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52665Y - 插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52665Y
CN201352665Y CNU200920000211XU CN200920000211U CN201352665Y CN 201352665 Y CN201352665 Y CN 201352665Y CN U200920000211X U CNU200920000211X U CN U200920000211XU CN 200920000211 U CN200920000211 U CN 200920000211U CN 201352665 Y CN201352665 Y CN 20135266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erminal group
butt
socket connector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92000021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桑圣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 KONG AMPHENOL (ASIA EA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 KONG AMPHENOL (ASIA EA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 KONG AMPHENOL (ASIA EA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 KONG AMPHENOL (ASIA EAST)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92000021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5266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5266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5266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具有对接端、组接端,及端子收容部的绝缘本体;收容于端子收容部一侧以一体成型组固的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及收容于端子收容部另外一侧的第三端子组;以及包覆该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其中第一端子组为用于USB 3.0接口的传输,而第二端子组组装于第一端子组之间,可配合该第一端子组用于eSATA接口的传输,该第三端子组为用于USB 2.0接口的传输,借如此构造提供三合一插座连接器,可供USB2.0及3.0接口及eSATA接口选择性插接使用,以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且组装简便、能有效改善阻抗使得讯号传输稳定,以增进实际上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插座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插座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可供不同传输接口的插头连接器选择性插接使用,如: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总线连接器)2.0及3.0接口及eSATA(External SerialATA;)接口,且,组装简便、能有效改善阻抗(impedance)提升传输接口的运作效能,使得讯号传输稳定的三合一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eSATA接口主要是用于外接硬盘时使用,为一种新的硬盘接口传输工具,而USB接口则可外接主机、键盘、鼠标、PDA、数字相机、DVD、打印机、调制解调器等相当多的电子产品,为具有随插即用的传输与储存功能,该两种传输接口由于其实用及方便,已普遍为时下消费者青睐。
然而,因为两者属不同传输协议,因此早期的安装是以两颗插座连接器来提供对接的依据。近来随着轻薄短小的设计趋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为能节省空间,已发展出将eSATA插座连接器与USB 2.0插座连接器作二合一的结合。随着硬盘容量与网络速度的成长,USB已朝高速传输速度的3.0发展,现有eSATA与USB 2.0插座连接器二合一的结合方式,若不能配合计算机新规格的推出,提供进一步可选择性的插接功能,则将又回至早期单颗连接器的安装形式。
再者,现有二合一的eSATA与USB 2.0插座连接器,对于防止外界干扰的设置考虑不足,且,组装于电路板后在组件间的互相联结可能导致阻抗误配,也会影响到讯号质量,因而在高速传输时容易产生不稳定现象,同时,现有者无提示对接的插头连接器为何者的设计,亦为美中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三合一插座连接器,其可供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总线连接器)2.0及3.0接口及eSATA(External Serial ATA;)接口选择性插接使用,借以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且能增进实际上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组装简便、讯号传输稳定的三合一插座连接器,其具有防止外界干扰的设置,当对接插头连接器插置的初,即可在讯号未导通前先将外界噪声排除,且,能有效改善阻抗(impedance)提升传输接口的运作效能,使得借以提供稳定的讯号传输效果。
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侦测功能可于对接连接器插置时启动一讯号作为提示,以便使得消费者可确知对接的实际状态。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具有对接端、组接端,及端子收容部;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于该端子收容部的一侧,以一体成型组固,其中该第一端子组为用于USB 3.0接口的传输,具有五根端子,而第二端子组组装于第一端子组之间,具有二根端子,可配合前述第一端子组用于eSATA接口的传输;第三端子组收容于端子收容部的另外一侧,用于USB2.0接口的传输,具有四根端子;以及遮蔽壳体,包覆该绝缘本体。
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再一特征,在于第二端子组更包括有一根用于侦测的端子,以便于eSATA接口的对接插头连接器对接时,可侦测到并提供出一讯号以做为提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又一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的组接端进一步设有定位板,可将第一、第二端子组及侦测端子的每一根端子在位于焊接部位的一侧,作大面积完整统合收容,不仅可达到每一根端子统合定位效果亦可改善阻抗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供三合一插座连接器,可供USB 2.0及3.0接口及eSATA接口选择性插接使用,以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且组装简便、能有效改善阻抗使得讯号传输稳定,能够增进实际上的经济效益。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应当可由此得到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A、B、C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不同视角的立体图;
图2A为图1A的前视图;
图2B为图1A的2B-2B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一体成型组固于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4-4剖视图;
图5A-G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逐步组装的立体图;及
图6为图2A的6-6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结构特征及其所达成的目的及功效,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A、B、C及图2A、B所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10、第一端子组20、第二端子组21、第三端子组22,以及遮蔽壳体30,其中该绝缘本体10具有对接端101、组接端102,及端子收容部103,该端子收容部103如图2A、B所示,其一侧用于组装第一及第二端子组20、21,而另外一侧则用于组装第三端子组22。另外,绝缘本体10的组接端102一侧设有定位板4,可将第一、第二端子组20、21及后述侦测端子23的每一根端子设在位于焊接部位的一侧,作大面积完整统合收容,以达到不仅可将每一根端子统合定位效果亦可改善阻抗问题。
参阅图3及图4,该第一端子组20及第二端子组21以一体成型组固于该端子收容部103的一侧。如图2B所示,该第一端子组20具有五根端子用于USB 3.0接口的传输,每一根端子具有与对接插头连接器连通的接触部,该五根端子位于中间的端子及最外侧两旁端子的接触部前端,凸出于其它端子及第二端子组21约0.5mm,以作为较佳接地作用,便于对接的插头连接器可于对接时,最先接触而将噪声导出。
如图2B所示,该第二端子组21具有二根端子,可配合该第一端子组20的五根端子用于eSATA接口的传输,值得一提的是,该第二端子组21的二根端子组装于第一端子组20的五根端子位于中间端子的两侧。另外,第二端子组21更包括有一根侦测端子23,以便于eSATA接口的对接插头连接器对接时,可侦测到并提供出一讯号以做为提示效果,该侦测端子23(参阅图5C)同样具有接触部231、干涉部232及焊接部233,该等端子由绝缘本体10的组接端102往对接端101组装。
如图2A及图5A所示,该第三端子组22具有四根端子用于USB 2.0接口的传输,具有接触部221、干涉部222及焊接部223,该等端子由绝缘本体10的组接端102往对接端101组装。
参阅图1C及图5E,该遮蔽壳体30为金属材质,用于将该绝缘本体10包覆,具有上表面301、左表面302、右表面303及后表面304,该后表面304的两侧设有卡槽305,而左表面302、右表面303各设有抵止片306,可于组装时相互扣接一体。另外,左表面302、右表面303分别设有叉口状的定位脚32,可利于直接扣卡于主机板上(未图标)。
进一步参阅图5A-G,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1逐步组装的立体图,如图5A所示,先将第一端子组20与第二端子组21(共七根)以一体成型组装于端子收容部103的一侧,其次,将该第三端子组22由绝缘本体10的组接端102往对接端101组装于端子收容部103的另外一侧(参阅图5B),并经折弯(参阅图5C),再陆续将侦测端子23由绝缘本体10的组接端102往对接端101组装,并由定位板4将第一、第二端子组20、21及后述侦测端子23的每一根端子在位于焊接部位的一侧,作大面积完整统合收容(参阅图5D),如此,所有端子即组装完成。最后,将遮蔽壳体30接后表面304的两侧设有卡槽305扣合于左表面302、右表面303各设有抵止片306,而可以将绝缘本体10包覆(参阅图5E-G),而将本实用新型组装完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1与USB 3.0插头连接器(未图标)对接时,可与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组20的五根端子接触,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组20有三根端子特别凸出作为接地,可将外界噪声导开排除,而稳定的传输讯号。而本实用新型接第三端子组22的四根端子则可与USB 2.0的插头连接器(未图标)对接传输讯号。另外,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1与eSATA插头连接器(未图标)插置对接时,插头连接器可与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组20的五根端子及第二端子组21的二根端子,共七根端子接触,将讯号传输。再者,当eSATA插头连接器插置于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1后,会将侦测端子23的接触部231抵推与遮蔽壳30体接触(参阅图6),而可启动一讯号作为提示,以便使得消费者可确知对接的实际状态。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以一体成型组固,及第一、第二端子组20、21及后述侦测端子23的每一根端子在位于焊接部位的一侧,作大面积完整统合收容,不仅可达到将每一根端子统合定位效果亦可改善阻抗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确已符合新型专利的要件,依法提出专利申请。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各种修饰与变化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本体,具有对接端、组接端,及端子收容部;
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于该端子收容部的一侧,以一体成型组固,其中该第一端子组为用于USB 3.0接口的传输,具有五根端子,每一根端子具有接触部、干涉部及焊接部,而第二端子组组装于第一端子组之间,具有二根端子,可配合该第一端子组用于eSATA接口的传输,每一根端子具有接触部、干涉部及焊接部;及
第三端子组,收容于端子收容部的另外一侧,用于USB 2.0接口的传输,具有四根端子,每一根端子具有接触部、干涉部及焊接部;以及
遮蔽壳体,包覆该绝缘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子组的二根端子设于第一端子组的五根端子并位于其中间端子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组的五根端子的接触部前端折弯至端子收容部的另外一侧,且位于中间的端子及最外侧两旁的端子,凸出于其它端子及第二端子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组特别凸出于其它端子及第二端子组有0.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子组更包括有一根用于侦测端子,以便于eSATA接口的对接插头连接器对接时,可侦测到并提供出一讯号以做为提示效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端子组及侦测端子则由组接端往对接端组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三端子组及侦测端子的端子为适合穿板型焊接的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的组接端进一步设有定位板,将第一、第二端子组及侦测端子的每一根端子在位于焊接部位的一侧,作大面积完整统合收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壳体具有上表面、左表面、右表面及后表面,该后表面的两侧设有卡槽,而左表面、右表面各设有抵止片,于组装时相互扣接一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壳体的左表面与右表面分别设有叉口状的定位脚,可利于直接扣卡于主机板上。
CNU200920000211XU 2009-01-05 2009-01-05 插座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5266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00211XU CN201352665Y (zh) 2009-01-05 2009-01-05 插座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00211XU CN201352665Y (zh) 2009-01-05 2009-01-05 插座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52665Y true CN201352665Y (zh) 2009-11-25

Family

ID=41376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92000021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52665Y (zh) 2009-01-05 2009-01-05 插座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52665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3943A (zh) * 2011-03-09 2012-09-19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插座连接器和与该插座连接器配合的插头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3943A (zh) * 2011-03-09 2012-09-19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插座连接器和与该插座连接器配合的插头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1523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931521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544802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323356Y (zh) 插头电连接器
CN101409395B (zh) 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
CN201623280U (zh) 电连接器结构
CN102931522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790314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6340697U (zh) Usb连接装置
CN201438585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1097428Y (zh) 堆叠式电连接器
CN204179278U (zh) 连接器结构
CN201332194Y (zh) 插座连接器
CN202285295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204298Y (zh) 电连接器
CN2938463Y (zh) 连接器传输装置
CN201352665Y (zh) 插座连接器
CN201478607U (zh) 插头连接器
CN102185213A (zh) 电连接器
CN2938459Y (zh) 电连接器装置
CN201160168Y (zh) 电连接器
CN201112871Y (zh) 电连接器
CN202840121U (zh) 全屏蔽式电连接器
CN202395210U (zh) 一种usb连接座
CN201887202U (zh) 电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25

Termination date: 2015010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