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73717U - 一种新型载货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载货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573717U CN201573717U CN2009202453585U CN200920245358U CN201573717U CN 201573717 U CN201573717 U CN 201573717U CN 2009202453585 U CN2009202453585 U CN 2009202453585U CN 200920245358 U CN200920245358 U CN 200920245358U CN 201573717 U CN201573717 U CN 2015737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inged
- axle
- drag link
- rocking arm
- bri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新型载货汽车,包括车架、固定在车架上的车身、固定在车架上的前桥、后桥、转向机构和转向器,所述前桥由第一桥、第二桥和第三桥组成,车架左纵梁上装有转向器,转向器通过转向机构与第一桥、第二桥和第三桥连接。本实用新型是在传统的8×4车型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前桥,由前二桥转向变为前三桥转向且前三桥为连动转向,后桥由贯通式双驱动变为后面一个驱动桥,车辆自重降低,用户购买成本降低,油耗降低,经济效益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载货汽车,具体涉及一种前三桥转向后一桥驱动的载货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载货汽车按驱动型式分4×2、6×4、6×2、8×4等,随着国家公路计重收费的全面实施,公路等级的提高,对多轴化轻量化的车型需求越来越多。8×4车型(前二桥转向、后两桥驱动)虽然很好的满足了计重收费法规,但存在车辆自重偏高,后两桥驱动油耗偏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载货汽车,是一款前三桥转向后一桥驱动的载货汽车,它是在传统的8×4车型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前桥,由前二桥转向变为前三桥转向且前三桥为连动转向,后桥由贯通式双驱动变为后面一个驱动桥,车辆自重降低,用户购买成本降低,油耗降低,经济效益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载货汽车,包括车架、固定在车架上的车身、固定在车架上的前桥、后桥、转向机构和转向器,所述前桥由第一桥、第二桥和第三桥组成,车架左纵梁上装有转向器,转向器通过转向机构与第一桥、第二桥和第三桥连接。
所述转向机构由转向摇臂、直拉杆I、拉杆I、过渡摇臂、直拉杆II、拉杆II、第三摇臂及直拉杆III构成;转向器与转向摇臂铰接,转向摇臂与直拉杆I的一端铰接,直拉杆I的另一端与第一桥连接;拉杆I的一端铰接在转向摇臂的中部,另一端铰接在过渡摇臂的中部,过渡摇臂的下端与直拉杆II的一端铰接,直拉杆II的另一端与第二桥连接,拉杆II的一端铰接在过渡摇臂的中部,拉杆II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三摇臂的中部,第三摇臂的下端与直拉杆III的一端铰接,直拉杆III的另一端与第三桥连接。
所述过渡摇臂的中部与转向助力缸的活塞端铰接,转向助力缸的缸体端铰接在车架左纵梁上。
所述后桥为驱动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满足计重收费法规,车辆自重降低,而且成本降低,油耗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向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新型载货汽车,包括车架5、固定在车架5上的车身1、固定在车架5上的前桥2、后桥3、转向机构4和转向器9,前桥2由第一桥12、第二桥7和第三桥8组成,后桥3为驱动桥;车架左纵梁6上装有转向器9,转向器9通过转向机构4与第一桥12、第二桥7和第三桥8连接;转向机构4由转向摇臂10、直拉杆I 11、拉杆I 13、过渡摇臂14、直拉杆II 16、拉杆II 15、第三摇臂18及直拉杆III19构成;转向器9与转向摇臂10铰接,转向摇臂10与直拉杆I 11的一端铰接,直拉杆I11的另一端与第一桥12连接;拉杆I13的一端铰接在转向摇臂10的中部,另一端铰接在过渡摇臂14的中部,过渡摇臂14的下端与直拉杆II 16的一端铰接,直拉杆II 16的另一端与第二桥7连接,拉杆II 15的一端铰接在过渡摇臂14的中部,拉杆II 15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三摇臂18的中部,第三摇臂18的下端与直拉杆III19的一端铰接,直拉杆III19的另一端与第三桥8连接;过渡摇臂14的中部与转向助力缸17的活塞端铰接,转向助力缸17的缸体端铰接在车架左纵梁6上,转向助力缸17对过渡摇臂14助力保证转向轻便。
Claims (4)
1.一种新型载货汽车,包括车架(5)、固定在车架(5)上的车身(1)、固定在车架(5)上的前桥(2)、后桥(3)、转向机构(4)和转向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桥(2)由第一桥(12)、第二桥(7)和第三桥(8)组成,车架左纵梁(6)上装有转向器(9),转向器(9)通过转向机构(4)与第一桥(12)、第二桥(7)和第三桥(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载货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4)由转向摇臂(10)、直拉杆I(11)、拉杆I(13)、过渡摇臂(14)、直拉杆II(16)、拉杆II(15)、第三摇臂(18)及直拉杆III(19)构成;转向器(9)与转向摇臂(10)铰接,转向摇臂(10)与直拉杆I(11)的一端铰接,直拉杆I(11)的另一端与第一桥(12)连接;拉杆I(13)的一端铰接在转向摇臂(10)的中部,另一端铰接在过渡摇臂(14)的中部,过渡摇臂(14)的下端与直拉杆II(16)的一端铰接,直拉杆II(16)的另一端与第二桥(7)连接,拉杆II(15)的一端铰接在过渡摇臂(14)的中部,拉杆II(15)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三摇臂(18)的中部,第三摇臂(18)的下端与直拉杆III(19)的一端铰接,直拉杆III(19)的另一端与第三桥(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载货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摇臂(14)的中部与转向助力缸(17)的活塞端铰接,转向助力缸(17)的缸体端铰接在车架左纵梁(6)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载货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3)为驱动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2453585U CN201573717U (zh) | 2009-11-20 | 2009-11-20 | 一种新型载货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2453585U CN201573717U (zh) | 2009-11-20 | 2009-11-20 | 一种新型载货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573717U true CN201573717U (zh) | 2010-09-08 |
Family
ID=42693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24535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73717U (zh) | 2009-11-20 | 2009-11-20 | 一种新型载货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57371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43423A (zh) * | 2016-08-18 | 2016-10-26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 |
CN106080768A (zh) * | 2016-08-18 | 2016-11-09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 |
-
2009
- 2009-11-20 CN CN2009202453585U patent/CN20157371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43423A (zh) * | 2016-08-18 | 2016-10-26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 |
CN106080768A (zh) * | 2016-08-18 | 2016-11-09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573717U (zh) | 一种新型载货汽车 | |
CN202686471U (zh) | 一种半挂车转向装置 | |
CN201395177Y (zh) | 带自行走风机叶片专用运输半挂车 | |
CN201544743U (zh) | 适用于重型卡车的非对称平衡悬架装置 | |
CN202686470U (zh) | 一种半挂车联动转向系统 | |
CN203601361U (zh) | 汽车助力转向结构 | |
CN202213620U (zh) | 长前悬底盘上的转向直拉杆 | |
CN102490806B (zh) | 一种配置有轻触式辅助轮的电动轿车 | |
CN201472101U (zh) | 新型车辆车桥提升机构 | |
CN201071075Y (zh) | 发动机前置式三桥客车 | |
CN201176177Y (zh) | 一种卡车的转向传动机构 | |
CN2763112Y (zh) | 四轮驱动手扶变型运输机 | |
CN203142765U (zh) | 一种新型叉车 | |
CN201301202Y (zh) | 越野性能好的叉车 | |
CN200985048Y (zh) | 后桥装置转向桥的汽车 | |
CN201394356Y (zh) | 玩具车辆运输车 | |
CN205203116U (zh) | 一种全液压双桥转向系统 | |
CN202320487U (zh) | 油缸驱动机动车转向桥装置 | |
CN203283287U (zh) | 装载机复式转向机构 | |
CN201128437Y (zh) | 后置转向桥的汽车 | |
CN203937781U (zh) | 一种新型太阳能电动三轮车 | |
CN219361139U (zh) | 一种设有转向助力油缸装置的牵引车单前桥转向系统 | |
CN207449624U (zh) | 一种转向方式可换的拖拉机底架 | |
CN203020442U (zh) | 辅助动力拖挂式自卸车 | |
CN202243771U (zh) | 倒三轮车辆底盘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8 Termination date: 2016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