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87010A - 充电装置及笔记本电脑 - Google Patents

充电装置及笔记本电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87010A
CN106787010A CN201710123276.2A CN201710123276A CN106787010A CN 106787010 A CN106787010 A CN 106787010A CN 201710123276 A CN201710123276 A CN 201710123276A CN 106787010 A CN106787010 A CN 106787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charging device
binding post
charg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232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海波
刘卫锋
江后妹
杨德军
王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tic Photoelectric Precision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tic Photoelectric Precision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tic Photoelectric Precision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tic Photoelectric Precision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232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870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87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70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充电装置及笔记本电脑,其中该充电装置包括充电主体、电性连接所述充电主体的插座、及连接所述插座的电源线,所述插座包括容纳于充电主体的基座、间隔设于所述基座的插接件和接线端子,所述基座开设有凹槽,所述充电主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凹槽的通孔,所述插接件和接线端子的一端均容置于所述凹槽,另一端穿过所述基座,并置于所述充电主体内,所述电源线的两个电极端穿过所述通孔置于所述凹槽,并分别与插接件和接线端子相互抵接。本发明的充电装置连接的安全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充电装置及笔记本电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及应用该充电装置的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目前的充电器,尤其是笔记本电脑的充电器,一般由电源线和充电器主体构成。笔记本电脑的充电器的电源线和充电器主体内的PCB板直接通过电焊或手工焊焊接,安装不便,结合强度较低,且不牢靠,使笔记本充电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经常出现的“张开-卷缩-张开”及拉扯等,使笔记本充电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电源线与充电器主体连接处裂开,长期使用后易造成电源线漏电或拉断,产生安全隐患,影响充电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及笔记本电脑,旨在提高电源线与充电主体连接的安全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包括充电主体、电性连接所述充电主体的插座、及连接所述插座的电源线,所述插座包括容纳于充电主体的基座、间隔设于所述基座的插接件和接线端子,所述基座开设有凹槽,所述充电主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凹槽的通孔,所述插接件和接线端子的一端均容置于所述凹槽,另一端穿过所述基座,并置于所述充电主体内,所述电源线的两个电极端穿过所述通孔置于所述凹槽,并分别与插接件和接线端子相互抵接。
优选地,所述基座开设有连通所述凹槽的开口,所述接线端子部分容纳于所述开口,并由所述开口置于所述凹槽。
优选地,所述开口的内壁设有阶梯结构,所述接线端子设有凸部,所述凸部抵接于所述阶梯结构。
优选地,所述接线端子置于凹槽的一端包括一弯曲结构,所述弯曲结构抵接于所述电源线的一个电极。
优选地,所述接线端子未容置于所述凹槽的一端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延伸部,所述基座设有相应的两个安装位,两个所述延伸部分别部分容置于对应的安装位,并由所述安装位显露出。
优选地,所述插接件包括一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抵接于所述基座。
优选地,所述插接件与所述基座为埋入成型结构。
优选地,该充电装置还包括包裹基座的壳体,插接件和接线端子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壳体,并由所述壳体显露出。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安装架,所述充电主体包括电路板,所述安装架嵌设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插接件和所述接线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笔记本电脑,该笔记本电脑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充电装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电性连接充电主体的插座、及机械连接插座的电源线,以此增大插座与充电主体的接触面积,使两者间的连接更牢靠,并且基座开设有凹槽,充电主体开设有连通凹槽的通孔,插接件和接线端子的一端均容置于凹槽,另一端穿过基座,并置于充电主体内,电源线的两个电极端穿过通孔置于凹槽,并分别与插接件和接线端子相互抵接。以此增大电源线与插座的接触面积,使电源线不易脱离设于充电主体的插座,保证电源线与充电主体连接的安全稳定,延长该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充电装置的插座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充电装置中的基座和接线端子组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充电装置中的基座和插接件组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充电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充电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插座与电路板组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插座 30 接线端子
10 基座 31 凸部
11 凹槽 32 弯曲结构
12 开口 33 延伸部
13 阶梯结构 40 壳体
14 安装位 41 安装架
20 插接件 200 电路板
21 弯折结构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充电装置。
参照图1至图6,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充电装置包括充电主体(未图示)、电性连接充电主体(未图示)的插座100、及连接插座100的电源线(未图示),插座100包括容纳于充电主体的基座10、间隔设于基座10的插接件20和接线端子30,基座10开设有凹槽11,充电主体(未图示)开设有连通凹槽11的通孔(未图示),插接件20和接线端子30的一端均容置于凹槽11,另一端穿过基座10,并置于充电主体(未图示)内,电源线(未图示)的两个电极端穿过通孔(未图示)置于凹槽11,并分别与插接件20和接线端子30相互抵接。
上述的充电主体(未图示)包括具有容置腔的外壳,通孔(未图示)开设于外壳,并连通容置腔。其中基座10为绝缘材料,插接件20和接线端子30均为金属件,优选基座10为塑料材质,使插接件20和接线端子30不接触,形成两条互不相连的连接线路;基座10穿过通孔(未图示)置于该容置腔内,使基座10的凹槽11连通该通孔(未图示),以便于电源线(未图示)与插接件20和接线端子30相互抵接。优选地,插接件20与基座10为埋入成型结构,插接件20包括一弯折结构21,弯折结构21抵接于基座10。使插接件20与基座10的连接更紧密,不因外力造成松动,电源线(未图示)的电极端与插接件20间的连接更稳定,延长该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电源线(未图示)远离接线端子30的一端用于与笔记本电脑等用电设备的接口电性连接,电源线(未图示)的两个电极端可至少部分置于凹槽11,与凹槽11的内壁通过间隙配合进行紧密抵接,并且电源线(未图示)的两个电极端在凹槽11内有一定的可调节范围,使电源线(未图示)不易受到拉扯的影响,电源线(未图示)不易脱离插座100。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电性连接充电主体(未图示)的插座100、及机械连接插座100的电源线(未图示),以此增大插座100与充电主体(未图示)的接触面积,使两者间的连接更牢靠,并且基座10开设有凹槽11,充电主体(未图示)开设有连通凹槽11的通孔(未图示),插接件20和接线端子30的一端均容置于凹槽11,另一端穿过基座10,并置于充电主体(未图示)内,电源线(未图示)的两个电极端穿过通孔(未图示)置于凹槽11,并分别与插接件20和接线端子30相互抵接。以此增大电源线(未图示)与插座100的接触面积,使电源线(未图示)不易脱离设于充电主体(未图示)的插座100,保证电源线(未图示)与充电主体(未图示)连接的安全稳定,延长该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和图2,优选地,基座10开设有连通凹槽11的开口12,接线端子30部分容纳于开口12,并由开口12置于凹槽11。
上述的开口12优选设于基座10侧壁,接线端子30置于凹槽11的部分可为弹性结构,接线端子30与电源线(未图示)的一个电极端连接时,接线端子30可紧密抵接于电极端,并可自适应调整,部分接线端子30收缩于开口12内,接线端子30与电极端之间始终可保持一定的压力,以此增强电源线(未图示)的一个电极端与接线端子30的紧密连接,使两者间不易松动,通过开口12还保证接线端子30弹性结构的稳定性,以此延长该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2,优选地,开口12的内壁设有阶梯结构13,接线端子30设有凸部31,凸部31抵接于阶梯结构13。
上述的阶梯结构13与基座10一体成型,通过阶梯结构13与接线端子30上的凸部抵接,可便于接线端子30安装于基座10时的定位,并使接线端子30不易偏移,保证接线端子30与电源线(未图示)的一个电极端连接的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5,进一步地,接线端子30置于凹槽11的一端包括一弯曲结构32,弯曲结构32抵接于电源线(未图示)的一个电极端。上述的弯曲结构32可增强接线端子30的弹性结构和接线端子30与电极端的抵接面积,进一步增强接线端子30与电源线(未图示)的一个电极端连接的稳定性,延长该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和图5,优选地,接线端子30未容置于凹槽11的一端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延伸部33,基座10设有相应的两个安装位14,两个延伸部33分别部分容置于对应的安装位14,并由安装位14显露出。
上述两个间隔设置的延伸部33可加强接线端子30与基座10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并且两个延伸部33显露于安装位14的一端用于与充电主体(未图示)内的电路连接,可增强插座100与充电主体(未图示)间电性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两个延伸部33还可分别卡接与对应的安装位14,使接线端子30便于安装于基座10。
参照图1至图3,优选地,该充电装置还包括包裹基座10的壳体40,插接件20和接线端子30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壳体40,并由壳体40显露出。
上述的壳体40可为金属或塑料材质,优选为金属材质。壳体40包裹于基座10的侧壁,并不接触于接线端子30和插接件20,保证接线端子30和插接件20线路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壳体40与基座10的抵接面可相应设置有卡扣和对应的扣位,以便于壳体40与基座10的安装和紧密连接。优选地,基座10设有凸块,壳体40上设有容纳于凸块的缺口,使壳体40便于定位和安装于基座10。
参照图6,优选地,壳体40的一端设有安装架41,充电主体(未图示)包括电路板200,安装架41嵌设于电路板200,插接件20和接线端子30电性连接电路板200。
其中的电路板200设于充电主体(未图示)的容置腔内,插接件20和接线端子30可分别通过焊锡、螺纹、或螺钉等与电路板200连接,优选焊锡连接。安装架41可为多个支撑脚,电路板200上设有相应的多个安装孔,安装架41的支撑脚部分容置于对应的安装孔,以此增强插座100与电路板20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并与充电主体(未图示)的外壳共同作用,增强插座100与充电主体(未图示)的结合强度,保证电力稳定传输。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上述任一的充电装置。其中,该充电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笔记本电脑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主体、电性连接所述充电主体的插座、及连接所述插座的电源线,所述插座包括容纳于充电主体的基座、间隔设于所述基座的插接件和接线端子,所述基座开设有凹槽,所述充电主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凹槽的通孔,所述插接件和接线端子的一端均容置于所述凹槽,另一端穿过所述基座,并置于所述充电主体内,所述电源线的两个电极端穿过所述通孔置于所述凹槽,并分别与插接件和接线端子相互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开设有连通所述凹槽的开口,所述接线端子部分容纳于所述开口,并由所述开口置于所述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内壁设有阶梯结构,所述接线端子设有凸部,所述凸部抵接于所述阶梯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置于凹槽的一端包括一弯曲结构,所述弯曲结构抵接于所述电源线的一个电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未容置于所述凹槽的一端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延伸部,所述基座设有相应的两个安装位,两个所述延伸部分别部分容置于对应的安装位,并由所述安装位显露出。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包括一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抵接于所述基座。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与所述基座为埋入成型结构。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充电装置还包括包裹基座的壳体,插接件和接线端子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壳体,并由所述壳体显露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安装架,所述充电主体包括电路板,所述安装架嵌设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插接件和所述接线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
10.一种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充电装置。
CN201710123276.2A 2017-03-02 2017-03-02 充电装置及笔记本电脑 Pending CN1067870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23276.2A CN106787010A (zh) 2017-03-02 2017-03-02 充电装置及笔记本电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23276.2A CN106787010A (zh) 2017-03-02 2017-03-02 充电装置及笔记本电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7010A true CN106787010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959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23276.2A Pending CN106787010A (zh) 2017-03-02 2017-03-02 充电装置及笔记本电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87010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24401Y (zh) * 2001-12-27 2002-12-04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直流电源连接器的结构改良
CN201570640U (zh) * 2009-09-25 2010-09-01 信音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204391321U (zh) * 2015-01-14 2015-06-10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24401Y (zh) * 2001-12-27 2002-12-04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直流电源连接器的结构改良
CN201570640U (zh) * 2009-09-25 2010-09-01 信音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204391321U (zh) * 2015-01-14 2015-06-10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90618U (zh) 电连接器
US6747864B2 (en) Distribution board with uninterruptible socket terminal block
CN207021397U (zh) 一种灯带用电源接头
CN102222849B (zh) 防爆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
CN205029067U (zh) 一种接线端子连接器
CN106787010A (zh) 充电装置及笔记本电脑
CN204464641U (zh) 利用接地片施压且防止短路的信号连接器
CN206271988U (zh) 一种连接器的插座及插头
CN204203315U (zh) 一种具有防窃电功能的电能表插拔装置
CN106058510B (zh) 验电接地接口通用装置
CN216598060U (zh) 一种dc电源接插件
CN106887764A (zh) 充电装置及笔记本电脑
CN205543609U (zh) 一种改进型数据转换接头
CN209001287U (zh) 一种集同屏功能于一体的usb数据线
CN206211160U (zh) 插头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09169550U (zh) 电源插座和电子装置
CN206340719U (zh) 一种Mini USB连接器
CN208045835U (zh) 连接器及柔性led显示屏
CN206585173U (zh) 一种多接头式电子连接器
CN205790650U (zh) 一种扁平防水连接器
CN206506068U (zh) 具有usb接口的卡合式组合插座
CN106712217A (zh) 充电装置及笔记本电脑
CN209016336U (zh) 一种电机旋转变压器出线端结构
CN207338680U (zh) 线束模组
CN214069001U (zh) 一种用于电气接口的圆形插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