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98374U - 一种增压发动机的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压发动机的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98374U
CN207598374U CN201721778117.8U CN201721778117U CN207598374U CN 207598374 U CN207598374 U CN 207598374U CN 201721778117 U CN201721778117 U CN 201721778117U CN 207598374 U CN207598374 U CN 207598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booster
venturi tube
pipeline
im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781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镇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 Auto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781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98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98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98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Supplying Secondary Fuel Or The Like To Fuel, Air Or Fuel-Air Mix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压发动机的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是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增压发动机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包括与汽车发动机连接的进气歧管、真空助力器和与燃油箱连接的蒸发脱附碳罐以及增压器,进气歧管连接有节气门,所述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还包括有控制阀、第一文丘里管,本实用新型在进气歧管和增压器之间经真空助力器增加一个文丘里管,利用文丘里管的功能,在增压器启动时接通文丘里管工作,使进气歧管产生的正压气也能为真空助力器产生负压真空助力,进而减少制动系统中的电子助力泵的启动,利于整车的节能。

Description

一种增压发动机的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汽车涉及增压发动机的真空助力器,特别涉及一种增压发动机的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是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增压发动机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车型上,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在运行各工况中,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压,燃油系统的蒸发脱附方案通常采用碳罐电磁阀连接发动机进气歧管从而实现碳罐的脱附。另外,进气歧管也给制动系统中的真空助力器提供真空。
在增压发动机的车型中,当发动机上增压器工作后,进气歧管中的负压会下降,甚至会变成正压。因此真空助力器的真空补充得不到保障。通常来说,制动系统会单独增加一套电子助力泵。另外,国六排放标准对蒸发排放限值有所加严,需要燃油系统中碳罐的脱附量加大。当发动机增压器工作后,碳罐的脱附量无法得到保障。一般现有的解决办法是在燃油系统中增加冲洗泵,或采用压力油箱来保证碳罐的脱附量,在制动系统中增加的电子助力泵和燃油系统中的冲洗泵首先成本比较高,另外整车用电量加大,不利于整车的节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发动机的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是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增压发动机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在进气歧管和增压器之间经真空助力器增加一个文丘里管,利用文丘里管的功能,在增压器启动时接通文丘里管工作,使进气歧管产生的正压气也能为真空助力器产生负压真空助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压发动机的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是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增压发动机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包括与汽车发动机连接的进气歧管、真空助力器和与燃油箱连接的蒸发脱附碳罐以及增压器,进气歧管连接有节气门,所述真空助力器通过第一单向阀的进口和出口连接进气歧管,所述蒸发脱附碳罐通过第一电磁阀通过与其串接的第二单向阀进口和出口连接进气歧管,增压器同时连接节气门和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还包括有控制阀、第一文丘里管和第三单向阀,控制阀一端与第一单向阀和进气歧管之间的管路连接,控制阀另一端连接文丘里管主通道进口,第一文丘里管主通道出口连接第三单向阀进口,第三单向阀出口连接在增压器与空滤器连接的管路,第一文丘里管的副通道进口与真空助力器和第一单向阀进口之间的管道连接,当第一文丘里管主通道有气体流过时,第一文丘里管的副通道进口产生负压。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还包括有第二电磁阀、第四单向阀和第二文丘里管,第二电磁阀一端与所述蒸发脱附碳罐个第一电磁阀之间的管路连接,第二电磁阀另一端连接第四单向阀进口,第四单向阀出口连接第二文丘里管的副通道进口,第二文丘里管的主通道进口连接接节气门,第二文丘里管的主通道出口与增压器和空滤器之间的管路连接。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文丘里管主通道进口和所述文丘里管主通道出口是一个直通道,所述丘里管的副通道进口设置在主通道进口与主通道出口之间距离的中间,副通道直径小于主通道直径。
方案进一步是:从主通道进口到副通道进口之间主管路是一个直径从大到小的锥形管。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锥形管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的比值是1.5至2。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锥形管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的比值是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进气歧管和增压器之间经真空助力器增加一个文丘里管,利用文丘里管的功能,在增压器启动时接通文丘里管工作,使进气歧管产生的正压气也能为真空助力器产生负压真空助力,进而减少制动系统中的电子助力泵的启动,利于整车的节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 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增压发动机的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是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增压发动机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如图所示,包括与汽车发动机1连接的进气歧管2、真空助力器3和与燃油箱4连接的蒸发脱附碳罐5以及增压器6,当然还应包括制动系统增加的一套电子助力泵用于真空助力器,进气歧管连接有节气门7,所述真空助力器3通过第一单向阀8的进口和出口连接进气歧管2,所述蒸发脱附碳罐5通过第一电磁阀9通过与其串接的第二单向阀10进口和出口连接进气歧管2,增压器6同时连接节气门7和空滤器11,其中,所述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还包括有控制阀12、第一文丘里管13和第三单向阀14,文丘里管的文丘里效应是指当气体或者液体在文丘里管里面主管中流动,主管的前端具有从大到小的缩进,因此流动在管道的最窄处,动态压力达到最大值,静态压力达到最小值,气体或液体的速度因为流通截面面积减小而上升。整个涌流都要在同一时间内经历管道缩小的过程,进而在流过最窄处后因为压力在同一时间减小,进而产生压力差,而文丘里管的副通道在最窄处之后,因此,这个压力差会在文丘里管的副通道进口提供一个外来吸力。所述控制阀12一端与第一单向阀8和进气歧管2之间的管路连接,控制阀12另一端连接文丘里管13主通道进口,第一文丘里管13主通道出口连接第三单向阀14进口,第三单向阀(4出口连接在增压器6与空滤器11连接的管路,第一文丘里管13的副通道进口与真空助力器3和第一单向阀8进口之间的管道连接,当第一文丘里管13主通道有气体流过时,第一文丘里管13的副通道进口产生负压。
实施例中:所述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还包括有第二电磁阀15、第四单向阀16和第二文丘里管17,第二电磁阀15一端与所述蒸发脱附碳罐5个第一电磁阀9之间的管路连接,第二电磁阀15另一端连接第四单向阀16进口,第四单向阀16出口连接第二文丘里管17的副通道进口,第二文丘里管17的主通道进口连接接节气门7,第二文丘里管17的主通道出口与增压器6和空滤器11之间的管路连接。
其中:所述文丘里管主通道进口和所述文丘里管主通道出口是一个直通道,所述丘里管的副通道进口设置在主通道进口与主通道出口之间距离的中间,副通道直径小于主通道直径,副通道直径至少小于二分之一主通道直径。从主通道进口到副通道进口之间主管路是一个直径从大到小的锥形管。其中:所述锥形管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的比值是1.5至2。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锥形管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的比值是2。
上述实施例是一款应用文丘里管的复合管路,通过在脱附管路和真空管路中增加文丘里管,实现在增压器工作时,发动机仍然能提供负压给真空助力器和碳罐。
其工作原理是:
当增压器不工作或进气歧管还是负压时,碳罐的脱附和真空助力同自然吸气发动机。如图1所示,第一电磁阀9开启,第二电磁阀15关闭,所述蒸发脱附碳罐5连接进气歧管2,
当增压器开启时,第一电磁阀9关闭,第二电磁阀15开启,增压后的压力和进气管压力之差产生高速流动,对不可压缩流体,流速增加,压力降低,所述蒸发脱附碳罐5连接第二文丘里管17的副通道进口,这时增压器6的气流流经第二文丘里管17主管缩放管的最小截面产生压差,文丘里管在副通道进口会产生吸力,从而增大这一路的管路流量。借助这个吸力可以把炭罐中的油气吸进至空滤出口,达到脱附的目的。另外,同理控制阀12打开,增压器6的气流在进气歧管2产生的正压经第一文丘里管13和第三单向阀14对第一文丘里管13的副通道进口产生负压,能够有效的解决在涡轮增压工作时,进气歧管中提供负压能力下降,导致碳罐电子阀脱附能力下降和无法给真空助力器提供负压的问题。

Claims (6)

1.一种增压发动机的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是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增压发动机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包括与汽车发动机(1)连接的进气歧管(2)、真空助力器(3)和与燃油箱(4)连接的蒸发脱附碳罐(5)以及增压器(6),进气歧管连接有节气门(7),所述真空助力器(3)通过第一单向阀(8)的进口和出口连接进气歧管(2),所述蒸发脱附碳罐(5)通过第一电磁阀(9)通过与其串接的第二单向阀(10)进口和出口连接进气歧管(2),增压器(6)同时连接节气门(7)和空滤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还包括有控制阀(12)、第一文丘里管(13)和第三单向阀(14),控制阀(12)一端与第一单向阀(8)和进气歧管(2)之间的管路连接,控制阀(12)另一端连接文丘里管(13)主通道进口,第一文丘里管(13)主通道出口连接第三单向阀(14)进口,第三单向阀(14)出口连接在增压器(6)与空滤器(11)连接的管路,第一文丘里管(13)的副通道进口与真空助力器(3)和第一单向阀(8)进口之间的管道连接,当第一文丘里管(13)主通道有气体流过时,第一文丘里管(13)的副通道进口产生负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发动机的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还包括有第二电磁阀(15)、第四单向阀(16)和第二文丘里管(17),第二电磁阀(15)一端与所述蒸发脱附碳罐(5)个第一电磁阀(9)之间的管路连接,第二电磁阀(15)另一端连接第四单向阀(16)进口,第四单向阀(16)出口连接第二文丘里管(17)的副通道进口,第二文丘里管(17)的主通道进口连接节气门(7),第二文丘里管(17)的主通道出口与增压器(6)和空滤器(11)之间的管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发动机的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管主通道进口和所述文丘里管主通道出口是一个直通道,所述丘里管的副通道进口设置在主通道进口与主通道出口之间距离的中间,副通道直径小于主通道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发动机的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其特征在于,从主通道进口到副通道进口之间主管路是一个直径从大到小的锥形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压发动机的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管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的比值是1.5至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压发动机的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管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的比值是2。
CN201721778117.8U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增压发动机的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 Active CN207598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78117.8U CN207598374U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增压发动机的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78117.8U CN207598374U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增压发动机的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98374U true CN207598374U (zh) 2018-07-10

Family

ID=62767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78117.8U Active CN207598374U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增压发动机的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983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4624A (zh) * 2021-07-23 2021-09-17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油系统主动脱附装置及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4624A (zh) * 2021-07-23 2021-09-17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油系统主动脱附装置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8154A (zh) 碳罐三通连接装置和该装置在增压汽油车中的连接结构
CN208040519U (zh) 一种车用空压机节能增压系统
CN207598374U (zh) 一种增压发动机的真空助力器真空补充管路
CN104018961A (zh) 一种增压发动机的进气管路系统及进气旁通阀
CN1923585B (zh) 汽车制动助力辅助装置
CN206017000U (zh) 集成式h型射流阀装置
CN107725220A (zh) 一种碳罐呼吸连接管路、碳罐呼吸系统以及汽车
CN206845323U (zh) 发动机排气蝶阀的布设结构
CN203655416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增压系统
CN202832776U (zh) 汽油发动机进气旁通阀
CN204312216U (zh) 一种应用在小排量增压发动机上的新型燃油蒸发系统
CN207311410U (zh) 适用于汽车刹车助力系统的文氏增压阀
CN202574199U (zh) 一种汽车真空助力装置
CN206785519U (zh) 一种具有拉瓦尔喷管的发动机进气系统
CN203420798U (zh) 双模车用太阳能助力装置
CN213331270U (zh) 一种适用于高低压egr系统的涡轮增压器
CN208966450U (zh) 一种国六碳罐脱附文丘里管
CN209875337U (zh) 一种用于汽油发动机的直喷式减排搭载装置
CN206000617U (zh) 一种适用于小排量发动机的小型涡轮增压器
CN207018275U (zh) 一种气动液压增压系统
CN214499266U (zh) 发动机进气组件、发动机和车辆
CN103670837A (zh) 一种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管路
CN202417756U (zh) 摩托车发动机进气管
CN203130288U (zh) 燃油蒸发自动控制系统
CN208535221U (zh) 文丘里式增压压力控制电磁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