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17786Y - 汽车停止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停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17786Y
CN201217786Y CNU2008200070894U CN200820007089U CN201217786Y CN 201217786 Y CN201217786 Y CN 201217786Y CN U2008200070894 U CNU2008200070894 U CN U2008200070894U CN 200820007089 U CN200820007089 U CN 200820007089U CN 201217786 Y CN201217786 Y CN 20121778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rame
automobile
arresting stop
low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70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花井干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CHIHO KK
Original Assignee
NICHIH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CHIHO KK filed Critical NICHIHO KK
Priority to CNU2008200070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1778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1778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1778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3/00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 E01F13/12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for forcibly arresting or disabling vehicles, e.g. spiked ma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停止装置,上述汽车停止装置主体由立体框架结构构成;该立体框架结构是由多个沿汽车停止装置宽度方向延伸的横杆将多个处于垂直竖立状态且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并列设置的相同主框架之间相连接而成,该主框架由外框和内支杆相连接而构成;上述多个主框架在上下方向、前后方向上对齐;在上述主框架的后拐角部设有上述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在上述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的外侧面上固定有摩擦力增大部件。

Description

汽车停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停止装置,该汽车停止装置用于强行阻止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闯入道路上的施工区域,以免对在施工区域中的施工人员造成伤害、对施工设施造成损害。
背景技术
在国内,在道路上进行临时施工时,一般是使用临时隔离栏杆将施工区域与外部相隔离,有的是还在隔离栏杆上设置警示灯,以在夜间对行驶来的车辆进行提示,以免车辆误闯入这样的临时隔离栏杆,其功能主要是提示行驶车辆不能进入该隔离栏杆所包围的区域。该临时隔离栏杆被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冲撞时,很容易被撞倒,因此,起不到阻挡车辆进入施工区域的作用,因此,行驶的车辆在驾驶员因疏忽大意没有注意到隔离栏杆也就没有注意到前方有施工区域时,车辆会撞倒隔离栏杆而闯入施工区域,对施工区域中的施工人员造成伤害、对施工设施造成损害。在使用隔离墩那样的物体将施工区域与外部相隔离开的情况下,虽然可以阻止车辆误闯入施工区域,但没有采取刹车措施的汽车撞到该隔离墩时,会对汽车以及汽车上的人员造成严重伤害。
目前,在国外应用着一种汽车停止装置来防止道路上行驶的汽车闯入道路上的施工区域,该汽车停止装置具有与地面接触的基座部和从基座的一端向上立起的阻挡壁部,使用时,在施工区域的道路的上游侧即来车侧设置一些该汽车停止装置,由于该基座部的横截面(垂直于道路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在行驶着的汽车的一个前轮上到该汽车停止装置时,很容易使汽车发生侧翻,给车辆和车辆上的人员带来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针对所有种类的汽车的汽车停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1技术方案的汽车停止装置,由立体框架结构构成,包括具有设定宽度的托架部和接在托架部之后与该托架部相连的具有设定宽度的立起架部;该托架部的下侧面处于一水平的平面内,用于与地面接触,该托架部的上侧面构成一个平行于宽度方向的平面或多个前后方向上并列连接的平行于宽度方向的平面,上述托架部的上侧面为前低后高的倾斜面,后端的自托架部的下侧面的高度小于大型汽车的车头部的离地距离、且大于中型车的车头部的离地距离,该托架部的上侧面用于与汽车的底面接触;上述立起架部在前后方向上具有一定厚度,其前侧面与上述托架部的上侧面相连,且两者间的夹角为80°~95°,该立起架部用于抵挡上述汽车的前侧面;上述立起架部的后侧面下端与上述架部的下侧面后端之间由一前低后高的下倾斜面相连接;在汽车上到上述汽车停止装置上时上述汽车停止装置的与地面接触的部分上设有摩擦力增大部件。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汽车停止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第2技术方案的汽车停止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立体框架结构是由多个沿汽车停止装置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连接件将多个处于垂直竖立状态且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并列设置的相同主框架之间相连接而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2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3技术方案的汽车停止装置,该外框包括从前端水平向后延伸的水平下框部、从该水平下框部的后端向后上方延伸的倾斜下框部、自该倾斜下框部的后端向前上方延伸而成的后竖框部、自上述后竖框部的上端以规定弯曲半径向后下方弯曲而成的前竖框部、自上述前竖框部的下端向前下方延伸而形成的平缓倾斜上框部、自该平缓倾斜框部的前端以比上述平缓倾斜框部的相对于上述水平下框部倾斜的角度大的倾斜角度向前下方延伸的前倾斜上框部,该前倾斜上框部的前端与上述水平下框部的前端相连接,上述倾斜上框部和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位于上述水平下框部和倾斜下框部的上方,上述水平下框部、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及上述前倾斜上框部构成上述托架部,上述前竖框部和上述后竖框部构成上述立起支架,在上述倾斜下框部与上述水平下框部的交界处及其前后附近、在各相邻的上述外框之间设有宽度方向两端分别与其相邻的外框相连接的前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在上述倾斜下框部与上述后竖框部的交界处及其前后附近、在各相邻上述外框之间设有上述宽度方向两端分别与其邻的外框相连接的后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或者是从上述水平下框部上的离上述倾斜下框部与上述水平下框部的交界处一定距离的位置起向后沿外框一直延伸到上述后竖框部的离上述倾斜下框部与上述后竖框部上的交界处一定距离的位置、在各相邻上述外框之间设有一个上述宽度方向两端分别与其相邻的外框相连接的单一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该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的外侧面同与之相连接的外框部分的外侧面平行、且与外框的外侧面齐平或比外框的外侧面向外侧突出;上述多个主框架在上下方向、前后方向上对齐;在上述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的外侧面上固定有摩擦力增大部件;该前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和后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以及上述单一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同时作为上述横向连接件,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前端的从上述水平下框部底部起的高度被设定为小于大型车的车头部的离地距离、且等于中型车的车头部的离地距离,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与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之间的夹角为80~95°,在上述后竖框部与上述前竖框部之间沿水平方向连接设置有作为上述横向连接件的水平金属板,在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与上述水平下框部之间连接有作为上述横向连接件的下金属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3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4技术方案的汽车停止装置,在上述各相邻前竖框部之间与前竖框部相连接地固定有前表面设有交通指示标志或提示标志的金属板,同时,在上述下金属板的前表面上设有交通指示标志或提示标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1~3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5技术方案的汽车停止装置,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与上述前竖框部之间的夹角为9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1~3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6技术方案的汽车停止装置,上述前摩擦力增大部件或上述单一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的前端位于上述倾斜下框部与上述水平下框部的交界的前方距上述倾斜下框部与上述水平下框部的交界的距离至少为80mm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1或2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7技术方案的汽车停止装置,上述摩擦力增大部件由橡胶、弹性体或摩擦系数大的塑料构成,呈板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1或2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8技术方案的汽车停止装置,上述内支撑杆中的部分内支撑杆以锯齿状布置在上述水平下框部与上述前倾斜上框部之间、及上述倾斜下框部与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之间,上述外框与上述内支撑杆位于同一平面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2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9技术方案的汽车停止装置,上述金属是铝、铝合金或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3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10技术方案的汽车停止装置,上述交通指示标志或提示标志是可发光的灯光显示标志、或是可反射光的交通指示标志或提示标志、或者是荧光的交通指示标志或提示标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1~3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11技术方案的汽车停止装置,具有三或两个上述主框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1~3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12技术方案的汽车停止装置,该汽车停止装置的高度为1000~1200mm,前后方向的长度为1000~1500mm,宽度可以通过改变相并联的上述主框架数量来调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12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13技术方案的汽车停止装置,该汽车停止装置的高度为1030mm,前后方向的长度为1200mm,上述汽车停止装置的前端到平缓倾斜上框部与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的交界处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为820mm,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与上述前竖框部之间的夹角为90°。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停止装置,由于上述多个主框架在前后方向、高度方向上对齐,因此,上述基座部的上侧面(上述多个主框架6上侧面所在的平面)均为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平面。因此,无论是汽车前部全部搭在汽车停止装置上,还是汽车的一个前车轮上到汽车停止装置上,都不会带来汽车侧翻。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停止装置的上述交通指示标志或提示标志使用具有光反射功能的材料或荧光材料,或者上述交通指示标志或提示标志为通电可发光的灯光显示标志。因此,在汽车夜间行驶时,在驾驶员注意前方的状态下,会从远处看到上述交通指示标志或提示标志,而更加清楚地看到上述汽车停止装置1,因此,会提前采取刹车措施或根据交通指示标志的指引方向绕开施工区域,从而可防止汽车闯入施工区域于未然。因而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避免汽车闯入施工区域。
采取绕行措施,而绕开施工区域,从而可防止汽车进入施工区域于未然。因而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避免汽车闯入施工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停止装置中的上述金属管、上述金属板、上述金属型材的金属采用的是铝、铝合金或钢。因此,这些部分可以100%地进行回收再利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停止装置,即使汽车斜着上到上述汽车停止装置上,与正面上到上述汽车停止装置相比,也可以发挥其80%的功能。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停止装置,可以应对全部种类的汽车。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停止装置是组合横杆和相同的上述主框架而成的,因此,可以根据使用场所、性能目的任意改变宽度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汽车停止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汽车停止装置从前方观看时的前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汽车停止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汽车停止装置的实用状态的布置例子的图。
图5(a)~图5(d)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停止装置的对应于各种汽车的使用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汽车停止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使用新型中的“前”和“后”指的是图1中所示的“前”和“后”;本使用新型中的“宽度方向”指的是图2中所示的宽度方向;本使用新型中的“高度方向”指的是图1中所示的“高度方向”。
如图1~图3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汽车停止装置1由立体框架结构构成;该立体框架结构是由多个沿汽车停止装置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连接件2(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下述的金属板5、6、9、10)将3个处于垂直竖立状态且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并列设置的相同主框架3之间连接成一个整体而成,该主框架3由外框4和内支杆5相连接而构成;该外框4呈环状,是弯曲金属管或金属型材并将该金属管或金属型材的两端对接在一起而成,该外框4包括从前端水平向后延伸的水平下框部a、从该水平下框部a的后端向后上方延伸的倾斜下框部b、自该倾斜下框部b的后端向前上延伸而成的后竖框部c、自上述后竖框部c的上端以规定弯曲半径向后下方弯曲而成的前竖框部d、自上述前竖框部d的下端向前下方延伸而形成平缓倾斜上框部e、自该平缓倾斜上框部e的前端以比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e相对于水平下框部a倾斜的角度大的倾斜角度向前下方延伸的前倾斜上框部f,该前倾斜上框部f的前端与上述水平下框部a的前端相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环,上述前倾斜上框部f和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e位于上述水平下框部a和倾斜下框部b的上方,在上述倾斜下框部b与上述水平下框部a的交界g处及其前后方向附近、在各相邻上述外框4之间设有宽度方向两端分别与其相邻的外框相连接的作为前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的金属板5,同时在上述倾斜下框部b与上述后竖框部c的交界h处及其前后方向附近、在各相邻上述外框4之间设有宽度方向两端分别与其相邻的外框4相连接的作为后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的金属板6,上述各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的外侧面与外框4的外侧面平行、且与外框4的外侧面齐平或比外框4的外侧面向外侧突出;上述多个主框架3在上下方向、前后方向上对齐;在上述后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6的外侧面上固定有摩擦力增大部件8;在上述后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5的外侧面上固定有摩擦力增大部件7。
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e前端的相对于上述水平下框部a的高度被设定为小于大型车的车头部的离地距离、且大于中型车的车头部的离地距离。
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e与上述前竖框部d之间的夹角为80°~95°。优选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e与上述前竖框部d之间的夹角为90°。
如图2所示,在各相邻上述前竖框部d与上述后竖框部c之间设置有作为上述横向连接件的大致与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平行的金属板2。
如图1和图2所示,前、后两个摩擦力增大部件9、10分别被通过粘结或其他固定手段固定在上述前、后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用金属板5、6的外侧面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各相邻的上述前竖框部d之间设有两端与同其相邻的上述前竖框部d相连接的、表面设有交通指示标志或提示标志的金属板9,并且,在上述水平下框部a与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e之间设有两端分别连接于上述水平下框部a与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e上的、表面设有交通指示标志或提示标志的金属板10,上述金属板9、10的设有交通指示标志或提示标志的面面向前方。
在本实施方式的汽车停止装置1中设有上述金属板9,但也可以不设上述金属板9。
上述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焊接来实现。
在本实施方式的汽车停止装置1中设有3个主框架3,根据需要也可以是设有两个或4个以上的主框架3,例如,在需要加宽汽车停止装置1时,只需利用上述那样的横向连接件进一步并联主框架3即可达到,因此,可以很容易制作出各种宽度的汽车停止装置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汽车停止装置1中设有两个前、后摩擦力增大部件7、8和作为前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的金属板5和作为后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的金属板6,但也可以是从上述水平下框部a的距上述倾斜下框部b与上述水平下框部a的交界g处一定距离、例如至少80mm的位置向后沿外框4一直延伸到上述后竖框部c的距上述倾斜下框部b与上述后竖框部c的交界一定距离的位置、在各相邻上述外框4之间设置上述宽度方向两端分别与其相邻的外框相连接的作为单一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的金属板,在该单一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的金属板的整个外侧面上设置一整块摩擦力增大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汽车停止装置的高度为1000~1200mm,前后方向的长度为1000~1500mm,宽度可以通过改变并联的上述主框架的个数来调整。更优选该汽车停止装置的高度为1030mm,前后方向的长度为1200mm,上述汽车停止装置的前端到平缓倾斜上框部与上述前竖框部的交界处的前后方向长度为820mm,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与上述前竖框部之间的夹角为90°。
如图5(a)~图5(b)所示,通过将平缓倾斜上框部e前端的相对于上述水平下框部a的高度设定为小于大型车的车头部13的离地距离、且大于中型车的车头部14的离地距离,从而,在行驶的大型汽车的车头部的前侧(保险杠)冲撞上述前竖框部d时,会使得汽车停止装置1先后以上述前、后摩擦力增大部件8、10为支点向后摆动,在前进到一定位置时如图5(a)的右侧的图所示,汽车停止装置1的前端与汽车的车头部的底部相抵接,当汽车再进一步前进时,汽车停止装置1欲向上抬起汽车的车头部,从而大型汽车的车头部会向汽车停止装置1施加向下的压力,从而使得摩擦力增大部件3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幅度增大,在汽车与汽车停止装置一起在路面上向前滑移一段距离之后而停止,从而实现停止汽车的功能。如图5(b)~(d)所示,在中型汽车、小型汽车、轻型汽车的车头部分上到汽车停止装置1的上述平缓倾斜部上框时(如图5(b)~(d)中的左侧的图),汽车的车头部分被汽车停止装置1抬起而使汽车的部分重量施加到汽车停止装置1上,从而使得摩擦力增大部件3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幅度增大,在汽车与汽车停止装置一起在路面上向前滑移一段距离之后而停止,从而实现停止汽车的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停止装置可以适用于全部种类的汽车。
在该中型汽车、小型汽车、轻型汽车为前轮驱动的情况下,由于如图5(b)~(d)中的左侧的图所示,汽车的车头部分被汽车停止装置1抬起,使得前车轮离地从而使得汽车的驱动失效,因此,即使是汽车处于驱动状态,也可以更加有效地将汽车停止住,其制动距离更加短。
在汽车停止装置1中,由于上述三个主框架6在前后方向、高度方向上对齐,因此,上述基座部的上侧面(由上述三个主框架6的上管的上侧面所在的平面)均为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平面。因此,无论是汽车前部全部搭在汽车停止装置1上,还是汽车的一个前轮上到汽车停止装置1上,都不会带来汽车侧翻。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停止装置的实用状态的举例配置图。如图4所示,在距施工区域的施工机械一定距离的右方沿道路延伸方向隔开距离地在宽度方向上布置了三个汽车停止装置,图中的距离S是距施工区域的施工机械最近的汽车停止装置,一般情况下,在一般道路的情况下(汽车行驶速度为40km/小时),上述距离S应为30M以上,在国道的情况下(汽车行驶速度为60km/小时),上述距离S应为60M以上,在高速公路的情况下(汽车行驶速度为80km/小时),上述距离S应为100M以上。以上数据仅为参考值,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设定。
上述交通指示标志或提示标志使用具有光反射功能的材料或荧光材料,或者上述交通指示标志或提示标志为通电可发光的灯光显示标志。因此,在汽车夜间行驶时,驾驶员会从远处看到上述交通指示标志或提示标志,因此,会使驾驶员提前采取刹车措施、或按照交通指示标志所指方向采取绕行措施,而绕开施工区域,从而可防止汽车进入施工区域于未然。
优选上述金属管、上述金属板、上述金属型材的金属是铝、铝合金,但也可以是钢。在是铝、铝合金或钢的情况下,可以100%地进行回收再利用。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汽车停止装置,即使汽车斜着上到上述汽车停止装置上,与从正面上到上述汽车停止装置的情况相比,也可以发挥其80%的功能。

Claims (13)

1.一种汽车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立体框架结构构成,包括具有设定宽度的托架部和接在托架部之后与该托架部相连的具有设定宽度的立起架部;该托架部的下侧面处于一水平的平面内,用于与地面接触,该托架部的上侧面构成一个平行于宽度方向的平面或多个在前后方向上并列连接的平行于宽度方向的平面,上述托架部的上侧面为前低后高的倾斜面,后端的自托架部的下侧面的高度小于大型汽车的车头部的离地距离、且大于中型车的车头部的离地距离,该托架部的上侧面用于与汽车的底面接触;上述立起架部在前后方向上具有一定厚度,其前侧面与上述托架部的上侧面相连,且两者间的夹角为80°~95°,该立起架部用于抵挡上述汽车的前侧面;上述立起架部的后侧面下端与上述架部的下侧面后端之间由一前低后高的平行于宽度方向的下倾斜面相连接;在汽车上到上述汽车停止装置上时上述汽车停止装置的与地面接触的部分上设有摩擦力增大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立体框架结构是由多个沿汽车停止装置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连接件将多个处于垂直竖立状态且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并列设置的主框架之间相连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框架由外框和内支杆相连接而构成;该外框呈环状,是弯曲金属管或金属型材并将该金属管或金属型材的两端对接在一起而成,该外框包括从前端水平向后延伸的水平下框部、从该水平下框部的后端向后上方延伸的倾斜下框部、自该倾斜下框部的后端向前上方弯曲延伸的后竖框部、自上述后竖框部的上端以规定弯曲半径向后下方弯曲而成的前竖框部、自上述前竖框部的下端向前下方延伸而形成的平缓倾斜上框部、自该平缓倾斜框部的前端以比上述平缓倾斜框部的相对于上述水平下框部倾斜的角度大的倾斜角度向前下方延伸的前倾斜上框部,该前倾斜上框部的前端与上述水平下框部的前端相连接,上述倾斜上框部和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位于上述水平下框部和倾斜下框部的上方,上述水平下框部、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及上述前倾斜上框部构成上述托架部,上述前竖框部和上述后竖框部构成上述立起支架,在上述倾斜下框部与上述水平下框部的交界处及其前后附近、在各相邻的上述外框之间设有宽度方向两端分别与其相邻的外框相连接的前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同时在上述倾斜下框部与上述后竖框部的交界处及其前后附近、在各相邻的上述外框之间设有宽度方向两端分别与其相邻的外框相连接的后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或者是从上述水平下框部上的离上述倾斜下框部与上述水平下框部的交界处一定距离的位置起向后沿外框一直延伸到上述后竖框部的离上述倾斜下框部与上述后竖框部上的交界处一定距离的位置、在各相邻的上述外框之间设有述宽度方向两端分别与其相邻的外框相连接的单一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这些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的外侧面同与之相连接的外框部分的外侧面平行、且与外框的外侧面齐平或比外框的外侧面向外侧突出;上述多个主框架在上下方向、前后方向上对齐;在上述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的外侧面上固定有摩擦力增大部件;该前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和后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以及上述单一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同时作为上述横向连接件,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前端的从上述水平下框部底部起的高度被设定为小于大型车的车头部的离地距离、且等于中型车的车头部的离地距离,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与上述水平下框部之间的夹角为80~95 °,在上述后竖框部与上述前竖框部之间沿水平方向连接设置有与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平行的作为上述横向连接件的金属板,在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与上述水平下框部之间连接有作为上述横向连接件的下金属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各相邻的前竖框部之间连接有表面设有交通指示标志或提示标志的金属板,同时,在上述下金属板的前面上设有交通指示标志或提示标志。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与上述前竖框部之间的夹角为90°。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前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或上述单一摩擦力增大部件安装部的前端沿上述外框部延伸到上述水平下框部的距上述倾斜下框部与上述水平下框部的交界处的距离至少为80mm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摩擦力增大部件由橡胶、弹性体或摩擦系数大的塑料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内支撑杆以锯齿状布置在上述水平下框部与上述前倾斜上框部之间、及上述倾斜下框部与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之间,上述外框与上述内支撑杆位于同一平面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是铝、铝合金或钢。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交通指示标志或提示标志是可发光的灯光显示标志、或是可反射光的交通指示标志或提示标志、或者是荧光的交通指示标志或提示标志。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三个上述主框架。
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汽车停止装置的高度为1000~1200mm,前后方向的长度为1000~1500mm。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汽车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汽车停止装置的高度为1030mm,前后方向的长度为1200mm,上述汽车停止装置的前端到平缓倾斜上框部与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的交界处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为820mm,上述平缓倾斜上框部与上述前竖框部之间的夹角为90°。
CNU2008200070894U 2008-04-23 2008-04-23 汽车停止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1778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70894U CN201217786Y (zh) 2008-04-23 2008-04-23 汽车停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70894U CN201217786Y (zh) 2008-04-23 2008-04-23 汽车停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17786Y true CN201217786Y (zh) 2009-04-08

Family

ID=40540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7089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17786Y (zh) 2008-04-23 2008-04-23 汽车停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17786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8016A (zh) * 2017-05-13 2017-07-04 李姗姗 一种交通保障的太阳能路灯
CN109024384A (zh) * 2018-08-21 2018-12-18 林继承 一种高速公路防撞护栏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8016A (zh) * 2017-05-13 2017-07-04 李姗姗 一种交通保障的太阳能路灯
CN109024384A (zh) * 2018-08-21 2018-12-18 林继承 一种高速公路防撞护栏
CN109024384B (zh) * 2018-08-21 2020-12-11 嘉兴华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公路防撞护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17787Y (zh) 折叠式汽车停车装置
CN101018699A (zh) 单轨车辆
CN103192785A (zh) 车辆四周立体空间全监控系统
CN201217786Y (zh) 汽车停止装置
CN103225274A (zh) 减速消能驻车系统、避险车道及减速消能驻车方法
CN201856724U (zh) 一种智能型车辆防护装置
CN206826562U (zh) 一种新型便于操作的客车底盘
CN201390937Y (zh) 一种公路防撞护栏
CN113044125A (zh) 一种半挂车及半挂车车架
CN205399212U (zh) 一种公路桥梁防撞栏
CN105155433B (zh) 高速公路浓雾区灯光辅助车距判断系统及方法
RU2685963C2 (ru) Облицовочный узел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варианты) и способ усиления упругого облицовочного элемента
CN109440680A (zh) 桥梁建筑限高防碰栏
CN101994282A (zh) 坡道的优化结构
CN202764977U (zh) 一种低地板城轨车辆
CN102069743A (zh) 汽车航母
CN206256411U (zh) 一种桥梁防撞装置
CN104608832A (zh) 车辆用气坝系统及带有该系统的客车
CN2599061Y (zh) 一种道路交通高度限制警示装置
CN204570506U (zh) 一种不同天气状况下高速公路安全智能警示系统
CN203160165U (zh) 用于紧急避险带的旋转式防撞护栏
CN201605552U (zh) 机动车道t字形砼隔离带
CN111733713A (zh) 基于危险等级划分的路中安全型交通岛
CN206127941U (zh) 一种双色波形防护栏
CN2511529Y (zh) 有轨高速汽车及有轨高速公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