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70640U - 一种电源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70640U
CN201570640U CN2009202054547U CN200920205454U CN201570640U CN 201570640 U CN201570640 U CN 201570640U CN 2009202054547 U CN2009202054547 U CN 2009202054547U CN 200920205454 U CN200920205454 U CN 200920205454U CN 201570640 U CN201570640 U CN 201570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ragment
branch
contact site
power connector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054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三明
祁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gatron Electronic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gatron Electronic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gatron Electronic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gatron Electronic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054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70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70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7064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装置,尤其涉及连接装置中的一种电源连接器。所述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负极端子、正极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插接腔,所述负极端子包括主体弹片,所述主体弹片侧部延伸有分支弹片,所述分支弹片末端设有凸起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伸入所述插接腔内,所述接触部较所述正极端子先与电源插头接触。本实用新型对电源连接器的负极端子进行结构优化,使负极端子既可保证与电源插头接触的稳定性,又保证了电源插头与负极端子先接触,与正极端子后接触,简化了电源连接器的结构,降低了电源连接器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电源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装置,尤其涉及连接装置中的一种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源连接器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如何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电源连接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电源连接器,主要包括绝缘本体、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为避免电源插头在插入时产生电火花,通常要求电源插头在插入时先与负极端子接触,后与正极端子接触。但由于负极端子需要提供一定的插拔力,保证负极端子与电源插头接触的稳定性,因此,负极端子的接触点受结构限制,难以设置在较前的位置,即难以实现电源插头与负极端子先接触。目前的做法是,在绝缘本体前端设置一接地弹片,将接地弹片与负极端子电连接,由于电源插头插入时先与接地弹片接触,间接实现了电源插头插入时先与负极端子接触,进而实现电源插头插入时不产生电火花。但这种电源连接器的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更好的克服上述电源连接器结构复杂、成本高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负极端子、正极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插接腔,所述负极端子包括主体弹片,所述主体弹片侧部延伸有分支弹片,所述分支弹片与所述主体弹片局部相分离,所述分支弹片末端设有凸起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伸入所述插接腔内,所述接触部较所述正极端子先与电源插头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分支弹片包括分别从所述主体弹片两侧延伸出的第一分支弹片和第二分支弹片,所述第一分支弹片、第二分支弹片分别与所述主体弹片局部相分离,所述接触部包括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支弹片末端,所述第一接触部伸入所述插接腔内,所述第二接触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分支弹片末端,所述第二接触部伸入所述插接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一分支弹片包括折弯形成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折弯处为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分支弹片包括折弯形成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之间的折弯处为第二接触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一分支弹片、第二分支弹片和主体弹片呈三叉状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一分支弹片与所述主体弹片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二分支弹片与所述主体弹片的夹角为钝角。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一分支弹片侧面延伸有安装对位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分支弹片侧面延伸有安装对位的第二凸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一分支弹片与所述第二分支弹片呈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主体弹片包括折弯后形成的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所述第五部分与所述第六部分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五部分设有凸起的第三接触部,所述第三接触部伸入所述插接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绝缘本体后部设有供所述负极端子装入的第一插槽,所述绝缘本体后部设有供所述正极端子装入的第二插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正极端子包括正极焊接端,所述负极端子包括负极焊接端,所述绝缘本体后部设有后盖,所述正极焊接端、负极焊接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后盖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正极端子抵接于所述后盖,所述后盖设有侧向开口的凹槽,所述正极焊接端穿过所述凹槽,所述负极端子抵接于所述后盖,所述后盖设有容置所述负极焊接端的缺口,所述负极焊接端穿过所述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对负极端子进行结构优化,使负极端子既可保证与电源插头接触的稳定性,又保证了电源插头与负极端子先接触,与正极端子后接触,简化了电源连接器的结构,降低了电源连接器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连接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连接器的负极端子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连接器的负极端子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连接器的负极端子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连接器的负极端子的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连接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连接器的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12为图11的剖视图A-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和详细描述:结合图1至图12,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所述绝缘本体1上分别设有负极端子2和正极端子3,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插接腔5,该插接腔5包括插接口,该插接腔5为供电源插头插接,以实现对电源连接器的供电。所述负极端子2包括主体弹片23,所述主体弹片23侧部延伸有分支弹片,该分支弹片与主体弹片23局部相分离,所述分支弹片末端设有凸起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伸入所述插接腔5内,所述接触部较所述正极端子3先与电源插头接触。由于电源插头在设计时,其负极要比正极更靠前(相对于插入端而言),所以,负极端子2的接触部所在位置可能比正极端子3的接触部更靠近插接口,也可能与正极端子3的接触部位置相同(即负极端子2的接触部与插接口的距离等于正极端子3的接触部与插接口的距离),也可能比正极端子3的接触部更靠后(相对于插接口而言)。
如图1至12所示,上述分支弹片包括第一分支弹片21和第二分支弹片22,上述接触部包括第一接触部213和第二接触部223,具体为,所述主体弹片23两侧分别延伸有第一分支弹片21和第二分支弹片22,所述第一分支弹片21、第二分支弹片22分别与所述主体弹片23局部相分离,即,第一分支弹片21从主体弹片23的局部延伸出,并沿负极端子2的长度方向(也就电源插头与插接腔5的插接方向)延伸,形成一局部与主体弹片23连接,局部与主体弹片23相分离的第一分支弹片21,而第二分支弹片22则与第一分支弹片2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分支弹片21末端设有凸起的第一接触部213,所述第一接触部213伸入所述插接腔5内,所述第二分支弹片22末端设有凸起的第二接触部223,所述第二接触部223伸入所述插接腔5内。为保证实现电源插头先与负极端子2接触,后与正极端子3接触,需要使第一接触部213较正极端子3先与电源插头接触,第二接触部223较正极端子3先与电源插头接触。也可以只设置第一分支弹片21或者第二分支弹片22。
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支弹片21包括折弯形成的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所述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之间的折弯处为第一接触部213,该第一分支弹片21总体成夹角为钝角的“>”状。所述第二分支弹片22包括折弯形成的第三部分221和第四部分222,所述第三部分221和第四部分222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三部分221和第四部分222之间的折弯处为第二接触部223,该第二分支弹片223总体成夹角为钝角的“>”状。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第一分支弹片21、第二分支弹片22和主体弹片23呈三叉状分布。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分支弹片21与所述主体弹片23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二分支弹片22与所述主体弹片23的夹角为钝角,使第一分支弹片21、第二分支弹片22和主体弹片23呈大致周向布置,具体为,第一分支弹片21、第二分支弹片22和主体弹片2以插接腔5为轴线,绕该轴线周向分布,以便于实现第一分支弹片21、第二分支弹片22和主体弹片23都可以与电源插头接触。
如图3、图4所示,所述第一分支弹片21侧面延伸有安装对位的第一凸缘214,所述第二分支弹片22侧面延伸有安装对位的第二凸缘224。第一凸缘214和第二凸缘224的作用是:在安装时,起导向定位,以简化安装工艺,提高安装精度。
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所述第一分支弹片21与所述第二分支弹片22呈对称分布,具体为,第一分支弹片21与第二分支弹片22以主体弹片23为对称轴,便于加工制造。
如图3、图4所示,所述主体弹片23包括折弯后形成的第五部分231和第六部分232,所述第五部分231与所述第六部分232的夹角为锐角,该主体弹片23总体成夹角为锐角的“>”状,所述第五部分231设有凸起的第三接触部233,所述第三接触部233伸入所述插接腔5内。
其中,第一分支弹片21和第二分支弹片22仅仅在末端进行较小角度的折弯,其折弯的角度一般为锐角,故折弯后的第一分支弹片21包括夹角为钝角的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同理,折弯后的第二分支弹片22包括夹角为钝角的第三部分221和第四部分222,故第一分支弹片21和第二分支弹片22对电源插头的夹持力较小,不足以保证负极端子2与电源插头的接触稳定性,而主体弹片23则是进行了较大角度的折弯,其折弯的角度一般为钝角,折弯后的主体弹片23包括夹角为锐角的第五部分231和第六部分232,从而使得主体弹片23对电源插头的夹持力较大,可保证负极端子2与电源插头的接触稳定性,而第一分支弹片21和第二分支弹片22的作用主要是,在不考虑对电源插头夹持力的情况下,尽量的将第一接触部213和第二接触部223前移,所谓的前移是相对于插接腔5的插接口而言,也就是使第一接触部213和第二接触部223尽量靠近插接腔5的插接口,从而实现电源插头在插入时,先与第一接触部213和\或第二接触部接触223,即先与负极端子2接触,后与正极端子3接触。
如图8、图10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后部设有供所述负极端子2装入的第一插槽12,所述绝缘本体1后部设有供所述正极端子3装入的第二插槽13。
如图2、图11、图12所示,所述正极端子3包括正极焊接端31,所述负极端子2包括负极焊接端24,其中,正极焊接端31和负极焊接端24的作用均为与电子产品电连接,实现为电子产品供电,具体为,将正极焊接端31和负极焊接端24与电子产品内的印刷线路板焊接。
如图7至图10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后部设有后盖4,所述正极焊接端31、负极焊接端24分别固定在所述后盖4上,具体为,后盖4分别夹持固定正极焊接端31、负极焊端24。
如图7至图10所示,所述正极端子3抵接于所述后盖4,所述后盖4设有侧向开口的凹槽43,所述正极焊接端31穿过所述凹槽43,所述负极端子24抵接于所述后盖4,所述后盖4设有容置所述负极焊接端24的缺口44,所述负极焊接端24穿过所述缺口44。
其中,后盖4的作用是防止负极端子2和正极端子3在电源插头插接时后退。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源连接器的主要安装方式为,将负极端子2沿插接腔5的轴线,插入第一插槽12,该第一插槽12的开口形状与负极端子2相适配,其中,第一插槽12的两边还包括对负极端子2进行导向定位的第一导槽121和第二导槽122,具体是,在负极端子2插入第一插槽12的过程中,第一导槽121对第一凸缘214进行导向定位,第二导槽122对第二凸缘224进行导向定位。将正极端子3沿插接腔5的轴线,插入第二插槽13,该第二插槽13的开口形状与正极端子3相适配。其中,负极端子2的主体弹片23背部设有卡块25,该卡块25为局部与主体弹片23相分离,并相对于主体弹片23呈翘起状,该第一插槽12上设有与该卡块25相适配的第二卡槽13,当负极端子2安装到位时,卡块25卡入第二卡槽13,实现负极端子2固定在绝缘本体1上。上述的负极端子2和正极端子3不存在安装次序的问题,但后盖4则需要在负极端子2和正极端子3安装后再进行安装。该后盖4与绝缘本体1为卡扣式连接,后盖4固定在绝缘本体1的后端面,具体为,后盖4上设有卡钩41,绝缘本体1上设有与所述卡钩41相适配的第一卡槽11,通过将卡钩41卡入第一卡槽11,实现后盖4固定在绝缘本体1上,进一步的,将卡钩41优选的设置为三个,并呈“品”字形分布,而第一卡槽11的分布则与卡钩41相适配,可加强后盖4与绝缘本体1固定连接的稳定性。其中,后盖4的安装方式为,先从侧向上装入,具体为,使后盖4上的凹槽43侧向导入正极端子3的正极焊接端31,使后盖4上的缺口44侧向导入负极端子2的负极焊接端24,再沿插接腔5的轴线,将后盖4卡入绝缘本体1上,其中,负极端子2的第一分支弹片21和第二分支弹片22抵接于后盖4,正极端子3的两端延伸,使正极端子3两端的宽度大于正极焊接端31的宽度,从而使负极端子2和正极端子3分别抵接于后盖4。
为了保证后盖4在侧向装入时,卡钩41不与绝缘本体1相涉,负极焊接端31和正极焊接端24与绝缘本体1的后端面的距离大于后盖4的高度。
为便于加工,节约成本,设置在绝缘本体1上的第一卡槽11分布在绝缘本体1的周边区域,从绝缘本体1的侧面加工通孔,使通孔与第一卡槽11相通,可直接实现后盖4卡钩41与第一卡槽11的卡扣式连接。
进一步的,后盖4还设有一凸块42,该凸块42的开关与负极端子2的形状相适配,即该凸块42可与负极端子2较好的贴合,第一插槽12设有避让该凸块42的避让空间,当后盖4固定在绝缘本体1上后,该凸块42对应装入该避让空间,而该凸块42的一侧与负极端子2相压迫,使该凸块42压迫负极端子2,有利于负极端子2的稳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源连接器的工作原理是,第一接触点213比第三接触点233更接近插接腔5的插接口,第二接触点223比第三接触点233更接近插接腔5的插接口,当电源插头插入时,电源插头先与第一接触点213和\或第二接触点223接触,即先与负极端子2接触,再与正极端子3接触,避免了电火花的产生,而第三接触点233保证了电源插头的插拔力,并提供足够大的正向力以保持电源插头接触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源连接器,对负极端子2进行结构优化和再设计,使负极端子2既可保证与电源插头接触的稳定性,又可保证电源插头与负极端子2先接触,与正极端子3后接触,可不需要设置传统的接地结构,简化了电源连接器的结构,降低了电源连接器的成本,同时,增设的后盖4可防止负极端子2、正极端子3在插拔过程中后退,也可以增加对负极焊接端24、正极焊接端31的夹持,防止负极焊接端24、正极焊接端31出现折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1)上的负极端子(2)、正极端子(3),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插接腔(5),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端子(2)包括主体弹片(23),所述主体弹片(23)侧部延伸有分支弹片,所述分支弹片末端设有凸起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伸入所述插接腔(5)内,所述接触部较所述正极端子(3)先与电源插头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弹片包括分别从所述主体弹片(23)两侧延伸出的第一分支弹片(21)和第二分支弹片(22),所述第一分支弹片(21)、第二分支弹片(22)分别与所述主体弹片(23)局部相分离,所述接触部包括第一接触部(213)和第二接触部(223),所述第一接触部(213)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支弹片(21)末端,所述第一接触部(213)伸入所述插接腔(5)内,所述第二接触部(223)设置在所述第二分支弹片(22)末端,所述第二接触部(223)伸入所述插接腔(5)内,所述第一分支弹片(21)包括折弯形成的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所述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之间的折弯处为第一接触部(213),所述第二分支弹片(22)包括折弯形成的第三部分(221)和第四部分(222),所述第三部分(221)和第四部分(222)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三部分(221)和第四部分(222)之间的折弯处为第二接触部(2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弹片(21)、第二分支弹片(22)和主体弹片(23)呈三叉状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弹片(21)与所述主体弹片(23)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二分支弹片(22)与所述主体弹片(23)的夹角为钝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弹片(21)侧面延伸有安装对位的第一凸缘(214),所述第二分支弹片(22)侧面延伸有安装对位的第二凸缘(224)。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弹片(21)与所述第二分支弹片(22)呈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弹片(23)包括折弯后形成的第五部分(231)和第六部分(232),所述第五部分(231)与所述第六部分(232)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五部分(231)设有凸起的第三接触部(233),所述第三接触部(233)伸入所述插接腔(5)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1)后部设有供所述负极端子(2)装入的第一插槽(12),所述绝缘本体(1)后部设有供所述正极端子(3)装入的第二插槽(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端子(3)包括正极焊接端(31),所述负极端子(2)包括负极焊接端(24),所述绝缘本体(1)后部设有后盖(4),所述正极焊接端(31)、负极焊接端(24)分别固定在所述后盖(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端子(3)抵接于所述后盖(4),所述后盖(4)设有侧向开口的凹槽(43),所述正极焊接端(31)穿过所述凹槽(43),所述负极端子(2)抵接于所述后盖(4),所述后盖(4)设有容置所述负极焊接端(24)的缺口(44),所述负极焊接端(24)穿过所述缺口(44)。
CN2009202054547U 2009-09-25 2009-09-25 一种电源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70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054547U CN201570640U (zh) 2009-09-25 2009-09-25 一种电源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054547U CN201570640U (zh) 2009-09-25 2009-09-25 一种电源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70640U true CN201570640U (zh) 2010-09-01

Family

ID=42662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0545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70640U (zh) 2009-09-25 2009-09-25 一种电源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7064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1859A (zh) * 2015-11-16 2016-01-20 深圳市精和新科技有限公司 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
CN106787010A (zh) * 2017-03-02 2017-05-31 中航光电精密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及笔记本电脑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1859A (zh) * 2015-11-16 2016-01-20 深圳市精和新科技有限公司 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
CN106787010A (zh) * 2017-03-02 2017-05-31 中航光电精密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及笔记本电脑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45352U (zh) 电连接器
CN203800319U (zh) 改良的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结构
CN206727341U (zh) 电连接器
CN101119002B (zh) 电子转接器
CN104092059A (zh)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结构
CN106785542A (zh) 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的可插拔连接器
CN201570640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202534813U (zh) 直流电源连接器
CN207021423U (zh) 一种连接器
CN202025907U (zh) 电连接器
CN106911021B (zh) 一种电线接头的安装方法
CN201663271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208078234U (zh) 一种板体连接器
CN214204039U (zh) 一种新型充放电口连接器
CN206524412U (zh) 电线接头
CN207474870U (zh) 一种母线连接器、开关柜、母线连接结构及组合柜
CN202196957U (zh) 电连接器
CN209675596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动力传输连接器
CN102074844B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203288873U (zh) 卡缘连接器
CN103280647B (zh) 卡连接器
CN201887201U (zh) 电源连接器
CN206585143U (zh) 接线盒
CN206135021U (zh) 绝缘连接器
CN201478462U (zh) 带无螺纹端子的插头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XINYIN ELECTRONICS (CHINA)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XINYI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Wuzhong District Xu Kou Zhen Xu Jiang Industrial Park Xinfeng road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01

Patentee after: Singatron Electronic (China) Co., Ltd.

Address before: Wuzhong District Xu Kou Zhen Xu Jiang Industrial Park Xinfeng road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01

Patentee before: Xinyin Electronic (Suzhou)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1

Termination date: 2017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