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52331Y - 摩托车离合器冷却机构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离合器冷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52331Y
CN201152331Y CNU2007201887499U CN200720188749U CN201152331Y CN 201152331 Y CN201152331 Y CN 201152331Y CN U2007201887499 U CNU2007201887499 U CN U2007201887499U CN 200720188749 U CN200720188749 U CN 200720188749U CN 201152331 Y CN201152331 Y CN 20115233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lutch
engine
cooling mechanism
oil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887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中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Zongshen Eng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Zongshen Eng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Zongshen Eng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Zongshen Eng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887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5233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5233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5233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离合器冷却机构,在曲轴箱右盖上的机油滤清器安装位附近与离合器安装位附近位置之间设置油路,所述油管与设于机油滤清器安装位与离合器安装位附近的油道连通;离合器中心套侧壁上均匀开有油孔或油槽,机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油槽油孔进入主动片和从动片的缝隙之间。由于可将经过过滤后的机油喷射到离合器中心套内,机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油槽或油孔进入主动片和从动片,从而降低了主动片和从动片的温度,延长了主动片的寿命,使发动机离合器故障率降低,并延长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摩托车离合器冷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发动机离合器冷却机构,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摩托车发动机离合器的作用是传递或中断动力的输出。离合器在使用时主要利用主动片与从动片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扭矩以及过载打滑,主动片与从动片之间的正压力由离合器弹簧的弹力产生,由于离合器的过载打滑,使得主动片和从动片的瞬间温度较高,如果长期限使用半离合状态,会使离合器主动片长期处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导致主动片容易磨损。现在我国大部分摩托车发动机为解决温度较高,由此产生离合器磨损问题,一般采用两种方案,一种是增加主动片的直径,使得主动片和从动片的接触面积增大,增加离合器承载能力;另一种是增加主动和从动片的数量,增加离合器承载能力。但此两种方案都会受到发动机空间位置的限制,同时结构改动较大,成本较高。鉴于此,CN2842070Y公开的“一种摩托车离合器座”它是在座体的壁上开有多个通孔,通过通孔使机油导入到摩擦片进行润滑,增加对摩擦片的散热;同样CN2849309Y公开了“一种手动离合摩托车离合器的中心套”,它是通过在中心套底部的套沿上或内腔的壁上开设油槽,油槽连通至中心套外齿的齿槽形成油路,使摩擦片得到润滑油;另处,CN2743606Y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湿式离合器的从动摩擦片”,它是通过在从动片的单面或双面摩擦面上开有油槽,并减少摩擦片数,增加其厚度改善摩擦片的散热。这些结构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解决相同的问题,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没有充足的机油来源,实际上难以达到预期的散热和润滑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改善摩托车发动机离合器冷却和润滑效果,结构简单、经济性好的摩托车发动机离合器冷却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摩托车发动机离合器冷却机构,其特征是在曲轴箱右盖上的机油滤清器安装位附近与离合器安装位附近位置之间设置油路,所述油管与设于机油滤清器安装位与离合器安装位附近的油道连通;离合器中心套侧壁上均匀开有油孔或油槽,机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油槽油孔进入主动片和从动片的缝隙之间。
相比现有技术,由于在曲轴箱盖上增加了油路,采用外接油路或在曲轴箱盖上设置油孔将经过机油泵和滤清器过滤后的机油输入到离合器的中心套内,同时通过离合器中心套上开设的油槽或油孔使机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油槽或油孔进入主动片和从动片之间,从而降低主动片和从动片的温度,使摩擦片之间得到良好的润滑和散热,延长了主动片的寿命,降低了发动机离合器的故障率,从而延长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尤其采用在曲轴箱盖上设置外接油路的方式,对现有技术结构改动较小,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曲轴箱右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曲轴箱右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离合器中心套设油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离合器中心套设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离合器装配示意图;
图6是图4的离合器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四冲程发动机大都采用压力与飞溅相结合的综合润滑。压力润滑是用机油泵不断地将机油通过机油泵和油道压送到发动机各润滑部位,润滑机油利用自身的重力回到曲轴箱,润滑油以吸入机油泵不断地循环。飞溅润滑是利用曲轴等旋转机件的运动,使机油产生飞溅,润滑气缸壁和气门机械的机件。曲轴箱的机油经集滤器、机油泵和滤清器进入主油道,分配到润滑部位,润滑后机油又回到曲轴箱。但是,现有曲轴箱右盖1上机油滤清器(安装位)2和离合器(安装位)3相互独立,并不关联,实施压力与飞溅相结合的综合润滑,也难以直接对离合器的摩擦片进行润滑和散热,如图1所示。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发动机离合器冷却机构,是在曲轴箱右盖1上的机油滤清器安装位2的附近与离合器安装位3附近之间设置油路,尤其是采用外接油管5,对现有技术结构改动较小,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当然采用在曲轴箱壁上设置油孔的方式也可(省略附图)。外接油管5与设于机油滤清器安装位2与离合器安装位3附近的油道4连通。同时参见图3和图4,离合器中心套6侧壁上均匀开有油孔7或油槽8,油孔7或油槽8以三至四个为宜,这样不但效果显著,而且加工更方便;图中箭头方向为润滑油的流动方向。参见图5和图6,是改进后的离合器装配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为润滑油的流动方向,通过油管5送入离合器的机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油槽8或油孔7进入主动片和从动片的缝隙之间,使摩擦片之间得到良好的润滑和散热,从而降低了主动片和从动片的温度,延长了主动片的寿命,降低了发动机离合器的故障率,并延长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Claims (4)

1、摩托车发动机离合器冷却机构,其特征是在曲轴箱右盖(1)上的机油滤清器安装位(2)附近与离合器安装位(3)附近位置之间设置油路,所述油管与设于机油滤清器安装位(2)与离合器安装位(3)附近的油道(4)连通;离合器中心套(6)侧壁上均匀开有油孔(7)或油槽(8),通过机油滤清器的机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油路(5)和油槽(8)/油孔(7)进入主动片和从动片的缝隙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离合器冷却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油路是油管是外接油管(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离合器冷却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油路是设于曲轴箱壁上的油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离合器冷却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油孔(7)/油槽(8)为三至四个。
CNU2007201887499U 2007-12-31 2007-12-31 摩托车离合器冷却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5233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887499U CN201152331Y (zh) 2007-12-31 2007-12-31 摩托车离合器冷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887499U CN201152331Y (zh) 2007-12-31 2007-12-31 摩托车离合器冷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52331Y true CN201152331Y (zh) 2008-11-19

Family

ID=40128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8874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52331Y (zh) 2007-12-31 2007-12-31 摩托车离合器冷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52331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03320B2 (ja) クラッチ装置
CN106122308A (zh) 一种用于汽车混合动力变速器的离合器装置
CN208474353U (zh) 离合器及变速箱和作业机械
CN102943828B (zh) 一种amt 变速器制动装置
CN113819228A (zh) 一种amt变速箱制动器强制润滑系统
CN103375572A (zh) 一种发动机及其凸轮轴的惰齿轮组件结构
CN201152331Y (zh) 摩托车离合器冷却机构
CN202673477U (zh) 机油滤清器外置式摩托车发动机
JP2014181721A (ja) 歯車装置
CN208750384U (zh) 一种路面破碎机工作机构单路润滑系统
CN210652524U (zh) 一种运动平稳的电动车轮
CN202431777U (zh) 箱体封闭式离合器
CN202579962U (zh) 一种发动机及其凸轮轴的惰齿轮组件结构
CN203891956U (zh) 一种整体式摇臂座
CN2856644Y (zh) 摩托车用发动机机油泄压装置
JP3938072B2 (ja) クラッチ潤滑装置
CN202381156U (zh) 柴油机风扇托架总成
CN105333120A (zh) 带风冷、集油润滑和消隙结构的减速器
CN205578059U (zh)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的集油结构
CN201149047Y (zh) 一种可以冷却和润滑摩擦片的摩托车用离合器
CN204127266U (zh) 装载机变速箱防扰油装置
CN216894660U (zh) 一种摩托车离合器强制润滑系统
CN109707474B (zh) 凸轮轴止推装置及发动机
CN211693192U (zh) 传动轴滑动轴
CN102052192B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9

Termination date: 201612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