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87350Y - 机车引擎的进气结构 - Google Patents

机车引擎的进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87350Y
CN201187350Y CNU2008201051284U CN200820105128U CN201187350Y CN 201187350 Y CN201187350 Y CN 201187350Y CN U2008201051284 U CNU2008201051284 U CN U2008201051284U CN 200820105128 U CN200820105128 U CN 200820105128U CN 201187350 Y CN201187350 Y CN 20118735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tude
air
air inlet
locomotive engine
bypass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051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仁
张惠廷
叶启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051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8735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8735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8735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hrottle Valves Provided In The Intake System Or In The Exhaust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引擎的进气结构,其组设于一机车引擎的进气道及空气滤清器之间,包括有:其内容设有一节流阀的进气管,节流阀将该进气管分为前进气管及后进气管,前进气管与机车引擎的进气道连通,后进气管与空气滤清器连通;以及一旁通管,包括有旁通管入口及旁通管出口,旁通管入口与后进气管连通,旁通管出口与前进气管连通;其特征在于:旁通管出口处的前进气管的内环面组设有一胀缩器,胀缩器依据旁通管入口与旁通管出口的压差而外扩或内缩,进而改变旁通管出口处的前进气管的进气截面积。本实用新型可随引擎的节流阀的开度大小而改变前进气管的截面积的大小,使得引擎的进气效率可有效提升,进而可兼顾引擎全域转速的进气效率要求。

Description

机车引擎的进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引擎的进气结构,尤指一种依据机车引擎的不同节流阀的开度所产生的节流阀前、后进气管路不同的压力差,进而改变引擎进气管路截面积的机车引擎进气结构。
背景技术
于一般机车的引擎设计中,尤其是速克达机车(SCOOTER-TYPEMOTORCYCLE)的引擎设计中,其引擎进气管路的设计与引擎间的相互配合极为重要。例如,当引擎节流阀的开度小时,其所需的进气管路的截面积较小,如此可有利于提高进气管路内的气体流速,并因此增强惯性作用以及脉动效果,进而提升进气效率、增加引擎扭力;反之,当引擎节流阀的开度大时,其所需的进气管路的截面积较大,如此可以降低流阻,因而有利于进气效率的提升,进而改善燃烧过程,提升马力。
然而,请参考图1,其是习知机车引擎的进气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习知机车引擎的进气结构是组设于一机车引擎1的进气道11、及一空气滤清器50之间,包括有:一进气管80。其中,进气管80内并容设有一节流阀30,该节流阀30将该进气管80分别定义出一前进气管81、及一后进气管88,该前进气管81并与该机车引擎1的进气道11连通,该后进气管88并与该空气滤清器50连通。
习知的进气结构于运作时,当机车引擎1于节流阀的开度小时,该节流阀30开度较小,由空气滤清器50流至机车引擎1的进气道11的进气量较少。反之,当机车引擎1于节流阀的开度大时,该节流阀30开度较大,由空气滤清器50流至机车引擎1的进气道11的进气量较大,但不论节流阀30开度的大小,其前进气管81的截面积皆为固定不变。
由上说明,现今速克达机车的引擎进气管路的设计,其进气管路的截面积皆为固定,无法配合机车在使用时,因不同使用状态或使用环境,所产生不同负荷(负载)的进气效率要求,造成全域性能无法兼顾,并非十分理想,尚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人缘因于此,本于积极发明的精神,亟思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机车引擎的进气结构,几经研究实验终至完成此项嘉惠世人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是提供一种机车引擎的进气结构,该结构可配合机车引擎的节流阀开度的大小调整前进气管的进气截面积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车引擎的进气结构,其组设于一机车引擎的进气道及一空气滤清器之间,其特征在于该进气结构包括有:一进气管、一旁通管、及一胀缩器。
上述的进气管内并容设有一节流阀,该节流阀将进气管分别定义出一前进气管、及一后进气管,该前进气管并与机车引擎的进气道连通,而该后进气管并与空气滤清器连通。另上述的旁通管具有一旁通管入口、及一旁通管出口,该旁通管入口与该后进气管连通,而该旁通管出口则与该前进气管连通。且上述的胀缩器组设于该旁通管出口处的前进气管的内环面,该胀缩器可依据旁通管入口与旁通管出口的压差而外扩或内缩,亦即胀缩器可依据机车引擎的不同节流阀的开度,即可依据节流阀不同开度所产生的节流阀前、后进气管路不同的压力差而外扩或内缩,进而改变旁通管出口处的前进气管的进气截面积。
藉由上述进气结构,当节流阀的开度愈大,进而促使旁通管入口与旁通管出口的压差愈低,因而使胀缩器作动,以获得一较大的前进气管的进气截面积。反之,当机车节流阀的开度愈小,进而促使旁通管入口与旁通管出口的压差愈高,因而使胀缩器作动,以获得一较小的前进气管的进气截面积。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配合机车引擎的节流阀的开度的大小,而调整前进气管的进气截面积大小,于节流阀的开度愈大时,可获得较大的进气截面积,节流阀的开度愈小,则可获得较小的进气截面积,即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随引擎的节流阀的开度而改变前进气管的截面积的大小,使得引擎的进气效率可有效提升,进而可兼顾引擎全域转速的进气效率要求。
此外,上述胀缩器可为一胀缩膜管,其套设于该前进气管的内环面,当然也可为其它等效的结构,如胀缩膜片,也能达到可调整前进气管的进气截面积大小的功能。
另外,上述前进气管具有一连接管,该连接管的管体中端钻设有一径向通孔,该径向通孔并与旁通管出口连通,而上述的胀缩膜管则套设于该连接管的内环面。又胀缩膜管的二端分别设有一凸环,该二凸环分别卡合于该连接管的二端并显露于外。藉此,胀缩膜管与连接管可相互套设固定。
再者,上述的胀缩膜管可为一不透气胀缩膜管,以能藉由内缩或外扩,而调整前进气管的进气截面积大小。
又,上述胀缩膜管可为一挠性胀缩膜管,以能因旁通管入口与旁通管出口的压差而使胀缩膜管内缩或外扩。
另,上述胀缩膜管可为一圆胀缩膜管,以配合圆形的前进气管,相互套设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进气结构可随引擎的节流阀的开度大小而改变前进气管的截面积的大小,使得引擎的进气效率可有效提升,进而可兼顾引擎全域转速的进气效率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机车引擎的进气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机车引擎未启动时的进气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机车引擎节流阀的开度小时的进气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机车引擎节流阀的开度半开的进气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机车引擎节流阀的开度大时的进气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机车引擎的前进气管分解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机车引擎      11    进气道
20    进气管        21    前进气管
22    连接管        221   径向通孔
23    前管          24    后管
28    后进气管      30    节流阀
35    胀缩器        350   胀缩膜管
351   凸环          40    旁通管
41    旁通管入口    42    旁通管出口
50    空气滤清器    80    进气管
81    前进气管      88    后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机车引擎未启动时的进气结构示意图、及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机车引擎的前进气管分解图。本实施例是一种机车引擎的进气结构,其组设于一机车引擎1的进气道11、及一空气滤清器50之间,包括有:一进气管20、一旁通管40、及一胀缩器35。
如图2所示,进气管20内容设有一节流阀30,该节流阀30将进气管20分别定义出一前进气管21、及一后进气管28,前进气管21并与机车引擎1的进气道11连通,后进气管28并与空气滤清器50连通。
此外,旁通管40则具有一旁通管入口41、及一旁通管出口42,旁通管入口41与后进气管28连通,旁通管出口42与前进气管21连通。且旁通管出口42处的前进气管21的内环面并组设有一胀缩器35,胀缩器35可依据旁通管入口41与旁通管出口42的压差而外扩或内缩,进而改变旁通管出口42处的前进气管21的进气截面积。在本实施例中,胀缩器35为一胀缩膜管350。
如图6所示,并请一并参考图2,前进气管21包括有一前管23、一连接管22、以及一后管24。其中,连接管22的管体中端具有一径向通孔221,该径向通孔221并与旁通管出口42连通,且胀缩膜管350的二端分别具有一凸环351,胀缩膜管350套设于连接管22的内环面,而胀缩膜管350的二凸环351并分别卡合于连接管22的管体二端并显露于外。
此外,如图6所示,连接管22夹设于前管23、及后管24之间,藉由螺栓(图未示)锁固而形成前进气管21的整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胀缩膜管350为一不透气、具挠性材质的圆胀缩膜管350,且连接管22、前管23、及后管24皆为圆形管体。
如图2所示,当机车引擎1未启动时,此时节流阀30关闭,进气管20内并无空气流动,亦即旁通管入口41与旁通管出口42之间并无压差,因此胀缩膜管350并无任何变化,亦即旁通管出口42处的前进气管21有一最大的进气截面积。
请继续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机车引擎于节流阀的开度小时的进气结构示意图。当机车引擎1于节流阀30的开度较小时,促使旁通管入口41与旁通管出口42之间有一较高的压差,进而促使胀缩膜管350向中心有一较大的收缩尺寸,因而使旁通管出口42处的前进气管21有一较小的进气截面积。
请继续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机车引擎于节流阀的开度半开时的进气结构示意图。当机车引擎1于节流阀30的开度中等时,促使旁通管入口41与旁通管出口42之间有一中等的压差,进而促使胀缩膜管350向中心有一中等的收缩尺寸,因而使旁通管出口42处的前进气管21有一中等的进气截面积。
请继续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机车引擎于节流阀的开度大时的进气结构示意图。当机车引擎节流阀30的开度最大时,促使旁通管入口41与旁通管出口42之间有一极小的压差(或几乎无压差),进而促使胀缩膜管350向中心有一极小的收缩尺寸(或几乎无收缩),因而使旁通管出口42处的前进气管21有一较大(或最大)的进气截面积。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结构可配合机车引擎1调整前进气管21的进气截面积的大小,于节流阀的开度愈大时获得较大的进气截面积,于节流阀的开度愈小时,则可获得较小的进气截面积,亦即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结构可随引擎的节流阀开度大小而改变前进气管的截面积大小,使得引擎的进气效率可有效提升,进而可兼顾引擎全域转速的进气效率要求。

Claims (7)

1.一种机车引擎的进气结构,其组设于一机车引擎的进气道、及一空气滤清器之间,包括有:
一进气管,其内容设有一节流阀,该节流阀将该进气管分别定义出一前进气管、及一后进气管,该前进气管并与该机车引擎的进气道连通,该后进气管并与该空气滤清器连通;以及
一旁通管,包括有一旁通管入口、及一旁通管出口,该旁通管入口与该后进气管连通,该旁通管出口与该前进气管连通;
其特征在于:该旁通管出口处的该前进气管的内环面组设有一胀缩器,该胀缩器依据该旁通管入口与该旁通管出口的压差而外扩或内缩,进而改变该旁通管出口处的该前进气管的进气截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引擎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胀缩器为一胀缩膜管,其套设于该前进气管的内环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引擎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进气管包括一连接管,该连接管的管体中端具有一径向通孔,该径向通孔并与该旁通管出口连通,该胀缩膜管套设于该连接管的内环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车引擎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胀缩膜管的二端分别包括有一凸环,该二凸环分别卡合于该连接管的二端并显露于外。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引擎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胀缩膜管为一不透气胀缩膜管。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引擎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胀缩膜管为一挠性胀缩膜管。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引擎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胀缩膜管为一圆胀缩膜管。
CNU2008201051284U 2008-04-21 2008-04-21 机车引擎的进气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8735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051284U CN201187350Y (zh) 2008-04-21 2008-04-21 机车引擎的进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051284U CN201187350Y (zh) 2008-04-21 2008-04-21 机车引擎的进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87350Y true CN201187350Y (zh) 2009-01-28

Family

ID=40310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0512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87350Y (zh) 2008-04-21 2008-04-21 机车引擎的进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87350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3140A (zh) * 2015-09-15 2017-03-22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流发动机
TWI751808B (zh) * 2020-11-25 2022-01-01 宏佳騰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單進氣通道式進氣調節構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3140A (zh) * 2015-09-15 2017-03-22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流发动机
TWI751808B (zh) * 2020-11-25 2022-01-01 宏佳騰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單進氣通道式進氣調節構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0509530A (ja)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CN201187350Y (zh) 机车引擎的进气结构
CN205101153U (zh) 一种汽车用泄压阀消声结构
CN201162564Y (zh) 引擎的可变排气结构
CN202812613U (zh) 短程吸水连接管
CN202001101U (zh) 内燃机多级增压装置
CN208650972U (zh) 一种新型涡轮增压摩托车引擎
CN204312216U (zh) 一种应用在小排量增压发动机上的新型燃油蒸发系统
CN207598374U (zh) 一种增压发动机的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
CN102536411A (zh) 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排气歧管
CN201401222Y (zh) 车辆排气管防进水装置
CN101598133A (zh) 抽水高度可调节潜水泵及调节方法
CN206246221U (zh) 柴油机增压器
CN206801640U (zh) 一种具有增压回油泄压阀的机油泵
CN205277533U (zh) 一种汽车曲轴箱通风系统
CN206592229U (zh) 一种空气滤清器进气管的连接结构
CN214836792U (zh) 一种多谐振腔空滤器结构
CN202811563U (zh) 真空抽吸式换油连接管
CN202812568U (zh) 组合式多接头换水器
CN202808326U (zh) 全角度旋转换水管道
CN202280549U (zh) 用于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消音装置
CN206017011U (zh) 一种燃气发动机用进气歧管
CN201696171U (zh) 负压调整式进气系统
CN106286035B (zh) 一种适用于发动机的多管路系统
CN202811565U (zh) 内置单向阀的吸油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28

Termination date: 201604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