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79788U - 液压缓冲器 - Google Patents
液压缓冲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579788U CN202579788U CN 201220112680 CN201220112680U CN202579788U CN 202579788 U CN202579788 U CN 202579788U CN 201220112680 CN201220112680 CN 201220112680 CN 201220112680 U CN201220112680 U CN 201220112680U CN 202579788 U CN202579788 U CN 2025797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ston
- plug
- cylinder body
- rod assembly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642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10000003414 Extremitie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6071 crea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373 ind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29 step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缓冲器,包括缸体、设置在缸体一端的前堵头、设置在缸体另一端的后堵头、可在缸体内往复移动的活塞、固定在活塞上的活塞杆组件、和套设在活塞杆组件上并抵接在后堵头与活塞上的复位弹簧;所述缸体内被所述前堵头和后堵头夹合的腔体作为储油腔,其中充有液压油;所述前堵头中心处设有滑孔;所述活塞设置在前堵头和后堵头之间,并把储油腔分隔成前腔和后腔;所述活塞杆组件可在前堵头的滑孔中滑动,且其中端固定在活塞上;所述活塞上设有位于活塞杆组件外侧的回流孔,各回流孔中设有一单向阀;所述活塞杆组件设有用于连通前腔和后腔的输油通道。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较为合理紧凑,加工制造工艺较为简化,性能稳定可靠,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液压缓冲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缓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缓冲器。
背景技术
[0002] 液压缓冲器用于自动钻孔机、车床加工、铣床加工等需要一步加工,一步进给稳定速度前进工作的各机构或机器设备上使用。
[0003]目前,液压缓冲器在应用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由于其往复运动频率很高,零件磨损快,一般的液压缓冲器在使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会漏油,严重影响了液压缓冲器的使用寿命。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1696294U公开了一种稳速器,其包括心轴、外管,心轴位于外管内,心轴的一端伸出管外,外观内与心轴相接的另一端设置有内管,心轴靠近内管的一端外套设有油囊,油囊为一环形的袋状,油囊的开口端设置在内管和心轴上,心轴与内管之间设置有活塞;该稳速器可以从O. 25-300kg之间稳速调节,但是稳速器使用油囊作为密封件,由于没有储油槽,多次使用该稳速器后,油液会从油囊的外壁和内壁渗透,密封性逐渐变差;另外,该稳速器使用过程中对活塞磨损较为严重,一端时间后该稳速器的承载压力降低。同时,该稳速器结构复杂,制造和装配成本较高。
[0005] 中国专利CN200978848Y公开了一种液压稳速器,其包括外缸、内缸以及安装在所述外缸中且一端伸出所述外缸的活塞杆,在所述内缸中设有与所述活塞杆相接触的活塞,在所述活塞与上端盖之间设有油封及复位弹簧,以实现活塞杆的稳步进给以及密封性。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稳速器的密封效果较差,在应用一段时间之后,油液从活塞杆与上端盖配合的位置有一定渗透。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较为合理、性能较为稳定可靠的液压缓冲器。
[0007]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缓冲器,包括缸体、设置在缸体一端的前堵头、设置在缸体另一端的后堵头、可在缸体内往复移动的活塞、固定在活塞上的活塞杆组件、和套设在活塞杆组件上并抵接在后堵头与活塞上的复位弹簧;所述缸体内被所述前堵头和后堵头夹合的腔体作为储油腔,其中充有液压油;所述前堵头中心处设有滑孔;所述活塞设置在前堵头和后堵头之间,并把储油腔分隔成前腔和后腔;所述活塞杆组件可在前堵头的滑孔中滑动,且其中端固定在活塞上;所述活塞上设有位于活塞杆组件外侧的回流孔,各回流孔中设有一单向阀;所述活塞杆组件设有用于连通前腔和后腔的输油通道。
[0008] 上述方案中,所述活塞杆组件包括压杆和定位杆;所述压杆的外侧端露出缸体,内侧端依次穿过前堵头和活塞后伸入缸体,其内侧端端壁上沿中心轴线方向设有输油孔,压杆杆体上设有与所述输油孔连通的缓冲出油孔;所述定位杆螺接固定在压杆的内侧端上,并将活塞抵压固定在压杆上,所述定位杆杆体上设有与所述输油孔连通的缓冲进油孔;所述缓冲进油孔和缓冲出油孔分居活塞两侧,所述缓冲进油孔、输油孔和缓冲出油孔组合形成所述输油通道。
[0009]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一个调压杆;所述压杆输油孔中设有一个圆锥台形的调压腔;所述定位杆远离前堵头的一侧端端壁上沿中心轴线方向设有与压杆输油孔连通的调压孔;所述调压杆杆体上设有圆锥台形调压部,所述调压杆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旋入定位杆的调压孔,并在旋移过程中,带动其调压部在压杆的调压腔中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改变调压部外壁与调压腔内壁之间的间隙。
[0010] 上述方案中,所述调压杆位于活塞与后堵头之间的缸体中。
[0011] 上述方案中,所述后堵头设有滑孔,所述调压杆的外侧端朝着远离压杆的方向伸出缸体,并可在后堵头的滑孔中滑动,所述调压杆的内侧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旋入定位杆的调压孔中。
[0012] 上述方案中,所述调压杆伸出缸体的外侧端设有承拉件。 [0013] 上述方案中,所述调压部位于调压杆伸入缸体的内侧端,所述调压腔位于在压杆输油孔远离前堵头的一端。
[0014] 上述方案中,所述各回流孔中设有阀座孔,所述各单向阀包括用于封堵阀座孔的钢珠和用于为钢珠提供复位弹力的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设置在钢珠远离前堵头的一侧。
[0015]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结构较为合理紧凑,加工制造工艺较为简化,性能稳定可靠,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16] 图I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 附图所不标记为:缸体I,如堵头2,后堵头3,活塞4,回流孔41,闽座孔411,活塞杆组件5,输油通道51,压杆52,输油孔521,缓冲出油孔522,调压腔523,定位杆53,缓冲进油孔531,调压孔532,内螺纹区533,复位弹簧6,储油腔7,前腔71,后腔72,单向阀8,钢珠81,复位弹性件82,调压杆9,调压部91,外螺纹区92,承拉件94。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I)
[0021] 图I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0022] 本实施例是一种液压缓冲器,见图I所示,包括缸体I、设置在缸体I 一端的前堵头2、设置在缸体I另一端的后堵头3、可在缸体I内往复移动的活塞4、固定在活塞4上的活塞杆组件5、和套设在活塞杆组件5上并抵接在后堵头3与活塞4上的复位弹簧6 ;所述缸体I内被所述前堵头2和后堵头3夹合的腔体作为储油腔7,其中充有液压油;所述前堵头2中心处设有滑孔;所述活塞4设置在前堵头2和后堵头3之间,并把储油腔7分隔成前腔71和后腔72 ;所述活塞杆组件5可在前堵头2的滑孔中滑动,且其中端固定在活塞4上;所述活塞4上设有位于活塞杆组件5外侧的回流孔41,各回流孔41中设有一单向阀8 ;所述活塞杆组件5设有用于连通前腔71和后腔72的输油通道51。
[0023] 本实施例中的活塞杆组件5包括压杆52和定位杆53 ;所述压杆52的外侧端露出缸体I,内侧%5依次芽过如堵头2和活塞4后伸入缸体I,其内侧2而2而壁上沿中心轴线方向设有输油孔521,压杆52杆体上设有与所述输油孔521连通的缓冲出油孔522 ;所述定位杆53螺接固定在压杆52的内侧端上,并将活塞4抵压固定在压杆52上,所述定位杆53杆体上设有与所述输油孔521连通的缓冲进油孔531 ;所述缓冲进油孔531和缓冲出油孔522分居活塞4两侧,所述缓冲进油孔531、输油孔521和缓冲出油孔522组合形成所述输油通道51。
[0024] 所述各回流孔41中设有阀座孔411,所述各单向阀8包括用于封堵阀座孔411的钢珠81和用于为钢珠81提供复位弹力的复位弹性件82 ;所述复位弹性件82设置在钢珠81远离前堵头2的一侧,以便在当压杆52受压缩进缸体I时,防止活塞4与前堵头2之间前腔71中的液压油流入到活塞4与后堵头之间的后腔72中。
[0025]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6] 但压杆52受力向着缸体I内部缩进时,带动活塞4向着接近后堵头3的方向移动,此时单向阀8将活塞4上的回流孔41堵塞,而后堵头3和活塞4之间的液压油因受到活塞4的挤压,将从活塞杆组件5杆体上的缓冲进油孔531进入输油孔521,再从活塞杆组件5杆体上的缓冲出油孔522流出至活塞4与前堵头2之间的前腔71中,通过预设输油通道51的孔径大小,从而控制液压油从后腔72流至前腔71的速度,从而避免活塞杆组件5过快移动,进而起到缓冲和稳速效果。
[0027] 当压杆52受到的外力撤销或减小一定程度后,活塞4及活塞杆组件5在复位弹簧6的复位弹力下复位,此时,由于复位弹簧6的弹力远大于单向阀8中复位弹性件82的弹力,从而可以开启单向阀8,使其钢珠81不再封堵住回流孔41中的阀座孔411,活塞4和前堵头2之间前腔71中的液压油主要从回流孔41流至活塞4与后堵头3之间的后腔72中,也有一小部分液压油从活塞杆组件5杆体上的缓冲出油孔522流入输油孔521,再经缓冲进油孔531流至活塞4与后堵头3之间的后腔72中。
[0028] 本实施例结构较为合理紧凑,加工制造工艺较为简化,性能稳定可靠,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
[0029](实施例2)
[003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
[003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一个调压杆9 ;所述压杆52输油孔521中设有一个圆锥台形的调压腔523 ;所述定位杆53远离前堵头2的一侧端端壁上沿中心轴线方向设有与压杆52输油孔521连通的调压孔532 ;所述调压杆9杆体上设有圆锥台形调压部91,所述调压杆9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旋入定位杆53的调压孔532,并在旋移过程中,带动其调压部91在压杆52的调压腔523中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改变调压部91外壁与调压腔523内壁之间的间隙。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调压杆9上设有外螺纹区92,定位杆53调压孔532中设有与压杆外螺纹区92相配合的内螺纹区533。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止液压油倒流,还在调压杆9外壁与调压孔532内壁之间设有环形密封圈100。[0032] 所述调压杆9位于活塞4与后堵头3之间的缸体I中,所述调压部91位于调压杆9伸入缸体I的内侧端,所述调压腔523位于在压杆52输油孔521远离前堵头2的一端。
[0033] 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旋动调压杆9调节调压部91外壁与调压腔523内壁之间的间隙,从而获得不同的缓冲及稳速效果。本实施例是预先调节好调压杆9的位置后,再装入缸体I中的。
[0034](实施例3)
[003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
[003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见图3所示,所述后堵头3设有滑孔,所述调压杆9的外侧端朝着远离压杆52的方向伸出缸体I,并可在后堵头3的滑孔中滑 动,所述调压杆9的内侧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旋入定位杆53的调压孔532中。所述调压杆9伸出缸体I的外侧端设有承拉件94。
[0037]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既可以承压,又可以承拉,在一定场合下,采用合理的安装方式,能够有效减少整机所占空间;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调压杆伸出缸体,可以先组装好整体后,再旋动调压杆进行调解以获得需要的缓冲和稳速效果。
[0038]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 ー种液压缓冲器,包括缸体(I)、设置在缸体(I) 一端的前堵头(2)、设置在缸体(I)另ー端的后堵头(3)、可在缸体(I)内往复移动的活塞(4)、固定在活塞(4)上的活塞杆组件(5)、和套设在活塞杆组件(5)上并抵接在后堵头(3)与活塞(4)上的复位弹簧¢);所述缸体(I)内被所述前堵头(2)和后堵头(3)夹合的腔体作为储油腔(7),其中充有液压油;所述前堵头(2)中心处设有滑孔;所述活塞(4)设置在前堵头(2)和后堵头(3)之间,并把储油腔⑵分隔成前腔(71)和后腔(72);所述活塞杆组件(5)可在前堵头⑵的滑孔中滑动,且其中端固定在活塞(4)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4)上设有位于活塞杆组件(5)外侧的回流孔(41),各回流孔(41)中设有ー单向阀(8);所述活塞杆组件(5)设有用于连通前腔(71)和后腔(72)的输油通道(51)。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组件(5)包括压杆(52)和定位杆(53);所述压杆(52)的外侧端露出缸体(I),内侧端依次穿过前堵头(2)和活塞(4)后伸入缸体(I),其内侧端端壁上沿中心轴线方向设有输油孔(521),压杆(52)杆体上设有与所述输油孔(521)连通的缓冲出油孔(522);所述定位杆(53)螺接固定在压杆(52)的内侧端上,并将活塞(4)抵压固定在压杆(52)上,所述定位杆(53)杆体上设有与所述输油孔(521)连通的缓冲进油孔(531);所述缓冲进油孔(531)和缓冲出油孔(522)分居活塞(4)两侧,所述缓冲进油孔(531)、输油孔(521)和缓冲出油孔(522)组合形成所述输油通道(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缓冲器,其特征在干:还包括ー个调压杆(9);所述压杆(52)输油孔(521)中设有ー个圆锥台形的调压腔(523);所述定位杆(53)远离前堵头(2)的ー侧端端壁上沿中心轴线方向设有与压杆(52)输油孔(521)连通的调压孔(532);所述调压杆(9)杆体上设有圆锥台形调压部(91),所述调压杆(9)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旋入定位杆(53)的调压孔(532),并在旋移过程中,带动其调压部(91)在压杆(52)的调压腔(523)中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改变调压部(91)外壁与调压腔(523)内壁之间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缓冲器,其特征在干:所述调压杆(9)位于活塞(4)与后堵头⑶之间的缸体⑴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堵头(3)设有滑孔,所述调压杆(9)的外侧端朝着远离压杆(52)的方向伸出缸体(I),并可在后堵头(3)的滑孔中滑动,所述调压杆(9)的内侧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旋入定位杆(53)的调压孔(532)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杆(9)伸出缸体(I)的外侧端设有承拉件(94)。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之一所述的液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部(91)位于调压杆(9)伸入缸体⑴的内侧端,所述调压腔(523)位于在压杆(52)输油孔(521)远离前堵头⑵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I至6之一所述的液压缓冲器,其特征在干:所述各回流孔(41)中设有阀座孔(411),所述各单向阀⑶包括用于封堵阀座孔(411)的钢珠(81)和用于为钢珠(81)提供复位弹力的复位弹性件(82);所述复位弹性件(82)设置在钢珠(81)远离前堵头(2)的ー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112680 CN202579788U (zh) | 2012-03-23 | 2012-03-23 | 液压缓冲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112680 CN202579788U (zh) | 2012-03-23 | 2012-03-23 | 液压缓冲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579788U true CN202579788U (zh) | 2012-12-05 |
Family
ID=47249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112680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579788U (zh) | 2012-03-23 | 2012-03-23 | 液压缓冲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57978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35661A (zh) * | 2012-03-23 | 2012-08-15 | 施亨庆 | 液压缓冲器 |
CN103539016A (zh) * | 2013-11-12 | 2014-01-29 | 湖州洋西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电缆拖令的弹性缓冲器 |
-
2012
- 2012-03-23 CN CN 201220112680 patent/CN202579788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35661A (zh) * | 2012-03-23 | 2012-08-15 | 施亨庆 | 液压缓冲器 |
CN103539016A (zh) * | 2013-11-12 | 2014-01-29 | 湖州洋西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电缆拖令的弹性缓冲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90338824A1 (en) | Suspension damper having inertia valve and user adjustable pressure-relief | |
CN108953461A (zh) | 一种直列式液压阻尼器 | |
CN103122880A (zh) | 可调先导减压阀 | |
CN107614924B (zh) | 减震器 | |
CN102720795A (zh) | 一种用于两栖车的油气弹簧及其液压调节装置 | |
CN201851716U (zh) | 减压阀 | |
CN202834257U (zh) | 高减压比定压减压阀 | |
CN202579789U (zh) | 一种顶拉式液压缓冲器 | |
CN106090362A (zh) | 一种直动式溢流阀 | |
CN202579788U (zh) | 液压缓冲器 | |
CN102635661B (zh) | 液压缓冲器 | |
CN201753790U (zh) | 一种多路阀用安全阀 | |
CN103016435B (zh) | 一种防止液压马达反转阀 | |
CN113074155A (zh) | 一种负压开启插装式补油阀 | |
CN201763599U (zh) | 高压齿轮泵 | |
CN204113991U (zh) | 气液缓冲器 | |
CN201363330Y (zh) | 一种板式单向调速阀 | |
CN205859278U (zh) | 一种直动式溢流阀 | |
CN202579454U (zh) | 一种用于液压稳速器的调速机构和液压稳速器 | |
CN202545911U (zh) | 卸荷阀 | |
CN204239784U (zh) | 一种带有磨轮润滑机构的磨轮调节阀 | |
CN105240442A (zh) | 一种油压减振器 | |
CN202832603U (zh) | 一种新型中流量液控单向阀 | |
CN102635662B (zh) | 一种顶拉式液压缓冲器 | |
CN201944026U (zh) | 一种回转阀及应用其的回转控制回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702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