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12684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12684Y
CN201112684Y CNU2007200435460U CN200720043546U CN201112684Y CN 201112684 Y CN201112684 Y CN 201112684Y CN U2007200435460 U CNU2007200435460 U CN U2007200435460U CN 200720043546 U CN200720043546 U CN 200720043546U CN 201112684 Y CN201112684 Y CN 20111268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insulating body
wall
wel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435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玉华
王宏亮
方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0435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1268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1268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1268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纵长的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数个端子及遮蔽壳体,绝缘本体设有基部及自基部沿对接方向延伸的对接部,而遮蔽壳体具有遮蔽于对接部外侧的外壁,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所述端子均设有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固持部、自固持部延伸于对接部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焊接部;在对接方向上,第二端子焊接部的上表面与该第二端子焊接部上方的外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端子焊接部的上表面与该第一端子焊接部上方的外壁之间的距离,当电连接器通过较高电压时,可防止高电压击穿第二端子焊接部上表面与其上方的外壁之间的空气而形成短路,从而可避免对电连接器的损坏。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遮蔽壳体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电连接器一般具有如下结构:纵长状的绝缘本体、收容并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数个端子及遮蔽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基部及自基部一侧延伸的对接部,于对接部的顶端向内凹设有收容空间,并且自基部延伸有凸向该收容空间内的舌板部;每一端子设有可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固持部、自固持部延伸入收容空间并收容于舌板部上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焊接部。
所述遮蔽壳体遮蔽于绝缘本体外侧,众所周知,遮蔽壳体为防止端子受外部信号的干扰,一般遮覆于端子的外侧,若要取得较好的遮蔽效果,所述遮蔽壳体的下边缘一般邻近印刷电路板;当端子采用表面焊接(Surface MountedTechnology,下称SMT)时,该端子的焊接部上侧与邻近的遮蔽壳体下边缘之间具有一较窄的空间,当电连接器通过较高的电压时,如电连接器被雷击时,该空间将被击穿,形成短路,从而损坏电连接器。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电连接器加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承载高电压的电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纵长的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数个端子及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基部及自基部沿对接方向延伸的对接部,所述遮蔽壳体具有遮蔽于对接部外侧的外壁,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所述端子均设有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固持部、自固持部延伸于绝缘本体对接部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焊接部,该焊接部为表面焊接型并设有上表面;在对接方向上,所述第二端子焊接部的上表面与该第二端子焊接部上方的外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端子焊接部的上表面与该第一端子焊接部上方的外壁之间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加大第二端子焊接部上表面与其上方的外壁之间的距离,当电连接器通过较高电压时,可防止该高电压击穿空气而使第二端子和遮蔽壳体外壁形成短路,从而避免损坏电连接器,提高了电连接器的电压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中A-A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中B-B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包括纵长的绝缘本体1、数组端子2及遮覆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3,所述数组端子2包括沿纵长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电源端子21、第一端子22及第二端子2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子用以传输信号,而第二端子用以传输网络信号。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基部11及自基部沿对接方向延伸的对接部12,该对接部12顶端向内凹设形成有收容空间10以容纳对接连接器;绝缘本体对接部12具有形成收容空间10的四个侧壁121及垂直于侧壁的底壁122,并且该对接部12还包括有自基部11延伸且凸伸入收容空间10的舌板部13,舌板部的两侧设有沿对接方向延伸且贯穿基部的槽道130,以将上述端子2收容于该槽道130内。
请再参阅图2所示,第一端子22沿纵长方向对称排列于舌板部13两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源端子21及第二端子23位于第一端子22的两端,且该第二端子23设有可固持于绝缘本体1内的固持部231、自固持部向上延伸入收容空间并位于对接部槽道130的接触部232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焊接部233;所述电源端子21和第一端子22的结构与第二端子23的结构相类似,也设有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延伸入收容空间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焊接部,其中,该若干端子的焊接部均采用表面焊接技术(SMT)并设有上表面。
请再参阅图1至图4所示,组装时,将数组端子2自绝缘本体下方插入槽道130,然后再将遮蔽壳体3组设于绝缘本体1上;所述遮蔽壳体具有内壁31及自内壁上端向外弯折延伸的外壁32,该内壁31位于收容空间10内并连续环绕于舌板部的四周并遮蔽于侧壁121的内侧,而所述外壁32遮蔽于该侧壁的外侧;所述外壁32向下延设有数个接脚片320,绝缘本体1的侧壁121对应该接脚片设有配合部123,该配合部上设有可供接脚片320插接的槽孔124,所述接脚片320穿过槽孔124而延伸出绝缘本体1外,可将遮蔽壳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上,并可将电连接器100更稳固地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未图示)。
请参阅图5所示,在第二端子焊接部233上方,所述外壁32具有缺口321,在对接方向上,形成该缺口321的一侧为第二端子焊接部233,另一侧为遮蔽壳体的外壁32;第二端子焊接部233的上表面与其上方的外壁32之间的距离可为L1、L2、L3,在本实施方式中,该L1、L2、L3可取2.0mm~4.0mm之间的任一值,例如该L1、L2、L3可取2.0mm、2.5mm、3.0mm、3.5mm或4.0mm,即L1、L2、L3须为2.0mm以上,那么,如果电连接器通过较高的电压时,例如电连接器被雷击时,由于遮蔽壳体的外壁32与第二端子焊接部233之间相隔为2.0mm,可避免击穿外壁与第二端子焊接部之间的空气而造成短路,从而防止电连接器遭到损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端子、第一端子的焊接部与其上方的外壁32之间的距离L4相等,而由于缺口321的设置,在对接方向上,所述第二端子焊接部233的上表面与该第二端子焊接部233上方的外壁32之间的距离L2大于其它端子焊接部的上表面与该其它端子焊接部上方的外壁之间的距离L4;上述缺口321于对接方向上一侧的外壁不设置卡扣,可相对降低电连接器于对接方向上的高度,有利于电连接器的小型化发展,并在保持电连接器小型化发展的同时,可使电连接器承受较高的电压。
请再参阅图1及图2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00还设有金属片4,绝缘本体舌板部13对应金属片4设有沿对接方向延伸的插槽131,所述金属片4固持于该插槽内,且该金属片4设有固持部41及自固持部向下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接脚42,该金属片4可释放产生的静电以保护电连接器。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较佳实施方式。当然,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也可采用其他实施方式,例如:
所述电源端子、第一端子的焊接部与其上方的外壁32之间的距离也可不同。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纵长的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数个端子及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基部及自基部沿对接方向延伸的对接部,所述遮蔽壳体具有遮蔽于对接部外侧的外壁,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所述端子均设有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固持部、自固持部延伸于绝缘本体对接部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焊接部,该焊接部为表面焊接型并设有上表面;
其特征在于:在对接方向上,所述第二端子焊接部的上表面与该第二端子焊接部上方的外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端子焊接部的上表面与该第一端子焊接部上方的外壁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外壁设有缺口,该缺口位于第二端子焊接部的上方,且在对接方向上,形成该缺口的一侧为第二端子的焊接部,另一侧为遮蔽壳体的外壁,且该侧的外壁不设置卡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焊接部的上表面与遮蔽壳体之间的距离至少为2.0mm,且该第二端子为传输网络信号的端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还包括有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的焊接部与其上方的外壁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端子的焊接部与该第一端子焊接部上方的外壁之间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顶端向内凹设有收容空间,所述遮蔽壳体具有上述外壁及自外壁上端向下弯折延伸的内壁,该内壁位于收容空间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基部设有凸伸入收容空间的舌板部,所述遮蔽壳体的内壁连续环绕于舌板部的四周,且该内壁与舌板部均垂直于绝缘本体的基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的外壁沿对接方向延设有接脚片,绝缘本体上设有收容该接脚片的槽孔。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具有形成收容空间的四个侧壁及垂直于该侧壁的底壁,所述遮蔽壳体的内壁和外壁分别位于该侧壁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部两侧设有沿对接方向延伸且贯穿基部的槽道,端子收容于该槽道内。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有金属片,绝缘本体的舌板部对应该金属片设有沿对接方向延伸的插槽。
CNU2007200435460U 2007-10-09 2007-10-09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1268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435460U CN201112684Y (zh) 2007-10-09 2007-10-09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435460U CN201112684Y (zh) 2007-10-09 2007-10-09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12684Y true CN201112684Y (zh) 2008-09-10

Family

ID=39964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4354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12684Y (zh) 2007-10-09 2007-10-09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12684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21341A1 (zh) * 2016-01-11 2017-07-20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及包括该连接器的便携式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21341A1 (zh) * 2016-01-11 2017-07-20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及包括该连接器的便携式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76781U (zh) 连接器、设有连接器的电路板以及电路板连接结构
CN201178146Y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109216972B (zh) 板对板式高频插座及移动设备
CN109216973B (zh) 板对板式高频插座及移动设备
US20060216960A1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US20120208379A1 (en) Ac inlet
JPH09245861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01112684Y (zh) 电连接器
CN2874868Y (zh) 模组电连接器
KR101324656B1 (ko) 쉘의 구조가 개선된 인터페이스 커넥터
CN100377434C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1112955Y (zh) 电连接器
CN2383227Y (zh) 模组连接器
CN201160170Y (zh) 电连接器
CN113991343A (zh) 一种电源结构
CN201178211Y (zh) 电连接器
CN100533815C (zh) 电池盖及应用其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349287A (zh) 电连接器
CN210806213U (zh) Rj45贴片电容端子无需焊接接地结构
CN215268904U (zh) 弹片和电子设备
CN218275209U (zh) 连接器、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0129598U (zh) Rf同轴连接座
CN2831509Y (zh) 电连接器组合
KR101528316B1 (ko) 실장 강도가 향상된 리셉터클 커넥터
CN218039918U (zh) 一种可翻盖的屏蔽式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10

Termination date: 2014100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