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36249Y - 换模机构 - Google Patents

换模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36249Y
CN201136249Y CNU2007203048277U CN200720304827U CN201136249Y CN 201136249 Y CN201136249 Y CN 201136249Y CN U2007203048277 U CNU2007203048277 U CN U2007203048277U CN 200720304827 U CN200720304827 U CN 200720304827U CN 201136249 Y CN201136249 Y CN 20113624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urface
changing mechanism
year
die
die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3048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法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3048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3624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3624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3624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换模机构,包含有一机座,具有一座身,一座面为位于该座身一预定高度位置上的水平面;一载模部,位于该机座的一侧,具有两载件,彼此连动,并可沿预定方向于一第一及一第二位置间往复位移,当位于该第一位置上时,使该两载件的一比邻位于该座面的一侧,而当位于该第二位置上时,则使该两载件的另一比邻位于该座面的一侧;至少二移动模座,可分别载置于一对应的载件上,并当对应的载件比邻于该座面的一侧时,可于该座面与该载件间位移作动;一驱动部,用以提供动力带动对应的移动模座于该座面及比邻于该座面的对应载件间位移作动。据此,其可避免模具清理时间造成模具开模时间过长所衍生的时间浪费情况。

Description

换模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换模机构。
背景技术
以多层模片彼此叠置组成的模具应用以作为高分子成型的模制加工者,属公知熟用的基础技术,而为使该等模具的应用能合于产业机械自动化的作业需求,习知技术即叠有创新的技术被公开揭露,而创作人发现在习知多层模具的应用上,由于在开模后必需对模片进行清理程序,因此即必需使模具在维持于开模状态下,俟模片清理完成后方可再续以进行次一程序的模制作业,惟,如此一来,除造成模具等待清理完成的时间浪费外,在热模制程下,亦使得模具的热能大量散逸而有浪费能源利用的缺失存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模机构,其可避免模具清理时间造成模具开模时间过长所衍生的时间浪费情况。以及,可藉由模具空置时间的缩短以避免能源的浪费。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换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机座,具有一座身,一位于该座身上方位置的水平座面;
一载模部,位于该机座的一侧,具有两彼此连动,并可于一第一及一第二位置间往复位移的载件,该两载件的一比邻位于该座面的一侧,或该两载件的另一比邻位于该座面的一侧;
至少二个可于该座面与该载件间位移作动的移动模座,分别载置于一对应的载件上;
一用以提供动力带动对应的移动模座于该座面及比邻于该座面对应载件间位移作动的驱动部。
其中,各该载件沿重力方向位移作动。
其中,该载模部更包含有一用以导引各该载件于各该第一、第二位置间往复位移的导件,立设于该座身的一侧。
其中,该导件由数立置的杆体构成。
其中,各该载件分别具有一对相隔开来的平行导轨,而所载置的移动模座以两相背座端跨置于该两导轨间。
其中,更包含有一用以连接该驱动部的出力端末与由受该驱动部所驱动的对应移动模座一侧座端的滑接部。
其中,该滑接部包含有至少两用以向平行于各该移动模座的往复线性位移方向的滑槽,槽向两端呈透空并同轴地分设于各该移动模座的一侧座端上,一可沿对应滑槽的槽向与该滑槽相对位移的滑块,固设于该驱动部的出力端末上,并具有与各该滑槽对应互补的断面形状,而与对应的滑槽嵌合。
其中,该滑块的断面形状呈工字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避免了模具清理时间造成模具开模时间过长所衍生的时间浪费情况,并可藉由模具空置时间的缩短以避免能源的浪费。
以下,兹举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该载模部位于该第一位置上。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顶视图,其中,一移动模座位于该座面的移入位置上。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顶视图,其中,一移动模座位于对应载件上的移出位置上。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显示各该载件于各该第一、第二位置间位移的作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显示一滑接部用以连接驱动部与对应载件间的滑接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各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换模机构10,其主要由一机座20、一载模部30、两移动模座40、一驱动部50以及一滑接部60所组成。
该机座20用供作为对模具施以挟模以提供锁模力的习知技术,因此,申请即不另就其详细的技术内容再为赘言,而其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有关联性者,乃系其座身21上所设置供载置模具的座面22。
该载模部30具有一导件31立设于该座身21的一侧,并提供一与重力方向相同的导引方向;进一步来说,该导件31包含了有一底311并列位于该座身21的一侧,四适当长度且彼此平行的圆形杆体312分别以底端直立固设于该底311上,一顶框313则桥接固设于各该杆体312的顶侧杆端上;
第一及第二两载件32、33以彼此维持固定间隔距离的方式,连动地滑接于该导件31的各该杆体312上,而可沿各该杆体312的杆轴于一第一及一第二位置间上下往复位移作动,当位于该第一位置上时,使该第一载件32比邻于该座面22的一侧,而当位于该第二位置上时,则使该第二载件33比邻于该座面22的一侧;详细地说,各该载件32、33分别具有一对彼此平行的导轨321、331,各自滑设于两对应杆体312上;
两对连接杆34以杆轴两端桥接于各该载件的导轨321、331间,用以使各该载件32、33彼此相隔的距离维持固定;
两流体压力缸件35分别以缸身一端固设于该底311上,而以另端轴接于该第一载件32的对应导轨321上,用以提供动力以驱动各该载件32、33于各该第一、第二位置间上下地往复位移。
各该移动模座40大致呈板片状,并可分别以两侧相背座端跨置滑接于一对应载件的两导轨321、331相向端面间,而可沿对应导轨321、331所提供的轨道滑移作动。
该驱动部50以流体压力为动力源者,设于该座身21的另侧,而得以出力轴对一对应的载件施力,以驱动该对应载件的滑移作动。
该连接部60具有一断面大致呈工字形的滑块61,固设于该驱动部50的出力轴端末上,两形状与该滑块61对应互补且槽向两端透空而同轴对应的滑槽62分别设于该两移动模座40的座端上,用以分别与该滑块61对应滑接。
藉由上述构件的组成,该换模机构10的主要功效在具有可避免模具清理时间造成模具开模时间过长所衍生的时间浪费情况,并可进一步提高模具的使用率并节省能源的消耗,兹于此对其用以达成该等功效的具体技术内容详为说明。
该换模机构10在使用上可使该两移动模座40所载设的模具构成相同,如为具有同一模穴形状的中模,当一移动模座40上所载设的模板完成前一模制程序后,即以该驱动部50透过该滑块61与对应滑接的滑槽62将该移动模座40自该座面22水平地自一位于该座面22上的移入位置、往该载模部30方向推移并滑接于该第一载件32的导轨321间,而受导引继续平移至一移出位置上;
继之,即由各该流体压力缸件35提供动力将该各该第一、第二载件32、33自该第一位置上移至该第二位置上,此时,位于该第一载件32上的移动模座40一侧座端的滑槽62即与该滑块61分离开来,取而代之者系滑置于该第二载件33上的移动模座40一端的滑槽62滑接于该滑块61上,如此一来,即可以该驱动部50将该第二载件33上所载设的移动模座40予以拉移,使之水平地移动至该座面22上方,从而即可即时作为模具构成的一部,而使模具的利用继续实施,不会受到前一模制程序的模具构成移出后所需清理时间的延宕。
申请人于此需再加以提出说明者系,上开实施例所揭露者仅系本实用新型的例示,并未排除其他,亦即,凡可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所得涵摄者均应属本申请案所拟予以保护者。

Claims (8)

1、一种换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机座,具有一座身,一位于该座身一预定高度位置上的水平座面;
一载模部,位于该机座的一侧,具有两彼此连动,并可沿预定方向于一第一及一第二位置间往复位移的载件,该两载件的一比邻位于该座面的一侧,或该两载件的另一比邻位于该座面的一侧;
至少二个可于该座面与该载件间位移作动的移动模座,分别载置于一对应的载件上;
一用以提供动力带动对应的移动模座于该座面及比邻于该座面对应载件间位移作动的驱动部。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各该载件沿重力方向位移作动。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模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载模部更包含有一用以导引各该载件于各该第一、第二位置间往复位移的导件,立设于该座身的一侧。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模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导件由数立置的杆体构成。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各该载件分别具有一对相隔开来的平行导轨,而所载置的移动模座以两相背座端跨置于该两导轨间。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用以连接该驱动部的出力端末与由受该驱动部所驱动的对应移动模座一侧座端的滑接部。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模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滑接部包含有至少两用以向平行于各该移动模座的往复线性位移方向的滑槽,槽向两端呈透空并同轴地分设于各该移动模座的一侧座端上,一可沿对应滑槽的槽向与该滑槽相对位移的滑块,固设于该驱动部的出力端末上,并具有与各该滑槽对应互补的断面形状,而与对应的滑槽嵌合。
8、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模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滑块的断面形状呈工字形。
CNU2007203048277U 2007-11-28 2007-11-28 换模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3624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3048277U CN201136249Y (zh) 2007-11-28 2007-11-28 换模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3048277U CN201136249Y (zh) 2007-11-28 2007-11-28 换模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36249Y true CN201136249Y (zh) 2008-10-22

Family

ID=40036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30482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36249Y (zh) 2007-11-28 2007-11-28 换模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36249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2397A (zh) * 2013-05-21 2013-09-18 苏州凯尔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四轴超声波焊接机用自动换模机构
CN107662310A (zh) * 2016-07-27 2018-02-06 钜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接续成型的模制加工方法
CN110871536A (zh) * 2018-09-03 2020-03-10 钜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直线多站式成型加工机械的模具交换机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2397A (zh) * 2013-05-21 2013-09-18 苏州凯尔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四轴超声波焊接机用自动换模机构
CN107662310A (zh) * 2016-07-27 2018-02-06 钜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接续成型的模制加工方法
CN107662310B (zh) * 2016-07-27 2020-02-11 钜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接续成型的模制加工方法
CN110871536A (zh) * 2018-09-03 2020-03-10 钜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直线多站式成型加工机械的模具交换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36249Y (zh) 换模机构
CN106424550A (zh) 消失模胶合模具
CN210805923U (zh) 纽扣电池负极壳注塑胶成型装置
CN203238497U (zh) 一种全自动纸浆模塑四工位一体设备
CN206317128U (zh) 一种印刷纸用裁切设备
CN212764883U (zh) 一种玻璃钢格栅模压成型的模具
CN105614974B (zh) 一种直立棉冷热转换胸杯定型机及其加工工艺
CN208050733U (zh)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电池铝壳的自动伸缩旋切模具
CN2555139Y (zh) 双工位水泥瓦自动成型机
CN205914733U (zh) 一种高度可调压铸模具
CN206122507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铸铁成型模具
CN201483702U (zh) 对夹式二模板的全自动泡沫塑料成型机
CN211091662U (zh) 一种能重叠压制多片砖茶的压制机
CN211386431U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管折弯模具
CN108162329A (zh) 一种箱体类自动脱模收集模具
CN107297423A (zh) 一种机械加工模具及加工工艺
CN201143755Y (zh) 全自动双层对作橡胶成型机
CN205200259U (zh) 一种弹条热成型设备
CN206983062U (zh) 一种直线输送式固态硅胶平板硫化机
CN111838843A (zh) 一种生态仿真花仿生成型方法及成型装置
CN208275982U (zh) 一种数控折弯机
CN100348390C (zh) 自动剪切机
CN219986053U (zh) 一种方便脱模的成型模具
CN219486429U (zh) 一种手机后盖注塑模具
CN204820396U (zh) 一种新型油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22

Termination date: 200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