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24076Y - 微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微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124076Y CN201124076Y CNU2007200036916U CN200720003691U CN201124076Y CN 201124076 Y CN201124076 Y CN 201124076Y CN U2007200036916 U CNU2007200036916 U CN U2007200036916U CN 200720003691 U CN200720003691 U CN 200720003691U CN 201124076 Y CN201124076 Y CN 201124076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change
- exhaust gas
- waste gas
- gas
- exchange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该装置是一个只有输入口的容器,在容器内从废气输入口依次设有至少二级的交换段,它们之间互相连通处设有气室,第一级的交换段的交换气室上设有与大气相通的通孔。这种结构,当废气进入交换段后向内喷射,形成极强烈的卷吸作用,使气室产生真空,再从大气通孔吸入的大气氧气,这种高压气体在下一气室内对含有可燃气体剧烈燃烧,将剩余废气送入下级交换段时,使废气产生非常高速的旋转,发生动量交换;当负压越高时,被吞噬的气体越多,从而达到少量排放,甚至无排放的效果。
Description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污染的防治装置,特别是一种微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防治废气污染的方式很多,例如机动车尾气处理,有的采用燃料和电池结合,来达到减少排量的目的减少污染,但废旧电池的再处理技术不成熟,存在着二次污染;有的采用电喷加装三元催化净化器,这种现有技术是中国政府目前大力推行的治理机动车尾气排放的重用手段。所谓的三元催化净化器实际上是一个外部净化装置,它由铂、铑、钯三种金属元素构成,制成蜂窝状的吸收结构,当机动车发动机高速运行时,温度上升至700~800℃时,三元素产生化学反应,可有效吸收净化汽车尾气,降低汽车尾气中CO、HC、NOx的含量,从而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由于三元催化净化器仅是一个外部净化部件,它的正常运作受汽车发动机标确控制空燃比和燃油雾化好坏与否影响极大。如果电喷装置出现故障,像氧传感器、控制开关、补气阀出现损坏,则三元催化净化器就会很快失效,失去功能。同时,三元催化净化器的蜂窝状结构极易出现堵塞,达到饱和状态,失去净化效用,应经常更换新的净化器,从而,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一般正常使用周期在90天之内)。三元催化净化器仅仅起到降低机动车发尾气污染的目的,治标不治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大大减少废气向外排放的微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该装置是一个只有输入口的容器,在容器内从废气输入口依次设有至少二级的交换段,每级的交换段设有至少一个射流喷孔和与其相对应的扩散孔,在射流喷孔和扩散孔之间相联处设有两者互相连通的交换气室,在首级的交换段的交换气室上设有与大气相通的通孔;每级的交换段之间相联处都设有它们之间互相连通的混合气室;在最后一级交换段的混合气室连接有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是:所述的微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在第三级至最后一级的交换段的交换气室之间或交换气室与混合气室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负压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进方案是:所述的微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交换段的射流喷孔可以替换成层流喷孔。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装置输入口接入到具有一定压力废气,该废气进入交换段后向内喷射,形成极强烈的卷吸作用,使气室产生真空,再从大气通孔吸入的大气氧气,这种高压气体在下一气室内对含有可燃气体剧烈燃烧,将可燃烧物及其有害物质燃烧分解,并将剩余废气送入下级交换段时,通过气室的负压,在负压孔的反馈作用,使废气产生非常高速的旋转,就在负压产生的负能与废气工作能量相互抵消产生极其强烈地翻滚;进行剧烈的碰撞发生动量交换,也就产生了气室黑洞现象;当负压越高时,被吞噬的气体越多,没有吞噬的气体的微量的一小部分通过排气管排出,这时大大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当负压越高时,被吞噬的气体越多,从而达到少量排放,甚至无排放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射流喷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层流喷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1中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微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该装置是一个只有输入口的容器,在容器内从废气输入口1依次设有十三级的交换段2,每级的交换段2设有至少一个射流喷孔21和与其相对应的扩散孔22,在射流喷孔21和扩散孔22之间相联处设有两者互相连通的交换气室23,在首级的交换段2的交换气室23上设有与大气相通的通孔24;每级的交换段2之间相联处都设有它们之间互相连通的混合气室3;在最后一级的交换段2的混合气室3连接有排气管6;在第十一级的交换段2的混合气室3与第三级的交换段2的交换气室23之间设有相连通的负压管5;在第九级的交换段2的混合气室3与第八段的交换段2的交换气室23之间设有相连通的负压管5;第三级至第七级的交换段2的混合气室3与该级的交换气室23相连通的负压管5;交换段2的射流喷孔21可以替换成层流喷孔。
根据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首级的交换段2可以有多个并联方式,并可以第N级的交换段2汇合在混合气室3,也可以在混合气室3再分流,这样的变化有多种多样,都同样可以实现吞噬气体,达到微排放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已经成功制造出样品,通过检测有非常微量的废气排出。
Claims (3)
1. 一种微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一个只有输入口的容器,在容器内从废气输入口(1)依次设有至少二级的交换段(2),每级的交换段(2)设有至少一个射流喷孔(21)和与其相对应的扩散孔(22),在射流喷孔(21)和扩散孔(22)之间相联处设有两者互相连通的交换气室(23),在首级的交换段(2)的交换气室(23)上设有与大气相通的通孔(24);每级的交换段(2)之间相联处都设有它们之间互相连通的混合气室(3);在最后一级交换段(2)的混合气室(3)连接有排气管(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三级至最后一级的交换段(2)的交换气室(23)之间或交换气室(23)与混合气室(3)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负压管(5)。
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交换段(2)的射流喷孔(21)可以替换成层流喷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0036916U CN201124076Y (zh) | 2007-01-30 | 2007-01-30 | 微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0036916U CN201124076Y (zh) | 2007-01-30 | 2007-01-30 | 微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124076Y true CN201124076Y (zh) | 2008-10-01 |
Family
ID=39997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00369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24076Y (zh) | 2007-01-30 | 2007-01-30 | 微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124076Y (zh) |
-
2007
- 2007-01-30 CN CNU2007200036916U patent/CN201124076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53754A (zh) | 微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 |
CN101063418A (zh) | 颗粒物质产生器和收集器 | |
US20090263296A1 (en) | Catalyst with bioreactor for combustion engines | |
CN101292077A (zh) | 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 |
CN108049943A (zh) | 内燃机尾气颗粒物炭黑净化处理装置与方法 | |
CN101053755A (zh) | 无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 |
CN201124076Y (zh) | 微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 |
CN101749135A (zh) | 车辆尾气排放控制技术 | |
CN201049278Y (zh) | 无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 |
CN201046379Y (zh) | 微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 |
CN201401206Y (zh) | 汽车尾气净化器 | |
CN105524747A (zh) | 一种清洗三元催化器的清洗剂 | |
AU2008200374B2 (en) | Devices with no emission for treatment of exhaust gas | |
WO2015021745A1 (zh) | 复合金属催化模块、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5638634U (zh) | 一种采用超声波雾化装置的机动车尾气处理装置 | |
EP2116292A1 (en) | A micro-effluent device for exhaust gas treatment | |
CN2401699Y (zh) | 汽车尾气净化器 | |
CN204476534U (zh) | 一种发动机尾气排放管 | |
CN101396638A (zh) | 内燃机尾气净化装置 | |
CN218266065U (zh) | 基于环保的柴油发电机组 | |
EP3511541B1 (en) | Catalytic converter for classic cars | |
JP2011247188A (ja) | 内燃機関の排気装置 | |
CN2217106Y (zh) | 多功能消声器的废气处理装置 | |
CN111577437A (zh) | 柴油机尾气减排系统 | |
CN2373575Y (zh) | 一种燃油发动机助燃尾气净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01 Termination date: 20120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