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49278Y - 无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49278Y
CN201049278Y CNU2007200036935U CN200720003693U CN201049278Y CN 201049278 Y CN201049278 Y CN 201049278Y CN U2007200036935 U CNU2007200036935 U CN U2007200036935U CN 200720003693 U CN200720003693 U CN 200720003693U CN 201049278 Y CN201049278 Y CN 20104927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change
gas
waste gas
exchange section
s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036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裕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0036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4927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4927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4927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该装置是一个只有输入口的容器,在容器内从废气输入口依次设有至少二级的交换段,它们之间互相连通处设有气室,第一级的交换段的交换气室上设有与大气相通的通孔,在第二级至最后一级的交换段之间的混合气室设有与首级交换段入口相连通的反馈管。这种结构,当废气进入交换段后向内喷射,形成极强烈的卷吸作用,使气室产生真空,再从大气通孔吸入的大气氧气,这种高压气体在下一气室内对含有可燃气体剧烈燃烧,将剩余废气送入下级交换段时,使废气产生非常高速的旋转,发生动量交换;当负压越高时,被吞噬的气体越多,没有吞噬的气体重新反馈到入口处,这样多次吞噬直到吞噬完,从而达到无排放的效果。

Description

无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污染的防治装置,特别是一种无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防治废气污染的方式很多,例如机动车尾气处理,有的采用燃料和电池结合,来达到减少排量的目的减少污染,但废旧电池的再处理技术不成熟,存在着二次污染;有的采用电喷加装三元催化净化器,这种现有技术是中国政府目前大力推行的治理机动车尾气排放的重用手段。所谓的三元催化净化器实际上是一个外部净化装置,它由铂、铑、钯三种金属元素构成,制成蜂窝状的吸收结构,当机动车发动机高速运行时,温度上升至700~800℃时,三元素产生化学反应,可有效吸收净化汽车尾气,降低汽车尾气中CO、HC、NOx的含量,从而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由于三元催化净化器仅是一个外部净化部件,它的正常运作受汽车发动机标确控制空燃比和燃油雾化好坏与否影响极大。如果电喷装置出现故障,像氧传感器、控制开关、补气阀出现损坏,则三元催化净化器就会很快失效,失去功能。同时,三元催化净化器的蜂窝状结构极易出现堵塞,达到饱和状态,失去净化效用,应经常更换新的净化器,从而,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一般正常使用周期在90天之内)。三元催化净化器仅仅起到降低机动车发尾气污染的目的,治标不治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吞噬废气的无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该装置是一个只有输入口的容器,在容器内从废气输入口依次设有至少二级的交换段,每级的交换段都设有至少一个射流喷孔和与其相对应的扩散孔,在射流喷孔和扩散孔之间相联处设有两者互相连通的交换气室,在首级的交换段的交换气室上设有与大气相通的通孔;每级的交换段之间相联处都设有它们之间互相连通的混合气室;在第二级至最后一级的交换段之间的混合气室设有与首级交换段入口相连通的反馈管。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是:所述的无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在第三级至最后一级的交换段的交换气室之间或交换气室与混合气室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负压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进方案是:所述的无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在最后一级的交换段的混合气室设有与大气相连通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改进方案是:所述的无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交换段的射流喷孔是两边为锥形孔、中间为圆形孔的组合;或是两个锥形孔的组合。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装置输入口接入到具有一定压力废气,该废气进入交换段后向内喷射,形成极强烈的卷吸作用,使气室产生真空,再从大气通孔吸入的大气氧气,这种高压气体在下一气室内对含有可燃气体剧烈燃烧,将可燃烧物及其有害物质燃烧分解,并将剩余废气送入下级,当进入交换段时,通过气室的负压,在负压孔的反馈作用,使废气产生非常高速的旋转,就在负压产生的负能与废气工作能量相互抵消产生极其强烈地翻滚;进行剧烈的碰撞发生动量交换,也就产生了气室黑洞效应;当负压越高时,被吞噬的气体越多,没有吞噬的气体在最后通过反馈管返回到输入端重新进行,经过反复多次发生直到吞噬完,从而达到无排放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射流喷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射流喷孔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1中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4、5、6所示,一种无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该装置是一个只有输入口的容器,在容器内从废气输入口1依次设有十三级的交换段2,第一级的交换段2设有50个射流喷孔21和与其相对应的扩散孔22,在射流喷孔21和扩散孔22之间相联处设有两者互相连通的交换气室23,在第一级的交换段2的交换气室23上设有与大气相通的通孔24;第二、三级的交换段2设有50个射流喷孔21和扩散孔22;第四级的交换段2设有100个射流喷孔21和扩散孔22;第五、六、七、八、九级的交换段2各设有200个射流喷孔21和扩散孔22;第十、十一、十二、十三级的交换段2各设有100个射流喷孔21和扩散孔22;每级的交换段2之间相联处都设有它们之间互相连通的混合气室3;在第二级、第八级、第十三级的交换段2的混合气室3设有与首级交换段2入口相连通的反馈管4;在第三级至最后一级的交换段2的交换气室23之间或交换气室23与混合气室3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负压管5;在最后一级的交换段2的混合气室3设有与大气相连通管6;射流喷孔21是两边为锥形孔、中间为圆形孔的组合;或是两个锥形孔的组合。如图2所示,在第六级、第十一级、第十三级的混合气室3设有与首级的交换段2入口相连通的反馈管4;在第三级至第八级的交换气室23分别与该级的混合气室3之间设有相连通的负压管5;在第十级的混合气室3与第九级的交换气室23之间设有相连通的负压管5;第十一级的混合气室3与第二级的交换气室23之间设有相连通的负压管5。
根据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首级的交换段2可以有多个并联方式,并可以第N级的交换段2汇合在混合气室3,也可以在混合气室3再分流,这样的变化有多种多样,都同样可以实现吞噬气体,达到无排放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已经成功制造出样品,通过检测没有废气排出。

Claims (4)

1.一种无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一个只有输入口的容器,在容器内从废气输入口(1)依次设有至少二级的交换段(2),每级的交换段(2)都设有至少一个射流喷孔(21)和与其相对应的扩散孔(22),在射流喷孔(21)和扩散孔(22)之间相联处设有两者互相连通的交换气室(23),在首级的交换段(2)的交换气室(23)上设有与大气相通的通孔(24);每级的交换段(2)之间相联处都设有它们之间互相连通的混合气室(3);在第二级至最后一级的交换段(2)之间的混合气室(3)设有与首级交换段(2)入口相连通的反馈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三级至最后一级的交换段(2)的交换气室(23)之间或交换气室(23)与混合气室(3)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负压管(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最后一级的交换段(2)的混合气室(3)设有与大气相连通管(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无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交换段(2)的射流喷孔(21)是两边为锥形孔、中间为圆形孔的组合;或是两个锥形孔的组合。
CNU2007200036935U 2007-01-12 2007-01-30 无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4927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036935U CN201049278Y (zh) 2007-01-12 2007-01-30 无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20047293.4 2007-01-12
CN200720047293 2007-01-12
CNU2007200036935U CN201049278Y (zh) 2007-01-12 2007-01-30 无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49278Y true CN201049278Y (zh) 2008-04-23

Family

ID=39335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0369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49278Y (zh) 2007-01-12 2007-01-30 无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49278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53754A (zh) 微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CN101208501A (zh) 使用涡轮增压器将空气供给到减排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CN201049278Y (zh) 无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CN101053755A (zh) 无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CN201124076Y (zh) 微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CN201046379Y (zh) 微排放式废气处理装置
CN105298691A (zh) 一种利用蜂窝陶瓷提升汽车动力及零减排的方法
CN201401206Y (zh) 汽车尾气净化器
AU2008200374B2 (en) Devices with no emission for treatment of exhaust gas
KR20210113660A (ko) 공기 분사부가 구비된 배기 가스 정제 시스템
EP2116292A1 (en) A micro-effluent device for exhaust gas treatment
CN220555976U (zh) 一种尾气排放处理装置
CN215566190U (zh) 一种尾气催化器及车辆
KR100925869B1 (ko) 소음기
CN2401699Y (zh) 汽车尾气净化器
EP3511541B1 (en) Catalytic converter for classic cars
CN2217106Y (zh) 多功能消声器的废气处理装置
TW200918732A (en) Micro emission exhaust gas processing device
CN1102695C (zh) 一种压燃式柴油发动机排气消声净化装置
CN201080841Y (zh) 内燃机尾气净化装置
CN2550522Y (zh) 可于引擎运转时取出氢及氧的装置
CN106089377A (zh) 一种防治车辆尾气污染的集成动量交换器
CN107035491A (zh) 利用led灯及蜂窝陶瓷提升汽车废气减排效能的方法
KR19990027651U (ko) 자동차 촉매 변환기
WO2006014117A2 (en) Improved exhaust gas oxidizer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23

Termination date: 201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