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23172Y - 一种多功能飞行玩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飞行玩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23172Y
CN201423172Y CN200920057233XU CN200920057233U CN201423172Y CN 201423172 Y CN201423172 Y CN 201423172Y CN 200920057233X U CN200920057233X U CN 200920057233XU CN 200920057233 U CN200920057233 U CN 200920057233U CN 201423172 Y CN201423172 Y CN 20142317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horizontal
dynamical system
flying toy
prope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5723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学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05723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2317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2317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2317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飞行玩具;它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车轮、旋翼组、水平螺旋桨和动力系统;旋翼组包括旋转方向相反的主螺旋桨和副螺旋桨;所述旋翼组与动力系统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水平螺旋桨既可在地面行驶时推动车轮转动,又可在飞行过程中提供水平推力和转向推力,从而省略了平衡舵、尾舵等专用于飞行类玩具的机构,且所述传动装置可以实现由一个动力系统同时驱动主螺旋桨和副螺旋桨,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重量和体积,采用现有的动力源即可实现陆空两用。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飞行玩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飞行玩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动力型模型玩具大多功能单一,即飞行类模型玩具只具备飞行功能,而车模仅能在陆地上行进。这主要是因为玩具一般采用电池供电,由电机输出动力的方式驱动,受电池的限制,用于玩具的电机输出动力较小,故而要求玩具尽量结构简单,重量低,若在同一模型玩具内设置飞行动力系统和陆行动力系统,则会造成玩具结构复杂,重量和体积增加,难以驱动,而且也将造成制造成本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既能在地面行驶,又能灵活地在空中飞行的多功能飞行玩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飞行玩具,它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有壳体,机架底部设置有车轮,机架顶部沿机架纵轴线纵列有两组旋翼组;机架上固定有驱动所述旋翼组的动力系统;每一组所述旋翼组包括旋转方向相反的主螺旋桨和副螺旋桨;所述主螺旋桨通过一空心轴与所述动力系统连接;所述副螺旋桨通过一贯穿于所述空心轴的小转轴与所述动力系统连接;所述副螺旋桨设置在主螺旋桨上方;所述旋翼组与动力系统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空心轴及小转轴同轴固接的两个传动齿轮、与动力系统连接的动力齿轮,以及一个中间齿轮;所述动力齿轮分别与所述中间齿轮及一个传动齿轮啮合,另一个传动齿轮与所述中间齿轮啮合;所述机架上还固定有水平螺旋桨,所述水平螺旋桨的旋转轴平行于所述机架的纵轴线,所述水平螺旋桨与所述动力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包括:
所述动力系统包括驱动旋翼组的竖向电机,以及驱动所述水平螺旋桨的水平电机。
所述机架上固定有一个水平螺旋桨,该水平螺旋桨偏离于所述机架的纵轴线设置。
或者是,所述机架上固定有两个水平螺旋桨,两个水平螺旋桨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的纵轴线两侧;每一个所述水平螺旋桨分别与一个水平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翼组的副螺旋桨与一螺距调节器连接,所述螺距调节器与一套设在所述小转轴外的旋转平衡器连接。
所述旋翼组、传动装置和竖向电机均安装在一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机架设置有密封所述传动装置和动力系统的密封装置。
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遥控器匹配的信号接收反馈装置。
所述车轮包括一对后轮和一个前轮,该前轮设置在所述机架的纵轴线上。
或者是,所述车轮包括一对后轮和一对前轮。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启动动力系统,驱动所述旋翼组,旋翼组的主螺旋桨和副螺旋桨旋转,提供升力,即可驱动本玩具升空,而螺旋桨对机架的扭矩则由于主螺旋桨和副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所述的水平螺旋桨在空中飞行地面行驶时均能提供水平推力和转向推力;从而省略了平衡舵、尾舵等专用于飞行类玩具的机构,且所述传动装置可以实现由一个动力系统同时驱动主螺旋桨和副螺旋桨,即减少了动力系统的数量,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重量和体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现有的动力源即可顺利驱动而实现地面行驶和空中飞行两种功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旋翼组和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一种多功能飞行玩具,它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固定有壳体,机架1底部设置有车轮,机架1顶部沿机架1纵轴线纵列有两组旋翼组3;机架1上固定有驱动所述旋翼组3的动力系统;每一组所述旋翼组3包括旋转方向相反的主螺旋桨31和副螺旋桨32;所述主螺旋桨31通过一空心轴33与所述动力系统连接;所述副螺旋桨32通过一贯穿于所述空心轴33的小转轴34与所述动力系统连接;所述副螺旋桨32设置在主螺旋桨31上方;所述旋翼组3与动力系统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5,该传动装置5包括分别与所述空心轴33及小转轴34同轴固接的两个传动齿轮51、与动力系统连接的动力齿轮53,以及一个中间齿轮52;所述动力齿轮53分别与所述中间齿轮52及一个传动齿轮51啮合,另一个传动齿轮51与所述中间齿轮52啮合;所述机架1上还固定有水平螺旋桨6,所述水平螺旋桨6的旋转轴平行于所述机架1的纵轴线,所述水平螺旋桨6与所述动力系统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可以为仿真的飞机、汽车等形状的壳体,也可以是如飞碟、飞船或公仔等非仿真形状的壳体,壳体主要起装饰作用,只要其下端高度不低于所述车轮下缘即可。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组件可以采用发泡胶、塑胶等轻质材料制成,这有利于减小本实用新型的自重,更便于升空。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启动动力系统,驱动所述旋翼组3,旋翼组3的主螺旋桨31和副螺旋桨32旋转,提供升力,即可驱动本玩具升空,而螺旋桨对机架1的扭矩则由于主螺旋桨31和副螺旋桨32的旋转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从而使玩具可以平稳升空;玩具在飞行过程中,所述水平螺旋桨6在动力系统的驱动下绕其水平的转轴旋转,从而产生水平推力,由于本实施例所述的水平螺旋桨6采用正反双向旋转的螺旋桨,故而水平螺旋桨6旋转所产生的水平推力能驱使本实用新型在空中实现进退;当所述水平螺旋桨6产生的水平推力偏离所述机架1的纵轴线时,则该水平推力在推动玩具进退的同时,也将形成驱使机架1水平转动的水平扭矩,该扭矩即提供本实用新型转向的动力。同理,本实用新型在地面行驶时,所述水平螺旋桨6旋转所提供的水平推力可推动所述车轮转动,从而为本实用新型在地面行进提供进退或转向的推力。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平螺旋桨6既可提供地面行驶的动力,又可提供空中飞行时的水平推力和转向推力,从而省略了平衡舵、尾舵等专用于飞行类玩具的机构。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机架1上设置了纵列的两组旋翼组3,两组所述旋翼组3分别通过所述传动装置5与动力系统连接。这样,在飞行过程中,可以利用前后两套旋翼组3的不同转速获得不同的升力,从而使本实用新型产生前倾或后倾,这样前后两套旋翼组3所形成的升力可以分解为竖向的分力和水平的分力,所述竖向的分力用以抵消本实用新型的重力,而所述的水平分力则用于提供本实用新型前进或后退的推力,这样使本实用新型在飞行过程中,进退所需要水平推力有一部分由所述旋翼组3提供,从而降低了所述水平螺旋桨6的工作强度,使驱动水平螺旋桨6的动力系统输出功率降低,有利于减小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和自重;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纵列两组旋翼组3的结构使进退更为灵活简便,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传动装置5在工作时,所述动力齿轮53从动力系统获得动力旋转,从而带动与之啮合的一个传动齿轮51转动,同时亦带动所述中间齿轮52转动;其中,本实施例所述中间齿轮52和与所述动力齿轮53啮合的一个传动齿轮51均啮合在所述动力齿轮53一侧,这样,所述中间齿轮52和一个传动齿轮51在所述动力齿轮53驱动下转动时,中间齿轮52和该传动齿轮51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中间齿轮52转动时带动与之啮合的另一个传动齿轮51转动,所述另一个传动齿轮51由于和所述中间齿轮52相互啮合而形成以齿轮副,故而该传动齿轮51的转动方向与所述中间齿轮52的转动方向相反;亦即是说,两个所述中间齿轮52在动力齿轮53的转动方向相反,反向转动分别传递至空心轴33和小转轴34,从而使空心轴33和小转轴34反向旋转,即带动主螺旋桨31和副螺旋桨32反向转动;其中,本实施例所述中间齿轮52可以选用合适的齿数和模数,从而实现两个所述传动齿轮51同速反向转动,从而实现主螺旋桨31和副螺旋桨32同速反向旋转,即实现旋翼组3提供升力且不会造成机架1扭转的目的。所述传动装置5可以实现由一个动力系统同时驱动主螺旋桨31和副螺旋桨32,即减少了动力系统的数量,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重量和体积,采用现有的动力源即可顺利驱动而实现地面行驶和空中飞行两种功能。
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动力系统包括驱动旋翼组3的竖向电机41,以及驱动所述水平螺旋桨6的水平电机42。
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架1上固定有两个水平螺旋桨6,两个水平螺旋桨6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纵轴线两侧;每一个所述水平螺旋桨6分别与一个水平电机42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两个所述水平螺旋桨6可以分别在水平电机42的带动下同步转动,也可以同向不同速转动,或者两个水平螺旋桨6可以反向转动,也可以一个水平螺旋桨6转动而另一个水平螺旋桨6不动;从而提供水平推力,或是两个水平螺旋桨6的水平推力所形成的合力产生对所述机架1纵轴线的扭矩,从而提供转向推力。所述水平螺旋桨6的上述运转方式只需控制与之连接的水平电机42的转速及转向即可实现。
当然,所述机架1上也可仅固定一个水平螺旋桨6,该水平螺旋桨6偏离于所述机架1的纵轴线设置,这样所述水平螺旋桨6也可产生水平推力和扭矩,采用该结构的水平螺旋桨6结构更简化,重量更低,然而其转动时产生的扭矩较难控制,玩具飞行或地面行驶的行进平稳性不如采用两个水平螺旋桨6的结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玩具重量和性能要求,合理地选择在机架1上设置一个或两个水平螺旋桨6。
见附图1或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旋翼组3的副螺旋桨32与一螺距调节器7连接,所述螺距调节器7与一套设在所述小转轴34外的旋转平衡器71连接。本实用新型在飞行过程中,容易受自然界气流影响而造成飞行不平稳,而所述的旋转平衡器71可以感应气流状况,并及时调整螺距调节器7的偏转状态,从而调节与所述螺距调节器7连接的螺旋桨桨叶角,即达到调节所述副螺旋桨32螺距的目的;所述螺距调节器7和旋转平衡器71可以增加本实用新型飞行的侧向平衡性。当然,所述的螺距调节器7和旋转平衡器71均为应用于螺旋桨类飞行工具的成熟现有技术,这里不赘述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见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旋翼组3、传动装置5和竖向电机41均安装在一支架8上,所述支架8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这样使本实用新型的组件集成化程度提高,有利于安装和更换组件。
所述机架1设置有密封所述传动装置5和动力系统的密封装置;亦即是说,所述动力系统和传动装置5被一密封空腔所保护,这样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在水中使用,在水中使用时,由所述水平螺旋桨6转动切割流体获得推力,这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与遥控器匹配的信号接收反馈装置,从而可以使用遥控器控制,这更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玩性;本实用新型在遥控器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水平螺旋桨6相对应的微调控制器,该微调控制器用于在飞行时对水平螺旋桨6的转速进行微调,从而及时修正本实用新型的空中姿态,保持其飞行平稳性;其中,所述信号接收反馈装置、微调控制器和遥控器均为应用于玩具的成熟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样,所述动力系统可以与上述的信号接收反馈装置连接,由遥控器控制联动,从而实现飞行和地面行驶功能。
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车轮包括一对后轮21和一个前轮22,该前轮22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纵轴线上。当然,所述车轮包括一对后轮21和一对前轮22。所述车轮为被动轮,只要实现在所述水平螺旋桨6的推动下转动的目的即可,甚至,所述机架1设置的走行部也可以为履带、撬板或其它类型的走行部,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飞行玩具,它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固定有壳体,机架(1)底部设置有车轮,机架(1)顶部沿机架(1)纵轴线纵列有两组旋翼组(3);机架(1)上固定有驱动所述旋翼组(3)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一组所述旋翼组(3)包括旋转方向相反的主螺旋桨(31)和副螺旋桨(32);所述主螺旋桨(31)通过一空心轴(33)与所述动力系统连接;所述副螺旋桨(32)通过一贯穿于所述空心轴(33)的小转轴(34)与所述动力系统连接;所述副螺旋桨(32)设置在主螺旋桨(31)上方;
所述旋翼组(3)与动力系统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5),该传动装置(5)包括分别与所述空心轴(33)及小转轴(34)同轴固接的两个传动齿轮(51)、与动力系统连接的动力齿轮(53),以及一个中间齿轮(52);所述动力齿轮(53)分别与所述中间齿轮(52)及一个传动齿轮(51)啮合,另一个传动齿轮(51)与所述中间齿轮(52)啮合;
所述机架(1)上还固定有水平螺旋桨(6),所述水平螺旋桨(6)的旋转轴平行于所述机架(1)的纵轴线,所述水平螺旋桨(6)与所述动力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飞行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驱动旋翼组(3)的竖向电机(41),以及驱动所述水平螺旋桨(6)的水平电机(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飞行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固定有一个水平螺旋桨(6),该水平螺旋桨(6)偏离于所述机架(1)的纵轴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飞行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固定有两个水平螺旋桨(6),两个水平螺旋桨(6)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纵轴线两侧;每一个所述水平螺旋桨(6)分别与一个水平电机(4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飞行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组(3)的副螺旋桨(32)与一螺距调节器(7)连接,所述螺距调节器(7)与一套设在所述小转轴(34)外的旋转平衡器(7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飞行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组(3)、传动装置(5)和竖向电机(41)均安装在一支架(8)上,所述支架(8)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飞行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设置有密封所述传动装置(5)和动力系统的密封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飞行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与遥控器匹配的信号接收反馈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飞行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包括一对后轮(21)和一个前轮(22),该前轮(22)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纵轴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飞行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包括一对后轮(21)和一对前轮(22)。
CN200920057233XU 2009-05-26 2009-05-26 一种多功能飞行玩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2317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57233XU CN201423172Y (zh) 2009-05-26 2009-05-26 一种多功能飞行玩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57233XU CN201423172Y (zh) 2009-05-26 2009-05-26 一种多功能飞行玩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23172Y true CN201423172Y (zh) 2010-03-17

Family

ID=42022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5723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23172Y (zh) 2009-05-26 2009-05-26 一种多功能飞行玩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23172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1453A (zh) * 2019-11-15 2020-03-06 上海交通大学 可变输出转矩和螺距的跨介质水空两用推进装置
CN111055997A (zh) * 2019-12-28 2020-04-24 长安大学 一种多齿传动螺旋桨
CN113348098A (zh) * 2019-11-29 2021-09-03 郭臻刚 陆空运输工具及其传动系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1453A (zh) * 2019-11-15 2020-03-06 上海交通大学 可变输出转矩和螺距的跨介质水空两用推进装置
CN110861453B (zh) * 2019-11-15 2022-10-21 上海交通大学 可变输出转矩和螺距的跨介质水空两用推进装置
CN113348098A (zh) * 2019-11-29 2021-09-03 郭臻刚 陆空运输工具及其传动系
CN111055997A (zh) * 2019-12-28 2020-04-24 长安大学 一种多齿传动螺旋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33608A1 (zh) 仿蜻蜓四翼微型扑翼飞行器
CN109592029B (zh) 一种仿鸟微型扑翼飞行器
CN102390530B (zh) 一种微型机械式可控扑旋翼飞行器及其制造方法和控制方法
CA2544980A1 (en) Rotary-wing vehicle system
CN102229316A (zh) 一种多栖车辆动力耦合装置
CN201423172Y (zh) 一种多功能飞行玩具
CN204109715U (zh) 一种变距四轴飞行汽车
CN203255354U (zh) 一种双层桨植保无人直升机
CN106467166A (zh) 一种多旋翼飞行器
CN201423168Y (zh) 一种陆空两用玩具
CN103991543B (zh) 一种带弹簧的旋转扑翼飞行器
CN201692643U (zh) 陆空两栖飞行器
CN102167159B (zh) 锥齿轮组扑翼飞行器
CN206968962U (zh) 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电机机臂折叠驱动机构
CN102862678B (zh) 一种移动导框式往复翼升力生成装置
CN103693195A (zh) 一种微型飞行器
CN2395985Y (zh) 翅膀振动式小型飞行装置
CN103991541B (zh) 一种小型带弹簧的旋转扑翼飞行器
CN200942872Y (zh) 仿蜻蜓扑翼飞行器
CN203864997U (zh) 一种高强度旋转扑翼飞行器
CN105752322A (zh) 一种电驱动起落架系统及含有该系统的飞行器
CN205574286U (zh) 一种倾转翼油电混动飞行器
CN206900368U (zh) 地效气垫复合翼船
CN201423170Y (zh) 一种玩具车
CN102743880A (zh) 一种碟型飞行器玩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17

Termination date: 201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