 2018-02-08 扬州东升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横向空心稳定杆
WO2018023203A1 (zh) * 2016-08-03 2018-02-08 扬州东升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轻量化空心汽车横向稳定杆
CN113525011A (zh) * 2020-04-15 2021-10-2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悬架变刚度减振装置及汽车
CN113525011B (zh) * 2020-04-15 2024-04-1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悬架变刚度减振装置及汽车
CN113942356A (zh) * 2020-07-15 2022-01-1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杆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13942356B (zh) * 2020-07-15 2023-08-1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杆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33493U (zh) 车辆稳定杆总成
KR20110074976A (ko) 중공 샤프트 결합 장치
KR20150082651A (ko) 차량용 축
KR20110035843A (ko) 차량의 트위스트 빔 후방액슬을 위한 댐핑부싱
CN102149551A (zh) 具有j型弹簧元件的双板车辆悬架
CN103863046B (zh) 用于车辆悬架的扭力梁
CN201338520Y (zh) 双面支撑平衡轴悬架
CN210436948U (zh) 一种非独立悬架的后桥衬套
CN202541241U (zh) 一种机械式横向稳定装置
CN106739898B (zh) 用于前双轴车辆的悬架
CN101734117A (zh) 汽车前悬架控制臂
CN203612047U (zh) 齿轮齿条式转向机用减震结构
CN203766475U (zh) 一种发动机的悬置拉杆
CN202896706U (zh) 一种汽车驾驶室前悬减振机构
CN106015418A (zh) 一种汽车拖曳臂衬套
CN201694023U (zh) 一种空心横向稳定杆装置
CN101992665A (zh) 一种扭转梁悬架
CN212828682U (zh) 高性能可调后副车架
CN205381133U (zh) 适用于后驱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悬置装置
CN114786979A (zh) 电驱动单元
KR102238053B1 (ko) 차량용 멀티링크식 리어 서스펜션
CN201456980U (zh) 汽车前悬稳定杆连杆支架
CN206465719U (zh) 一种稳定杆过渡摆臂
CN205417067U (zh) 一种双前轴牵引车的前悬架装置
CN201165185Y (zh) 一种汽车悬架扭杆弹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