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62323Y - 改良的滑溜车 - Google Patents

改良的滑溜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62323Y
CN201362323Y CNU2009200038056U CN200920003805U CN201362323Y CN 201362323 Y CN201362323 Y CN 201362323Y CN U2009200038056 U CNU2009200038056 U CN U2009200038056U CN 200920003805 U CN200920003805 U CN 200920003805U CN 201362323 Y CN201362323 Y CN 20136232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rod
right carrier
carrier pin
pivot
scoo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92000380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整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sin Lung Accesso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sin Lung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sin Lung Accesso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sin Lung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92000380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6232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6232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6232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改良的滑溜车,包含有前管,该前管枢设有自由转动的立管,在该立管上下端分别设有把手和前驱动轮,在该前管下端前后对应位置分别设有枢耳和枢座;左、右载体杆,其上设有载体,后端设有后驱动轮组,前端联结在该前管的下端并往前设有延伸区段;其中,在该前管的枢座处枢设有一摆动块,在摆动块处枢设有一横向的穿轴,该穿轴两端分别通过立向枢轴配合垫设缓冲弹性体以立向枢设在左、右载体杆前端,该左、右载体杆前端的延伸区段分别受一横向螺栓枢设,并锁固或旋松脱离于前管的枢耳位置;该后驱动轮组以自由摆动的偏压方式枢设在左、右载体杆后端。本实用新型达到多重操作形态和具有趣味性的运动健身之效。

Description

改良的滑溜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的滑溜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左、右摇摆立杆,或交互施力于左、右载体杆,或左、右摇摆立杆与交互施力于左、右载体杆并用等多重操作方式,使滑溜车达到顺畅滑行的改良的滑溜车。
背景技术
现有习知的呈三角形配置并令把手左、右摇摆驱移车体的滑溜车,大抵如图1、图2所示,其主要设有一前管10,在前管10枢设有一自由转动的立管11,在立管11上端设有一把手12,在立管11下端通过前叉111安设有一前驱动轮13,在前管10下端往前设有一枢耳101,藉由螺栓102、衬设元件103将左、右载体杆20的延伸区段201的锁接端202与该枢耳101枢接;在枢耳101往后对应的前管10位置设有第一穿轴104,供一转动块14枢接;在转动块14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横向的第二穿轴141,供一弹性缓冲体15穿置,及供螺栓142、衬段元件143将弹性缓冲体15锁设定位,而该左右弹性缓冲体15以横置状容纳在左、右载体杆20的前端轴套203内;借此,该前管10将可以着地的前驱动轮13为支点,并以第一穿轴104为转点进行左、右摆动,而该受左、右摆动压力的左、右载体杆20的锁接端202、延伸区段201和轴套203,将可分别藉缓冲弹性体15行缓冲和复原作用。另,在左、右载体杆20后端分别设有一载重轮21,及在载重轮21位置配置有一载体22。藉之,使用者站立于载体22并将双手握持把手12后,乃可以左、右摇摆把手12的方式使前驱动轮13左、右偏摆,并在偏摆中以S形路径向前滚转,俾整体滑溜车达到向前滑行的运动健身效果。
请再配合图3、图4所示,该左、右载体杆20且在邻前端设有折叠构造,主要设有枢耳204连接于轴套203端、夹耳205连接于载体22端,该枢耳204是枢接于夹耳205并藉枢轴206枢设,在夹耳205端设有一套孔2051供容纳一弹簧207和销体208,该销体208前端可藉弹簧207的力恰好卡设于枢耳204的卡固孔2041,周面安设有拨钮209,可被施力后移实施脱离卡固孔2041动作。藉之,将拨钮209后移致销体208脱离卡固孔2041时,该安设载体22和载重轮21的载体杆20,将可以枢轴206为转点实施收折动作,达到减小滑溜车体积效果,而销体208藉弹簧207的力卡设于卡固孔2041时,则载体杆20将可实施展开供滑溜车操作。
不可否认,上述滑溜车的设置,确实可提供使用者应时的运动健身效果,及可达到收折缩小体积的效果,但是,在实施上却仍有美中不足的下述缺失,即:
1、由于整个车体的前进滑行,只能通过左、右摇摆把手12使前驱动轮13偏摆达成,两载体杆20后端的载重轮21并无法被双脚做交互施力驱移车体动作,故在操作上明显有较费力、单调甚而发生不顺畅和僵硬感。
2、由于两后载重轮21无法被双脚实施交互施力动作,使车体滑行转弯时较易发生一轮离地腾空的危险性。
3、由于该缓冲弹性体15是被第二穿轴141横向穿设并容纳在轴套203内,故当把手12左、右摇摆时,其乃是以侧向力对应情形下,将必然会发生缓冲和复原性较差现象,从而会连带发生滑溜车操作较僵硬、不自然缺点。
4、由于在左、右载体杆20邻前端必需分别再设置折叠构造,方可使滑溜车实施收折运作,然而,该折叠构造不但零件多且有组装麻烦、复杂和费事、不经济等缺点。
5、由于左、右载体杆20展开使用时,该折叠构造乃是完全以销体208支撑使用者重量,然,滑溜车经不断的被施力操作和滑行在各种路面,以及承受各种体重的使用者运作下,将极易发生弯曲变形甚而脱落断裂的危险性。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滑溜车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改良的滑溜车,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滑溜车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改良的滑溜车,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滑溜车,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滑溜车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改良的滑溜车,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利用左、右摇摆立杆,或交互施力于左、右载体杆,或左、右摇摆立杆与交互施力于左、右载体杆并用等多重操作方式,使滑溜车达到顺畅滑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良的滑溜车,包含有前管,该前管枢设有自由转动的立管,在该立管上下端分别设有把手和前驱动轮,在该前管下端前后对应位置分别设有枢耳和枢座;左、右载体杆,其上设有载体,后端设有后驱动轮组,前端联结在该前管的下端并往前设有延伸区段;其中:在该前管的枢座处枢设有一摆动块,在摆动块处枢设有一横向的穿轴,该穿轴两端分别通过立向枢轴配合垫设缓冲弹性体以立向枢设在左、右载体杆前端,该左、右载体杆前端的延伸区段分别受一横向螺栓枢设,并锁固或旋松脱离于前管的枢耳位置;该后驱动轮组以自由摆动的偏压方式枢设在左、右载体杆后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改良的滑溜车,其中所述的缓冲弹性体垫设在该左、右载体杆的上侧、下侧或上下侧。
前述的改良的滑溜车,其中所述的后驱动轮组设有后驱动轮,该后驱动轮藉由后叉及斜置的转动枢件呈偏压状枢设在左、右载体杆后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经由以上可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的滑溜车,其是将前管以可左、右摆动形态与左、右载体杆前端联结,并在左、右载体杆后端分别枢设有可自动复原摆动的驱动轮;其中,该左、右载体杆邻前端是分别通过一立向枢轴枢设于联结在前管的穿轴两端,而前端是分别通过一横向螺栓枢设于前管的枢耳,藉由该横向螺栓实施松脱于前管枢耳,该左、右载体杆将可以该立向枢轴为转点进行相互并拢的收折动作,而前管、立管、把手、前驱动轮将可以该穿轴为转点收折叠置于左、右载体杆;反之,将左、右横向螺栓锁设于前管枢耳,该滑溜车将简捷的展开呈使用状态。另,在该立向枢轴位置是配设有缓冲弹性体对应着左、右载体杆上下端,当把手左、右摆动时,该左、右载体杆将可在缓冲弹性体以垂直的轴向力分别施予上、下端中,达到具有更佳的缓冲和复原性效果。又,该左、右载体杆后端是分别通过一后叉和偏压的斜置状转动枢件安设有一后驱动轮,双脚交互施力于载体杆后端的载体时,该后驱动轮可做自动导正、复原的摆动动作。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改良的滑溜车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滑溜车,其可利用左、右摇摆把手,或交互施力于左、右载体杆,或左、右摇摆立杆与交互施力于左、右载体杆并用等多重操作方式,使滑溜车达到顺畅滑行的效果。
二、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滑溜车,立管、前管是通过左、右横向螺栓和左、右立向枢轴配合,直接与左、右载体杆互向展开和收折动作,使得滑溜车的展开和收折具操作简易、方便性效果。
三、本实用新型将可透过左、右摇摆把手,俾前驱动轮以左、右偏摆的S形路径向前滚转驱移车体,或可通过交互施力于左、右载体杆,使左、右后驱动轮在左、右偏摆和自动复归导正中以S形路径向前滚转驱移车体,或可通过左、右摇摆把手与交互施力于左、右载体杆的并用方式,使车体顺畅向前滑行,达到多重操作形态和具趣味性的运动健身效果。另,以该左、右载体杆系透过立向枢轴枢设在联结前管的穿轴,及系透过横向螺栓枢设于前管枢耳,则其等将可以立向枢轴为转点,做相互靠拢和分开的收折与展开动作,而前管、把手则可以穿轴为转点做收折迭置和展开使用动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习知的滑溜车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现有习知的滑溜车的前管与左、右载体杆联结构造的示意图。
图3是现有习知的滑溜车的左、右载体杆折叠构造的示意图。
图4是现有习知的滑溜车的折叠构造运作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前管和左、右载体杆联结构造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前管和左、右载体杆联结构造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的的仰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左、右载体通过立向枢轴、横向穿轴、摆动块联结在前管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左、右载体杆相互收折运作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前管左摆运作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前管右摆运作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前管收折运作实施例的前视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后驱动轮组安置于左、右载体杆实施例的前视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后驱动轮组运作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
10:前管                  101:枢耳
102:螺栓                 103:衬设元件
104:第一穿轴             106:枢座
11:立管                  111:前叉
12:把手                  13:前驱动轮
14:转动块                141:第二穿轴
142:螺栓                 143:衬设元件
15:弹性缓冲体            16:摆动块
161:枢轴                 162:衬设元件
17:穿轴                  170:衬设元件
171:立向枢轴             172:衬设元件
173:缓冲弹性体           20:左、右载体杆
201:延伸区段             2011:衬设元件
2012:套管                202:锁接端
203:轴套                 204:枢耳
2041:卡固孔              205:夹耳
2051:套孔                206:枢轴
207:弹簧                 208:销体
209:拨钮                 21:载重轮
22:载体                  24:横向螺栓
241:弹性元件             30:后驱动轮组
301:后驱动轮             302:后叉
303:转动枢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改良的滑溜车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5至图9所示,分别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前管和左、右载体杆联结构造的示意图、分解结构示意图、仰视示意图,左、右载体通过立向枢轴、横向穿轴、摆动块联结在前管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改良的滑溜车,包含有一前管10,在前管10枢设有一自由转动的立管11,在立管11上端设有一把手12,在立管11下端通过前叉111安设有一前驱动轮13,在前管10下端往前设有一枢耳101,在枢耳101往后对应处设有一枢座106;在枢座106位置藉由枢轴161、衬设元件162呈前后对应方向枢接有一摆动块16,在摆动块16处另以衬设元件170横向枢接有一穿轴17;该穿轴17两端分别通过一立向枢轴171、衬设元件172及缓冲弹性体173呈垂直方向枢接左、右载体杆20的前端,使左、右载体杆20以该立向枢轴171为转点做相互靠拢和分开的摆动动作,其中,该缓冲弹性体173且是分别垫设在载体杆20上、下端;该载体杆20的前端设有延伸区段201,该延伸区段201前端通过衬设元件2011设有一套管2012,供一横向螺栓24配合一弹性元件241枢设,该横向螺栓24且可实施锁固或松脱于前管10的枢耳101。
利用上述,请配合图10至图13所示,当左、右载体杆20以立向枢轴171为转点互向张开时,该横向螺栓24可将其等的延伸区段201前端锁固于前管10的枢耳101(如图5、图6、图8),反之,将横向螺栓24放松使脱离前管10的枢耳101时(如图10),该左、右载体杆20便可以立向枢轴171为转点做相互靠拢合并动作;另,以该左、右载体杆20的延伸区段201前端藉由横向螺栓24枢接于前管枢耳101,及该前管101的枢座106藉由枢轴161枢接着摆动块16,以及该摆动块16又是通过穿轴17和立向枢轴171联结在左、右载体杆20,则横向螺栓24锁设于前管枢耳101时,该前管10及把手12将可以枢接摆动块16的枢轴161为转点进行左、右摆动动作(如图11、图12),反之,当横向螺栓24旋松脱离前管枢耳101时,除了左、右载体杆20可互相靠拢合并动作,该前管10及把手12则可以穿设摆动块16的穿轴17为转点往载体杆20方向摆动叠置(如图13)。
上述,请再配合图14所示,该左、右摆体杆20上设有载体22供使用双脚站立用,后端分别以偏压状枢设有后驱动轮组30,其中,该后驱动轮组30设有后驱动轮301,该后驱动轮301藉由后叉302及斜置的转动枢件303呈偏压状枢设在载体杆20后端;藉之,使用者双脚向下施力于载体22及载体杆20时,以该转动枢件303呈斜置的偏压状枢设,自然的,该后驱动轮301将会做自动导正动作。即,如图15所示,利用后驱动轮组30是呈偏压状枢设于载体杆20后端,则使用者双脚交互施力于左、右载体22时,该左、右偏摆的后驱动轮301将会在摆动中自动的做导正、复原动作。亦即,利用该后驱动轮301受力时是可做自动复原、导正的摆动动作,则使用者双脚站立于左、右载体22后,将可以交互施力的方式,使后驱动轮301以S形路径向前滚转驱移车体滑行。
上述,如图6、图9、图11、图12所示,当左、右摇摆把手12及前管10,使前驱动轮13产生偏摆并以S形路径向前滚转驱移车体前进,及致该与前管10相联结的左、右载体杆20连带受压偏摆时,以该提供缓冲和复原力的缓冲弹性体173,乃是被立向枢轴171和衬设元件172呈垂直方向受力的安设在载体杆20上、下端,则左、右载体杆20无论是实施下倾作动的左摆或右摆,该缓冲弹性体173将均可以较佳的垂直轴向力提供缓冲和复原,使左、右摇摆把手12的操作更具顺畅、自然效果,及致使用者双脚站立于左、右载体22及左、右后驱动轮301同时着地的实施,更具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效果。
即,利用上述所构成的本实用新型,使用者将可以扭动、摆动把手12或配合扭动身体的方式摇摆前管10,俾前驱动轮13以S形路径向前滚转驱移车体滑行前进;或以双脚交互施力或配合扭动身体的方式,使左、右后驱动轮301以S形路径向前滚转驱移车体滑行前进;或以扭动、摇摆把手12与双脚交互施力以及扭动身体的方式交互并用,是前驱动轮13与后驱动轮301同时以S形路径各前滚转驱移车体滑行前进,达到滑溜车的操作具有多重形态与更具有趣味性效果。另,通过该左、右载体杆20前端的延伸区段201,是可被横向螺栓24实施锁固或旋松脱离于前管枢耳101,及其等之前端又可以立向枢轴171为转点实施相互靠拢或分开的摆动动作,以及该前管10且可以穿轴17为转点实施上、下摆动动作,则本实用新型滑溜车的前管10、把手12及左、右载体杆20,将可视实际需要简便的实施相互展开和收折叠置动作,达到使用方便、收折简易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改良的滑溜车,包含有前管,该前管枢设有自由转动的立管,在该立管上下端分别设有把手和前驱动轮,在该前管下端前后对应位置分别设有枢耳和枢座;左、右载体杆,其上设有载体,后端设有后驱动轮组,前端联结在该前管的下端并往前设有延伸区段;其特征在于:在该前管的枢座处枢设有一摆动块,在摆动块处枢设有一横向的穿轴,该穿轴两端分别通过立向枢轴配合垫设缓冲弹性体以立向枢设在左、右载体杆前端,该左、右载体杆前端的延伸区段分别受一横向螺栓枢设,并锁固或旋松脱离于前管的枢耳位置;该后驱动轮组以自由摆动的偏压方式枢设在左、右载体杆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滑溜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缓冲弹性体垫设在该左、右载体杆的上侧、下侧或上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滑溜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后驱动轮组设有后驱动轮,该后驱动轮藉由后叉及斜置的转动枢件呈偏压状枢设在左、右载体杆后端。
CNU2009200038056U 2009-01-22 2009-01-22 改良的滑溜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6232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038056U CN201362323Y (zh) 2009-01-22 2009-01-22 改良的滑溜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038056U CN201362323Y (zh) 2009-01-22 2009-01-22 改良的滑溜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62323Y true CN201362323Y (zh) 2009-12-16

Family

ID=41472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92000380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62323Y (zh) 2009-01-22 2009-01-22 改良的滑溜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62323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27443U (zh) 滑行车
CN205612992U (zh) 一种骑马机
US20110298193A1 (en) skate car structure
CN201189925Y (zh) 蛙式运动车
CN201362323Y (zh) 改良的滑溜车
CN201751291U (zh) 改良的滑板车结构
CN101870313B (zh) 自行车转换健身辅助架组结构
CN201012727Y (zh) 改良的滑行车
CN205360526U (zh) 一种舞蹈滑板
CN201321133Y (zh) 四轮自行滑板车
CN201321134Y (zh) 三轮自行滑板车
CN108248786A (zh) 便携式自推进水翼自行车
CN201376635Y (zh) 改良的滑板健身车
CN201989894U (zh) 改良式滑行车
CN203172833U (zh) 户外健身车
CN206826794U (zh) 一种带折叠座椅的电动折叠滑板车
CN203958453U (zh) 蛙式骑马机
CN202080400U (zh) 滑行车结构
CN203727548U (zh) 摇摆滑板车
CN205239792U (zh) 儿童滑板车
CN205469491U (zh) 一种滑板车
CN218055469U (zh) 滑行车改良结构
CN204472996U (zh) 一种滑轮车
CN205387170U (zh) 滑行车
CN201305090Y (zh) 自行滑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