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摆杆式液压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支护设备,具体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煤层厚度为0.65~0.88m的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摆杆式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我国薄煤层所占储量为总储量的17.5%,不少矿区特别是南方和西南地区薄煤层是主采煤层,但是对于薄煤层,特别是煤层厚度为0.65~0.8m的特薄煤层,现在大部分采用普采的采煤方法,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工作效率低,回采率低,随着国家对煤炭生产提高安全性和回采率的政策的出台,综合机械化采煤将是薄煤层工作面的主要采煤方法。作为薄煤层综采主要配套设备之一的液压支架的研制是我国薄煤层工作面综采技术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由于煤层较薄,支架最低高度较低,为0.65~0.88m,此时支架的各个组成部分容易干涉。所以,为避免部件干涉、保证人行通道、通风断面、过机高度以及减轻工人的体力劳动和提高安全程度、工作效率、产量等问题对薄煤层工作面支架的结构提出了特殊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结构更为合理、性能优越的特别适用于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摆杆式液压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支架包括底座和顶梁,上、下两端均通过铰接方式直接支撑在底座和顶梁之间的立柱,在底座和顶梁的后端部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有一单摆杆,单摆杆的设置主要用于防止采空区的矸石滚落到工作面,起到掩护的作用,同时在顶梁的支护过程中,随着立柱的伸缩,单摆杆绕着与底座铰接的点旋转,顶梁前端的轨迹为圆弧,由于单摆杆长度相对较长,顶梁上升行程小,使得顶梁前端偏移量小,支架能很好地控制顶板,在支架上升过程中,顶梁先向后偏移,再向前,偏移量较小,利于对顶板的支护。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座的前半部设置有前开口的∏形空间,该∏形空间位于左、右立柱之间,在∏形空间中后部两侧壁上对称设置有用于安装推移千斤顶的连接耳座,由推移导向框架和置放在推移导向框架中的推移千斤顶组成的推移机构安装在∏形空间内,其中,推移千斤顶后端与连接耳座相铰接,推移千斤顶前端通过销轴与推移导向框架前端的左右连接耳以及运输机的耳座相铰接。(与现有技术中液压支架的推移千斤顶及推移导向框架的安装方式有所不同,推移千斤顶前置可使推移千斤顶直接顶住输送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顶梁采用不设侧护板的超薄整体式高强度顶梁,且顶梁前端为板式结构(所谓整体式——即不同于现有技术,前端无伸缩梁),这一结构不仅可简化简单,并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增大行人空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座采用前半部开裆、中间薄箱体结构的高强度薄截面结构,且所述底座为加长结构。此结构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增大行人空间。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顶梁采用整体超薄型、前端无伸缩梁、不设侧护板的结构,主要是提高其端部载荷以保证顶板完整性,不发生或基本不会出现前方冒顶问题,而超薄型梁除保证其人行通道外,也是采煤机过机高度所必须的,顶梁取消了侧护板,这样既简化了结构,也减轻了支架的重量,在快速推进和加强工作面管理的基础上,基本上不会出现顶板的冒落,因此是一种利多弊少的技术措施。
为满足薄煤层采煤工作面对通风断面、过人空间、过机高度的特殊要求,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顶梁与底座均采取了加长措施,采用了高强度板,优化的薄箱形结构,甚至在顶梁前端为板式结构,在保证支架主要构件强度的同时减薄了顶梁和底座的断面尺寸;另外,加长形底座的设计可使其前端比压小,以防止移架时前端出现啃底现象。
独特设计的铰接在顶梁和底座间的单摆杆结构,在顶梁的支护过程中,随着立柱的伸缩,单摆杆绕底座的铰接点做旋转运动,使得顶梁的运动轨迹为圆弧,在支架上升过程中,顶梁先向后偏移,再向前,顶梁前端偏移量少,利于对顶梁对顶板的支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使结构更为简化、便于维护的特点,并可使顶梁前端在支架支护过程中偏移量减小,支架升降动作自如,且可保证采空区垮落的顶板碎矸不会滚落到工作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俯视图(取消顶梁和立柱)。
图中序号:1是整体超薄型、不设侧护板、不带伸缩梁的高强度顶梁,2是立柱,3是单摆杆,4是是高强度薄截面底座,5是推移导向框架,6是推移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例(附图)作以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支架包括底座4和顶梁1,上、下两端均通过铰接方式直接支撑在底座和顶梁之间的前、后两排四根立柱2,在底座和顶梁的后端部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有一单摆杆3,单摆杆的设置主要用于防止采空区的矸石滚落到工作面,起到掩护的作用,同时在顶梁的支护过程中,随着立柱的伸缩,单摆杆绕着与底座铰接的点旋转,顶梁前端的轨迹为圆弧,由于单摆杆长度相对较长,顶梁上升行程小,使得顶梁前端偏移量小,支架能很好地控制顶板,在支架上升过程中,顶梁先向后偏移,再向前,偏移量较小,利于对顶板的支护;所述底座4的前半部设置有前开口的∏形空间,该∏形空间位于前排左、右立柱2之间,在∏形空间中后部两侧壁上对称设置有用于安装推移千斤顶6的连接耳座,由推移导向框架5和置放在推移导向框架中的推移千斤顶6组成的推移机构安装在∏形空间内,其中,推移千斤顶6后端通过对称设置在其缸体后部两侧的耳轴与连接耳座相铰接,推移千斤顶6前端通过销轴与推移导向框架5前端的左右连接耳以及运输机的耳座相铰接。(与现有技术中液压支架的推移千斤顶及推移导向框架的安装方式有所不同,推移千斤顶前置可使推移千斤顶直接顶住输送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顶梁1采用不设侧护板的超薄整体式高强度顶梁,且顶梁前端为板式结构(所谓整体式——即不同于现有技术,前端无伸缩梁),这一结构不仅可简化简单,并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增大行人空间;所述底座采用前半部开裆、中间薄箱体结构的高强度薄截面结构,且所述底座为加长结构;此结构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增大行人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支架的动作由液压操纵阀来控制,当采煤机通过后,支架立柱降柱,推移千斤顶活塞杆缩回,拉动支架前移;支架立柱升柱,支撑住顶板,推移千斤顶活塞杆伸出,推动运输机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