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63671U - 模具 - Google Patents
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563671U CN207563671U CN201721274127.8U CN201721274127U CN207563671U CN 207563671 U CN207563671 U CN 207563671U CN 201721274127 U CN201721274127 U CN 201721274127U CN 207563671 U CN207563671 U CN 2075636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ld
- mold base
- die
- pressing plate
- die hol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模具,本实用新型涉及一压板位于第一、第二模座之间,压板具有与该第一模座的模穴相对应的穿孔,以及至少一突出于该穿孔的干涉部,该穿孔可供第二模座的冲头通过,另有至少一弹性件可常态推抵该压板朝该第二模座移动;第一、第二模座合模成形一工件,而再进行开模后,工作可随压板受弹性件的回复力而脱离模穴,以完成脱模;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顶出机构,利用第一、第二模座的开模动作,使工件脱离模穴,可达到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利用开模动作,即可完成脱模工序,可与高速往返的合、开模作动作时序搭配,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模具。
背景技术
按,一般金属部品的加工成型,其主要是备具有一较大体积的金属块体,而后进行车修加工程序,即一一渐进的切削、研磨该金属块体,以使该金属块体外型形成所需使用的金属部品;然而,使用车修加工方式,其所需备具的金属块体必须是大于该金属部品体积,并且车修加工过程中除加工缓慢外,同时也会产生许多废料,造成材料成本、制造时间的增加外,并且使用车修加工方式所形成的金属部品,由于该金属块体加工过程中,并非使用挤压的方式,故加工后的金属部品其硬度也较差。
因此,有部分业者进而使用基于模具的铸造法及锻造法。铸造或锻造由于能够快速准确地让金属成型而适合大量生产。铸造或锻造用模具装置通常由可动模具与固定模具合体后形成模穴,而作为让金属部品成型的空间,把金属加热后熔化的金属熔汤注入该母模仁内填充(铸造)或加压凝固(锻造)后,让可动模具与固定模具分离后让成型的金属部品脱模。
上述的脱模方式大多是利用一顶出机构将成型的金属部品顶出固定模具的模穴,其顶出机构一般于固定模具另连结装设一液压或气压系统,而利用液压或气压系统驱动一冲头往上顶出金属部品,使金属部品取出脱离模穴;惟,该利用液压或气压顶出方式于使用上仍具有如下的缺弊。
1、该液压系统驱动冲头往上顶出金属部品的速度相当缓慢,其不仅无法与高速往返的合、开模作动作时序搭配,更大幅降低生产效率。
2、该固定模具的冲头另连结加装供驱动顶出的液压或气压系统,其不仅使锻造模块的构造更加复杂,更大幅增加了锻造模块的制作及维修成本。
3、由于固定模具的冲头与模穴密合,且该冲头一般较为细长,因此,当液压或气压系统驱动冲头于模穴内顶出固定模具的冲头时,较难控制冲头于模穴内作稳定的位移,而易于冲头与模穴产生磨耗损坏现象,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模具,可利用模具的开模动作,使工件脱离模穴,即可与高速往返的合、开模作动作时序搭配,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提供一种模具,其包含: 一第一模座,具有至少一模穴;一压板,位于该第一模座一侧,该压板具有与该模穴相对应的穿孔以及至少一突出于该穿孔的干涉部,而该干涉部于该模穴的对应位置处形成一重叠区域;一第二模座,位于该压板相对于该第一模座一侧,可与该第一模座搭配合模,该第二模座具有与该穿孔及模穴相对应的冲头;以及至少一弹性件,与该压板连结,常态推抵该压板朝该第二模座移动。
在一优选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模穴具有一第一成型部以及环设于该第一成型部的第二成型部,且该第一成型部凹入于该第一模座的深度大于该第二成型部凹入于该第一模座的深度,该重叠区域位于该第二成型部。在更优选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成型部具有一拔模角。
在一优选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模座的冲头相对于该干涉部设有让位部。
在一优选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弹性件位于该第一模座与该压板之间。在另一优选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弹性件位于该第二模座与该压板之间。
在一优选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干涉部朝该模穴处形成有突出于该压板表面的凸出部。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顶出机构,利用压板取代部分冲头对金属胚料进行挤压,再利用第一、第二模座的开模动作,让压板自动赋归时,即可完成脱模工序,可与高速往返的合、开模作动作时序搭配,以达到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具的立体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具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模座与压板的立体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模座与压板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模座的立体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第二模座合模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第二模座开模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模座与压板的另一示意图。
图号说明:
拔模角a
第一模座10
工作平台11
模穴12
第一成型部121
第二成型部122
重叠区域123
压板20
穿孔21
干涉部22
凸出部23
第二模座30
冲头31
让位部32
弹性件40
金属胚料50
工件60。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至少包含:一第一模座10设于一工作平台11上,该第一模块10的上表面向内凹入形成一模穴12,该模穴对应不同欲成型的工件外型所设置,在模穴欲成型薄型壳体工件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如图2及图3所示,该模穴12具有一第一成型部121以及环设于该第一成型部121的第二成型部122,且该第一成型部121凹入于该第一模座10的深度大于该第二成型部122凹入于该第一模座10的深度。在一个优选具体实施方案中,该第一成型部121的边侧具有一拔模角a,其拔模角a的角度可以为3度至7度之间,可让成型后的工件更易于脱离模穴,但该拔模角a的角度亦可具有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已知的角度。
一压板20位于该第一模座10一侧,该压板20具有与该模穴12相对应的穿孔21以及至少一突出于该穿孔21的干涉部22。在一个优选具体实施方案中,该干涉部22由该穿孔21的内表面侧向朝内延伸而成,而该干涉部22于该模穴12的对应位置处形成一重叠区域123,请同时参阅图4所示,该重叠区域123位于该第二成型部122。
一第二模座30位于该压板20相对于该第一模座10一侧,亦即该压板20位于该第一、第二模座10、30之间,该第二模座30可与该第一模座10搭配合模,该第二模座30具有与该穿孔21及模穴12相对应的冲头31,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5所示,而该第二模座的冲头31相对于该干涉部22设有让位部32。虽然本说明书说明且图式绘示第二模座30在第一模座10的下方,第一、第二模座10、30的相对位置亦可视实际需求改变;此外,模具可不仅仅包含第一、第二模座10、30,其可视实际需求改变其数量。
至少一弹性件40与该压板20连结,常态推抵该压板20朝该第二模座30移动。在一个优选具体实施方案中,该弹性件40为弹簧且位于该第一模座10与该压板20之间,该弹性件40使用压缩弹簧。在另一个优选具体实施方案中,该弹性件40位于该第二模座30与该压板20之间,该弹性件40使用拉伸弹簧。
本实用新型使用上述模具的成型方法中,先提供一金属胚料50,如图2所示,将该金属胚料50放置于该第一模座10的模穴12上。进行合模,如图6,驱动该第二模座30朝该第一模座10移动并压抵该压板20,且冲头31则通过压板20的穿孔21对金属胚料进行挤压,让金属胚料充填于该模穴12内,以成形对应出该模穴12形状的一工件60。如图6的合模状态时,压板20被压抵于该第一模座10上,此时弹性件40呈现压缩状态;其中,部分冲头21对第一成型部121的金属胚料进行挤压,部分冲头21对第一成型部121的金属胚料进行挤压,而压板20的干涉部22穿过让位部32对第二成型部122的重叠区域处的金属胚料进行挤压,以成形对应出该模穴12形状的一工件。
进行开模及脱模,驱动该第二模座30离开该第一模座10,该弹性件40的回复力带动该压板20朝该第二模座30移动,如图7所示,因干涉部22与部分工件60接触,故压板20移动的同时可带动该工件60脱离该模穴12,完成脱模。
在一个优选具体实施方案中,干涉部22朝向该模穴12的一表面进一步施以一表面处理,增加该干涉部22与该工件30间的附着力,让弹性件40回复力带动该压板20朝该第二模座30移动时,可顺利由干涉部22将工件60脱离该模穴12。例如施以物理手段的表面处理,提高干涉部表面的粗糙度,让干涉部表面形成有复数微结构。或者施以化学手段的表面处理,以干式或湿式方式蚀刻干涉部表面形成复数微结构,提高干涉部表面的粗糙度。或者直接于该干涉部表面附加一附着力较大的结构层(例如双面胶),以增加该干涉部22与该工件60间的附着力,但增加附着力的表面处理的方式亦可具有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已知的方式。
在另一个优选具体实施方案中,如图8所示,该干涉部22朝该模穴12处形成有突出于该压板20表面的凸出部23,藉以增加干涉部22与工件的接触面积,以增加该干涉部22与该工件间的附着力。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顶出机构,利用压板取代部分冲头对金属胚料进行挤压,再利用第一、第二模座的开模动作,让压板自动赋归时,即可完成脱模工序,可与高速往返的合、开模作动作时序搭配,以达到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Claims (7)
1.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一第一模座,具有至少一模穴;
一压板,位于该第一模座一侧,该压板具有与该模穴相对应的穿孔以及至少一突出于该穿孔的干涉部,而该干涉部于该模穴的对应位置处形成一重叠区域;
一第二模座,位于该压板相对于该第一模座一侧,可与该第一模座搭配合模,该第二模座具有与该穿孔及模穴相对应的冲头;以及
至少一弹性件,与该压板连结,常态推抵该压板朝该第二模座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穴具有一第一成型部以及环设于该第一成型部的第二成型部,且该第一成型部凹入于该第一模座的深度大于该第二成型部凹入于该第一模座的深度,该重叠区域位于该第二成型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成型部具有一拔模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模座的冲头相对于该干涉部设有让位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位于该第一模座与该压板之间。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位于该第二模座与该压板之间。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干涉部朝该模穴处形成有突出于该压板表面的凸出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74127.8U CN207563671U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74127.8U CN207563671U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563671U true CN207563671U (zh) | 2018-07-03 |
Family
ID=62694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27412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63671U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56367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70030A (zh) * | 2018-07-27 | 2018-10-19 | 东莞市世胜硅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漂浮式硅胶煮蛋器及其生产模具 |
-
2017
- 2017-09-29 CN CN201721274127.8U patent/CN20756367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70030A (zh) * | 2018-07-27 | 2018-10-19 | 东莞市世胜硅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漂浮式硅胶煮蛋器及其生产模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83833B (zh) | 冲孔落料复合模具及冲孔落料方法 | |
CN105363915A (zh) | 气动脱模的冲压模 | |
CN207563671U (zh) | 模具 | |
CN104117583B (zh) | 一次成型卷圆模具 | |
CN205463911U (zh) | 一种双边同时成型的滑块装置 | |
CN212168696U (zh) | 一种适用传递模的摆臂送料机向上落料机构 | |
CN204817713U (zh) | 一种带凸缘零件的拉深切边复合模具 | |
CN105436425A (zh) | 砂型造型装置及砂型造型方法 | |
CN212792928U (zh) | 一种脱料稳定的压铸模具 | |
CN211334417U (zh) | 一种汽车格栅生产模具用脱模机构 | |
TWI651140B (zh) | 模具及成型方法 | |
JP2011140158A (ja) | 成形装置 | |
CN103372601A (zh) | 模具先成型后切边方法及其模具 | |
CN216679802U (zh) | 一种用于加工脚轮支架的级进模 | |
CN209124726U (zh) | 一种具有定位和顶出功能的自动整形工装 | |
CN108465726B (zh) | 一种离心泵泵壳水压胀形方法及其胀形设备 | |
CN208162433U (zh) | 转动翻边及整形模具 | |
CN106001273A (zh) | 一种料斗的涨口模具 | |
CN106077282B (zh) | 一种c100拨叉整形模组 | |
CN205386591U (zh) | 一种t型冲压件的倒装冲孔落料复合模具 | |
CN205183452U (zh) | 一种侧向成形凸包装置 | |
CN205702069U (zh) | 一种连续冲压模具 | |
CN207547427U (zh) | 一种冲压模具 | |
CN104759607B (zh) | 一种带热压模与上脱模装置的模具 | |
CN212857419U (zh) | 一种全周侧成型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3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