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83101Y - 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83101Y
CN201183101Y CNU2008200035458U CN200820003545U CN201183101Y CN 201183101 Y CN201183101 Y CN 201183101Y CN U2008200035458 U CNU2008200035458 U CN U2008200035458U CN 200820003545 U CN200820003545 U CN 200820003545U CN 201183101 Y CN201183101 Y CN 20118310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
master mold
mould
cutting
fo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35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朝鹏
叶朝麟
叶朝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HONG FAC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HONG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HONG F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HONG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035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8310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8310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8310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其安装于一机台上,该成型装置包含依序设置于该机台上的一初锻模具、一锻头模具,及一切断模具。该切断模具包括一形成有一切断模穴的切断母模,及一与该切断母模相对应而往复冲压的切断公模,该切断公模相对于该切断母模的端面上开设有一切断孔,而该切断母模突伸于该机台且于相对于该切断孔的端面上凹设有一定型槽。利用凹设于该切断母模上的定型槽,避免双切式零件因该切断公模的冲压而造成失料,或完全失效的状况,提高双切式零件的品质稳定度及良品率。

Description

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零件的成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零件的成型机1包括:一机台11、一安装于该机台11上的第一母模12、一与该第一母模12相间隔地安装于该机台11上的第二母模13、一与该第二母模13相间隔地安装于该机台11上的第三母模14、一与该第一母模12对应设置于一第一公模座150中的第一公模15、一与该第二母模13对应设置于一第二公模座160中的第二公模16、一与该第三母模14对应设置于一第三公模座170中的第三公模17,及一分别具有第一、二、三顶出件181、182、183的顶出单元18,该第一、二、三顶出件181、182、183是分别穿伸于该第一、二、三母模12、13、14之中且可进行往复运动。
该第一母模12具有一开口方向朝向该第一公模15的第一模穴121,而该第一公模15具有一与该第一模穴121相配合第一锥孔151。
该第二母模13具有一开口方向朝向该第二公模16的第二模穴131,及多个凹设于该第二模穴131周围的成型槽132,而该第二公模16具有一与该第二模穴131相配合的圆形凹槽161。
该第三母模14具有一开口方向朝向该第三公模17的第三模穴141,而该第三公模17具有一与该第三模穴141相配合的六角形冲孔171,而该第一、二、三顶出件181、182、183分别穿过而设置于相对应的该第一、二、三模穴121、131、141中。
参阅图1并配合图2所示,当借由该成型机1成型一零件19时,首先将一坯料191置于该第一模穴121中,同时驱使该第一公模座150连动该第一公模15依据图1中箭头152所示方向移动锻打该坯料191,借由该第一公模15的第一锥孔151与该第一模穴121配合,使该一坯料191成为一具有一纺锤形端头193的初锻件192,再驱动该第一公模座150连动该第一公模15依据图1中箭头153所示方向移动,同时驱使该第一顶出件181依据图1中箭头153所示方向移动将该初锻件192自该第一模穴121中顶出。
接下来,将该初锻件192置于该第二模穴131中,并驱动该第二公模座160连动该第二公模16依据图1中箭头162所示方向移动锻打该初锻件192,利用该第二公模16的圆形凹槽161与所述成型槽132的相互配合,以获得一半成品194,再驱使该第二公模座160连动该第二公模16依据图1中箭头163所示方向移动,且利用该第二顶出件182依据图1中箭头163所示方向移动,而将该半成品194自该第二模穴131中顶出。该半成品194具有一杆头195,及一自该杆头195的底面向下延伸的杆身197,该杆头195的底面具有多个由该第二母模13的成型槽132所锻造成型出的突出部196。
参阅图3、4并请一并回顾图2,之后,将该半成品194的杆身197置于该第三模穴141中,而驱动该第三公模座170连动该第三公模17依据图3中箭头172所示方向移动锻打该半成品194的杆头195,在该第三公模17的六角形冲孔171冲锻该杆头195时,将会在该第三公模17与该第三母模14相接合处产生余料10,并获得一零件19,该零件19具有一断面大致呈六角形且底面凸设有多个卡制部199的头部198,及一自该头部198中心处向下延伸的杆身部190。同时,该第三顶出件183则依据图3中箭头184所示方向推抵该零件19的杆身部190,使该零件19与该余料10相互分离,并通过该第三公模17的六角形冲孔171而自该第三公模座170中落下。此时,该第三公模座170就连动该第三公模17依据图4中箭头173所示方向移动,而与该第三母模14相互分离,使该余料10落下。
回顾图1、2,现有零件的成型机1虽可成型出具有所述卡制部199的零件19,但是,当该第三公模17的六角形冲孔171将该半成品194的杆头195冲锻为该零件19的断面大致呈六角形的该头部198时,由于该第三母模14并无可容置该半成品194的所述突出部196的设计,使得该第三公模17冲击该杆头195的冲击力也连带压缩了该半成品194的所述突出部196,轻则使所述突出部196变形,造成该零件19上的所述卡制部199的厚度比该半成品194的所述突出部196的厚度还薄,造成失料的缺陷,重则使所述突出部196完全被压平,造成该零件19上的所述卡制部199消失,所以现有成型机1所生产的该零件19良品率低且品质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品质稳定且良品率高的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安装于一机台上,该成型装置依序包含一用来将坯料锻打而成型为一初锻件的初锻模具、一用来将该初锻件锻打而成型为一半成品的锻头模具,及一用来将该半成品锻打而成型为一固定设置组件的切断模具,该半成品包括一杆身,及一连设于该杆身的一端的杆头。
该切断模具包括一切断母模,及一与该切断母模相对应而往复冲压的切断公模,该切断母模形成有一切断模穴,以供该半成品的杆身置于其中,该切断公模相对于该切断母模的端面上开设有一切断孔,而该切断母模突伸于该机台且于相对于该切断孔的端面上凹设有一定型槽,以使该半成品的杆头容置于其中,而能借由该切断公模与切断母模互相配合冲压成型,以成型出该固定设置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凹设于该切断母模上的定型槽,避免双切式零件因该切断公模的冲压而造成失料,或完全失效的状况,提高双切式零件的品质稳定度及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局部剖面图,说明一现有零件的成型机主要构件。
图2是一流程图,说明该现有零件的成型机成型一零件的流程。
图3是一局部剖面图,说明该现有零件的成型机完成一零件的成型后的顶出情形。
图4是一局部剖面图,辅助说明该现有零件的成型机顶出该零件之后的情形。
图5是一局部剖面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6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切断母模的状态。
图7是一流程图,说明以该第一较佳实施例成型一固定设置组件的过程。
图8是一局部剖面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完成一固定设置组件的成型后的顶出情形。
图9是一局部剖面图,辅助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顶出该固定设置组件的情形。
图10是一立体图,说明以该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成型的另一固定设置组件的状态。
图11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
图12是一流程图,说明以该第二较佳实施例成型一固定设置组件的过程。
图13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
图14是一流程图,说明以该第三较佳实施例成型一固定设置组件的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2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是用于成型出一固定设置组件制品,该成型装置2是安装于一具有一动力源(图未示)的机台100上,该成型装置2依序包含一初锻模具3、一锻头模具4,及一切断模具5。
该初锻模具3包括一形成有一初锻模穴311的初锻母模31、一与该初锻母模31相对应且可为该动力源所驱动而相对于该初锻母模31往复冲压的初锻公模32,及一穿伸于该初锻模穴311中的第一顶出杆33,该初锻公模32具有一初锻公模座321、一可拆卸地设置于该初锻公模座321中的初锻冲头322,及一形成于该初锻冲头322上且与该初锻模穴311相配合的锥孔323。
该锻头模具4包括一形成有一锻头模穴411的锻头母模41、一与该锻头母模41相对应也可为该动力源所驱动而相对于该锻头母模41往复冲压的锻头公模42,及一穿伸于该锻头模穴411中的第二顶出杆43,该锻头公模42具有一锻头公模座421、一可拆卸地设置于该锻头公模座421中的锻头冲头422,及一形成于该锻头冲头422上且与该锻头模穴411相配合的凹槽423,而该锻头母模41在相对于该凹槽421的端面上凹设有多个成型槽412。
该切断模具5包括一切断母模51、一与该切断母模51相对应也可为该动力源所驱动而相对于该切断母模51往复冲压的切断公模52,及一穿伸于该切断母模51中的第三顶出杆53,该切断公模52具有一形成有一穿孔522的切断公模座521、一与该切断母模对应设置且可拆卸地设置于该切断公模座521中的切断冲头523,及一形成于该切断冲头523上且大致呈六角形的切断孔524。
配合参阅图6,而该切断母模51具有一切断件511,及一可拆卸地设置于该切断件511之中的定型件512,该切断件511是设置于该机台100内且部分突伸于该机台100,而该定型件512具有一与该切断孔524相配合的切断模穴514,及多个凹设于邻近该切断冲头523的端面上的定型槽513,而该定型件512的顶面与该切断件511的顶面形成有一个高度差H,该第三顶出杆53是穿伸于该定型件512中。该第一、二、三顶出杆33、43、53也是受该动力源所驱动以进行往复运动。
参阅图5与图7,当欲以该成型装置2成型一固定设置组件7时,将一预设长度的杆状坯料70,置于该初锻模具3的初锻母模31的初锻模穴311中,同时驱使该初锻公模32的初锻公模座321连动该初锻公模322依据箭头34所示方向移动锻打该坯料70,借由该初锻公模322的锥孔323与该初锻模穴311相配合,使该坯料70成为一具有一纺锤形端头72的初锻件71,再驱动该初锻公模座321连动该初锻公模322依据箭头35所示方向移动,而与该初锻母模31相互分离,此时,该第一顶出杆33依据箭头35所示方向,将该初锻件71自该初锻模穴311中顶出。
接着,将该初锻件71置于该锻头模具4的锻头母模41的锻头模穴411中,并驱动该锻头公模42的锻头公模座421依据箭头44所示方向移动锻打该初锻件71,利用该锻头公模422的圆形凹槽423与该锻头母模41的所述成型槽412的相互配合,以获得一半成品73。再驱使该锻头公模座421连动该锻头公模422依据箭头45所示方向移动,而与该锻头母模41相互分离,且驱动该第二顶出杆43依据箭头45所示方向移动,将该初锻件73自该初锻模穴411中顶出。该半成品73包括一杆身74,及一连设于该杆身74的一端而为该锻头公模42的凹槽423所成型的杆头75,该杆头75具有一与该杆身74相连接的底面751,及多个由该锻头母模41的所述成型槽412所成型且凸设于该底面751的突出部752。
参阅图8、9并请一并回顾图7,将该半成品73的杆身74置于该切断母模51的定型件512的切断模穴514中,而该半成品73的杆头75的所述突出部752容置于该定型件512的相对应的所述定型槽513中,并受该切断公模52的切断冲头523依据图8中箭头54所示方向对应冲锻,而于该切断冲头523与该切断件511的接触位置产生余料7’,而获得一固定设置组件7。该固定设置组件7包括一本体76,及一自该本体76向下延伸的杆体77,该本体76大致呈一六角柱体,该杆体77大致呈一圆柱体,该本体76底缘761凸设有多数卡制部78。同时,该第三顶出杆53则依据图9中箭头55所示方向推抵该固定设置组件7的杆体77,使该固定设置组件7与该余料7’相互分离,并由该切断公模座521的穿孔522中落下。此时,该切断公模座521就连动该切断冲头523再依据图9中箭头55所示方向移动而与该切断母模51的切断件511相互分离,使该余料7’落下。
回顾参阅图5、6与图7,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锻头母模41具有六个成型槽412(图5中只显示两个),所以该定型件512上也具有六个定型槽513,所成型出的该固定设置组件7也具有六个卡制部78,当然所述成型槽412与所述定型槽513的个数也可随着需求而有不同的变化,以获得如图10所示一具有多个卡制部78的另一固定设置组件7,并不应为本实施例的披露所局限。
借助将凸设于该半成品73的杆头75底面751上的所述突出部752,容置于凹设在该定型件512上相对应的所述定型槽513中,使得该半成品73受到该切断冲头523冲锻以成形该固定设置组件7的本体76时,仍可以维持所述突出部752的外形,防止所述突出部752因该切断冲头523的冲击力而产生变形,甚至完全被该切断冲头523的冲击力所压平,以维持该固定设置组件7的所述卡制部78的完整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该切断模具5的切断母模51的定型件512是可拆卸地设置于该切断件511中,所以当该定型件512件上的所述定型槽513磨损时,只需更换该定型件512就可以,从而能有效降低维修成本。
参阅图11,本实用新型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2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大致上是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包含一初锻模具3、一锻头模具4,及一切断模具5,且该初锻模具3、锻头模具4及该切断模具5的作动过程也与前述实施例相同,不相同之处在于:该锻头母模41形成有一大致呈截头圆锥状且与该锻头模穴411相连通的成型槽412,而该切断母模51的定型件512形成有一大致呈截头圆锥状且与该切断模穴514相连通的定型槽513。
配合参阅图12,该杆状坯料80依序经由该初锻模具3、锻头模具4及该切断模具5的锻打,使该杆状坯料80依序成为一初锻件81、一半成品83,最后成为一固定设置组件8,该半成品83包括一杆头85、一凸设于该杆头85的底面851的突出部852,及一自该突出部852朝远离该杆头85方向延伸的杆身84。而该固定设置组件8包括一大致呈一六角柱体的本体86,及一自该本体86向外延伸且大致呈一圆柱体的杆体87,该本体86底面凸设有一大致呈截头圆锥状的卡制部88,而该杆体87是自该卡制部88朝远离该本体86方向延伸。
借助将该半成品83的突出部852容置于凹设在该切断母模51的定型件512相对应的该定型槽513中,使得该半成品83在受到该切断冲头523冲锻以成形该固定设置组件8的本体86时,仍可以维持该突出部852的外形,防止该突出部852因该切断冲头523的冲击力产生变形甚至完全被该切断冲头523的冲击力所压平,以维持该固定设置组件8的该卡制部88的完整性。
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2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大致上是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包含一初锻模具3、一锻头模具4,及一切断模具5,不相同之处在于:该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2还包含一安装于该机台100上且介于该初锻模具3与该锻头模具4间的整头模具6;该整头模具6包括一具有一整头模穴611的整头母模61、一与该整头母模61相对应也可为该动力源所驱动而相对于该整头母模61往复冲压的整头公模62,及一穿伸于该整头模穴611中并且为该动力源所驱动的第四顶出杆63,该整头公模62具有一整头公模座621、一可拆卸地设置于该整头公模座621中的整头冲头622,及一形成于该整头冲头622上且与该整头模穴611相配合的整头孔623。该初锻模具3、锻头模具4、切断模具5及该整头模具6的作动方式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在此不予多加赘述。
配合参阅图14,该杆状坯料90依序经由该初锻模具3、整头模具6、锻头模具4及该切断模具5,使该杆状坯料90依序成为一初锻件91、一整头件99、一半成品93,最后成为一固定设置组件9,该半成品93包括一由该锻头模具4的锻头公模422的凹槽423锻造成型出的杆头95、多个由该锻头模具4的锻头公模422与该锻头母模41的所述成型槽412成型,而凸设于该杆头95底面的突出部953,及一自所述突出部953朝远离该杆头95方向延伸的杆身94,该杆头95具有一大致呈六角柱体的头部951,及一连接该头部951的凸缘部952,所述突出部953是凸设于该凸缘部952的底面。
而该固定设置组件9包括一本体96,及一自该本体96向下延伸且大致呈一圆柱体的杆体97,该本体96具有一大致呈一六角柱体的靠抵部961,及一连接该杆体97及该靠抵部961的结合部962,及多个凸设于该结合部962底面的卡制部98,该杆体97自该结合部962朝远离该靠抵部961方向延伸。
借助将凸设于该半成品93的所述突出部952容置于该切断母模51的定型件512相对应的所述定型槽513中,使得该半成品93在受到该切断冲头523冲锻以成形该固定设置组件9的结合部962时,仍可以维持所述突出部953的外形,防止所述突出部953因该切断冲头523的冲击力产生变形甚至完全被该切断冲头523的冲击力所压平,维持凸设于该固定设置组件9的结合部962底面上的所述卡制部98的完整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2,利用该切断模具5的定型槽513,容置所述半成品73、83、93的所述突出部752、852、953,使得所述半成品73、83、93在受到该切断冲头523冲锻时,仍可以维持所述突出部752、852、953的外形,防止所述突出部752、852、953因该切断冲头523的冲击力产生变形甚至完全被该切断冲头523的冲击力所压平,以维持所述固定设置组件7、8、9的相对应的所述卡制部78、88、98的完整性避免造成失料,以提高所述固定设置组件7、8、9的品质稳定度及良品率。此外,由于该切断模具5的切断母模51的定型件512是可拆卸地设置于该切断件511中,所以当该定型件512件上的定型槽513磨损时,只需更换该定型件512就可以,无需更换该切断件511,可以有效地降低维修成本,所以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Claims (4)

1.一种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其安装于一机台上,该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依序包含一用来将坯料锻打而成型为一初锻件的初锻模具、一用来将该初锻件锻打而成型为一半成品的锻头模具,及一用来将该半成品锻打而成型为一固定设置组件的切断模具,该半成品包括一杆身,及一连设于该杆身的一端的杆头,其特征在于:
该切断模具包括一切断母模,及一与该切断母模相对应而往复冲压的切断公模,该切断母模形成有一切断模穴,以供该半成品的杆身置于其中,该切断公模相对于该切断母模的端面上开设有一切断孔,而该切断母模突伸于该机台且于相对于该切断孔的端面上凹设有一定型槽,以使该半成品的杆头容置于其中,而能借助该切断公模与切断母模互相配合冲压成型,以成型出该固定设置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切断公模具有一形成有一穿孔的切断公模座,及一与该切断母模对应设置且可拆卸地设置于该切断公模座中的切断冲头,该切断孔是形成于该切断冲头上且与该穿孔相连通,该切断母模具有一突伸于该机台的切断件,及一可拆卸地设置于该切断件之中的定型件,该定型槽是凹设于该定型件邻近该切断冲头的端面上,而该切断模穴是形成于该定型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定型件的顶面与该切断件的顶面形成有一个高度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含一安装于该机台上且介于该初锻模具与该锻头模具间的整头模具,该整头模具包括一具有一整头模穴的整头母模,及一与该整头母模相对应而往复冲压的整头公模,该整头公模相对于该整头母模的端面上开设有一整头孔。
CNU2008200035458U 2008-03-11 2008-03-11 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8310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35458U CN201183101Y (zh) 2008-03-11 2008-03-11 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35458U CN201183101Y (zh) 2008-03-11 2008-03-11 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83101Y true CN201183101Y (zh) 2009-01-21

Family

ID=40270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354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83101Y (zh) 2008-03-11 2008-03-11 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83101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2163A (zh) * 2013-06-21 2013-09-18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波导变换耦合器内腔、耦合器一体成型方法及成型工装
CN104525811A (zh) * 2014-12-24 2015-04-22 舟山市7412工厂 零件冷镦加工方法
CN105344911A (zh) * 2015-12-10 2016-02-24 重庆福悦安科技有限公司 水平双头冷镦座
CN110323100A (zh) * 2019-07-04 2019-10-11 深圳东洋旺和实业有限公司 高精的铁芯加工设备及相应的铁芯加工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2163A (zh) * 2013-06-21 2013-09-18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波导变换耦合器内腔、耦合器一体成型方法及成型工装
CN104525811A (zh) * 2014-12-24 2015-04-22 舟山市7412工厂 零件冷镦加工方法
CN105344911A (zh) * 2015-12-10 2016-02-24 重庆福悦安科技有限公司 水平双头冷镦座
CN110323100A (zh) * 2019-07-04 2019-10-11 深圳东洋旺和实业有限公司 高精的铁芯加工设备及相应的铁芯加工方法
CN110323100B (zh) * 2019-07-04 2021-03-16 深圳东洋旺和实业有限公司 高精的铁芯加工设备及相应的铁芯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9134B (zh) 具有多种功能的一次成型模具
CN110883122A (zh) 大规格大高径比镁合金铸棒短流程大变形制坯方法
CN201183101Y (zh) 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
CN105344735B (zh) 一种具有内孔的输出轴的冷挤压成型模具和成型工艺
CN108787893A (zh) 一种低耗能联动脱模的冲压模具
CN105750475A (zh) 一种半空心轴销塑性成型方法
CN202097345U (zh) 汽车自动变速器输出花键轴热锻模具
CN210848165U (zh) 一种锻件成型用薄壁腔体模具
CN201960038U (zh) 用于生产碗状饰品的拉深模具
CN202185551U (zh) 一种生产道钉的终锻坯模具
CN107433312B (zh) 一种高压共轨管制坯模具及制坯方法
CN206632201U (zh) 一种沉头孔冲压成形模具
CN202174164U (zh) 具有多种功能的一次成型模具
CN202781804U (zh) 热成型模具
CN203281790U (zh) 齿轮镶块模具
CN110170609A (zh) 带法兰球笼外套精密塑性成形工艺及模具
CN103949575A (zh) 变速箱主轴立锻生产方法及专用锻造模具
CN2439344Y (zh) 内花键冷挤成形模具
CN201183104Y (zh) 一种加工坯料截面有弯曲变形的锻造件的组合模具
CN203409063U (zh) 一种间歇自动切废料结构
CN209139733U (zh) 一种工程机械托链轮半轮体闭式锻造模具
CN106734790A (zh) V型腔锻件的锻造成型工艺
CN2584835Y (zh) 一种成形模具
CN112775342A (zh) 一种薄壁产品压型整形一体化加工工装和方法
CN207563671U (zh) 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21

Termination date: 201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