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02236Y - 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02236Y
CN201102236Y CNU2007201779634U CN200720177963U CN201102236Y CN 201102236 Y CN201102236 Y CN 201102236Y CN U2007201779634 U CNU2007201779634 U CN U2007201779634U CN 200720177963 U CN200720177963 U CN 200720177963U CN 201102236 Y CN201102236 Y CN 20110223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rt module
module
air pressure
reciprocating type
pneumatic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779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HE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H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HE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H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779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0223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0223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0223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用以解决公知往复式气动工具的减震结构设计存在的组装精准度难以控制、组装效率缓慢以及增加产品体积的问题;其包括有外壳、气压启闭控制模组、控制开关、作动模组、减震构件;所述作动模组的各板块体,经过穿设定位件以穿组结合成一单体,且作动模组滑设在外壳的容槽中,其各板块体周侧可滑动地直接抵靠在容槽内壁,并作动模组的进气端与气压启闭控制模组的供气端相互枢套且气密配合,作动模组前端具有一凸管部枢穿在外壳前端设有的一穿孔内;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往复式气动工具中。

Description

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
背景技术
往复式气动工具依其工具端形态的不同而产生不同功能,如气动锯、气动锤、气动斩等等。往复式气动工具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将气压源导入工具内部,经过控制阀控制气压的启闭,并经过一作动模组对气压自动导引换向工作,使一活塞杆连同工具端(如锯片、冲锤等)产生往复运动。
鉴于传统往复式气动工具工作时存在震动剧烈的问题,于是业内有人研发出减震结构来解决震动问题,而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即针对所述的减震结构部分。
有关公知往复式气动工具的减震结构设计,与本实用新型较为相关的专利前案,请参阅台湾专利公告编号471377号《手提动力工具的悬浮减震机构》,案主要是经过一悬浮式滑套将其内部动作模块组装成一独立单元,使滑套可在工具壳体的膛孔中滑动,并在滑套与膛孔前端之间组设一前缓冲器,再在滑套与导气承座之间组设一后缓冲器,借此达到减震效果;然而,这种公知结构在实际应用上仍存在下述问题:
所述作动模组通常包括有多个板块体单元构件,公知结构利用一滑套将作动模块各单元构件容置在内部的设计,就组立角度而言,作动模组各单元构件组入滑套内的过程,容易发生对位精准度难以控制以及组装效率缓慢的问题,同时造成组立成本的增加。
所述滑套必须具备一定壁厚才能符合强度的需求,因此增加了作动模组的整体体积,工具壳体的膛孔空间也必须扩大配合,如此显然大幅增加整体往复式气动工具的材料成本而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工具壳体的外径也将因此而必须增大,不符合产品外观小巧化的设计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结构容易控制组装精准度、组装效率高和产品体积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包括有外壳、气压启闭控制模组、控制开关、作动模组、减震构件;所述外壳内部具有容槽,所述气压启闭控制模组、作动模组及减震构件容设在容槽中;外壳后端具进气端与气压启闭控制模组连通,气压启闭控制模组具有供气端与作动模组的进气端相连通;作动模组由多个板块体相迭置组成,且作动模组具有一活塞杆件枢穿出外壳前端形成一工具组设部;还包括:
所述作动模组的各板块体,经过穿设定位件以穿组结合成一单体,且作动模组滑设在外壳的容槽中,其各板块体周侧可滑动地直接抵靠在容槽内壁,并作动模组的进气端与气压启闭控制模组的供气端相互枢套且气密配合,作动模组前端具有一凸管部枢穿在外壳前端设有的一穿孔内;
所述减震构件,包括组设在作动模组进气端与气压启闭控制模组供气端之间的中置式缓冲器、以及组设在作动模组前端与外壳前端之间的前置式缓冲器。
进一步,所述作动模组各板块体的穿设定位件为多个螺栓,作动模组的各板块体设有相对位的穿孔,最端部的板块体设置螺孔与螺栓螺合定位。
进一步,所述作动模组进气端与气压启闭控制模组供气端设置成内、外管体相互枢套配合,且在内、外管体之间组设密止环。
进一步,所述作动模组的凸管部内组设有一环衬,所述活塞杆件枢穿过环衬,环衬内组设有气密环。
进一步,所述外壳由上壳体、下壳体组合构成,气压启闭控制模组容置在上壳体中、作动模组容置在下壳体中。
进一步,所述外壳为一体成形的单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作动模组由一气压导入座、一流路切换组件、一活塞、一缸座体迭置构成,所述活塞杆件设在所述活塞的一端。
进一步,所述流路切换组件由一顶板块、一主座块、一底板块、一活动块体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独特创新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
1、作动模组的各板块体通过穿设定位件穿组结合成单体形态的设计,可使作动模组各板块体之间的组立过程对位更加简易快速、且精准度更容易掌握控制,进而达到大幅提升组装效率、降低组立成本,具有较佳的经济效益。
2、作动模组的各板块体周侧呈可滑动式直接抵靠在容槽内壁的设计,可省略公知结构的滑套构件,相对缩减作动模组以及外壳的体积,进而更利于符合产品外观小巧化的设计趋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的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的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的中置式缓冲器组设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的前置式缓冲器组设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的实施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的外壳形态另一实施例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的前置式缓冲器组配形态另一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用以解决公知往复式气动工具的减震结构设计存在的组装精准度难以控制、组装效率缓慢以及增加产品体积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往复式气动工具A包括有一外壳10、一气压启闭控制模组20、一控制开关30、一作动模组40以及减震构件50;其中,外壳10概呈一中空筒状,其内部具有一轴向设置的容槽11以供气压启闭控制模组20、作动模组40以及减震构件50容设其中,控制开关30可呈一压板形态组设在外壳10的外部一侧,外壳10后端具一进气端12以可将气压导入气压启闭控制模组20,气压启闭控制模组20的前端具有一供气端21与作动模组40的进气端401相连通;作动模组40是由多个板块体相迭置组成,如本实施例所述的作动模组40,其由一气压导入座41、一流路切换组件42、一活塞46、一缸座体47迭置构成,其中,流路切换组件42可由一顶板块421、一主座块422、一底板块423、一活动块体424所组成;另外,活塞46一端具有一活塞杆件461枢穿出外壳10前端形成一工具组设部462,可供预定的作用工具463(如本实施例所示的锯片)组设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设计包括:作动模组40的各板块体,经过穿设定位件60加以穿组结合成一单体形态,所述穿设定位件60可为多个螺栓61、62所构成,以使作动模组40的各构体(指41、42)设有相对位的穿孔(410、420),最端部的缸座体47设置有螺孔470以供螺栓61、62螺合定位;而且,作动模组40滑设在外壳10的容槽11中,构成其各板块体(指41、42、47)周侧是呈可滑动地直接抵靠在容槽11内壁的状态,并使作动模组40的进气端401与气压启闭控制模组20的供气端21呈相互枢套且气密配合状态,作动模组40前端具一凸管部48枢穿配合在外壳10前端所设一穿孔13;其中,如图4所示,作动模组40进气端401与气压启闭控制模组20供气端21可设成内、外管体形态以达到相互枢套配合的目的,且在内、外管体之间组设一密止环210以达到气密配合的状态;
所述减震构件50,包括组设在作动模组40进气端与气压启闭控制模组20供气端21之间的一中置式缓冲器51(可为弹簧)、以及组设在作动模组40前端与外壳10前端之间的一前置式缓冲器52(可为弹簧)。
其中,如图5所示,作动模组40的凸管部48内并可组设有一环衬49,并使活塞杆件461枢穿过环衬49,环衬49内并组设有气密环491。
其中,再如图1、图2、图3所示,外壳10是可由上壳体101、下壳体102所组合构成,以使气压启闭控制模组20容置在上壳体101中、作动模组40容置在下壳体102中。
其中,如图7所示,外壳10B也可为一体成型的单体结构形态,以使气压启闭控制模组20以及作动模组40均容置在外壳10B内部。
所述中置式缓冲器51的组配形态,如图4所示,是组套在内、外管体形态的进气端401与供气端21外周部位的外置式结构形态;如图8所示的中置式缓冲器51B,其为内置式结构形态,将中置式缓冲器51B组设在管体形态的供气端21内部,并使其两端各分别抵靠在进气端401的端面以及供气端21内部一壁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6所示,往复式气动工具A工作时,经过控制开关30的扣压而开启气压启闭控制模组20的气体流路,接着气压(请参图中箭号W所标示)通过气压启闭控制模组20的供气端21以及进气端401而进入作动模组40中,再经过作动模组40整体内部流路的设计(这部分为公知技术),其透过气压导入座41将气压导入流路切换组件42中以自动切换进入缸座体47中的气体流向,进而驱使活塞46连同活塞杆件461、工具组设部462及作用工具463产生往复运动;而且,本实用新型与公知结构主要区别在于,在作动模组40各板块体经过穿设定位件60加以穿组结合成一单体形态且直接滑设在外壳10容槽11中的特点,以及减震构件50由中置式缓冲器51以及前置式缓冲器52构成的另一特点,因此,当作动模组40因活塞杆件461等相连构件的往复运动而产生震动时,经过中置式缓冲器51及前置式缓冲器52的相对弹性顶撑,使作动模组40可在外壳10容槽11中悬浮滑动,形成缓冲避震效果。
功能效果说明:
1、作动模组40的各板块体经过穿设定位件60穿组结合成单体形态的设计,使作动模组40各板块体之间的组立对位过程更加简易快速、且精准度更容易掌握控制,进而大幅提升组装效率、降低组立成本,具有较佳的经济效益。
2、作动模组40的各板块体周侧呈可滑动地直接抵靠在外壳10容槽11内壁的设计,可省略公知结构中的滑套构件,能相对缩减动作模块40以及外壳的体积,进而更利于符合产品外观小巧化设计趋势。
3、通过在作动模组40的凸管部48内增设一环衬49以供活塞杆件461枢穿的结构设计,由于所述凸管部48具有相当大的延伸长度,故环衬49可设成一长筒形态,借此可提供活塞杆件46 1较大的滑动接触面积,进而使活塞杆件461的工作达到更加平稳耐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在这,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包括有外壳、气压启闭控制模组、控制开关、作动模组、减震构件;所述外壳内部具有容槽,所述气压启闭控制模组、作动模组及减震构件容设在容槽中;外壳后端具进气端与气压启闭控制模组连通,气压启闭控制模组具有供气端与作动模组的进气端相连通;作动模组由多个板块体相迭置组成,且作动模组具有一活塞杆件枢穿出外壳前端形成一工具组设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作动模组的各板块体,经过穿设定位件以穿组结合成一单体,且作动模组滑设在外壳的容槽中,其各板块体周侧可滑动地直接抵靠在容槽内壁,并作动模组的进气端与气压启闭控制模组的供气端相互枢套且气密配合,作动模组前端具有一凸管部枢穿在外壳前端设有的一穿孔内;
所述减震构件,包括组设在作动模组进气端与气压启闭控制模组供气端之间的中置式缓冲器、以及组设在作动模组前端与外壳前端之间的前置式缓冲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模组各板块体的穿设定位件为多个螺栓,作动模组的各板块体设有相对位的穿孔,最端部的板块体设置螺孔与螺栓螺合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模组进气端与气压启闭控制模组供气端设置成内、外管体相互枢套配合,且在内、外管体之间组设密止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模组的凸管部内组设有一环衬,所述活塞杆件枢穿过环衬,环衬内组设有气密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由上壳体、下壳体组合构成,气压启闭控制模组容置在上壳体中、作动模组容置在下壳体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一体成形的单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模组由一气压导入座、一流路切换组件、一活塞、一缸座体迭置构成,所述活塞杆件设在所述活塞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切换组件由一顶板块、一主座块、一底板块、一活动块体组成。
CNU2007201779634U 2007-09-30 2007-09-30 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0223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779634U CN201102236Y (zh) 2007-09-30 2007-09-30 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779634U CN201102236Y (zh) 2007-09-30 2007-09-30 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02236Y true CN201102236Y (zh) 2008-08-20

Family

ID=39949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77963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02236Y (zh) 2007-09-30 2007-09-30 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02236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6610B (zh) * 2011-07-20 2013-05-21 Riyan Pneumatic Co Ltd Design of Commutation Module for Reciprocating Pneumatic Tools
TWI413579B (zh) * 2009-09-22 2013-11-01 Basso Ind Corp 動力工具
TWI647077B (zh) * 2017-12-01 2019-01-11 日溢企業有限公司 Reciprocating pneumatic tool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3579B (zh) * 2009-09-22 2013-11-01 Basso Ind Corp 動力工具
TWI396610B (zh) * 2011-07-20 2013-05-21 Riyan Pneumatic Co Ltd Design of Commutation Module for Reciprocating Pneumatic Tools
TWI647077B (zh) * 2017-12-01 2019-01-11 日溢企業有限公司 Reciprocating pneumatic tool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51999B (zh)
CN201102236Y (zh) 往复式气动工具结构
CN103216561A (zh) 气弹簧
US20120049427A1 (en) Rear shock-absorbing device
CN100443762C (zh) 阻力可调的空气阻尼器
CN208474235U (zh) 一种高缓冲性能液压油缸
CN201916410U (zh) 套管可锁定气弹簧
CN201636257U (zh) 双工况密封圈活塞式空气阻尼器
TWI358352B (zh)
CN201300252Y (zh) 锯片辅助夹具
CN115807752B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电磁泵
CN201496465U (zh) 用于气弹簧的活塞
CN103410704A (zh) 一种自进气式气缸及具有该自进气式气缸的空压机
CN2121570U (zh) 液压缓冲器
CN201537901U (zh) 预压式避震缓冲冲击锤
CN204954439U (zh) 减震筒自动铰孔机装夹进给驱动机构
CN203604530U (zh) 一种减震器
CN212203571U (zh) 一种管道压力缓冲装置
CN203665176U (zh) 一种打刀缸
CN201862858U (zh) 气动往复锉
CN202579788U (zh) 液压缓冲器
CN201604138U (zh) 往复式气动工具
CN220076593U (zh) 一种减震器及独轮车
CN201621223U (zh) 减震器液压缓冲机构
CN215370735U (zh) 摩托车液力后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