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66702U - 一种小型车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车车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566702U CN201566702U CN 200920181509 CN200920181509U CN201566702U CN 201566702 U CN201566702 U CN 201566702U CN 200920181509 CN200920181509 CN 200920181509 CN 200920181509 U CN200920181509 U CN 200920181509U CN 201566702 U CN201566702 U CN 2015667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s
- circle
- ring
- main
- main cir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237 body shap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114 investigational thera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一种小型车车架,涉及一种车架。提供一种质量较轻,刚度和强度可满足要求,正面及侧面防撞能力较强,驾乘人员逃生方便的小型车车架。为一体框架式结构,沿纵向由前向后依次设有立式布置的防撞圈、前圈和主圈,主圈高度高于前圈高度,前圈高度高于防撞圈高度;防撞圈两侧与前圈两侧之间设有侧面防撞杆;前圈两侧与主圈两侧之间设有侧面防撞杆和底面承重杆,侧面防撞杆与底面承重杆之间设有加强杆,前圈两侧与主圈两侧的底面承重杆之间设有加强杆;主圈后方两侧设有侧面防撞杆和底面承重杆,主圈后方两侧的侧面防撞杆与底面承重杆之间设有连接杆,主圈后方两侧的底面承重杆之间设有连接杆,主圈后方两侧的侧面防撞杆之间设有连接杆;防撞圈与前圈之间形成防撞区,前圈与主圈之间形成驾乘区,主圈后方形成承重区。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车车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架,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型车的车架。 背景技术
[0002] 车架是车辆主要的承载部件,承载式车身的大部分总成如:动力、悬架、制动、转向 及车桥等都与车架直接相连。因此车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保证承受冲击载荷和 承受各种工况下传递到车架上的力、力矩。
[0003] 在已有的小型车(如赛车)车架中,大多数是由杆件与管件组成的结构,由于冲压 技术和理论研究方面的进步,车架开始与底盘和车身结合成一体,形成目前大多数乘用车 所使用的承载式车身。钢管式车架是用很多钢 管焊接成一个框架,再将零部件装在这个框 架上。它的生产工艺简单,50〜70年代英国有很多小规模的车厂生产各式各样的汽车,都 是用自行开发制造的钢管车架,是钢管车架的全盛时期。时至今日仍采用钢管车架的主要 是一些产量较少的跑车厂,由于对钢管车架进行局部加强十分容易,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 往往可以得到比承载式车身更强的刚度。目前的钢管式车架存在的主要缺点是:刚度和强 度难以保证,正面及侧面防撞能力不足,驾乘人员逃生不便等。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质量较轻,刚度和强度可满足要求,正面及侧面防 撞能力较强,驾乘人员逃生方便的小型车车架。
[0005] 本实用新型为一体框架式结构,沿纵向由前向后依次设有立式布置的防撞圈、前 圈和主圈,主圈高度高于前圈高度,前圈高度高于防撞圈高度;
[0006] 防撞圈两侧与前圈两侧之间设有侧面防撞杆;
[0007] 前圈两侧与主圈两侧之间设有侧面防撞杆和底面承重杆,侧面防撞杆与底面承重 杆之间设有加强杆,前圈两侧与主圈两侧的底面承重杆之间设有加强杆;
[0008] 主圈后方两侧设有侧面防撞杆和底面承重杆,主圈后方两侧的侧面防撞杆与底面 承重杆之间设有连接杆,主圈后方两侧的底面承重杆之间设有连接杆,主圈后方两侧的侧 面防撞杆之间设有连接杆;
[0009] 防撞圈与前圈之间形成防撞区,前圈与主圈之间形成驾乘区,主圈后方形成承重 区。
[0010] 所述的主圈最好向后倾斜,向后倾斜的角度< 10°。主圈弯角处均为弧线过渡,可 更好保证小型车车架的扭转刚度和强度。
[0011] 所述的前圈最好向前倾斜,向前倾斜的角度< 20°,以便驾驶员的操纵方便,便于 车身设计时的整体一致性。
[0012] 所述的主圈的两侧上部与主圈后方两侧的侧面防撞杆之间均设有支撑杆,支撑杆 为直管,支撑杆倾斜设置,其上端距离主圈顶面< 160mm,以保证驾驶员座椅的安装定位及 整体刚度。[0013] 在前圈两侧与主圈两侧之间所设的侧面防撞杆上方最好还设有侧面防撞逃生杆, 防撞逃生杆用于提高车架的刚度,并使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缩短逃生时间,因为驾驶员将 方向盘脱离方向柱管后,可以以此防撞逃生杆为支撑,方便迅速跳离驾乘区。
[0014] 所述承重区的底面承重杆最好为弯管,即尾部的横截面较小,承重区的尾部最好 抬高,抬高的高度为45〜55mm。这样有利于降低整车质心高度,提高车辆的动力性能。
[0015] 所述防撞圈与前圈之间最好设有加强圈,防撞圈顶部与加强圈顶部之间设有顶面 支撑杆。
[0016] 与现有钢管车架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0017] 1.结构安全可靠:可在前部的防撞圈上安装防撞块,安装时可用高强度胶将防撞 块和铝板连接,再将防撞块和铝板用螺栓固定在钢板上,再将钢板与防撞圈焊接。安装上这 样的防撞结构,通过有限元分析与实车试验,证实车架结构满足小型车的正面碰撞安全性 要求。侧面的防撞杆结构也可满足侧面碰撞安全性要求。 [0018] 2、缩短逃生时间:由于在前圈两侧与主圈两侧之间所设的侧面防撞杆上方最好还 设有侧面防撞逃生杆,该侧面防撞逃生杆是空间立体杆件,既可防撞,又可协助驾驶员在发 生意外情况下,将方向盘脱离方向柱管后,可以以此防撞逃生杆为支撑,方便迅速跳离驾乘 区。可以迅速逃生。
[0019] 3.车架整体结构合理,满足人机工程学可为车身造型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框 架,整车质心低,可明显提高小型车的动力性能。
[0020] 4.可合理选择管材:除车架主要部分杆件的材料尺寸需满足特定要求外,其它杆 件的材料尺寸可选择小些,这样可以优化并降低整车质量,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能。
[0021] 5、防撞区结构可确保驾驶员双脚能够完全包容在车架主结构内,防撞圈前可方便 焊接前围板,前围板用于安装防撞块(缓冲器),这样可满足小型车的被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为一体式框架,框架由一些直钢管与曲钢管焊接构成, 框架两侧对称。框架沿纵向由前向后依次设有立式布置的防撞圈1、加强圈2、前圈3和主 圈4,主圈4高度高于前圈3高度,前圈3高度高于防撞圈1高度。防撞圈1与前圈3之间 形成防撞区,前圈3与主圈4之间形成驾乘区,主圈4后方为承重区。
[0025] 防撞圈1顶部与加强圈2顶部之间设有顶面支撑杆51 (斜向),防撞圈1两侧与加 强圈2两侧及前圈3两侧之间均设有侧面支撑杆61、侧面防撞杆71和底面承重杆73。
[0026] 前圈3与主圈4之间设有侧面防撞杆71、侧面防撞逃生杆72、底面承重杆73和侧 面加强杆74 (斜向),两侧的底面承重杆73之间设有加强杆75 (水平)。
[0027] 主圈3的两侧上部与主圈4后方两侧的侧面防撞杆74之间设有支撑杆76,支撑杆 76为直管,支撑杆76倾斜设置,其上端距离主圈4顶面小于等于160mm。这样可保证驾驶 员座椅的安装定位及整体刚度。[0028] 主圈4后方两侧均设有侧面防撞杆74和底面承重杆73,底面承重杆73接近尾部处731开始向上弯曲,使尾部上抬,上抬高度为45〜55mm。两侧的底面承重杆73之间设有 连接杆(水平),两侧的侧面防撞杆74与底面承重杆73之间设有连接杆81、82、83和84, 两侧的侧面防撞杆74之间设有连接杆。
[0029] 所述的主圈4由1根钢管制成,主圈4向后倾斜,向后倾斜的角度小于等于10°。 主圈4各弯角处均为弧线过渡,可更好保证小型车车架的扭转刚度和强度。所述的前圈3由 1根钢管制成,前圈3向前倾斜,向前倾斜的角度小于等于20°。以便驾驶员的操纵方便, 便于车身设计时的整体一致性。
Claims (7)
- 一种小型车车架,其特征在于为一体框架式结构,沿纵向由前向后依次设有立式布置的防撞圈、前圈和主圈,主圈高度高于前圈高度,前圈高度高于防撞圈高度;防撞圈两侧与前圈两侧之间设有侧面防撞杆;前圈两侧与主圈两侧之间设有侧面防撞杆和底面承重杆,侧面防撞杆与底面承重杆之间设有加强杆,前圈两侧与主圈两侧的底面承重杆之间设有加强杆;主圈后方两侧设有侧面防撞杆和底面承重杆,主圈后方两侧的侧面防撞杆与底面承重杆之间设有连接杆,主圈后方两侧的底面承重杆之间设有连接杆,主圈后方两侧的侧面防撞杆之间设有连接杆;防撞圈与前圈之间形成防撞区,前圈与主圈之间形成驾乘区,主圈后方形成承重区。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圈向后倾斜,向后倾斜 的角度彡10°。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圈向前倾斜,向前倾斜 的角度彡20°。
-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圈的两侧上部与主圈后 方两侧的侧面防撞杆之间均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倾斜设置,其上端距离主圈顶面< 160mm。
-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在前圈两侧与主圈两侧之间所设 的侧面防撞杆上方还设有侧面防撞逃生杆。
-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区的底面承重杆为弯管。
-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撞圈与前圈之间设有加 强圈,防撞圈顶部与加强圈顶部之间设有顶面支撑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20181509 CN201566702U (zh) | 2009-11-27 | 2009-11-27 | 一种小型车车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20181509 CN201566702U (zh) | 2009-11-27 | 2009-11-27 | 一种小型车车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566702U true CN201566702U (zh) | 2010-09-01 |
Family
ID=42658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92018150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66702U (zh) | 2009-11-27 | 2009-11-27 | 一种小型车车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566702U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28691A (zh) * | 2011-07-25 | 2012-01-25 | 陈志宇 | 一种车架构件以及由该车架构件组合而成的车架 |
CN103465965A (zh) * | 2013-09-17 | 2013-12-25 | 北京汉能创昱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轻量化车架 |
CN104527797A (zh) * | 2014-12-13 | 2015-04-22 | 广西科技大学 | 一种赛车车架 |
CN104590188A (zh) * | 2014-12-12 | 2015-05-06 | 广西科技大学 | 一种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车体结构 |
CN104590190A (zh) * | 2014-12-12 | 2015-05-06 | 广西科技大学 | 一种fsc车架围护结构 |
CN104590189A (zh) * | 2014-12-12 | 2015-05-06 | 广西科技大学 |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围护结构 |
CN104590191A (zh) * | 2014-12-12 | 2015-05-06 | 广西科技大学 | 一种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车架围护结构 |
CN104648482A (zh) * | 2014-12-13 | 2015-05-27 | 广西科技大学 | 一种方程式赛车骨架 |
CN105523086A (zh) * | 2015-12-23 | 2016-04-27 | 南宁学院 | 一种fsc赛车车架后部的承担结构 |
CN105620553A (zh) * | 2016-02-24 | 2016-06-01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节能赛车车架 |
-
2009
- 2009-11-27 CN CN 200920181509 patent/CN20156670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28691A (zh) * | 2011-07-25 | 2012-01-25 | 陈志宇 | 一种车架构件以及由该车架构件组合而成的车架 |
CN103465965A (zh) * | 2013-09-17 | 2013-12-25 | 北京汉能创昱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轻量化车架 |
CN103465965B (zh) * | 2013-09-17 | 2017-10-03 | 北京创昱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轻量化车架 |
CN104590188A (zh) * | 2014-12-12 | 2015-05-06 | 广西科技大学 | 一种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车体结构 |
CN104590190A (zh) * | 2014-12-12 | 2015-05-06 | 广西科技大学 | 一种fsc车架围护结构 |
CN104590189A (zh) * | 2014-12-12 | 2015-05-06 | 广西科技大学 |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围护结构 |
CN104590191A (zh) * | 2014-12-12 | 2015-05-06 | 广西科技大学 | 一种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车架围护结构 |
CN104527797A (zh) * | 2014-12-13 | 2015-04-22 | 广西科技大学 | 一种赛车车架 |
CN104648482A (zh) * | 2014-12-13 | 2015-05-27 | 广西科技大学 | 一种方程式赛车骨架 |
CN105523086A (zh) * | 2015-12-23 | 2016-04-27 | 南宁学院 | 一种fsc赛车车架后部的承担结构 |
CN105620553A (zh) * | 2016-02-24 | 2016-06-01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节能赛车车架 |
CN105620553B (zh) * | 2016-02-24 | 2018-04-03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节能赛车车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566702U (zh) | 一种小型车车架 | |
CN103625500B (zh) | 轨道车辆底架端部防撞结构 | |
CN101559786B (zh) | 一种正面兼顾偏置碰撞能量吸收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汽车 | |
CN202147725U (zh) | 车身骨架结构 | |
CN202320512U (zh) | 一种车身骨架 | |
CN202847812U (zh) | 一种卡车车架总成 | |
CN204871195U (zh) | 一种整体车架结构 | |
CN201347133Y (zh) | 车身后地板骨架 | |
CN201882104U (zh) | 一种用于地铁车辆转向架的构架 | |
CN101531212B (zh) | 全承载式公交客车车身结构 | |
CN201825115U (zh) | 车身前舱装置 | |
CN105667596A (zh) | 一种复合材料制造的汽车底盘主承力结构 | |
CN203544003U (zh) | 轨道车辆底架端部防撞结构 | |
CN202827793U (zh) | 一种乘用车门槛梁结构 | |
CN104442857A (zh) | 一种轨道车辆司机室吸能结构 | |
CN206067886U (zh) | 一种纯电动微型卡车车架 | |
CN102700625B (zh) | 乘用车井字形一体式地板梁 | |
CN103010315B (zh) | 一种汽车前地板通道的加强结构 | |
CN215436623U (zh) | 一种钢铝混合车身框架结构 | |
CN108556919A (zh) | 一种轻量化铝合金车架 | |
CN201745464U (zh) | 轻型矿用自卸车车架 | |
CN202144275U (zh) | 轻量化客车车身 | |
CN107416042A (zh) | 一种汽车地板前部的九宫格式骨架梁 | |
CN105946977A (zh) | 汽车车身骨架 | |
CN203172731U (zh) | 一种宽体矿用自卸车的车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1 Termination date: 2011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