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05097Y - 自行车握把总成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握把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305097Y CN201305097Y CNU2008201544258U CN200820154425U CN201305097Y CN 201305097 Y CN201305097 Y CN 201305097Y CN U2008201544258 U CNU2008201544258 U CN U2008201544258U CN 200820154425 U CN200820154425 U CN 200820154425U CN 201305097 Y CN201305097 Y CN 201305097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ip
- handlebar
- perforation
- handle assembly
- scre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行车握把总成,至少包括有一束紧件、一握把套及一螺栓;该束紧件可藉由穿过握把套径向穿孔的螺栓与其上径向螺孔相互螺锁,而被抵止迫紧于车把手上,除可连同握把套固定于车把手,并可被容纳隐藏于握把套内;亦可将一副把手穿套于车把手上,而与握把套外侧端相互衔接,并可藉由其上嵌塞一迫紧块,以及藉由一穿过该副把手一侧及迫紧块后锁固于副把手另侧的螺栓,将迫紧块往车把手方向推移,而可连同副把手锁固于车把手上;据此,可藉由隐藏式束紧件获得美感,且副把手可与握把套完美衔接,并可随意拆装更换,而不会影响握把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与一种自行车构件有关,更详而言之,特别是指一种自行车握把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车的车把手多为硬质的金属管件或碳纤维管件所制成,故质地坚硬,无法舒适握持,加上管件直径较小,亦不利于握持,因此,通常会在车把手左、右端侧处安装穿套软质塑料材料或发泡材料制成的握把套,或是由硬质塑料内壳外部包覆软质塑料材料外壳所制成的握把套;其中,该软质握把套是以紧配合方式安装固定,该硬质塑料内壳外部包覆软质塑料材料外壳的握把套,则是利用金属环箍将硬质塑料内壳端侧突伸的凸块夹持束紧于车把手上,达到安装固定的效果;另有些握把套会搭配金属副把手,其可直接以螺栓单独束紧固定于车把手上,也可藉由握把套硬质塑料内壳端侧所突伸的凸块来夹持固定于车把手上。
需特别说明的是,该利用紧配合方式安装固定于车把手上的软质塑料材料握把套,由于采用紧配合方式,所以安装组装穿套相当不容易,骑乘者不易自行组装更换,且使用一段时间容易松弛,外观上的质感也较差,故渐渐地,有较多的骑乘者喜爱金环环箍锁固方式的握把套,但目前金属环箍大多透过握把套上硬质塑料内壳来间接地夹持于车把手上,故受到金属材料与塑料材料间较小摩擦力的限制,束紧强度较差,在骑乘一段时间后,同样容易产生松动,且该金属环箍多采用外露式设计,美观性较差;又目前握把套藉以金属环箍锁紧固定,其金属副把手就得单独地安装固定于车把手上,而无法与握把套相互衔接形成完整性轮廓,且同为金属材料的金属环箍与副把手会同时外露在外观组合上的美感不佳,且若以金属副把手来锁紧握把套,该金属副把手便无法任意地拆除不用,或拆除金属副把手欲更换为金属环箍的过程中,该握把套也会连带地被松动,而必需重新地调整角度与位置;上述均为目前握把套组合使用上的缺点,实有进一步改善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握把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握把总成,用以安装于自行车的车把手靠近自由端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束紧件,穿套在该车把手外表面上,且包括有一围绕壁,以及一压缩壁;该围绕壁上设有一自外周面延伸至内周面的径向螺孔,该压缩壁具有挠性,并自该围绕壁内周面一体延伸,而与该径向螺孔相对;
一握把套,穿套于该车把手外表面上,且外侧端套设于该束紧件外部,且该外侧端上设有一自外周面延伸至内周面的径向穿孔;
一螺栓,穿过该握把套的径向穿孔,并与该束紧件的径向螺孔相互螺合锁紧,其末端径向抵顶该压缩壁往内侧变形迫紧于该车把手外表面上。
该束紧件的围绕壁外周面径向延伸有一凸块,该握把套相对径向设置有一供该凸块嵌置的凹槽,可防止该握把套与该束紧件相对旋转。
该束紧件的压缩壁具有一活动端,该螺栓锁紧于该围绕壁时,该压缩壁可受该螺栓抵顶,使该活动端可远离该围绕壁,并朝内移动,使内周面迫紧该车把手外表面。
该束紧件的围绕壁在相对于该径向螺孔侧形成有一锥状突部,该握把套相对形成有一供安装容纳的锥状槽部。
该握把套还包括有一硬质塑料内管,以及一体包覆于该硬质塑料内管外部的软质塑料外层,该径向穿孔系自该软质塑料外层的外周面延伸至该硬质塑料内管的内周面。
所述的自行车握把总成还包括:
一副把手,具有一套孔,穿套在位于该握把套外侧的该车把手外表面上,且外侧壁面凹设有一大致呈三角状的容置凹槽,并连通该套孔,该容置凹槽二侧分别设有一穿孔与一螺孔;
一迫紧块,恰容置在该副把手的容置凹槽中,且二侧间贯通有一穿孔,分别相对于该容置凹槽二侧的穿孔与螺孔;
一螺栓,具有一螺头部位与一栓体部位;该栓体部位依序自该副把手的穿孔、迫紧块的穿孔穿过,并与该副把手的螺孔相互螺合锁紧,且该栓体部位与该迫紧块的穿孔形成有一预定大小间隙,该螺栓可将该副把手的容置凹槽二相对侧壁锁紧并往内缩合,使迫紧块可被往套孔方向推压移动,而迫紧于该车把手的外表面。
该迫紧块相对该套孔侧形成有一凹弧状的迫紧表面,贴合迫紧于该车把手的外表面。
该握把套外侧端还轴向延伸有一供手掌靠贴的外突部位,并在该外突部位邻侧形成一夹持空间,供该副把手的穿套部位容纳邻接。
所述的自行车握把总成还包括:
二撬胎棒,相对迭置靠合后塞入该车把手靠近外侧端的内孔中,且该撬胎棒在外侧端间各形成有一环状凹槽;
一端塞,具有一帽缘部位,以及一嵌塞部位;该嵌塞部位塞入迫紧于该车把手靠近外侧端的内孔中,该嵌塞部位末端更形成有一限位环缘,被嵌卡限位在该撬胎棒相对的环状凹槽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行车握把总成,由于束紧件可被容纳隐藏于握把套内,而不会裸露于外,因此,可获得较佳的美感;其次,组装人员或骑乘者亦可选择性地将一副把手安装于该车把手上,并可与握把套外侧端毗邻衔接形成完整的轮廓形状,同样可展现组合美感;再者,无论是该握把套的束紧件,或该副把手的迫紧块,均可直接与该车把手相互迫紧锁固,由于是金属材料对金属材料,因此,彼此具有较高的摩擦阻力,可提升锁紧的强度,而不会有松动之虞;另该握把套与副把手均可独立地锁紧于车把手上,而没有相互依靠,故副把手可被随意地拆装更换,而不会影响握把套的组装。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握把总成的外观组合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握把总成的立体分解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握把总成沿束紧件的径向剖面图,并显示该束紧件与车把手处于未锁紧的状态。
图4系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握把总成沿束紧件的径向剖面图,并显示该束紧件与车把手处于锁紧状态。
图5系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握把总成的副把手侧视剖面图,并显示该副把手藉由迫紧块迫紧固定于该车把手上。
图6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关节结构的活动端构件被往远离该固定端构件方向枢转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系一种自行车握把总成的较佳实施例,可分别用以安装于自行车的车把手10左、右侧的自由端处;该握把总成包括有一束紧件20、一握把套30、一螺栓40、一副把手50、一迫紧块60、一螺栓70、二撬胎棒80及一端塞90;其中:
该束紧件20,可穿套在该车把手10外表面上,且包括有一围绕壁21,以及一压缩壁22;该围绕壁21上设有一自外周面211延伸至内周面212的径向螺孔213,且外周面211径向延伸有一凸块214;该压缩壁22系自该围绕壁21内周面212一体延伸而成,且具有适当挠性,可与该径向螺孔213相对,同时,该压缩壁22末端形成有一活动端221;另本实施例束紧件20的围绕壁21在相对于该径向螺孔213侧形成有一锥状突部215;
该握把套30,可穿套于该车把手10外表面上,且外侧端具有一环向容槽31,使该握把套30可藉由该环状容槽31套设限位于该束紧件20的外部;其中,本实施例的环向容槽31上形成有一锥状槽部311,可供该束紧件20上的锥状突部215相对容纳定位,其相对锥状槽部311的另侧亦径向设置有一凹槽312,可供该束紧件20上的凸块214相对嵌置限位,以防止该握把套30与该束紧件20相对旋转;另该握把套30外侧端上更设有一自外周面延伸至该环向容槽31锥状突部311内周面处的径向穿孔32,可与该束紧件20上的径向螺孔213相对;又本实施例的握把套30系由一硬质塑料内管301外部一体包覆于一软质塑料外层302所组成;且该环向容槽31系形成于该硬质塑料内管301上,该径向穿孔32系自该软质塑料外层302的外周面延伸至该硬质塑料内管301的内周面;本实施例的握把套30外侧端更轴向延伸有一可供手掌靠贴的外突部位33,并可在该外突部位33邻侧形成一夹持空间34;
该螺栓40,可穿过该握把套30的径向穿孔32,并与该束紧件20围绕壁21上的径向螺孔213相互螺合锁紧,使其末端可径向抵顶该压缩壁22,迫使该压缩壁22的活动端221远离该围绕壁21,并朝内挠性变形移动,而可藉由内周面迫紧于该车把手10外表面上,如图4所示;
该副把手50,请配合参阅图5,具有一穿套部位51,以及一自该穿套部位51延伸的握持部位52;其中,该穿套部位51处轴向贯设有一套孔511,可穿套在位于该握把套30外侧的车把手10外表面上,且外侧壁面沿握持部位52方向凹设有一大致呈三角状的容置凹槽53与该套孔511相连通,同时,该容置凹槽53二侧分别设有一穿孔54与一螺孔55;另该副把手50的穿套部位51可被容纳邻接于该握把套30外突部位33邻侧所形成的夹持空间34中,而相互衔接形成完整性轮廓曲线;
该迫紧块60,恰可容置在该副把手50的容置凹槽53中,且二侧间贯通有一穿孔61,分别相对于该容置凹槽53二侧的穿孔54与螺孔55,同时,该迫紧块60相对该穿孔54侧形成有一凹弧状的迫紧表面62;
该螺栓70,具有一螺头部位71与一栓体部位72;该栓体部位72可依序自该副把手50的穿孔54、迫紧块60的穿孔61穿过,并与该副把手50的螺孔55相互螺合锁紧;其中,该栓体部位72与该迫紧块60的穿孔61间形成有一足够大小可供偏位的间隙,以便令该螺栓70锁紧时,可将该副把手50的容置凹槽53二相对侧壁锁紧并往内缩合,使该迫紧块60得以被往套孔511方向推压移动,并可藉由相对该套孔511侧的凹弧状迫紧表面62贴合迫紧于该车把手10的外表面;
该撬胎棒80,请配合参阅图6,可相对迭置靠合后塞入该车把手10靠近外侧端的内孔11中,且该撬胎棒80在外侧端间各形成有一环状凹槽81;
该端塞90,具有一帽缘部位91,以及一嵌塞部位92;该嵌塞部位92可用以塞入迫紧于该车把手10靠近外侧端的内孔11中,该嵌塞部位92末端更形成有一限位环缘921,可被嵌卡限位在该撬胎棒80相对的环状凹槽81间。
请再参阅图2至图3,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握把总成组装时,可依序将该握把套30与束紧件20穿套于该车把手10自由端处,并调整握把套30的安装位置与角度,待调整定位后,再同时将束紧件20一侧的凸块214对准嵌入握把套30的凹槽312中,以及将另侧的锥状突部215对准嵌入握把套30的锥状槽部311中,接着,将螺栓40穿过该握把套30的径向穿孔32,并随即与该束紧件20上的径向螺孔213相互螺锁,即可迫使该螺栓40末端抵顶于该束紧件20的压缩壁22往内变形位移,如图4所示,并可透过该压缩壁22内周面迫紧该车把手10的外表面,如此,该束紧件20即可连同该握把套30一起被迫紧锁固于该车把手10上,而完成握把套30的组装作业。其次,组装人员或骑乘者可再依据个人需求,选择性地将该副把手50或撬胎棒80、端塞90安装于车把手10上;安装副把手50时,可先将副把手50穿套于车把手10上,使该副把手50的穿套部位51与容纳于该握把套30的夹持空间36中,并与该外突部位33相互毗邻衔接,如图1、图5所示,之后,再将该迫紧块60嵌入该副把手50外侧的容置凹槽53中,并随即将该螺栓70依序穿过该副把手50一侧的穿孔54及迫紧块60上的穿孔61,同时与另侧的螺孔55相互螺锁,使该副把手50位于容置凹槽53二侧的部位可被往内侧拉紧变形,如此,即可将位于其内的迫紧块60往相对车把手10的方向推压,使迫紧块60上的迫紧表面62与该车把手10外表面相互迫紧,而完成副把手50的组装作业。再者,安装撬胎棒80时,可先将端塞90嵌塞部位92的限位环缘921对准两撬胎棒80相对的环状凹槽81,之后,将两撬胎棒80相对迭置贴合,如此,即可将该端塞90的限位环缘921夹固限位在相对的环状凹槽81中,此时,便可将迭置贴合的两撬胎棒80自该车把手10自由端的内孔11插入,直接该端塞90的嵌塞部位92完全嵌入内孔11中,且帽缘部位91与该车把手10自由端壁缘相互抵顶为止,即可完成撬胎棒80与端塞90的组装作业,如图6所示;需特别说明的是,由于该端塞90的限位环缘921系被夹固于两相互迭置贴合的撬胎棒80中,因此,当端塞90被往外施力拉掣出,该撬胎棒80也可被同时拉出,故可轻易地拆卸组装该撬胎棒80。
藉由以上说明,可将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握把总成的特色与可达成功效整理如下:
一、由于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握把总成的束紧件20,可被容纳隐藏于握把套30外侧端的环向容槽31中,故不会被裸露于外,进而可藉以获得较佳的外观美感。
二、由于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握把总成可供组装人员或骑乘者选择性地将一副把手50安装于该车把手10上,加上该束紧件20可被容纳于握把套30外侧端的环向容槽31中,以及该握把套30外侧端形成有一外突部位33与夹持空间34,使该副把手50可毗邻衔接于该握把套30的夹持空间34中,并与该外突部位33形成完整的衔接,故同样可展现组合的外观美感。
三、由于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握把总成的握把套30可透过束紧件20直接锁固于车把手10上,该副把手50亦可透过迫紧块60直接锁固于车把手10上,因此,可形成金属材料对金属材料的迫紧接触,由于金属材料彼此间相较于习知塑料材料对金属材料迫紧接触,具有更大的摩擦阻力,故可有效地提升锁紧的强度,使握把套30或副把手50均不会有松动的疑虑。
四、由于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握把总成的握把套30与副把手50,均可被独立地锁紧于车把手10上,而没有相互依靠,故副把手50可被随意地拆装更换,而不会影响握把套30的组装,因此,该握把套30不会受到副把手50安装与否的影响,而无法被锁固定位,也不会受到副把手50的拆装影响,而需重新调整安装位置与角度。
五、由于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握把总成的撬胎棒80与端塞90可相互组装后安装于车把手10上,故可提供多样化的组合与功能,并达到善用空间与节省空间的目的。
六、由于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握把总成的端塞90,系藉由嵌塞部位92的限位环缘921夹固于两相互迭置贴合的撬胎棒80中,因此,当端塞90被往外施力拉掣出,该撬胎棒80也可被同时拉出,故可轻易地拆卸组装该撬胎棒8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同类产品中实有其极佳的进步实用性,同时查遍国内外关于此类结构的技术数据,文献中亦未发现有相同的构造存在在先。
然而,以上所述,仅系本遍的数个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故凡举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自行车握把总成,用以安装于自行车的车把手靠近自由端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束紧件,穿套在该车把手外表面上,且包括有一围绕壁,以及一压缩壁;该围绕壁上设有一自外周面延伸至内周面的径向螺孔,该压缩壁具有挠性,并自该围绕壁内周面一体延伸,而与该径向螺孔相对;
一握把套,穿套于该车把手外表面上,且外侧端套设于该束紧件外部,且该外侧端上设有一自外周面延伸至内周面的径向穿孔;
一螺栓,穿过该握把套的径向穿孔,并与该束紧件的径向螺孔相互螺合锁紧,其末端径向抵顶该压缩壁往内侧变形迫紧于该车把手外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握把总成,其特征在于,该束紧件的围绕壁外周面径向延伸有一凸块,该握把套相对径向设置有一供该凸块嵌置的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握把总成,其特征在于,该束紧件的压缩壁具有一活动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握把总成,其特征在于,该束紧件的围绕壁在相对于该径向螺孔侧形成有一锥状突部,该握把套相对形成有一供安装容纳的锥状槽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握把总成,其特征在于,该握把套还包括有一硬质塑料内管,以及一体包覆于该硬质塑料内管外部的软质塑料外层,该径向穿孔系自该软质塑料外层的外周面延伸至该硬质塑料内管的内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握把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副把手,具有一套孔,穿套在位于该握把套外侧的该车把手外表面上,且外侧壁面凹设有一大致呈三角状的容置凹槽,并连通该套孔,该容置凹槽二侧分别设有一穿孔与一螺孔;
一迫紧块,恰容置在该副把手的容置凹槽中,且二侧间贯通有一穿孔,分别相对于该容置凹槽二侧的穿孔与螺孔;
一螺栓,具有一螺头部位与一栓体部位;该栓体部位依序自该副把手的穿孔、迫紧块的穿孔穿过,并与该副把手的螺孔相互螺合锁紧,且该栓体部位与该迫紧块的穿孔形成有一预定大小间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握把总成,其特征在于,该迫紧块相对该套孔侧形成有一凹弧状的迫紧表面,贴合迫紧于该车把手的外表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握把总成,其特征在于,该握把套外侧端还轴向延伸有一供手掌靠贴的外突部位,并在该外突部位邻侧形成一夹持空间,供该副把手的穿套部位容纳邻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握把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二撬胎棒,相对迭置靠合后塞入该车把手靠近外侧端的内孔中,且该撬胎棒在外侧端间各形成有一环状凹槽;
一端塞,具有一帽缘部位,以及一嵌塞部位;该嵌塞部位塞入迫紧于该车把手靠近外侧端的内孔中,该嵌塞部位末端更形成有一限位环缘,被嵌卡限位在该撬胎棒相对的环状凹槽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544258U CN201305097Y (zh) | 2008-10-24 | 2008-10-24 | 自行车握把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544258U CN201305097Y (zh) | 2008-10-24 | 2008-10-24 | 自行车握把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305097Y true CN201305097Y (zh) | 2009-09-09 |
Family
ID=41097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15442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05097Y (zh) | 2008-10-24 | 2008-10-24 | 自行车握把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305097Y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010011985U1 (de) * | 2010-08-30 | 2011-12-01 | Rti Sports Vertrieb Von Sportartikeln Gmbh | Fahrradgriff |
DE202010011987U1 (de) * | 2010-08-30 | 2011-12-06 | Rti Sports Vertrieb Von Sportartikeln Gmbh | Fahrradgriff |
EP2431268A1 (de) * | 2010-09-20 | 2012-03-21 | Wilhelm Humpert GmbH & Co.KG | Fahrrad-Lenkergriff |
CN102530165A (zh) * | 2012-02-29 | 2012-07-04 | 厦门连科工业有限公司 | 自行车辅助把手链接器 |
WO2013026756A1 (de) * | 2011-08-24 | 2013-02-28 | Rti Sports Vertrieb Von Sportartikeln Gmbh | Fahrradgriff |
EP3222507A1 (de) | 2016-03-24 | 2017-09-27 | RTI Sports GmbH | Downhill-fahrradgriff |
EP3269518A1 (de) * | 2016-07-12 | 2018-01-17 | Drive Medical GmbH & Co. KG | Handgriff |
EP3279071A1 (de) * | 2016-08-02 | 2018-02-07 | RTI Sports GmbH | Griffelement |
CN113353186A (zh) * | 2015-03-09 | 2021-09-07 | 株式会社岛野 | 托架盖 |
-
2008
- 2008-10-24 CN CNU2008201544258U patent/CN201305097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010011985U1 (de) * | 2010-08-30 | 2011-12-01 | Rti Sports Vertrieb Von Sportartikeln Gmbh | Fahrradgriff |
DE202010011987U1 (de) * | 2010-08-30 | 2011-12-06 | Rti Sports Vertrieb Von Sportartikeln Gmbh | Fahrradgriff |
EP2431268A1 (de) * | 2010-09-20 | 2012-03-21 | Wilhelm Humpert GmbH & Co.KG | Fahrrad-Lenkergriff |
DE102010045820A1 (de) * | 2010-09-20 | 2012-03-22 | Wilhelm Humpert Gmbh & Co. Kg | Fahrrad-Lenkergriff |
WO2013026756A1 (de) * | 2011-08-24 | 2013-02-28 | Rti Sports Vertrieb Von Sportartikeln Gmbh | Fahrradgriff |
CN102530165A (zh) * | 2012-02-29 | 2012-07-04 | 厦门连科工业有限公司 | 自行车辅助把手链接器 |
CN113353186A (zh) * | 2015-03-09 | 2021-09-07 | 株式会社岛野 | 托架盖 |
CN113353186B (zh) * | 2015-03-09 | 2023-10-20 | 株式会社岛野 | 托架盖 |
EP3222507A1 (de) | 2016-03-24 | 2017-09-27 | RTI Sports GmbH | Downhill-fahrradgriff |
EP3269518A1 (de) * | 2016-07-12 | 2018-01-17 | Drive Medical GmbH & Co. KG | Handgriff |
EP3279071A1 (de) * | 2016-08-02 | 2018-02-07 | RTI Sports GmbH | Griffelement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05097Y (zh) | 自行车握把总成 | |
US8220360B2 (en) | Handlebar grip having modularized construction and having a lower cost of fabrication | |
US7942077B2 (en) | Bicycle handlebar assembly having tightly clamping effect | |
WO2006108278A8 (en) | Bicycle frame construction | |
WO2007139669A3 (en) | Sectional bicycle | |
CN215513978U (zh) | 角度调节结构、仪表可调支架及助力自行车仪表 | |
CN202879564U (zh) | 婴儿推车的车轮快拆机构 | |
TWM541427U (zh) | 自行車把手立管結構改良 | |
TWI527729B (zh) | Bicycle replacement grip structure | |
CN201183579Y (zh) | 自行车把手构造 | |
CN213442928U (zh) | 一种自行车把套 | |
CN201080235Y (zh) | 自行车握把的固定构造改进 | |
CN201368102Y (zh) | 可作为识别用的螺锁结构 | |
TWM350504U (en) | Bicycle handle grip assembly | |
CN102259681B (zh) | 自行车握把总成 | |
USD587340S1 (en) | Shower head | |
TWI294382B (zh) | ||
CN202879714U (zh) | 改进的自行车束管结构 | |
TWI419809B (zh) | 車把手的握把總成 | |
CN2818312Y (zh) | 自行车立管结构 | |
CN201268376Y (zh) | 车把手的握把总成 | |
CN201963667U (zh) | 一种端组合器 | |
CN210375452U (zh) | 一种温度探测仪的探针安装结构 | |
CN204527491U (zh) | 车辆握把总成 | |
CN201287796Y (zh) | 快拆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0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