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00797Y - 带有消音结构吸气管的双通道储液器 - Google Patents

带有消音结构吸气管的双通道储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00797Y
CN201100797Y CNU2007200740590U CN200720074059U CN201100797Y CN 201100797 Y CN201100797 Y CN 201100797Y CN U2007200740590 U CNU2007200740590 U CN U2007200740590U CN 200720074059 U CN200720074059 U CN 200720074059U CN 201100797 Y CN201100797 Y CN 20110079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take
air
intake duct
cylindrical shell
in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7405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d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U20072007405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0079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0079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0079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双转子压缩机的带有消音结构吸气管的双通道储液器,其主要组成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上部的进气管、底部的吸气管,在筒体内部装有过滤网、固定板以及与吸气管相连接的消音器。该消音器为一个薄壁的空心球壳,上部接口连接一根进气管,下部与储液器底部的两根吸气管相连。本实用新型由于加装了消音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冷媒气体与两根吸气管共振和交替吸气所产生的啸叫声。由于消音结构管路系统的流通面积大,可以减小冷媒气体的压力损失,提高压缩机的效率。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双转子压缩机,还可适用于多压缩机的空调系统,可以根据连接压缩机的需要,将双通道改为多通道,大大简化空调系统的结构。

Description

带有消音结构吸气管的双通道储液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双转子空调压缩机的储液器。
背景技术
在空调压缩机运行时,为了防止液态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工作腔而造成液击,必须在压缩机的吸气管段设置储液器,让未蒸发完的液态制冷剂在其中继续蒸发,再通过储液器内吸气口端面高出液面的管结构,以确保吸入压缩机工作腔内的制冷剂为干蒸汽,从而确保压缩机的正常工作。
如图(1)所示,现有的双转子压缩机使用的储液器,其内部通常设置两根相互平行的具有平口的吸气管,当压缩机运行工况不同时,储液器吸气管口的制冷剂气体的温度、流动速度都不相同,从而具有不同的激振频率,当该激振频率接近吸气管内气柱的固有频率时,就会产生共振而发出刺耳的啸叫声。因此,具有平口结构的吸气管使空调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当其中一根吸气管处于吸气状态时,其吸入的制冷剂气体横掠过另外一个吸气管口时,很容易与其中的气柱共振而产生啸叫声。这种噪声严重影响了压缩机整体的噪声性能。
专利00249771.9提供了一种具有尖劈型吸气管的压缩机储液器,如图(2)所示,将吸气管口由原来的平口型改为尖劈型,改变了制冷剂气体横掠吸气管口时的流动状态,改善了啸叫声的问题。从结构上讲,虽然两根吸气管是交替工作的,但是受空间限制,管径是偏小的,而且由于两根吸气管在储液器中伸入较长,必须设置固定板将其定位,从而增加了零部件数量,提高了制造成本。
专利200520043461.3将储液器内的两根吸气管改成1根吸气管,如图(3)所示,在吸气管的下部采用三口扩管将单管与两根弯管连接起来。该专利对吸气管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和简化,零部件数减少了,工艺也比较简单。但是,由于采用了制冷剂气体三口扩管的结构,两根吸气管相互之间靠的比较近,而两根吸气管是交替工作的,当一根吸气管处于吸气状态时仍然会略过另外一根吸气管的气柱,会引起啸叫声。虽然上面一根单管能够消除一些噪声,但仍然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吸气管消音结构的双通道储液器,以便有效地降低吸气管内气柱共振引起的啸叫声。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通道储液器,由一个筒体、一根设置在筒体上部的进气管、两根设置在筒体底部的吸气管、设置在筒体内部的一个过滤网、一个固定板、一根进气管和一个消音器组成;其中,所述消音器为一个薄壁的空心球壳,上部与所述筒体内部的一根进气管相连,下部分别与所述筒体底部的两根吸气管相连,消音器经所述筒体内部的进气管与所述筒体内部的固定板连接固定;筒体内部的进气管上口对着设置在筒体上部的进气管的下口,滤网位于两进气管口中间。
在上述带有吸气管消音结构的双通道储液器中,所述消音器为空心球壳结构,球壳直径大于两根吸气管直径之和。球壳为薄壁结构,布置在靠近底部位置,中心线与筒体中线重合。
在上述带有吸气管消音结构的双通道储液器中,所述空心球壳结构消音器上部的进气管与固定板连接,用于固定消音器。该进气管的直径大于两根吸气管中任意一个的直径。
在上述带有吸气管消音结构的双通道储液器中,所述两根吸气管穿过筒体后与消音器连接,对称分布在消音器下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与现有的储液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在储液器内部增加了消音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吸气管内气柱共振引起的啸叫声;
(2)吸气管进口段的流通面积增加了,可以减小制冷剂气体流动的压力损失;
(3)工艺简单,可以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4)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双转子压缩机,还可适用于多压缩机的空调系统,可以根据连接压缩机的需要,将双通道改为多通道,大大简化空调系统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现有技术提供的适用于双转子压缩机的储液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专利00249771.9提供的一种具有尖劈型吸气管的压缩机储液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专利200520043461.3提供的三口扩管型压缩机储液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吸气管消音结构的双通道储液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中代号:1为上部进气管,2为筒体,3为内部进气管,4为消音器,5为吸气管,6为另一根吸气管,7为固定板,8为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首先根据压缩机的排气量设计筒体2、空心球壳结构的消音器4以及与之相连接的进气管3、吸气管5和6的几何尺寸。顶部设置进气管1、滤网8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筒体2连接。消音器4设置在储液器靠近下部的位置,消音器4通过上部进气管3与固定板7连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吸气管5和6与消音器4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然后伸出储液器筒体2与压缩机连接,吸气管5和6与筒体2是焊接在一起的,以提高筒体2内吸气管段结构的稳定性。吸气管5和6分别与压缩机的两个汽缸相连。
如图4所示,当汽态、液态制冷剂以及冷冻油组成的混合物从储液器的进气口1进入筒体2后,首先经过滤网组件7,液体部分包括未蒸发的液态制冷剂以及冷冻油积存在筒体的下部,其中的液态制冷剂会继续蒸发形成蒸汽,从吸气管3进入消声器4,然后再从吸气管5和6这两个通道分别进入压缩机的两个吸气腔。
由于在吸气管路上设置了空心球壳结构的消音器4,吸气管5和6这两个通道交替吸气时,由于共振产生的能量在消音器内被消耗掉了,因此噪声得到了完全消除。本实用新型与双转子压缩机配合使用时,可以明显地降低噪声,改善压缩机整体的噪声性能。
另外,可以采用在消音器4上开多个孔的方式,然后从中引出多根吸气管,将其拓展成多通道,应用于多转子压缩机或多压缩机的空调系统,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这些类型的压缩机或空调系统中发挥出更明显的优势,不仅可以降低噪声,提高压缩机的效率,还可以简化结构,减少储液器的数量,降低制造成本。

Claims (4)

1.一种带有消音结构吸气管的双通道储液器,其特征在于由一个筒体(2)、一根设置在筒体上部的进气管(1),两根设置在筒体(2)底部的吸气管(5和6)、设置在筒体(2)内部的一个过滤网(8)、一个固定板(7)、一根进气管(3)和一个消音器(4)组成;其中,所述消音器(4)为一个薄壁的空心球壳,上部与所述筒体(2)内部的一根进气管(3)管相连,下部分别与所述筒体(2)底部的两根吸气管(5和6)相连,消音器(4)经所述筒体(2)内部的进气管(3)与所述筒体(2)内部的固定板(7)连接固定;筒体(2)内部的进气管(3)上口对着设置在筒体(2)上部的进气管(1)的下口,滤网(7)位于两进气管口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消音结构吸气管的双通道储液器,所述消音器(4)的球壳直径大于两根吸气管(5和6)直径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消音结构吸气管的双通道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4)上部的进气管(3)的直径大于吸气管(5)和另一吸气管(6)中任何一个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消音结构吸气管的双通道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5和6)在消音器(4)下部的两侧,对称分布。
CNU2007200740590U 2007-08-24 2007-08-24 带有消音结构吸气管的双通道储液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0079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740590U CN201100797Y (zh) 2007-08-24 2007-08-24 带有消音结构吸气管的双通道储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740590U CN201100797Y (zh) 2007-08-24 2007-08-24 带有消音结构吸气管的双通道储液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00797Y true CN201100797Y (zh) 2008-08-13

Family

ID=39937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7405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00797Y (zh) 2007-08-24 2007-08-24 带有消音结构吸气管的双通道储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00797Y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9481A (zh) * 2008-09-11 2011-10-05 洪茂雄 用于压力型电饭煲的蒸汽冷凝器
CN102287976A (zh) * 2011-07-18 2011-12-21 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器
CN102128526B (zh) * 2010-01-13 2012-12-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冷压缩机的分液器
CN103727033A (zh) * 2012-10-10 2014-04-16 上海奥申机械有限公司 多气筒压缩机用储液罐
CN106168527A (zh) * 2015-05-18 2016-11-30 约翰逊·马泰·戴维技术有限公司 装置
CN106766427A (zh) * 2016-12-29 2017-05-31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储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组件、制冷装置
WO2018099025A1 (zh) * 2016-11-29 2018-06-07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储液器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09505771A (zh) * 2017-09-15 2019-03-2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空调系统和车辆
CN115031451A (zh) * 2022-06-06 2022-09-09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用储液干燥器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9481A (zh) * 2008-09-11 2011-10-05 洪茂雄 用于压力型电饭煲的蒸汽冷凝器
CN102209481B (zh) * 2008-09-11 2014-02-26 洪茂雄 用于压力型电饭煲的蒸汽冷凝器
CN102128526B (zh) * 2010-01-13 2012-12-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冷压缩机的分液器
CN102287976A (zh) * 2011-07-18 2011-12-21 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器
CN103727033A (zh) * 2012-10-10 2014-04-16 上海奥申机械有限公司 多气筒压缩机用储液罐
CN106168527A (zh) * 2015-05-18 2016-11-30 约翰逊·马泰·戴维技术有限公司 装置
WO2018099025A1 (zh) * 2016-11-29 2018-06-07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储液器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06766427A (zh) * 2016-12-29 2017-05-31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储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组件、制冷装置
CN106766427B (zh) * 2016-12-29 2022-09-06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储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组件、制冷装置
CN109505771A (zh) * 2017-09-15 2019-03-2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空调系统和车辆
CN115031451A (zh) * 2022-06-06 2022-09-09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用储液干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00797Y (zh) 带有消音结构吸气管的双通道储液器
JP3626443B2 (ja) 圧縮機用消音器
CN102072599B (zh) 制冷设备及其过渡管
CN101737331B (zh) 压缩机用储液器与油分离器一体化结构
CN202732058U (zh) 汽车消音器
CN106286222B (zh) 排气消音器以及制冷压缩机
CN103453700B (zh) 闪蒸器及包括该闪蒸器的空调
JP2008241144A (ja) 膨張弁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冷凍装置
CN212535978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同侧吸气的吸气消音器
CN201973971U (zh) 油分离器以及应用此油分离器的空调系统
CN205533231U (zh)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213118001U (zh) 一种制氧机用排氮消音器
CN209687680U (zh) 一种多级排气降噪活塞式压缩机
CN206320006U (zh) 节能降噪消声减振的往复活塞式压缩机
CN101063569A (zh) 旋转式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
CN208456805U (zh) 一种用于冰箱往复式压缩机的吸气消声器
CN202813925U (zh) 闪蒸器及包括该闪蒸器的空调
CN106438286B (zh) 节能降噪消声减振的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及其降噪消声方法
CN219262688U (zh) 一种喷气增焓变频压缩机喷气管路结构
CN214944850U (zh) 活塞压缩机、冰箱
CN220849811U (zh) 一种减震消音器
CN112253461B (zh) 压缩机、空调器及热水器
CN214998115U (zh) 排气管、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8669822U (zh) 一种压缩机机芯结构及压缩机
CN220453945U (zh) 一种热泵热水机及其补气管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13

Termination date: 20110824