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01878Y - 五变形棋 - Google Patents
五变形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101878Y CN201101878Y CNU2007201998839U CN200720199883U CN201101878Y CN 201101878 Y CN201101878 Y CN 201101878Y CN U2007201998839 U CNU2007201998839 U CN U2007201998839U CN 200720199883 U CN200720199883 U CN 200720199883U CN 201101878 Y CN201101878 Y CN 201101878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igsaw
- units
- jointed
- chess
- peop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五变形棋。在平面上,将五个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三角形边对边接触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五种不同的组合,将这五种不同的组合做成等面积的五块拼板,作为所述五变形棋的一个基本单位,并配套有正六边形与正三角形的两种棋盘。两人各持三个基本单位即各持十五块拼板时,这时一共三十块拼板,能用多种不同方法拼成边长为5个单位的正六边形。两人各持八个基本单位即各持四十块拼板时,这时一共八十块拼板,能用多种不同方法拼成边长为20个单位的正三角形。
Description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育教学用具(或棋类玩具),在教学几何知识时,能使教师在课余有一种有效的工具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以及动手动脑。通过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培养形象思维,激发人们潜在的创新能力。
背景技术
目前的拼板类产品中技术含量偏低,它们主要适合幼儿以及中学以下的人群,而知识与技术含量较高且又能适合大多数成人的同类产品较少,特别是现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需要在较高的知识层面上进行娱乐,为适应这一变化,五变形棋能解决这一问题,看似简单,要下好并不简单,提供一种类似围棋的棋类玩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人们动手动脑的用具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五变形棋,能使人们通过动手动脑,训练记忆能力,培养形象思维,使人们左右脑平衡发展以提高智力水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方案是:
在平面上,将五个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三角形边对边接触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五种不同的组合,将这五种不同的组合做成等面积的五块拼板(图1),材料可用木材、塑料、水晶等,要求尺寸精确,表面光滑。这五块拼板作为所述五变形棋的一个基本单位,并配套有正六边形与正三角形的两种棋盘。两人进行比赛时,其规则:采用正六边形或正三角形的两种棋盘,按格下棋,不能做一个拼板无法拼入的空(图2),否则会由于没有相应拼板拼入而“接不归”。获胜者为手里留下的拼板最少者,留下的拼板相同为和棋。两人进行比赛时,最好两人所持拼板的颜色不同。
两人各持三个基本单位即各持十五块拼板时,这时一共三十块拼板,能用多种不同方法拼成边长为5个单位的正六边形。
两人各持八个基本单位即各持四十块拼板时,这时一共八十块拼板,能用多种不同方法拼成边长为20个单位的正三角形。同理,还可以有其它面积更大的棋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五变形棋可一人拼玩也可以两人对弈或多人拼玩,根据不同人群所持拼板可少可多,适合训练人们的记忆能力,训练形象思维,激发人们潜在的创新能力。如果记忆或判断能力强,能猜测到对方所剩的拼板是几号,就可以在最后使对方的拼板拼不进,从而获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图形进一步说明
图1是1号至5号拼板的平面图,即为所述五变形棋的一个基本单位;
图2是由于5号拼板的封堵而造成的星号(★)部分“接不归”的一个示例;
图3是边长为5个单位的正六边形棋盘图;
图4是边长为20个单位的正三角形棋盘的2比1缩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平面上,将五个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三角形边对边接触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五种不同的组合,将这五种不同的组合做成等面积的五块拼板,这五块拼板就是所述五变形棋的一个基本单位。两人各持三个基本单位即各持十五块拼板,或两人各持八个基本单位即各持四十块拼板的五变形棋,即可进行对弈;也可以一人完成拼图。
Claims (1)
- 五变形棋,其特征是:在平面上,将五个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三角形边对边接触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五种不同的组合,将这五种不同的组合做成等面积的五块拼板,作为所述五变形棋的一个基本单位,并配套有正六边形与正三角形的两种棋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1998839U CN201101878Y (zh) | 2007-12-06 | 2007-12-06 | 五变形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1998839U CN201101878Y (zh) | 2007-12-06 | 2007-12-06 | 五变形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101878Y true CN201101878Y (zh) | 2008-08-20 |
Family
ID=39948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19988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01878Y (zh) | 2007-12-06 | 2007-12-06 | 五变形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101878Y (zh) |
-
2007
- 2007-12-06 CN CNU2007201998839U patent/CN201101878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83217Y (zh) | 六十六拼板 | |
CN201260884Y (zh) | 二十四拼板 | |
CN102743864A (zh) | 一种人体姿态立方体串智力玩具 | |
CN201101878Y (zh) | 五变形棋 | |
CN201101879Y (zh) | 三变形棋 | |
KR200465045Y1 (ko) | 영어 학습 교구 | |
CN201295525Y (zh) | 三子棋 | |
CN201120133Y (zh) | 渐进识拼图板 | |
CN201431765Y (zh) | 七变形棋 | |
CN201719801U (zh) | 二十二变形棋 | |
CN201840875U (zh) | 菱形组合拼板 | |
CN202122817U (zh) | 圆形棋 | |
CN201832398U (zh) | 四正方体组合棋 | |
CN201815119U (zh) | 二十拼块 | |
CN201862244U (zh) | 五子棋 | |
CN201719804U (zh) | 六巧板 | |
CN201862251U (zh) | 160拼板 | |
CN201510734U (zh) | 十二巧板 | |
CN202006001U (zh) | 正三角棋 | |
CN201719806U (zh) | 正二十面体拼块 | |
CN202128881U (zh) | 梯形棋 | |
CN206508558U (zh) | 一种边长三个单位的立方体拼块 | |
CN101673474A (zh) | 榫接式拼块 | |
CN201698621U (zh) | 正十二面体拼块 | |
CN202237189U (zh) | 三角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