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叠式电连接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堆叠式电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人类为了满足让生活更为便利的需求,进而促进科技(如网路或电子资讯产品等)迅速发展,使得电子资讯产品(如电脑等3C产品)广泛见于日常生活当中,俨然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其中,电子产品所使用的资料传输是利用设置连接器插座供传输线的接头插接的方式,以达到传输资料的目的,举例而言(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目前常用的传输规格为通用序列汇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通用序列汇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以下简称USB),上述USB是1994年,英特尔、康柏、数字、IBM、微软、NEC、Northern Telecom等7家世界著名电脑与通信公司联合成立了USB协会(USB-IF),初步设立了USB介面规范。到目前为止,USB协会已经发布了1.0、1.1及2.0等版本。USB介面作为一种标准的输入/输出介面,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电子设备设计中。
上述USB1.0、1.1、2.0版本分别支持下述三种传输速率:低速模式(LowSpeed)的传输速率为1.5Mbps,多用于键盘和滑鼠;全速模式(Full-Speed)传输速率为12Mbps;高速模式(High-Speed)传输速率为480Mbps。
但是,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使USB2.0的传输速率已经不能满足某些电子工业的发展要求,例如,在传输音频或视频的情形下,为保证讯号传输的品质,传输速率往往高达1G至2Gbps;于是,因应资讯传输容量愈来愈大,USB介面规范目前已发展至3.0版本,USB3.0连接器所设的端子较先前的版本来得多,所以,可在相同的时间内传输更多的资料,一般而言,USB3.0传输速率可达4.8~5Gbps。
由于USB3.0连接器所设的端子较先前的版本来得多,若将USB3.0插头接合于仅支持USB2.0的插座时,会因为USB3.0插头的端子部分无法对应接触至USB2.0插座的端子,导致USB3.0插头的传输速率无法发挥。
请参阅图1、图2,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插入式端子连接器结构,包括:绝缘本体1、第一端子2及第二端子3,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主体部11、舌片12、第一端子槽13第二端子槽14,所述舌片12延伸形成于主体部11的前端,所述第一端子槽13由主体部11的后端延伸至舌片12的底部,所述第二端子槽14由主体部11的后端延伸至所述舌片12的前端,所述第二端子槽位于所述第一端子槽的上方,所述第一端子2设于第一端子槽13中,所述第二端子3设于所述第二端子槽14中,所述第二端子3的前端形成有倒钩结构32,所述倒钩结构32扣合于舌片12的前端,期望借此结构能提供电连接器更多的讯号传输,且所述第一端子2及第二端子3能同时由不同方向组装。
然而,现有技术揭示的第二端子3前端形成有倒钩结构32扣合于舌片12前端的结构,不仅使所述第二端子3为了配合舌片12前端而徒增长度,导致成骤增。且在组装时,由于所述倒钩结构32而无法使所述第一端子2及第二端子3同步一次到位,原因是由所述绝缘本体1前端插设所述第二端子3于第二端子槽14,无论以人工或夹具夹持所述第二端子3的左右两侧将受到所述绝缘本体1的干涉,而若夹持所述第二端子3的上下两侧则造成所述倒钩结构32闭合,亦即,所述第二端子3至少有局部需要二次加工方可完成使其插设于第二端子槽14且所述倒钩结构32扣合于舌片12的前端;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来加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更好的克服上述第二端子3至少有局部需要二次加工,方可完成使其插设于所述第二端子槽14且所述倒钩结构32扣合于舌征12的前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利用对连接器部分组件的结构设计改进,可提供电连接器更多的讯号传输,提供了一种多层式电连接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堆叠式电连接器结构,主要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主要包括第一本体及其延伸的第一承置部,所述第一端子嵌设在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第一承置部设有凹下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端子设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第二座体主要包括第二本体及其所延伸的第二承置部,所述第二端子嵌设在所述第二本体上,所述第二承置部设有凹下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端子设在所述第二容置槽内,所述第二座体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座体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相叠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之间设有遮蔽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二座体还包括檐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堆叠式电连接器结构还包括壳体,所述檐部卡合在所述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堆叠式电连接器结构还包括壳体,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固定套接在所述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一本体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嵌入口,所述第一端子嵌设在所述第一嵌入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一端子为埋入射出成型在所述第一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二本体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嵌入口,所述第二端子嵌设在所述第二嵌入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二端子为埋入射出成型在所述第二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一本体设有凹下的第一传导槽,所述第一端子设在所述第一传导槽内,所述第二本体设有凹下的第二传导槽,所述第二端子设在所述第二传导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可同时分另加以组设于所述第一座体、所述第二座体,不仅有利于自动化作业,更可缩短工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连接器结构的立体分触图;
图2为图1的部分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示意图(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结合图1至图9,图中:堆叠式电连接器结构5;第一端子510;第一固定部5110;第一接触部5120;第一导接部5130;第二端子520;第二固定部5210;第二接触部5220;第二导接部5230;第一座体530;第一本体5310;第一嵌入口5311;第一传导槽5312;第一承置部5320;第一容置槽5321;第一定位部5340;凸缘5350;第二座体530′;第二本体5310′;第二嵌入口5311′;第二传导槽5312′;第二承置部5320′;第二容置槽5321′;檐部5330′;第二定位部5340′;壳体540;第一通口5410;第二通口5420;固定弹片5430;扣孔440;遮蔽件550。
请参阅图3、图8、图9,且可配合参考图4至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堆叠式电连接器结构5,主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端子510、至少一个第二端子520、一个座体530、一个第二座体530′和一个壳体540。
上述第一端子510(可先参阅图4、图5)主要包括一个第一固定部5110,所述第一固定部5110朝一侧折弯延伸有一个第一接触部5120,而所述第一固定部5110朝另一侧延伸有一个第一导接部5130;所述第一座体530主要包括一个第一本体和一个第一承置部5320(可由所述第一本体5310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一本体5310可供所述第一端子510嵌设(例如:至少局部的所述第一固定部5110或/及第一导接部5130经由所述第一本体5310所设的至少一个第一嵌入口5311(可设于相对所述第一承置部5320的第一本体5310的另一侧,但不以此为限)而嵌设,或至少局部的所述第一固定部5110或/及所述第一导接部5130Insert Molding(埋入射出成型)于上述第一本体5310皆为可行的实施方式,但不以此为限)。
而所述第一承置部5320凹设有一个第一容置槽5321来对应收容上述第一端子510的至少局部(例如:第一接触部5120或/及前述第一固定部5110未嵌设于所述第一本体5310的至少局部);此外,所述第一导接部5130亦可嵌设于上述第一本体5310,例如:前述第一导接部5130至少局部Insert Molding于上述第一本体5310,或所述第一导接部5130至少局部收容于所述第一本体5310凹设的至少一个第一传导槽5312皆为可行的实施方式,但不以此为限。
上述第二端子520(可先参阅图6、图7)主要包括一个第二固定部,前述第二固定部5210朝一侧折弯延伸有一个第二接触部5220,而所述第二固定部5210朝另一侧折弯延伸有一个第二导接部5230;前述第二座体530′主要包括有一个第二本体5310和一个第二承置部5320′(可由所述第二本体5310′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本体5310′可供所述第二端子520嵌设,例如:至少局部的前述第二固定部5210或/及第二导接部5230经由所述第二本体5310所设的至少一个第二嵌入口5311′(可设于相对前述第二承置部5320′的第二本体5310′的另一侧,但不以此为限)而嵌设,或至少局部的所述第二固定部5210或/及所述第二导接部5230InsertMolding于上述第二本体5310′皆为可行的实施方式,但不以此为限。
而所述第二承置部5320′凹设有一个第二容置部5321′来对应收容上述第二端子520的至少局部(例如:第二接触部5220或/及至少局部);此外,所述第二导接部5230亦可嵌设于上述第二本体5310′,例如:至少局部的前述第二导接部5230Insert Molding于上述第二本体5210′,或所述第二导接部5230至少局部收容于所述第二本体5310′凹设的至少一个第二传导槽5312′皆为可行的实施方式,但不以此为限;在另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座体530′更包括一个檐部5330′由前述第二本体5310′的一侧延伸,亦可平等于所述第二承置部5320′,可借以卡合前述壳体540(可配合参阅图9,下面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第二座体530′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部5340′,可卡固上述第一座体530所设的至少一个定位部5340,可借以叠接前述第一座体530及第二座体530′,所述壳体540的两侧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通口5410、一个第二通口5420,可使叠接后的所述第一座体530及第二座体530′经由上述第一通口5410至少局部进入前述壳体540内,而使叠接后的所述第一座体530及第二座体530′固设于所述壳体540,在上述另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前述第二座体530′的檐部5330′略高于所述第一通口5410,借以卡合所述壳体540,而可供相对接之一的插头(图中未显示)经由上述第二通口5420连接前述第一端子510、第二端子520(或/及它们的接触部)。
此外,上述壳体540可再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弹片5430或/及至少一个扣孔5440(可分别夹制所述第一座体530或/及第二座体530′,或扣合前述第一座体530所设的至少一个凸缘5350),可借以强化所述壳体540与叠接后的所述第一座体530及第二座体530′的结合;上述第一导接部5130、第二导接部5230可插接于一个电路板或借由连接至少一个导接部5230可插接于一导线来与外部电路连结(未显示于图),但不能此为限,且彼此叠接的前西宁市第一座体530及第二座体530′之间可增设一遮蔽件550(例如:可为具有抑制杂讯干扰的元件或涂层等,但不以此为限),更可强化防止所述第一端子510与第二端子520彼此间产生串音(CrossTalk)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揭示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自动化:本实用新型前述第一端子510、第二端子520可同时分另加以组设于所述第一座体530、所述第二座体530′,不仅有利于自动化作业,更可缩短工时。
2、提高产品品质: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座体530及第二座体530′之间可增设一遮蔽件550,可借以提升防止所述第一端子510与第二端子520彼此间产生串音(Cross Talk)的功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