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61774U - 立式发动机前置式摩擦离合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立式发动机前置式摩擦离合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61774U
CN201461774U CN2009201274770U CN200920127477U CN201461774U CN 201461774 U CN201461774 U CN 201461774U CN 2009201274770 U CN2009201274770 U CN 2009201274770U CN 200920127477 U CN200920127477 U CN 200920127477U CN 201461774 U CN201461774 U CN 201461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gear
driven
plat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274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坤
周树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12747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61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61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6177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立式发动机前置式摩擦离合器总成,主动盘套装于曲轴上,主动盘的外齿与外罩的滑槽相配合,主、从动摩擦片交错设置在上板和下板之间,主动摩擦片的外齿与外罩的滑槽相配合,从动摩擦片的内齿与齿外套的外齿相配合,在主动盘的旁边设置有双联主动齿轮,该双联主动齿轮空套于曲轴上,双联主动齿轮其中一端的外齿与齿外套的内齿相啮合,双联主动齿轮另一端的外齿与从动齿轮组合上的从动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将先进的摩擦离合技术移植到立式发动机上使用,有效提高了传递扭矩性能的平稳性及可靠性,同时耐冲击、不易打滑及烧毁,使用寿命有保障;从动齿轮组合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简化了结构,方便了加工及装配,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立式发动机前置式摩擦离合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器,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立式发动机前置式摩擦离合器总成。
背景技术
离合器总成是设在发动机上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就是用来传递或切断发动机的动力。目前,摩托车立式发动机使用的前置式离合器总成包括离合器和从动齿轮组合两大部分,其中离合器主要采用蹄块式结构,存在扭力不足,易发生烧毁,接合不可靠,易打滑等不足。中国专利ZL 200720188092.6于2008年8月20日公开了一种自动前置式钢罩摩擦离合器,该离合器包括主动盘、外罩、主动摩擦片、从动摩擦片、上板、下板和齿外套,其中在主动盘上装有飞块,主动盘的外齿与外罩的滑槽相配合,主、从动摩擦片交错设置在上板和下板之间,上、下板之间还设有分离簧,主动摩擦片的外齿与外罩的滑槽相配合,从动摩擦片的内齿与齿外套的外齿相配合。以上结构中齿外套通过一个短齿轮向从动齿轮组合传递动力,具有传递扭矩性能可靠、耐冲击、不易烧毁等特点,在卧式发动机上广泛应用,但受自身结构及尺寸设计的限制,在立式发动机前置式结构上还无法安装使用。
现有的从动齿轮组合由从动轴、从动盘、从动齿轮、缓冲胶垫、盖板、衬套、花键垫圈、卡圈等构成,其中从动盘套装在从动轴上,由花键垫圈和卡圈限位,在从动盘的中部具有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上套装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由盖板限位,在盖板的旁边安装衬套。以上结构存在加工制造困难、装配复杂、生产效率低、成本较高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摩擦离合技术应用到立式发动机上的前置式摩擦离合器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式发动机前置式摩擦离合器总成,包括曲轴、主动盘、飞块、外罩、主动摩擦片、从动摩擦片、上板、下板、齿外套和从动齿轮组合,其中主动盘套装于曲轴上,该主动盘上装有飞块,主动盘的外齿与外罩的滑槽相配合,主、从动摩擦片交错设置在上板和下板之间,主动摩擦片的外齿与外罩的滑槽相配合,从动摩擦片的内齿与齿外套的外齿相配合,齿外套空套在主动盘上,其关键在于:在所述主动盘的旁边设置有双联主动齿轮,该双联主动齿轮空套于曲轴上,在双联主动齿轮两端的外圆周上均设有外齿,并且双联主动齿轮其中一端的外齿伸入齿外套内,并与齿外套的内齿相啮合,双联主动齿轮另一端的外齿与从动齿轮组合上的从动齿轮啮合。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双联主动齿轮一端的外齿与齿外套啮合,另一端的外齿与从动齿轮啮合,双联齿轮的尺寸与立式发动机上的安装要求相适应,这样即可将摩擦离合技术移植到立式发动机上使用,相应地解决了传统机型上蹄块式结构扭力不足、易发生烧毁、接合不可靠、易打滑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双联主动齿轮向从动齿轮传递动力,一方面拆装方便、易于实现,另一方面传动平稳、可靠性好。
为了减小摩擦,进一步提高传动的可靠性,上述双联主动齿轮的中心孔为中部大、两端小的台阶形。
上述外罩和主、从动摩擦片均由钢制材料制成。钢质外罩硬度高、耐冲击,而钢质摩擦片导热性好,不易烧毁,耐磨性好,使用寿命有保障。
上述从动齿轮组合由从动轴、从动盘、从动齿轮、缓冲胶垫、盖板、卡圈和铆钉构成,其中从动盘、盖板和卡圈均套装在从动轴上,所述从动盘的中部朝着盖板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环形凸台,该第一环形凸台的外围设有小凸台,且第一环形凸台上套装从动齿轮,所述小凸台伸入从动齿轮上对应的通孔中,在小凸台与从动齿轮之间设有缓冲胶垫;所述盖板由中部的罩体和位于罩体外侧的环形盘体组成,其中罩体将第一环形凸台的端部罩入其中,而环形盘体与小凸台的端面贴合,通过铆钉固定在一起。
以上结构中罩体起导向及连接的作用,相当于传统技术中的花键垫圈和衬套,这样从动齿轮组合的部件比传统技术少,结构更简单,一方面有利于加工制造及装配,另一方面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上述盖板中部的罩体为台阶形。
作为优选,上述从动盘的中部朝着与盖板相反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环形凸台。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将先进的摩擦离合技术移植到立式发动机上使用,有效提高了传递扭矩性能的平稳性及可靠性,同时耐冲击、不易打滑及烧毁,使用寿命有保障;从动齿轮组合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简化了结构,方便了加工及装配,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双联主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从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在曲轴8上套装主动盘9,该主动盘9与曲轴8花键连接,主动盘9的一侧由平垫圈18限位,另一侧由蝶形垫圈19和圆螺母20限位,平垫圈18、蝶形垫圈19及圆螺母20均套装于曲轴8上。在主动盘9的外面罩有钢质外罩11,主动盘9的外齿与外罩11的滑槽相配合,外罩11上通过螺钉固定有端盖21。主动摩擦片12和从动摩擦片13交错设置在上板14和下板15之间,主动摩擦片12和从动摩擦片13均由钢制材料制成,其中主动摩擦片12的外齿与外罩11的滑槽相配合,从动摩擦片13的内齿与齿外套16的外齿相配合。所述下板15活套在齿外套16上,下板15的端面与主动盘9上安装的飞块10相抵靠,且上板14和下板15之间设有分离簧22。当飞块10高速旋转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能推动下板15将主动摩擦片12和从动摩擦片13压紧结合,产生摩擦力传递动力。
从图1、图2中可知,所述齿外套16空套在主动盘9上,在主动盘9的旁边设置有双联主动齿轮17,该双联主动齿轮17空套于曲轴8上,双联主动齿轮17的中心孔为中部大、两端小的台阶形,以减小与曲轴8之间的摩擦。在所述双联主动齿轮17两端的外圆周上均设有外齿,双联主动齿轮17一端的外齿与从动齿轮组合上的从动齿轮3啮合,另一端的外齿伸入齿外套16内,并与齿外套16的内齿相啮合。
如图1、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从动齿轮组合由从动轴1、从动盘2、从动齿轮3、缓冲胶垫4、盖板5、卡圈6和铆钉7等部件构成。其中从动盘2套装在从动轴1上,从动盘2的中部朝着盖板5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环形凸台2a,从动盘2的中部还朝着与盖板5相反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环形凸台2c。在所述第一环形凸台2a的外围设有多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小凸台2b,各小凸台2b的根部与从动盘2的盘面连为一体,并且小凸台2b的高度小于第一环形凸台2a的高度。在所述第一环形凸台2a上套装从动齿轮3,所述小凸台2b伸入从动齿轮3上对应的通孔中,该通孔内嵌设有缓冲胶垫4,缓冲胶垫4套装于对应的小凸台2b上。所述盖板5由中部的台阶形罩体5a和位于罩体5a外侧的环形盘体5b组成,其中罩体5a套装于从动轴1上,由从动轴1上安装的卡圈6限位,并且罩体5a将第一环形凸台2a的端部罩入其中。所述环形盘体5b与各小凸台2b的端面贴合,通过铆钉7固定在一起,环形盘体5b对从动齿轮3和缓冲胶垫4轴向限位。
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作出多种类似的表示,如将双联主动齿轮两端的外齿连为一体等,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立式发动机前置式摩擦离合器总成,包括曲轴(8)、主动盘(9)、飞块(10)、外罩(11)、主动摩擦片(12)、从动摩擦片(13)、上板(14)、下板(15)、齿外套(16)和从动齿轮组合,其中主动盘(9)套装于曲轴(8)上,该主动盘(9)上装有飞块(10),主动盘(9)的外齿与外罩(11)的滑槽相配合,主、从动摩擦片(12、13)交错设置在上板(14)和下板(15)之间,主动摩擦片(12)的外齿与外罩(11)的滑槽相配合,从动摩擦片(13)的内齿与齿外套(16)的外齿相配合,齿外套(16)空套在主动盘(9)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动盘(9)的旁边设置有双联主动齿轮(17),该双联主动齿轮(17)空套于曲轴(8)上,在双联主动齿轮(17)两端的外圆周上均设有外齿,并且双联主动齿轮(17)其中一端的外齿伸入齿外套(16)内,并与齿外套(16)的内齿相啮合,双联主动齿轮(17)另一端的外齿与从动齿轮组合上的从动齿轮(3)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发动机前置式摩擦离合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主动齿轮(17)的中心孔为中部大、两端小的台阶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发动机前置式摩擦离合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11)和主、从动摩擦片(12、13)均由钢制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立式发动机前置式摩擦离合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组合由从动轴(1)、从动盘(2)、从动齿轮(3)、缓冲胶垫(4)、盖板(5)、卡圈(6)和铆钉(7)构成,其中从动盘(2)、盖板(5)和卡圈(6)均套装在从动轴(1)上,所述从动盘(2)的中部朝着盖板(5)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环形凸台(2a),该第一环形凸台(2a)的外围设有小凸台(2b),且第一环形凸台(2a)上套装从动齿轮(3),所述小凸台(2b)伸入从动齿轮(3)上对应的通孔中,在小凸台(2b)与从动齿轮(3)之间设有缓冲胶垫(4);所述盖板(5)由中部的罩体(5a)和位于罩体(5a)外侧的环形盘体(5b)组成,其中罩体(5a)将第一环形凸台(2a)的端部罩入其中,而环形盘体(5b)与小凸台(2b)的端面贴合,通过铆钉(7)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发动机前置式摩擦离合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中部的罩体(5a)为台阶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发动机前置式摩擦离合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盘(2)的中部朝着与盖板(5)相反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环形凸台(2c)。
CN2009201274770U 2009-05-27 2009-05-27 立式发动机前置式摩擦离合器总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61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274770U CN201461774U (zh) 2009-05-27 2009-05-27 立式发动机前置式摩擦离合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274770U CN201461774U (zh) 2009-05-27 2009-05-27 立式发动机前置式摩擦离合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61774U true CN201461774U (zh) 2010-05-12

Family

ID=42389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2747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61774U (zh) 2009-05-27 2009-05-27 立式发动机前置式摩擦离合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617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0198A (zh) * 2019-03-18 2019-05-21 重庆宗申电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的自动变速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0198A (zh) * 2019-03-18 2019-05-21 重庆宗申电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的自动变速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49166U (zh) 一种汽车气压盘式制动器中的间隙自调机构
CN205618657U (zh) 电动摩托车内转子电机螺旋式锥套传动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
CN110397684B (zh) 一种发动机及其离合器
CN201461774U (zh) 立式发动机前置式摩擦离合器总成
CN102734350A (zh) 机械智能化自适应自动离合器
CN201650539U (zh) 发动机电起动机构
CN201461773U (zh) 立式发动机前置式摩擦离合器
CN205652283U (zh) 电动摩托车内转子电机摩擦片式自适应自动分离驱动总成
CN202645810U (zh) 一种发动机免拉启动盘
CN101492086A (zh) 变速差速后车桥传动机构
CN101705897B (zh) 发动机电起动双联齿轮
CN202418306U (zh) 一种支承块铆接式离合器从动盘
CN201559793U (zh) 摩托车新型自动离合驱动装置
CN202813690U (zh) 汽车空调出风格栅离合结构
CN201884501U (zh) 一种摩擦离合器
CN201461902U (zh) 离合器从动齿轮组合
CN104410206A (zh) 一种磁电机总成
CN201747824U (zh) 自动湿式离合器及该离合器的摩擦盘和定心套
CN101440845B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离合器毂
CN204361846U (zh) 一种磁电机总成
CN202732740U (zh) 一种用于变速箱中的输入毂组件
CN2572122Y (zh) 摩托车离合器
CN202274006U (zh) 摩托车离合器定心滑套
CN202326922U (zh) 蜗轮减速机
CN203051553U (zh) 双模动力车离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